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备课上课
15999300000014

第14章 新课程理念与备课上课(5)

学生是教学工作的落脚点,是备课活动的最终服务对象。备课的目标是要构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习者有可能从个人实际需要出发展开学习活动。备学生,首先,要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年龄,生理和心理发展状况。不同年龄的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思维规律和能力有很大的不同,从初中二年级到高中二年级是学生生理、心理变化较快的阶段,甚至初二和初三就有很大差别,这是必须注意的。近年来,据研究,在一些地区由于独生子女增多,少年早期教育的开发等等,又出现学生的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发展不同步的情况。对此在做具体分析时,也需要给予充分注意。其次,要了解和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如根据数学、化学、物理、文、外语等知识基础,分析教材的结构编排及要求是否与之相适应,教学时应做怎样的铺垫等等。再次,要了解和分析学生已有的能力基础,能力的培养和知识学习一样,需有循序渐进和巩固提高的过程,在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发生质的飞跃。长期在一个水平上徘徊不前和“拔苗助长”式的过高要求对学生的发展都是不利的,也是不能奏效的。因此,要分析学生的能力基础和教材对能力的要求和训练目标是否相吻合,以便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案,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另外,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兴趣爱好、学习习惯以至于学生班级情况和家长情况等等可能影响学生发展的各方面因素。结合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力求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教育功能,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因此,“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教师要进行富有成效的备课,就要了解学生的情况,认真备好学生,把学生的经验、视野作为课程资源,整合到教学活动活动当中。教师在备课过程,应努力设计出符合学生的实际和需要的教学活动。具体思路是: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对学生在学校情境中的学习动机作了分析。他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构成: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的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一种掌握知识的技能,阐明解决学业问题的需要,主要指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指学生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如学生为了在考试中名列前茅而努力学习的动机。附属的内驱力指学生想获得自己附属的长者(家长、老师)的赞许和认可,取得应有的赏识的欲望。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把教学活动推迟到学生有了适当的兴趣和动机之后进行,要注意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把学生的精力集中在学习的认知方面,依靠良好的教育成绩引起的动机来加强进一步的学习。在备课时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调节教学的难度,组织好教学,让学生取得一定的成绩,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2)把握学生的认知矛盾

检视教学,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精心设计了导入新课的方法,展示了许多与新课相关的图片或实物,然后满怀激情地激发学生,问他们知道不知道或愿意不愿意知道其中的奥秘,而当学生满怀兴奋地说“愿意”时,教师似乎就以为成功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了。然而,事实是上课之前,这个班有三分之一或更多的学生其实已经掌握了新课内容,而绝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因为上节课布置过预习了)新课要讲什么,所有的“发现”与“兴奋”,不过是做样子罢了。类似的假问题、假启发的现象,尤其是在公开课、观摩课中并不少见。造成这一现象的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关心的是新知识点以及新课所要传递的概念,而不是学生实际知道什么,也不是所涉及的学习任务与学生固有认识的实际差距,这样的教学显然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教学的任务是组织学生学习,教学备课应该准确把握学生认知中的矛盾,从学生的真实问题出发,而不是从教材或从教师假想的问题出发。因为学生的学习总是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尤其是有意义学习,即通过理解而进行的学习,总是通过将新的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联系而进行学习的。

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设计教学,关键之处就在于把握学生固有的认知与新现象、新事实的矛盾。教学一定要引发真正有效的学习活动,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让学生自主查找资料、自主设计实验步骤等等,这是提高学习者的主动性、自主性的重要方法。但教师也应注意让学生自主发现并非唯一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知识、能力的准备不足,特别是反思能力和发现矛盾的能力尚处在发展初期,他们不太能够发现自己固有认知、固有态度与新现象的矛盾,即使问个“为什么”或“怎么样”,也许都不能问到关键处,也说不明白“为什么”的来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学会从学生的直接表述中发现问题,应该学会从了解到的学生的认知基础与新现象的矛盾中发现问题,通过精心设计的追问,让学生逐渐发现自己认知中的内在矛盾,发现固有认知、固有态度与新任务、新现象的不和谐之处,采用启发式等方式去帮助学生实现认知与态度上的跨越。无论是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还是教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其前提条件都是要使教学任务切合学生的实际,为解决学生认知上的矛盾服务。

(3)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认识学生的差异性,理解学生的不同学习倾向,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框架。不论你是否同意他对人类智能的划分,但要关心学生的不同特点,要用多种方式来开展教学,应该成为教师的共识。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方法。尊重了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就是保护了他们发展的最大可能性。在教学设计时,不但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不同的学习方式、活动方式,而且要在同一学习任务中考虑到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尝试机会,特别是在统一活动设计中,要给学生一点选择的余地,让学生有机会进行选择。必须指出的是,要了解学生,必须不断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以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4)要把学生视作课程资源

