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把品牌做大:20家著名企业的品牌成长谋略
16143800000067

第67章 品牌缔造者——时装帝国大亨皮尔·卡丹

皮尔·卡丹,50年来服装界成功的典范,也是一个闻名全球的品牌。作为设计师的皮尔·卡丹也成了法国首屈一指的富翁。他法国著名的传奇人物之一,声名显赫,富于创新和冒险。世界各地的人们,无论是名门望族开始普通百姓,都以穿他设计的衣服为荣。

多少年来,服装是身份的标志,是地位和等级的象征,然而,皮尔·卡丹却破天荒地提出了“时装大众化”的响亮口号。与这种创新精神相适应,皮尔·卡丹在经营上也采取了别人不曾采取过的营销方略。他出售、转让自己的商标和品牌,从中分享利润。这种营销方式,一方面扩大了皮尔·卡丹及其产品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给他带来了巨额回报。

到现在,皮尔·卡丹拥有600多种不同的专利产品,为皮尔·卡丹工作的人员达17万人,分布在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其品牌遍及五大洲,据说如果把卡丹牌的领带连接起来,可以环绕地球一周。

1922年7月2日,皮尔·卡丹出生在意大利著名的水城威尼斯的近郊,南欧国家的浪漫和水城的风情为他积累了艺术家所需的气质和灵感。

在小卡丹二岁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燃及意大利,大片的葡萄园被战火焚毁。为了避免战乱和谋求生计,卡丹的双亲被迫离开家园。母亲用被单裹着可怜的小卡丹,踏上了离乡背井的漫长旅途,历尽艰辛,终于越过了阿尔卑斯山,来到了相对安宁的法国。在格诺布尔,老卡丹找到一份能养家糊口的工作,于是全家便在这里落脚栖身。就在这里,小卡丹做出了一件非比寻常的事情。

一天,皮尔·卡丹到离家不远的街心花园玩耍。小卡丹看见一个小姑娘正在水池边摆弄着一个布娃娃,并被漂亮娃娃深深地吸引住了。恰在这时,小姑娘因嫌布娃娃的裙子难看,忽然扔掉布娃娃,跑到别的地方玩去了。卡丹看着草地上布娃娃的裙子,喃喃自语道:“这裙子的确不太讨人喜欢。”小卡丹拾起布娃娃,心里想道:我要为她换一身新的衣裙,要像鲜花一样漂亮。于是,他拿着布娃娃跑回了家。妈妈见卡丹拿了一个崭新的布娃娃回来,当即严厉训斥卡丹不该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待小卡丹将事情的真相讲出来后,妈妈深感内疚,就帮卡丹找来好看的碎花布。卡丹用了整整一个晚上,给布娃娃做了一件非常艳丽的裙子。看着布娃娃在自己的手中焕然一新,小卡丹高兴极了。这是他的第一件作品,也使他第一次在服装设计中体味到无比兴奋与喜悦。

第二天,卡丹抱着打扮一新的布娃娃再次来到花园玩耍,又遇见那位小姑娘。小姑娘被卡丹手中的布娃娃吸引住了,并与其借玩,卡丹依依不舍地与自己的作品道别了。那一年,皮尔·卡丹年仅7岁。也就是在这一年,卡丹一家迁居至圣艾蒂安。小卡丹8岁那年,他的家又迁移到圣莱第昂。父亲将他送进当地的一所小学读书。然而,小卡丹对读书并不感兴趣,他的成绩一直不太好,他勉强地拿到了一张小学毕业证书。

中学时因为家境艰难,14岁的卡丹辍学到一家裁缝店里当学徒。仅2年时间,他的手艺已经超过了他的师傅,并在当地有了小名气。他常常别出心裁地设计出一些新颖的服装,很受当地一些小姐们的青睐,不时上门请他设计女装。不久,羽毛渐丰的卡丹觉得圣莱第昂的天地太狭小了,他下定决心,到服装世界的中心和艺术心脏的巴黎去闯荡。他坚信:只有巴黎才是施展才能的舞台。

由于没有路费,卡丹骑上父亲那辆破旧的自行车上路了。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开始,巴黎正笼罩在战火的硝烟之中。卡丹去巴黎的愿望落空,但他不愿返回圣艾蒂安,便决定去南部的维希试试。

