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把品牌做大:20家著名企业的品牌成长谋略
16143800000075

第75章 波音PK空中客车——霸主争夺在战蓝天

波音公司是世界最大的航空航天公司。总部设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市。制造飞机的工厂集中在华盛顿州和堪萨斯州。1996年,波音收购了罗克韦尔公司的防务及空间系统部,1997年,波音与麦道公司合并;2000年1月,波音公司与通用汽车公司达成协议,出资37.5亿美元收购其下属的休斯电子公司航天和通信业务部,从而使波音成为世界最大的商业卫星制造商。波音公司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民用飞机和军用飞机制造商,也是最大的飞机出口商之一,以销售额计算,波音是美国最大的出口商。

经过数年炼狱般的自我完善,她终于脱胎换骨,成了一只翱翔于蓝天之中的雄鹰。在许许多的航空展览会上,波音都是最耀眼的明星。茫茫蓝天绝大部分都是波音的天下,以波音为首的美国飞机制造公司几乎占领了全球市场的90%。

然而,在上世纪70年代,空中客车的出现,使处于航空业尖峰的波音公司有了强劲的竞争对手。空中客车工业集团创建于1970年,是一家集法国、德国、英国以及后来加盟的西班牙为一体的欧洲集团。其创建的初衷是使欧洲飞机制造商能够与强大的美国伙伴有效竞争。通过克服国家间的分歧,分担研发成本,以及合作开发更大的市场份额,空中客车公司改变了竞争格局,并且为航空公司、旅客和机组带来了真正竞争的效益。空中客车的崛起,拉开了蓝天上的一场PK赛的帷幕。

1985年6月至8月两个月内,世界连续发生了三起波音飞机公司所产的波音飞机失机的空难事件。一系列的空难使波音公司备受打击。在华尔街的波音公司股票价格猛跌三个百分点,恰逢这三次空难都发生在日本,使波音公司伤透了脑筋。因为当时的波音公司正与西欧“空中客车”争夺日本全日空的一笔大生意,由于双方飞机性能在先进性和可靠性方面都势均力敌,以致全日空在选择订货对象时犹豫不决。就在这样的关键的时刻,波音公司所生产的机型接连出事,在所所有人看来,波音公司在空中客车这次商战中输定了。面对不利局面,波音公司变被动为主动,采用了“全方位的进攻”策略,提出财务方面的便利,零配件的供应,飞机的保养以及飞机机组人员培训等方面的优惠条件,以吸引买方的兴趣。早些时期,波音公司为了站稳日本市场,曾选择三菱、川崎及富士三家日本著名的重工业公司,合作制造747机身部分。一连串的空难事件后,波音公司把“诱饵”加大,一边向合作厂提供5亿美元的制造订单,一边主动提出愿意与日本人合作,制造150座位的767型客机,与“空中客车”的A-320型客机抗衡。波音公司这一系列的优惠条件,赢得了日本企业界的好感。波音公司“反客为主”最终战胜了西欧对手,在空难5个月后,与全日航空公司正式签订合同,成交额在10亿美元以上。

20世纪80年代,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车”飞机公司为夺得非洲国家购飞机的订单竞争激烈。针对“空中客车”公司付款手续繁琐、时间长的弱点,波音公司临时制订了简便灵活的付款方式,非洲买主两相比较,最后还是选定了符合自己需求的波音公司。

新加坡航空公司需要大量购买飞机,各国制售飞机的公司都想争取到这笔买卖,吃掉这块肥肉,其中最有利的竞争者就有波音与空客。波音公司在竞争中采取了灵活措施:一方面宣布把飞机价格降到接近成本的边缘,另一方面,宣布波音公司出售新飞机时包收旧飞机。这一举措,使新加坡方面忧虑旧飞机无法处理的心里转忧为喜,主动投向波音的怀抱。此轮PK中波音又一次战胜了空客,不仅抢走了这笔生意,而且使自己的品牌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为深远。

在这几次PK中,波音之所以可以顺利地战胜空客,其主要原因在于,波音善于洞悉消费者的心里,善于转被动为主动,以反为客。在失利后的空客,对波音作了细致的分析,而后主动出击,与波音相继又展开一轮精彩PK。

空中客车首先在性价比上做文章,在同一时期所定的价格上空中客车始终要比波音低一个档次。当时就连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副总裁福瑞德克布朗斯都说:“一旦你选择了空中客车,你就很难舍弃他了,因为空中客车公司体现了最佳性价比。”一年之内他向空中客车公司订购了七架319和两架320.

在机型上,空中客车公司很聪明地将自己跟波音公司区分开。以150个座位的320机型为例,他比波音737宽0.5英尺。这样每一个位置之间就差不多宽了一英寸。空中客车的宣传人员这样诉说着它的优势:“这一英寸使事情变得大为不同,对一些身裁高大的人来说,不必再蜷缩得那么厉害了。”

与此同时,空中客车公司把飞机设计得更加巧妙、实用。与波音公司众所周知的一架飞机一个驾驶舱不同,空中客车公司的驾驶舱是独立的一个舱间,它可以与众多的飞机机身联用。让同一组驾驶员驾驶不同的飞机,这是一个极为大胆冒险的做法。一组飞行员从驾驶A320转到A330只需要八天的适应期。而从波音737转型至747则需要七周。因为这个原因西部航空公司订购了36架空中客车的飞机。

波音和空中客车都相信在未来20年里,空中交通量将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随即波音和空中客车像两头饥不择食的老虎一样,朝巨型机市场扑了过去。在两只凛凛对峙的老虎眼里,打败对手远比肥肉本身更重要。

在2011年以前,中国将定购600多架大型民用客机,占整个世界市场的5%左右,在中国市场的开拓上,空中客车比波音落后了20年,空中客车公司决定,要与波音在这极具诱惑力的中国市场上一决雌雄,一场蓝天霸王PK赛正式唱响。

其实这一场霸王之争的PK最为关键的是,看谁能制造出载客量更多的机型。在波音公司,一个由100人组成的小组已着手研制一种有530个至800个座位的喷气式客机,它是波音747的长子,其代码为NLA,意为新型巨型客机。波音公司估计这种超大型级客机的商业潜力为100架,其开发价格高达200亿美元。空中客车展开出击,向12家大航空公司夸下海口,准许备投入100多亿美元研制一种巨无霸型客机,该机型定为客车A350型。这个重达471吨的飞行怪物可运载1000名经济舱乘客,分为上下两层。设计人员希望该机型能在下世纪初升空载客。为实施这一庞大计划,空中客车和12家航空公司已经成立了几个专门的工作组,正紧锣密鼓地开展前期的筹备工作。

空中客车能否高奏凯歌,波音能否再守霸主之位,世人将拭目以待。不管这次PK结果如何,波音的品牌在航空业中仍是影响深远、牢不可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