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写案例、反思和论文
16210600000003

第3章 开展教育反思提高教学质量(3)

【师】这就说明她要长期在贾府居住了,你们想一想,林如海的地位能够跟贾政他们比吗?明显不能,并且现在林黛玉寄人篱下,面对着这些不熟悉的环境不熟悉的人又不能被人耻笑,实在是有些难,所以黛玉从一开始就小心翼翼,书里是怎么说的?

【生】“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这种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好过。

【师】所以从进门之前她就小心谨慎地观察着,贾府之与别家不同也是通过黛玉之眼观察出来的。下面我们就跟随黛玉去看看贾府究竟有何与众不同之处。

(从园林建筑、屋内格局、众人服饰等方面探究讨论)(注:其余部分同第一次教学相同,但学生的接受效果较第一次教学甚佳。)\[反思\]

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以幻灯片的形式出现大大地激活了整堂课的教学。学生首先对贾府的平面结构图有了一个直观的视觉里印象和了解;其次,我又在贾府的平面图之上以箭头的形式按照地点的变换详细地标出了待遇所走过的每一个地方,而且用三种不同的颜色标出具体的行进路线,对所去之处加以区分。这样的分析路线的时候学生就不用只能看着课本凭大脑去想象、勾勒了,而是看着课本跟着我设计的箭头前进,仿佛跟着林黛玉亲自“走”了一遍一样,真实而自然,从而更加容易贴近人物的心理,为后面的分析人物情节奠定了基础。

新的教学课程标准把教学目标区分为知识技能目标和过程性目标,在知识技能领域中采用“经历、体验、感受、探索”等词语描述学习过程,明确了体验作为数学教学的过程性目标之一。在这一片段中,主要突出学生在数学知识的获取上,尽量创造更多的情境让他们体会,在经历的过程中去体验和感悟。

片段三

第一次教学:

第三课时——导入新课

【板书】1林黛玉进贾府

曹雪芹

【导语】一般我们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都是从哪些地方入手呢?

【生】外貌、语言、动作、心理。

【师】嗯,很好。我们这节课要分析的这三个中心人物也是从这些方面入手。首先我们接着上节课所讲的内容来分析一下王熙凤的人物形象。

【板书】王熙凤

【幻灯片】王熙凤图(略)

【师】节选部分通过那几个方面展示王熙凤的性格特征的?

【生】出场、肖像描写、见黛玉、回王夫人

【师生共同探究】:

写出场——

这是《红楼梦》中极其精彩的一笔: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然后才见“一群媳妇丫环围拥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幻灯片】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师】难怪黛玉纳罕,觉得与那些个“敛声屏气,恭肃严整”的人们相比,王熙凤实在是“放诞无礼”,而且还跟着一堆丫环媳妇儿,这正说明她在贾府的特殊身份和地位。通过贾母介绍,更证明了这一点:“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你管叫他‘凤辣子’就是了”。“老祖宗”能够用这样戏谑的语言与之谈笑的人实在不多,除了说明她性格泼辣之外,更说明她是深得贾母宠爱的特殊人物。

绘肖像——

通过对王熙凤的肖像描写,不但具体细腻刻画人物外部特征,而且透露出人物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

【幻灯片】

服饰:集珍宝珠玉于一身,恍若神妃仙子

贪婪、俗气、内心世界的空虚(结合贾琏等的表现说明)肖像:粉面丹唇、三角眼、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美丽外表下藏着刁钻狡黠的本性

见黛玉——

通过她的言谈举止表现她的感情的变化,反映她的内心世界。

先是恭维:

(因为黛玉是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儿,不惜恭维到了令人肉麻的地步)“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会逢迎奉承:“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儿……”(表面上是说给黛玉的,实际上几乎照顾了在场所有的人,既夸赞了黛玉,也讨好了老祖宗,还安慰了迎春等众姐妹。特别是让贾母听来,句句都说到她的心坎上了。)继而拭泪:

提到黛玉母亲,想到贾母定会为女儿去世而掉泪,抢先“以巾拭泪”转悲为喜,关注黛玉生活。因为她见贾母笑了,便匆忙完成这个感情的转变,机变逢迎。

回王夫人——

机灵应对:“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表明王熙凤精明能干、心计过人。

【结论/板书】美丽的外表,刁钻的本性

先声夺人,性格泼辣

察言观色,见风使舵

巧于辞令,机变逢迎

果断能干,受宠专权

【师】果然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黛玉住在这荣国府中是不得不和他打交道了,那么黛玉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书中对黛玉的描写有三个不同的视角——【幻灯片】黛玉图(略)

【生】众人看黛玉、王熙凤看黛玉、宝玉看黛玉【师生共同探究】:

众人看黛玉:举止言谈不俗,虽怯弱不胜,态度却自然风流,王熙凤看黛玉:“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有点恭维,因为她知道贾母喜欢黛玉,所以刻意去讨好贾母。后来又体贴地问黛玉上过学没有?如果有什么事都只管找她,都说明她是贾府的实际掌权人。还有她跟王夫人的对话,说明她懂得察言观色去迎合别人。她有能干的一面,但又比较狡黠。

宝玉看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师】宝玉看黛玉,没有注意她的穿着、服饰,而注重的是神韵、气质。五个对偶句抓住林黛玉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表现了黛玉无与伦比的姿容、神韵和风采,绘出了一幅精美的风流俊逸的病美人图。这一形象只有宝玉的眼睛能看出来,其他任何人都是无法发现的。

