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聚焦中国名校管理-中国中小学名校核心竞争力(精装)
16004600000049

第49章 学校核心竞争力与品牌(1)

如何理解创建学校品牌就是创建一种特质的文化一、社会文化对学校文化的影响

社会文化是在一定社会中共同生活的人们在进行经济和政治活动中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习惯等,以及承载观念形态的组织机制和文化设施。社会文化在不同的社会领域、社会团体和社会成员身上有着具体的、不同的表现形式,称为亚文化。在工厂中有企业文化,在商店中有商业文比,在学校中有学校文化,这种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一种亚文化的学校文化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以往学校总是人为地将校园与社会隔绝开来,希望用一扇校门、一堵围墙来抵挡社会消极因素的侵袭,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对我国社会和人们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震荡,闭关自守的心态渐渐为开放的观念所取代。面对改革开放的社会,社会各种文化正以多种形式,通过不同渠道渗透到学校之中。人们不禁疑惑起来: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有害的?何为精华,何为糟粕?我们应该吸纳什么,排斥什么?对于这些问题,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是教师还是校长,都会感到困惑不解。

怎么办?依然承袭以往那种封闭式的管理方法吗?显然已不现实。因此,学校领导在办学过程中必须正视社会文化对学校文化的影响,采取主动选择、积极整合的态度,促使社会文化对学校文化建设产生良性影响。

二、学校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屏蔽与吸纳

(一)学校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屏蔽

社会文化对学校文化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在施加了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我们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价值观念的冲突十分激烈,在倡导现代意识的同时传统美德逐渐沦丧,在呼唤主体意识的同时自私观念悄悄地膨胀,这些都会对学校文化产生负面影响。事实上学校成员所表现出的一些不良行为,较多的和社会文化负面影响有关。

作为学校教育对象的学生涉世未深,社会阅历不足,身心发展正处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不稳定状态,世界观尚处于形成阶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很容易受到社会各种影响。因这是学校教育性质决定了的,学校教育意味着对社会多元化的选择和整合。

(二)学校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吸纳

学校文化——方面要将社会文化中的消极因素排斥在外;另一方面又要积极主动地吸纳其中的精华部分,将它融入学校文化之中。只屏蔽,不吸纳,就会回到关门办学的老路上去,要吸纳,就要求学校领导从本质上把握社会文化的整体特征,及时了解其发展动向,从中筛选出有益的东西,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而不是良莠不分地照单全收。要吸纳,还需要考虑到学校教育的特殊性。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对社会文化进行适当的加工与改造,使之适应学校环境氛围,能为学校成员所接受,并最终融入学校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文化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人们逐渐摆脱了传统的趋同思维方式和中庸之道,树立了现代竞争意识,摈弃了不讲时间效率的旧观念,形成了追求时效的新思维,审查了只重集体不重个人的老观念,确立了自我的主体地位。这些新思想、新观念、新思维,是学校所培养的21世纪新人所必须具备的,因此学校领导应当把它们吸纳到学校文化之中加以倡导。不少学校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比如,有的学校提倡崇尚一流,鼓动教职员工努力争光,推动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攀登新高度。这其实是对社会文化中竞争意识的吸纳、改造和发展。有的学校倡导自主发展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养成学生的“自主习惯”,以求达到高层次、全方位的发展目标,使每个学生都有较强的生存能力,成为新时代的强者。这种文化的核心与根基是确立自我意识,进而培育出自主精神。

三、学校文化对社会文化的辐射

学校是一个知识、信息、人才密集的场所,学校中的教师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一定的社会经验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学校里的学生思维活跃,较少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具有追求真理的热情,因此学校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传播信息的地方,也往往是新思想、新观念的萌发地。一些新思想、新观念常常从学校走向社会,并最终影响,改造了社会文化,实现了学校文化向社会文化的辐射。我国“五四”运动时期,北大等学校的师生们接受了西方的科学思想和民主意识,对保守落后的封建社会文化进行了无情的冲击,开展了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把科学精神和民主精神传播到了社会上去。今天,佳木斯一中倡导“五心教育”:忠心献祖国、关心献别人、爱心献社会、孝心献父母、信心留自己。这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上海市格致中学以培养“具有报国志、民族魂、素质优良、道德高尚的格致新人”为目标,教育学生为国立志,为国成才,培育学生“孝、勤、俭、谦”的传统美德,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特色学校是一种学校文化模式

纵观历史发展进程,一些文化特质被淘汰、被抛弃,而另一些则被选取、被吸收,逐步地规范化、制度化、合法化,并最终被强化为人们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文化在这种内聚和整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风格、一种理想、一种心理和行为模式,即文化模式。可见,文化模式是多种文化物质在功能上相互依存、相互关联而构成的文化整体,它具有——定的内在结构的稳定形态。

学校文化也包含着各种特质,经过选择、积累、创造与内聚,形成了稳定的特征,成为学校的一种组织精神,经过一定时期发展成一套学校文化模式。当然,学校文化模式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渐进过程,在学校成员所追求的文化理想导向下,学校文化主体交互作用创设一种文化环境,内化为群体的观念、精神、行为、作风等,将它渗透到学校的方方面面,最终体现为学校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总之,学校文化模式必须建立在文化理想、文化主体和文化行为三个方面的基础之上。其中,建立文化理想是学校组织行为的指南和方向,加强学校文化主体建设,在于提高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的心理和文化素质,通过他们的创造性劳动把文化理想落实到具体的文化行为之中,通过文化活动使学校文化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并逐步规范化、特色化。可以说,无论是文化理想的建立,还是文化主体的培育,或者是文化行为的实施,都是人与物、人与人在交互作用下创造一种文化氛围,又被这种氛围包围、认同、理解、贯穿着的一种复杂的互动过程。

