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科学栽培大球盖菇
16079100000053

第53章 出菇期间如何进行管理?

闽浙地区秋栽覆土后10~20天就可出菇;黄河流域春栽覆土 后20~27天可以出菇。出菇期管理工作的重点是保湿、稳温 、加强通风。要求棚内湿度为12℃~25℃,空气相对湿度为90 %~95%。通常是保持覆盖物及覆土层呈湿润状态;若菌床 干燥发白,可以将麻袋片用清水浸透,沥水后覆盖到菌床上 ,每天处理1~2次;若采用草帘、旧报纸或无纺布覆盖,可以 用喷雾的方法保湿。

当草料变成淡黄色,手捏草料有松软感,又有湿润感,并稍 有水滴出现,挤压后有间断水珠滴下时,说明含水量适度; 挤压后无水滴出现时则干;手捏草料有霉烂状,水珠连续滴 下不断线说明含水量过高,应立即停止喷水,揭去覆盖物, 通风降湿,也可以在菌床上面或侧面打数个洞,加速空气流 通;还可以开沟排水,尽量降低地下水位,使气温降至14℃ ~25℃,土层含水量降至20%,迫使菌丝倒伏。

当菌丝倒伏后5~7天便有子实体原基形成,待原基长到绿豆 大小时喷一次重水,要求2~3天内使覆土层含水量达到并保 持在3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为90%~95%,并要小通风、 慢通风。当菇蕾长大顶出土层后,再喷一次重水,使土层含 水量达20%以上,并经常向棚四周喷水,保持棚内相对湿度 在85%~90%。采收前应停止喷水。

通风好坏影响大球盖菇的质量与产量,通风良好,长出的菇 柄短,菇体结实健壮,产量高,品质好。因此,要求每天在 喷水和揭去覆盖物的同时,让其直接接受自然光照;当子实 体大量发生时,更要注意通风。

大球盖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2℃~25℃,低于4℃ 或超过30℃均不长菇。当棚内温度高于30℃时,应加厚遮阳 物,减少光照,加大通风量,每天早晚各通风1~2小时;中 午掀起背阳一侧的覆盖物,让其通风降温;或者结合喷冷水 降温。深秋、初冬遇低温霜冻时,应加厚覆盖物,少喷水或 不喷水。子实体从露出白点到成熟需要5~10天,温度低时生 长速度缓慢,但菇体肥厚,不易开伞;温度高时朵形小,易 开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