据一项对关于课堂的调查发现:课堂上最快乐的事——交往。根据有关教育工作者调查“在对‘课堂上,你觉得最快乐的是什么’的回答中”,有42.5%的学生认为能够与老师和同学交谈有趣的问题感到最快乐,30%的学生认为能回答老师和同学的问题并能得到老师的表扬最快乐,20%的学生认为能听到别的同学的精彩发言和老师的讲解,这是最快乐的事。可以看出,对于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解放。只有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已有的经验得到激活和提升,获得一种精神的享受。

探究的本能、猎奇的天性促使学生乐于处于“最近发展区”的经过跳跃就可以摘到的“果子”,学生面临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正切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在“你喜欢怎样的学习方式”的回答中,97.5%的学生选择“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和“与同伴合作学习”。学生渴望“自由”,乐于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解决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在备课中进行教学安排时,应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是“听中学”、“看中学”的被动局面,把学生视作重要的课程资源,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为学生着想,引导、促进、激励和唤醒学生的主动性,减少教师的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如讨论、实验、观察等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在操作实验或深入实际生活的过程中学习,从自己的直接经验中学习。因此,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教学备课的中心的教学设计,一定会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的发挥提供广阔时空,拥有课堂的精彩。

(四)备教法

教学方法是“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导的一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人们常说的“好的教学方法”、“不好的教学方法”并不是从绝对意义上讲的,某种教学方法是相对于具体的教学目标、具体的学生、具体的教师而言的,是与当前的教学情境相适应的,要能灵活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丰富的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科学的教学方法,是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且有一套操作规则和操作要领。教学的方法很多,如讲授法、谈话法、实验法、阅读指导法、自学辅导法、程序教学法、范例教学法、讨论法、发现法、欣赏法、角色扮演法等等。由于不同教学方法总有其适用范围和自身的局限,而一节课中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很难通过单一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只有教师真正掌握了多种教学方法,才能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发挥自身特长的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是教师为学生规划学习过程,备教学方法其实是对教学过程中使用何种教学方法实现预定目标的预测和设计。所以,一方面遵循教学方法的科学规范,又要以“教无定法”的宽松灵活的心态来预设和调遣各种教学方法,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随机应变,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做到“教学有法”与”教无定法”的和谐统一。

2重视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运用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有效的备课不仅要考虑具体的教学方法的使用,更要考虑方法组合模式的灵活运用,即包括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及课堂管理因素的组合,应该使之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有效教师的特征之一,就是把各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可以触及教材各部分的特点,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能力和才干,并为自己找到最合理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发展情感的途径。

(五)备突发事件

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无疑是预设的结果;但是教学又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师生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互动“对话”的结果,具有动态生成性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突如其来的、偶然性的意外事件,比如说学生的提问、学生的错误、学生的好奇心等等。在一个不断追求真、善、美的课堂里,这样的动态性生成的突发事件可能随时随地充盈其中。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打破这种格局,不能对这些“意外”视而不见,而是一定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及时加以调整合利用,使这些“意外”与预设统一起来,为发展学生素养的发展和提高服务。

1“弹性”备课

课堂教学不是对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而是在课堂上重新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这种“生成”并不是没有导向的自由生成,而是在教师的“弹性”备课之下的学生自主建构,它体现着教学的目标和方向,体现着教师对学生的唤醒和尊重,体现着师生间视界的融合和内心的敞亮。

备课时的教学目标并不是不可调整的唯一行为方向,也不是行为检测的唯一标准。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场性,学习的状态、条件随时会发生变化,因此教学目标应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在课堂推进中进行合理的删补、升降,能使学生相对容易地摘到桃子,能激发起学生对学习新知的强烈欲望。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备课时教师就可以大致预设教学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大体过程,设想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也可根据教学中生成的资源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就能够从容不迫地接纳和拥抱,并胸有成竹地将其引向精彩。

2即时备课

教师不能把备课完全简单化地等同于“写教案”,然后再无视课堂生成性的特点去主观地展示教案。在教学中,教师可能随时面对学生自由感悟的挑战,遭遇始料未及的问题,这正是课堂教学极富生成性的体现。这就要求教师不断丰富和调动自身的教学经验,以敏锐的职业眼光捕捉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包括他们的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动态的生成性资源,运用调动自己的教学智慧进行即时性的备课,引导这些动态的生成性资源,使之纳入预设的课程目标中,巧妙地应对解决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实现生成与预设有机统一。

由于新课程语境中课堂教学重心的下移,学生参与课堂增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是很正常的。关键是教师随机应变,运用教学机智敏锐地去捕捉,去用细致入微的心发现每一个新的课堂生成点,同样需要老师以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化解矛盾的智慧,这样的突发事件虽然也许只是昙花一现,但那似流星闪现的光彩却有可能成为永恒。

(六)备教学分析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