卡丹来到维希市中心的一家时装店。要求在他的店中做一名学徒工。老板得知卡丹的身世和遭遇后很是同情,且看他手艺不错,便同意雇用他。卡丹勤学苦练,虚心求教,很快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他设计的服饰高雅大方、简洁明快,裁剪技术也娴熟自如。5年后,卡丹的服装设计水平和制作技术又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已成为当地最好的裁缝。然而,战争并未平息,反而愈演愈烈,卡丹难以实现到巴黎的愿望,他在焦虑之中期待着……

一次偶然的机会,卡丹结识了一位来自巴黎的伯爵夫人,她推荐卡丹到巴黎著名的帕坎女式时装店。该店经常为一些大剧院缝制戏装。店老板亲自对卡丹进行了面试。令店老板大为惊讶的是,卡丹的裁缝手艺和设计才能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尤其是卡丹对舞台服装的设计,老板庆幸伯爵夫人给他推荐了一位很有才华的年轻人,立即雇用了卡丹。在这里,卡丹如鱼得水,他潜心于自己心爱的事业。不久,卡丹得到为巴黎戏剧界设计一批舞台服装的机会,并获得圆满成功。卡丹的名字开始在名门巨贾中流传。他一夜间成了巴黎服装界引人注目的新星。

随后,卡丹转到当时大名鼎鼎的“新貌时装店”。该店为当时法国最著名的时装设计大师迪奥尔开设。迪奥尔曾主宰过50年代整个世界的时装潮流。在那里,卡丹眼界大开,获益匪浅,并学会了制作“高尚、大方、优雅”的服装的技能。

因为卡丹自己能设计、制作戏装,而且当过临时演员,艺术大师科克托和让·马雷建议卡丹自己经营剧院。卡丹对这样一个充满诱惑又极具风险的事业不敢贸然从事,但因两位艺术大师再三劝说并愿意鼎力相助,卡丹决定进行这个新的尝试。于是,卡丹在巴黎搞起了剧院经营。然而,年仅28岁的卡丹初涉商海,毫无经验,很快便欠下一大笔债,卡丹明智地急流勇退。不过,这段失败的经历使卡丹懂得了经营的一些门道,为他日后的成功经营奠定了基础。

1950年,卡丹倾其所有,在巴黎开设了第一家戏剧服装公司。同年秋,卡丹首次举办了自己设计的戏剧服装和面具展。卡丹的设计和制作一下子就抓住了人们的好奇心和不满足于现实的心态,使到场参观的人大饱眼福。戏剧界的名流对卡丹精妙绝伦的戏装设计和面具制作赞不绝口,称之为:“神工鬼斧的造作,戏剧装饰的精品”。1953年,卡丹又举行了第一次个人设计时装展览。展览室门庭若市,卡丹设计的第一批成套的时装式样,是一种红色的羊驼毛大衣。展览中,时装模特配音表演,使展览魅力倍增,参观者流连忘返。这批色泽鲜艳、触感柔软的大衣一投放市场,立即被抢购一空。卡丹的展览与时装上市,一时间闹得巴黎时装界沸沸扬扬,皮尔·卡丹的名字赫然出现在所有的报纸上。一年后,卡丹便在圣君子旧郊区大街开设了他的第一家时装店。在那里,卡丹锐意创新,不断制造出许多令人震惊的新闻。由此,“皮尔·卡丹”的服装帝国诞生了。

无论从金钱还是从知名度来看,卡丹都誉满全球。“卡丹帝国”可谓应有尽有,惟有一样东西卡丹没有,那就是他一直没有找到自己心爱的人。应该说,作为世界级艺术大师,皮尔·卡丹具有活跃的性格、开拓创新的精神和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但在到处灯红酒绿、美女如云的巴黎,卡丹却很少染指女色。相反,不管是在成名前还是成名后,卡丹一直过着俭朴的生活。他有自己的豪华别墅,却难得有空闲去度一次周末。尽管他的玛克西姆餐厅星罗棋布,但他却烟酒不沾,这也许是他从青少年时代的艰苦生活磨练而成的。

如今,已是八十多岁高龄的皮尔·卡丹依然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平时的生活既繁忙又丰富多彩。卡丹是一个工作狂,他没有假期,每天依旧不停地处理公司各种各样的常规业务,同时还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代理商以及艺术家。除了这些工作,他每天还要到自己的时装设计室里工作起码两个小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