书城社会科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节俭篇
15892600000004

第4章 崇尚节俭的汉文帝

汉文帝(公元前202-前157年)即刘恒,是汉高祖的第三个儿子。公元前196年,被封为代王,史称文帝。

汉文帝一生崇尚省俭克奢,他在位23年,其“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不有增益”。有一次他想建造一座“露台”,预先叫工匠计算了一下花费。工匠说大约需要花费百金。汉文帝想百金相当于十余户中等人家的家产,花费太大,于是就决定不造“露台”了。汉文帝平时穿着次等丝料做的衣服,并要求宫中爱姬的衣服不能长得拖地,屋里的帷帐不许绣花。

汉文帝为自己预修的陵墓也要求从简,“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在临终前,针对当时盛行的厚葬风气,要求薄葬省繁。他对生老病死,反映了朴素的观点,认为:“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莫可甚哀!”对厚葬,他认为:“当今之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产,重服以伤生,吾其不取。”他下令“天下吏民,令到出临三日,皆释服。无禁娶妇嫁女祠祀饮酒食肉……无发民哭临宫殿中”,并要求“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言行导航

作为一代权势齐天的帝王,平时穿的是次等丝料做的衣服,并要求宫中爱姬的衣服也不能长得拖地,屋里的帷帐不许绣花,且在对待自己的后事安排上,“薄葬省繁、视瓦如金”,并留有:“厚葬以破产,重服以伤生,吾其不取”的遗嘱。实为难能可贵。

勤俭持家,厉行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少年儿童更应该提倡和发扬这种“节之必量其所入”的优良传统,才能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