(一)学校文化模式的形成条件

任何文化的产生与发展,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文化主体、创造文化的手段和一定的文化赖以存在的环境。学校文化模式的形成同样不可缺少这三个要素,它们之间交互作用,使得学校文化不断完善,并最终形成独具特包的文化模式。

1.学校文化主体

学校文化主体主要是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由于领导者在学校组织系统中处于特殊地位,他们必须对学校文化建设负有主要责任。表现为校长对自己的职责要有全新的认识,把建设学校文化、形成文化模式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要有清晰明确的学校文化意识,不能只满足于处理学校的日常事务,执行上级的各种指示,而是对学校文化的建设要有理性的思考,并形成完整的工作思路和具体设想。唯有如此,学校文化模式的构建才有可能成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为,而不致陷入无序状态。

教师是文化的直接传播者,他们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参与文化的继承和演变,实现学校组织文化的保持与改造。另一方面,教师本身构成一个文化群体,有其独特的文化活动。

由于校长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理想,必须依靠教师去贯彻实施,因此,学校文化的优劣盛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这一特殊的文化群体的素质和晶位,依赖于他们教育教学活动中所遵循的教育思想和采取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师群体的文化功能的发挥程度。

学生是学习者,他们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继承人类文化成果的过程。在学校创建特色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投入是十分重要的。他们一方面在继承和接受人类已有的文化,另一方面又成为形成和创造学校文化的主力。由于社会经历、生活环境、角色任务的不同,学生与教师、学校领导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审美情趣等方面并不完全一致,他们有自己的文化理想.但是,通过校长的领导管理活动,使师生积极投入建设学校文化的活动,以实现学校文化理想。

2.创造学校文化的手段

校长应该具有文化意识,把学校中的任何一项工作、任何一种活动,都看成形成学校文化的积累,都是一种创造文化的手段。以形成学校无小事,事事可育人的观念。一般而言,创造学校文化的手段大致可分三类:

一是管理活动。学校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规范性文化。因此,学校的管理活动必须适应这一特点,建立严明、完整的学校规章制度,用以规范学校领导的行为、教师的行为和学生的行为,使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在规范的制约下有序开展。同时,学校领导还必须构建一种选择机制,使得学校能在教育方针的约束下,自主地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教师能在正确教育思想的引导下,灵活地挑选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在规章制度的规范下,自由地选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只有规范,没有选择,会变得死气沉沉;只有选择,没有规范,会显得乱而无序。只有建立起“规范”和“选择”的管理机制,才能形成既严谨有序又生动活泼的新局面。

二是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让学生掌握文化的最重要、最基本、最直接的一种手段。作为一种创造文化的手段,教学活动的功能不仅体现在教师必须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劳动,让学生学到知识、掌握文化,更重要的是形成一种教风、学风,一种学校组织精神,从而影响学生的一生。在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探索、总结,最终会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从而为学校文化增添新的特色。

三是课余活动,主要是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推进学校文化的积累,如学科竞赛、科技发明、演讲报告、艺术活动,体育竞技等。它是形成学校文化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由于课余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最充分,因而它更是塑造学校文化的重要途径、展现学校文化特色的主要窗口。因此,学校领导必须做到精心组织、精心设计,教师必须积极参与、热情帮助,使课余活动做到“学校搭台、教师伴奏、学生唱戏”,使领导、教师、学生都充分发挥学校文化建设主体的作用。

3.学校是学校文化生存的基本环境

环境,既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结果,又是一种教育的力量,从而对学校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校长应当十分重视环境的作用,努力为学校文化建设创设一种适宜的环境氛围,这里所说的环境,既包括校园环境,也包括学校传统。

校园环境可以分为物质环境与人际环境两类。物质环境是指学校的教学设施、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校容校貌等,它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文化发展的程度。在学校物质环境建设中,学校领导要将自己的文化理想融入其中,使人身在校园就能体验到对学校文化的追求。

人际环境是指学校内部的人际关系的氛围。在一个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中,师生员工会有很强的凝聚力,使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除此之外,校风和传统是带有学校个性的、较稳定的独特活动和风格的心理环境。学校传统既有具体的物质表现形态如校旗、校服、各种节日活动,也有观念精神的表现形态如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它是学校的历史及影响学校生活的各种精神因素的积淀,它渗透在学校一切活动中,影响、培育着学校成员的发展。它和校园环境融合成为学校文化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

(二)学校文化模式的构建

西尔弗兹韦格和艾伦认为,构建一种文化模式通常要经过以下四个步骤:一是分析现存文化,并建立达成新文化的特殊目标;二是体验新文化,引进让大家参与的系统;三是修正现存文化,实施新系统;四是维持新文化,进行评估和更新,以图示之。

学校文化模式的构建同样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在此期间,学校领导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发动学校全体成员参与讨论,确认学校现有文化的优点与欠缺;二是根据社会的要求,吸纳各方的意见,确立一套有利于学校发展并为广大师生员工所认同的学校文化的理想模式;三是将工作分解到各个部门、每个成员,通过不断实践和工作,使理想模式渐渐成为现实;四是进一步强化各项措施,使文化模式得以巩固,并反思目前工作中的缺点,以便在下一循环解决,使学校文化模式不断完善。

如何对学校的品牌进行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