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聚焦中国名校管理-中国中小学名校核心竞争力(精装)
16004600000036

第36章 学校核心竞争力与资本(2)

(4)修缮费:主要包括公用学校校舍建筑物、附属设备的修理保养费等;(5)业务费:主要指与教育教学有关的费用,例如,实验实习费、教学生产实习费、教学差旅费、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教师进修培训费等,还有其他杂用费、差额补助费;(6)教育科学研究经费:主要包括科学研究设备费、图书资料费、科学研究实验材料费、水电费、差旅费、科学研究设备修理费、科研成果鉴定费等其他费用。

2.教育事业费预算的编制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设立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五级预算。地方各级政府预算按照复式预算编制,复式预算的编制办法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

国家财政支出的教育事业费预算,是在现有财政基础上,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计划,教育单位的基本数字、人员编制、开支定额和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设计和测算。就学校来说,其基本数字是指班级数、学生数,它是教育事业费预算的主要依据。人员编制是按学生数或者班级数规定的教职工数。开支定额是指各项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开支标准和补助限额。

教育事业费预算编制的基本步骤是:

(1)确定基本数字,即学校的学生数和班级数,根据有关人员编制标准确定教职工数。

(2)设计人员经费。学校的人员经费包括工资、补助工资、教职工福利费、离退休人员费用和助学金。

(3)设计公用经费。学校公用经费包括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费用等。

(4)将人员经费加上公用经费,即得出学校的全年教育经费预算。

二、国外几种常见的预算方法

(一)绩效预算法

绩效预算是一种现代教育财政预算方法,是我国教育财政预算发展的方向。

其特点是:以工作计划为导向,根据具体的教育计划来编制和执行经费预算;根据计划项目选择工作量和工作成本;由工作成本来考核行政效率,由效率来考核实绩。实现绩效预算的前提条件是:一是有充裕的教育财源和较强财力;二是有素质很高的教育管理人员;三是有相关的教育财政法规为保证。

(二)规划设计预算法

规划设计预算法是把目标的规划、设计具体规划和预算三者有机结合的一种预算方法。这种预算方法的特点在于,首先是政府要建立明确、长远的目标,然后运用系统分析、成本效益分析和科学管理方法,从诸多可选择的方案中,由决策者决定其中最经济有效的规划方案,再按照绩效预算法分年编成年度预算。

(三)零基预算法

零基预算法是以规划设计为基础的一种预算方法,是规划设计预算法的一种改进形式。零基预算是指一切从零开始,对所有计划进行评估,然后确定所有活动的先后顺序和分配经费的优先顺序。

其步骤是:划分决策单位,把每项工作作为一项决策方案,对决策方案进行系统化分析,分配决策方案的资源。零基预算的优点在于,它充分调动了管理过程中的每个部门、每个单位和个体的理财积极性,在科学分析排序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最有效配置。

三、教育财政拨款方式

(一)几种常见的拨款方式

增量拨款、公式拨款、合同拨款和学费拨款。

1.增量拨款

增量拨款是一种“基数加发展”的拨款方式,这种拨款方式假定学校上一年所从事的教学、科研等活动是有价值和合理的,因此,增加的拨款着重考虑原有规模的扩大部分或增加一些新的专业和项目。

增量的确定一般有三种方法,即按拨款公式测算、经验判断和简单的增长比例。增量拨款的缺点在于:

(1)增量拨款的实质在于增加部分,如果拨款经费不增加甚至减少,对政府来说意味着学校不能开展新的教学和科研活动,或者停办一些项目,政府面临着硬性选择,教育经费供求矛盾相当突出;

(2)增量拨款也容易导致学校管理僵化,学校无法运用财政手段调整专业等活动,缺乏提高现有资源使用效率的动力。

2.公式拨款公式拨款就是政府按总的生均成本拨款,对构成生均成本的因素赋以不同的权重。因而权重就成了学校争取经费、调整招生和其他有关活动的“信号”。考虑的权重因素大致分三类,即学习时间、专业类型以及学习级别和层次。各国在完善公式拨款制的同时,十分注重学校获得经费后的自主权,把财政拨款体制的改革和学校整体管理改革结合起来,这是拨款制度改革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经验。

