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把品牌做大:20家著名企业的品牌成长谋略
16143800000082

第82章 品牌缔造者——软件奇才比尔·盖茨

微软公司于1975年由比尔·盖茨所创建。早期的微软仅有三名员工,年收入只有16000美元,而如今,微软已拥有约25000名员工,市值以达2000亿美元,名列全球第二,被称为“致力于PC软件开发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最富有的公司”。

微软是全球最大软件公司和最有价值的企业之一,它一直是新技术变革的领导者。公司的7大类主要产品包括:客户端、服务器平台、信息工具、商业解决方案、MSN、移动应用系统及嵌入式设备和家庭消费及娱乐。

微软公司通过自己的产品和技术改善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交流的方式,带给人们全新的计算体验,提高个人工作效率。公司提供Windows平台、服务器和工具,通过商业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高其整体竞争力,开发新的数字化家用技术和娱乐方式,促进移动计算和嵌入式装置的发展。

比尔·盖茨的全名是威廉·亨利·比尔·盖茨三世,(William Henry GatesⅢ),他与他的父亲、祖父同名,盖茨是他的昵称。

1955年10月28日,盖茨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部港市西雅图,他的家族是北美早期殖民者的后代。父亲是西雅图著名的律师,对人和蔼、为人正直。母亲玛丽曾做过教师,后来成为银行行长及华盛顿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同时她还积极参加社交界的活动,成为西雅图社交界的名人。但是繁忙的玛丽仍然将许多精力放在对孩子们的照顾上,使得这个家庭的成员之间关系非常亲密,整个家庭笼罩在一种和睦的氛围之中。盖茨的外祖母对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她鼓励他尽量多读书,告诫他应在各方面发展自己。盖茨的家人们常常在一起玩纸牌和其他一些需要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的游戏,这些游戏培养出了盖茨敏捷的思维和强烈的竞争意识。现在,比尔·盖茨身上体现出来的那种竞争意识就是由他童年时代的游戏、体育运动和他父母的进取精神激发出来的。

11岁时,盖茨进入西雅图最著名的一所私立中学——湖滨中学学习。湖滨中学是一所专收男生的私立预科学校,该校学风浓厚,教学严谨,不仅收费昂贵,还实行严格的淘汰制,每年都会有成绩不好的学生被淘汰出校。因此,湖滨中学里总是充满了竞争的气氛。学校将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特别的才能作为其办学宗旨,如果学生在某一方面表现出特别的才能,学校会给这些学生许多特权,给他们自由和随意发挥的空间,允许他们去做他们愿意做的任何事情。这些规定,对于天资聪慧、智力超群的盖茨来说很有好处,虽然他并不是很认真地上课,但他的考试成绩却总是很好。没过多久,他在学校里就显得很出类拔萃了。

当时计算机刚被应用,湖滨中学花巨资购置了一台计算机供学生们了解、学习。喜欢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盖茨很快就迷上了计算机,从此便和计算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只要有空余时间,他总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计算机上,同时他还翻阅了大量的有关计算机方面的书籍。有时盖茨和其他计算机迷们整天整夜地待在计算机房里工作,没过多久,他不但能非常熟练地操作计算机,而且还可以编写简单的程序。和盖茨同时对计算机产生浓厚兴趣的学生,还有大他两岁的高中学生保罗·艾伦。在计算机方面保罗也是一个不逊色于盖茨的计算机迷,对计算机的共同爱好使他们成了好朋友。

他们开始用大量的时间来探讨有关计算机技术问题。这时盖茨的目光放得很远,他并不满足于做一个计算机程序编制员。他开始阅读一些商贸方面的书籍。但万事得从开头做起。不久盖茨和保罗以及湖滨中学的其他两个学生一起成立了湖滨中学程序编制小组,程序小组成立的目的就是要利用计算机来赚钱。这时来了一个机会,西雅图一家计算机租借公司找到他们,要他们帮助编制一些程序,从而找出病毒。由于盖茨以往的过人表现,他自然成了小组的中心人物和权威的法律顾问。他也确实非常精明,和对方讨价还价后,对方不得不答应将公司所获利润的10%分给程序小组,而且还给他们提供了价值1万美金的计算机。这年秋天,保罗从湖滨中学毕业,进入了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系,但他仍然和盖茨保持着联系。

后来,美国最大的国防用品合同商之一TRW公司需要一个计算机软件,要求盖茨尽快去公司所在地凡库佛接受面试。盖茨认为这是一个挣钱的好机会,于是立即将这个消息通知了在华盛顿大学读书的保罗,保罗立即赶来,和比尔·盖茨一起连夜赶到凡库佛。经过面试,TRW公司录用了他们,并为他们提供每周165美元的薪水。在TRW公司工作的日子里,盖茨学会了很多东西,他成了一名真正的程序编制员。

1973年,盖茨被哈佛录取,他不得不和保罗分手,但两个人已严肃地讨论了创办他们自己的软件公司的宏伟计划。他们达成共识,并坚信总有一天计算机将像电视机一样进入千家万户,而这些计算机都需要用他们的软件。在哈佛,盖茨听从父母的建议学习法律,但他却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计算机上,还和保罗四处为公司招揽生意。

1974年,第一台个人电脑问世。保罗偶然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了个消息,他激动地将这个消息告诉盖茨。对于他们来说,微机的问世,使他们长期以来致力研究的计算机技术有了用武之地,他们知道,个人电脑的诞生,必然需要一种微处理器,而这种微处理器又需要有一种简单的语言命令,而这正是盖茨和保罗所擅长的。他们兴奋不已,马上给发明这台个人电脑的埃德·罗伯茨打电话,谎称他们已经研制出一种BASIC语言程序。其实此时盖茨和保罗并没有研制出语言程序,他们只是不想让这样的机会溜掉。为了真正地拥有这种语言,两个人在哈佛的阿肯计算机中心开始了他们夜以继日的研究工作。不到一个月,BASIC语言程序初显眉目,又经过3个星期的修改和完善,BASIC语言程序终于诞生了。然后保罗亲自带着他们的成果前往罗伯茨所在的微型仪器遥测系统公司进行谈判。正如他们所望,罗伯茨邀请保罗到他的公司工作,并让保罗担任公司软件部经理的职务。尽管保罗的工作头衔是软件部经理,但实际上软件部只有他一个人,公司其他人都忙于开发其他产品去了。保罗不断动员比尔·盖茨离开哈佛,来和他一起工作。早有此心的盖茨经过周折说服父母,中断学业,来到阿尔伯克基,在这里盖茨和保罗开始了他们真正的计算机生涯。

一段时间以后,他俩发现罗伯茨对于整个计算机工业及市场没有长远的目光,他们打起了另起炉灶的主意。1975年,盖茨和保罗创立微软公司,盖茨占公司60%的股份,后又扩展到64%。

如今微软已成为世界电脑业的第一品牌。

比尔·盖茨的成功,在美国经济史上创造了两项奇迹:历来的美国头号富翁都是在家庭几代人的遗产基础上再发展而成,而盖茨却是在全无家庭背景下迅速致富;其次,历来的美国首富不是“钢铁大王”就是“汽车大王”之类的“硬件大王”。而比尔·盖茨却是世界上第一位“软件大王”,他使软件成了点金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