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聚焦中国名校管理-中国中小学名校核心竞争力(精装)
16004600000035

第35章 学校核心竞争力与资本(1)

如何分析学校资金筹集

一、教育经费来源的结构构成

(一)教育经费分析方法

研究教育经费的方法有多种,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分为实证研究与规范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纵向分析与横向比较等。这里简单介绍几种比较实用的教育经费分析方法。

1.供求平衡法

供求平衡法是通过分析社会发展对教育发展的需求以及社会经济对教育经费的供给能力的比较,研究教育经费短缺情况,寻找满足需要的平衡点。其步骤是:第一,根据一国或一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人口发展状况,预测未来某一时期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规模,并根据生均教育经费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确定未来生均教育经费的标准,由此预测未来教育发展所需资金的总量;第二,根据该国或该地区教育投资变动的历史趋势以及与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的相互关系,用趋势外推法求出教育经费可能的供给量;第三,比较未来社会经济、人口发展对教育经费的需求量与教育经费历史变动趋势,求出可能供给量的差距,分析教育经费的短缺状兄,研究增加教育经费的可能途径。

2.比例分析法

比例分析法是研究教育经费与其他经济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用以衡量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经济水平上的努力程度。常用的比例有:教育经费总量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这个指标用来表示政府的财政对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一般国际通用的指标是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相当于我国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此外,以往研究常用的指标还有教育经费占国民收入的比例、教育经费占社会总产值的比例,等等。

3.增长水平分析法

增长水平分析法是用来衡量教育投入的进步程度,是研究教育经费的一种常用方法。据有关人民对我国教育投资与国民经济变动的基本趋势的研究,1953~1983年30年中,我国教育投资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变动趋势为:教育投资绝对量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随着经济发展而增长;除个别时期外,教育投资是以快于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的增长速度增长的。

在增长水平分析中常常用到弹性系数。弹性系数是在某一时期内,两个经济量变化速度的比值。

当弹性系数大于1B寸,说明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当弹性系数小于1B寸,说明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低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当弹性系数等于1时,说明两者的发展速度同步。

表5-11953年~1983年我国财政支出和教育投资增长(单位:亿元、%)时期(年)一五二五1963—1965三五四五五五1979—1983财政支出1345.62288.71204.92518.93919.65246.55997.5教育投资94.59142.9588.76157.46224.5392.32629.95教育投资占财政支出7.036.257.276.255.737.4810.51财政支出增长率11.570.0715.166.854.88.123.07教育事业费增长率16.584.286.55-1.1011.8614.3114.284.结构分析法

结构分析法用来研究教育投资的内部分配结构。常用的指标有三级教育(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的经费分配比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经费分配比例、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经费分配比例等。这些指标用来反映教育经费对某一类教育的倾斜程度。

5.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作比较的分析方法,也是教育经费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1)国际比较:国际比较是研究教育经费是否合理的常用方法。一般是把与研究对象处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的教育投资与经济指标的关系形成一个模型,用这个模型的模拟值,评价一国教育投资的合理性。例如,有关人员通过分析与我国处于相当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得出公共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的合理值,1980—1985年应当分别为:10.2、11.8、12.8、13.2、13.6、14.4,但是1980—1985年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实际比例却为9.1、10.8、11.6、11.7、12.4、13.1。

(2)地区比较:地区比较是对不同地区(省、市或县、市)的教育经费差异进行比较。例如,有关人员曾将湖北省与同类地区的其他省的地方教育投资进行过横向比较,结果发现:湖北省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低于同类省区。1987—1991年,全国各省、市和自治区地方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平均为3.53%,与湖北居于同类地区的10个省区,1987—1991年这一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3.3%、3.2%、3.5%、3.65%、3.72%,而湖北1987—1991年地方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是2.71%、2.78%、2.96%、2.89%、3.2%。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湖北和全国一样,教育经费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正在逐步增长,教育的战略地位日益受到重视,但是湖北的教育经费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份额,与湖北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不相当。

(二)实例分析

在我国教育经费预算、决算中,一般分为中央和地方两大部分,地方教育经费的比例一般在88%以上,这里以地方教育经费为例,分析我国预算外教育经费的总量变动趋势和构成变动趋势。

1.地方预算外教育经费总量增长分析

数据分析表明,近十几年来,我国地方教育投资增长十分迅速。1996年与1987年相比,全国地方教育投资名义增长率为620%,其中预算内教育拨款名义增长率为444%。预算外教育经费名义增长率,大大超过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名义增长率。1987年,预算外教育经费只有84.3亿元,1996年达到945.7亿元,名义增长率为1122%(表5—2)。

从预算外教育经费各个构成部分的增长情况看,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名义增长率为841%,企业办学经费名义增长率为658%,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及社会服务用于教育支出名义增长率为621%,社会捐集资办学经费名义增长率为821%,学杂费名义增长率为1990%,各个构成部分的增长趋势差异十分明显。预算外教育经费各个项目,相对于地方教育经费的弹性系数均大于1,其中学杂费的弹性系数最大,超过了3。企业办学经费和校办产业的弹性系数接近于1,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和社会捐集资的弹性系数大于1.3。数据分析表明,我国地方预算外教育经费,相对于地方预算内教育经费,以及地方教育经费总量均是超前增长的。