3.合同拨款合同拨款通常采用投标一招标方式,它作为一种财政机制,成为大学获得政府经费的主要途径,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形成的。为了有效分配有限的科研经费,政府拨款机构普遍采用了课题招标、合同拨款。面对政府教育经费的严重短缺,各大学纷纷寻找新的经费来源渠道,从政府其他部门获得经费,通常也是通过招标实现的,包括为其他部门提供专门的培训和科研课题。合同拨款的优点是可以保证教育的质量,因为在合同拨款同时都有某种形式的评价,无论它是由学校内部还是由拨款部门组织的。合同拨款的缺点是不利于高校的基础学科和基础研究,在这些学科和研究需要多部门合作时,尤其如此。

4.学费拨款这是一种政府直接资助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拨款,它既可以拨给学校,也可以直接给学生;既可以全额拨款,也可以部分拨款;既可以平均拨款,也可以差额拨款。

其方式有如下几种:

(1)全额学费拨款:实行全额学费拨款的主要是欧洲各福利国家,这些国家的政府把高等教育看作是一项具有根本性的长远利益的公共事业,国家提供高等教育机会并承担全部费用,是保证实现这种长远利益所必需的。

(2)奖贷学金拨款:多数国家对学生的直接资助是通过奖贷学金拨款实现的。奖贷学金既能保证教育质量,同时也有助于效率和公平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责任感。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用奖贷学金代替学费拨款,各国政府和著名学者认为这是—‘种成本低、效率高的拨款模式。

(3)学生凭证计划:学生凭证计划的特点是政府给学生的资助不是预先给学校而是给学生,或给学生考上的学校,其优点是保证了学生选择学校的权利,从而有利于学校为了吸引学生,而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出特色上展开竞争。

(4)剪卡方案:它是指学生所得到的一张可剪的卡证,代表一定时期的学习时间及相当的钱数,每学完一个月剪去一个号。这是一种鼓励学生尽快完成学业,缩短在校时间,减少教育资源浪费的方法。

(二)拨款的四个原则

财政部门是根据批准的教育经费预算进行拨款的,为了保证预算支出的顺利进行,预算拨款必须根据以下原则办理。

1.坚持按计划拨款的原则

教育经费预算是财政部门拨款的依据。财政部门对教育单位的拨款,不可能全年经费一次性拨付,一般是按季度或按月拨款。教育单位在制定年度预算时,还应编制季度或分月用款计划,计划应该在季度开始以前编制上报,经批准后作为季度或分月拨款的依据,不办理超预算、无计划的拨款。

2坚持按用款进度拨款的原则财政部门对教育单位拨款时应考虑对经费需要的时间,过早过多的拨款,易产生资金的积压,影响国家整个财政资金的调度,过晚过少又会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财政部门应该核实需要,合理拨付,使其合理、节约、有效地使用预算资金。

3.坚持按用途拨款的原则根据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科研经费等教育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拨款的不同用途予以拨付,做到专款专用,保证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4.坚持按财政级次拨款的原则财政部门对教育单位的拨款必须按财政级次进行,一是各级财政部门只对隶属于本级财政的教育单位拨款;二是各级财政部门在拨付经费时只对一级财务单位拨款,然后再由一级财务单位按照隶属关系层层转拨,不得越级办理预算拨款。

(三)拨款程序

1.划拨资金划拨资金是财政部门根据主管部门的申请,开出拨款凭证,通知金库拨款。金库将预算资金直接划转到申请拨款单位在银行的库存账户上,各上级单位向所属单位转拨时,要开出银行支票,按银行汇款方式处理。采用这种方法时,各级财务单位的存款账户上,经常有一定的存款余额。由于层层转拨,使得大量资金积压在汇款途中,或积压在银行的账户上,既不利于财政资金的统一调度,也不利于教育单位及时用款。

2.限额拨款限额拨款是财政部门根据主管部门的申请,给用款单位开出“限额通知书”,核给一个用款的额度,通知申请拨款单位在银行的开户行。各用款单位在核定的用款限额内,从开户行随时支用或转拨款项。每月终了,银行按照预算支出科目,逐级汇总各限额拨款单位的本月限额支出数,与财政部门办理结算;财政部门根据银行汇总的本月限额支出数,开出拨款凭证,通知金库,把库款一次性拨给银行。年终时,所有限额拨款单位的限额结余留用。这种方法可以克服划拨资金办法存在的缺点,一是月份中间单位用款是由银行先支的,月份终了后才和财政部门结算归还,因此,财政金库款要有充裕的库存,否则容易占用银行信贷资金;二是银行每月要报告限额拨款单位的分“款”预算支出报表,要进行会计核算,增加了工作量。

(四)拨款监督

财政部门对教育经费的拨款监督分为事前监督、日常监督和事后监督三种。

1.事前监督事前监督主要是通过审查单位预算和季度用款计划进行的,审查内容主要包括:

(1)审查事业计划落实情况。要求事业发展指标应是严格按照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规定的指标填列,不能任意增减,以免影响教育事业的有关规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2)审查定员情况。教育单位的人员编制应按照国家或定员比例执行;不能超编.如有超编,应及时说明原因和处理意见。

(3)审查定额情况。教育单位所使用的定额标准,凡有规定的,按规定操作,没有规定的,根据发展需要和财力的可能,结合对以往年度的执行情况予以审定。

(4)审查支出预算。各教育单位的支出不应超过预算,如有超出控制指标的情况,要查明原因,针对不同情况,妥善解决。

2.日常监督教育单位的经费实行预算包干以后,其经费支配权和财务管理权限也随之扩大,这样,财政部门的日常监督就不像实行预算包干以前那样具体。在一般情况下,只要用款单位在计划指标范围内提出申请,财政部门都会核准,并如数拨付或下达限额,以保证教育单位经费的需要。

3.事后监督事务监督主要是通过审查和分析会计报表,并辅以必要的现场检查进行的。教育单位的会计报表编制以后,即报送财政部门审查并进行分析。审查是以单位报表为对象,审查其技术性问题,其中包括会计报表是否按期报送,预算科目、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的格式是否符合制度规定,表列数字以及各表之间有联系的数字是否相符合等,如发现错误,应查明原因或退回修正。会计报表经过简单的审查后,还要进行分析,广泛采用比较法,通过分析对比找出差距,为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线索。

如何运作教育基金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各种形式的教育基金纷纷涌现。就其功能与作用而言,大致包括综合与专项两大类。教育基金的设立,是穷国办大教育的重要依据和保障,体现了我国“重教”传统和“科教兴国”战略,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有限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与一般的社会教育捐赠相比,教育基金的运作有其规范的程序和严格的要求,尤其是教育基金会的组建,更需报经人民银行审查批准、由民政部门登记注册,遵照《基金会管理办法》

的有关规定执行。

教育基金来之不易,教育基金的组织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要用好管好教育基金,首先需要有组织上的保障。对此,《基金会管理办法》

曾明文规定:基金会就其性质而言属于“民间非赢利性组织,是社会团体法人”,其组建必须以健全的管理机构、完备的组织章程和必要的财务人员及独立的银行账户为前提条件。

一、教育基金的筹集

(一)政府征集

1.按个人收入征集

各地政府大多按当地人均收入的1%~2%征收教育基金。比如大连市某区人民政府规定,对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职工(含离退休人员、临时工)按其工资总额(包括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工资和奖金部分)的2%征收教育基金;对城市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职工按个人收入的2%征收;对农村人口按上一年人均收入的2%征收,等等。辽宁省新金县人民政府规定,对当地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职工(不含离退休人员)按工资总额的2%和对农村人口按上一年人均收入的1%征收教育基金。

有些地区则按统一标准征收。山西省某县人民政府规定,向地区以上驻本地单位职工和个体工商户按每人每年30元的标准征收,向县属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职工按每人每年15元(月收入在百元以下者则按10元/年)的标准征收,向其他非农业人口按每人每年8元的标准征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