表5-21990-1996年我国地方教育经费变动趋势(亿元)年份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

国民生产总值18598.421662.526651.934560.54667057494.967559.7地方教育经费总额556.7644.0764.0931.91314.21669.62016.51.预算内教育拨款377.2399,5469.5563.9776.7906.41070.82.预算外教育经费179.5244.5294.5368537.5763.2945.7其中:教育税费55.875.187.0100.61X.79189.1239.6企业办学经费25.725.628.838.856.362.167.8校办产业收入24.929.036.437.846.059.367.7社会捐集资52.462.569.469.596.1160.9185.7学杂费27.432.043.181.1135.8186.4238.8

2.地方预算外教育经费构成比例变动

在地方教育投资中,预算外教育经费不仅总量增长迅速,而且在教育经费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也愈来愈高。1987年预算外教育经费各地平均只占25.91%,1996年所占比例平均达到46.9%已经基本接近预算内财政拨款所占的比例。从各个项目的构成比例看,变动趋势各有特色(表5—3)。

1987年在地方教育经费总额中教育税费只占8.75%,1996年达到11.88%,基本为上升趋势;企业办学经费占地方教育经费总额的比例十年来几经波折,1987年占3.1696,1996年仍然只有3.36%;校办产业、勤工俭学、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费用,占地方教育经费总额的比例也波动频繁,1987年占3.35%,1996年仍然为3.36%;社会捐集资在地方教育经费总额中所占比例,1987年为6.75%,1996年为9.21%,基本为上升趋势;学杂费占地方教育经费总额比例增长最快,1987—1989年稳步上升,由3.7%上升到5.23%,1990—1991年稳定在4.92%左右,1992年又开始上升,特别是1993年以后,增长十分迅速,到1996年达到11.8496。

表5-3地方预算外教育经费构成比例变动趋势

年份199119921993199419951996

地方教育经费总额100100100100100100

预算内教育拨款62.0361.4560.5259.1054.2953.10预算外教育经费37.9738.5539.4840.9045.7146.90其中:教育税费11.6611.3810.7910.1011.3211.88企业办学经费3.973.764.164.283.723.36

校办产业收入4.504.764.053.503.553.36

社会捐集资9.709.087.457.319.649.21

学杂费4.965.648.7010.3311.16 11.84

在地方教育经费来源构成中,几种预算外教育经费的比例位次,随着时间推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1987年,列在第一位的是教育税费(8.75%),其次是社会捐集资(6.9596),其他的如企业办学经费、勤工俭学及社会服务收入、学杂费等所占的比例都在3.96—4%之间,差别不大。但是到1996年,教育税费为11.88%,学杂费为11.84%,两者基本是并列第一;社会捐集资9.21%排在第三位;企业办学经费和勤工俭学及社会服务收入等,同处于末位同为3.36%。并且学杂费收入的上升趋势不减,极有可能超过教育税费,稳居第一位。这说明,随着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个人教育投资在教育经费总额中将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这种变化趋势是比较合理的。

如何理解我国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入

一、教育财政预算编制的程序和方法

(一)教育财政预算编制的程序

教育财政预算是一种部门预算,是整个国家预算的一部分。其编制程序一般是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在编制教育财政预算之前,先由各级教育机构根据本单位事业发展情况,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对教育机构所需的各项经费进行测算,编制出教育机构的单位预算草案,然后上报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审核汇编后,逐级上报。最后由各省市区财政部门和教育部提出教育财政预算收支建议数,报送财政部。财政部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并参照教育部和各省市区、中央各部委的教育事业费预算收支建议数等,拟定教育预算收支指标,经国务院批准下达。教育部、其他部委和地方各省市区,根据中央下达的教育财政预算指标,结合本地区和本部门的各方情况,参照所属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机构的教育财政预算收支建议数,经过切实的核算,拟定预算和财务收支指标,逐级下达。教育部、中央各部委和省市区所属教育机构根据上级下达的指标,自下而上逐级汇编教育单位预算草案和教育总预算草案,送财政部。

(二)我国现行的教育财政预算编制方法

教育财政预算分为教育事业费预算、教育基本建设投资预算。教育基本建设投资是保证教育活动正常进行的物质基础,具有使用周期长的特点,而且地方政府拨付的专项教育基建投资一般是专款专用,所以这里主要讨论教育事业费预算。

1.教育事业费的分类:

(1)教育人员经费:包括教育人员工资、补助工资、人员福利费、教育人员退休费用、学生助学金、奖学金;

(2)公用经费:公务费,主要包括教育人员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行政差旅费、宣传费等项目;

(3)设备费:包括教学仪器设备费、图书资料费、一般设备和体育设备费(其价值在5万元人民币以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