【师】林黛玉母亲去世后“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尽管外祖母“心肝儿肉”地疼她,宝贝儿似的待她,但总有寄人篱下之感,待人处事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以黛玉去各处的言行举止如何谨慎为例说明(去邢/王夫人处、在贾母处吃饭)【结论/板书】美丽多情、体弱多病

言谈举止不俗、态度自然风流

心思缜密、才高思深

眼明心细、秀外慧中、娴于辞令的大家闺秀。

【师】但是这样娇弱风流、美貌多情的人却注定要因为一个人泪逝而终,这个人就是贾宝玉。我们接着看看他是怎样一个人。

【板书】贾宝玉

【幻灯片】贾宝玉图(略)

【师】对贾宝玉的描写也是通过四个方面:未出场前的侧面描写、出场后的正面描写、还有《西江月》二词的评价、出场后语言行动的描写。

出场前的侧面勾勒:

王夫人语云“孽根祸胎”、“混世魔王”、“甜言蜜语”、“有天无日”、“疯疯傻傻”;林黛玉诉母亲曾言“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

这些侧面描写说明宝玉的所作所为是与封建的正统观念相抵触的,是与世俗的常情格格不入的,他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一个“叛逆”。

出场时的肖像描写:

黛玉眼中的宝玉:“心中想着……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

【分析】:在林黛玉看来,宝玉分明是一个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不但看不出有什么惫懒与懵懂,而且眼熟亲切。

二首《西江月》的描写:(角度:作者插入描述)【分析】:表面上是用世俗的观念批判贾宝玉,而实际上却是贾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不愿受封建传统的束缚,厌弃功名利禄的追求;只求独立不羁,个性解放。不顺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不安于他们所规定的本分他“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不是封建时代的忠臣孝子,而是“于国于家无望”的逆子贰臣。二词作似贬实褒,正文反作。

出场以后的语言行动描写:

作者一是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写她与黛玉的心灵相通;二是极力表现宝玉的骄横不羁。

【结论/板书】叛逆者,要求平等

眉清目秀,转盼多情

率直天真,敢于反抗

《红楼梦》中的曲子《枉凝眉》中曾唱:“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碍…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见《红楼梦》第五回)然而这样一对幼男弱女要在这个森严的贵族之家争得自由,其未来的命运不卜可知。所以,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这两个相爱的人只能以悲剧结局。只因为他们处的家庭、社会地位太典型太特殊了,所以他们不能有常人的自由和权力,只落得一个泪尽而逝,一个半道出家。

小结:

我们都知道曹雪芹的《红楼梦》带有很强的自传色彩,他有一首小诗来评价自己的作品,大家好好体会一下: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布置作业:

1.“红学”魅力无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读读《红楼梦》全书。

2.写一篇与《红楼梦》有关的随笔、札记。

\[反思\]

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分析这篇小说节选的主要人物形象,实现分析人物出场的描写艺术;掌握人物语言含蓄美的特点以及语言背后的深刻内涵这一教学重点和准确地把握黛玉、王熙凤和宝玉的性格特点,通过多方面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这一教学难点。我继续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分析每一个人物时都先放映这个人的典型图片,给学生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因为大多数学生都看过红楼梦的电视剧,对局中的人物也比较了解,当这个人的图片再次展现在眼前的时候将会强烈地刺激他们的记忆,讲书中的人物激活,将平面的人物叙述变得鲜活起来。但是我仍存有一个不太确定的疑惑,虽然将书已经是很详细了,但是学生能否掌握鉴赏人物的方法呢?怎样才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呢?我需要改善一些环节使得教学结果更加巩固。

第二次教学:

第三课时——导入新课

【板书】1林黛玉进贾府

曹雪芹

【导语】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看看宝玉和黛玉第一次见面的剧情节选,看完之后你们要完成老师的一个作业。

【多媒体】播放《红楼梦》第2集宝玉初见黛玉因黛玉也无玉怒而摔玉的片段。

【师】好了,看完这个片段来看我给大家留的作业:用一段文字描述宝玉摔玉这一情景中的贾母。充分发挥你们的写作能力哦!两分钟时间准备一下。

【生】黛玉见宝玉突然发疯将那玉摔了出去,还气愤地说:“我再也不要那劳什子了!”唬的众人都不知如何是好。探春等人劝也没用,黛玉才刚因自己惹了祸这时也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只见一位雍容华贵、满脸慈祥长得和佛爷一般面容的老妇人缓缓来到宝玉身边,她就是贾母贾老夫人。只见她从丫鬟手中接过从地上捡起来的玉拉过宝玉的手放在手心里说:“你何故又摔那命根子!回头让你娘知道了又该伤心了!”宝玉愤愤地说:“家里的姐姐妹妹谁都没有玉,偏偏我有。如今来了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那我还要它什么用!”众人心中甚是着急但却不知如何是好,黛玉也不敢再说什么,此刻人坐在坐榻上伤心。只见这位贾老夫人眼睛微光一闪,脸上轻轻一笑,缓缓拉起宝玉的手慈爱地说:“你那妹妹原本也是有玉的,”边说着边从容地回到坐榻上,宝玉亦坐回祖母身旁。“只是你姑妈走的时候给带去了,姑妈在天之灵看见这玉权当是见到女儿了,这也算是你妹妹尽得孝心。”此语一出众人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虽然只有黛玉知道这是贾母为了安抚宝玉故意杜撰的,但是见宝玉不再闹了也没说什么,而其他的人也没有追究。贾母命令丫鬟赶紧把玉给戴好了。

【师】恩,你说的非常好!你们认为他说的怎么样?

【生】不错,非常注意细节描写。

【师】哦?他都注意了那些细节呢?

【生】人物的语言,动作还有一些非常细微的动作。

【师】哪些细微的动作?

【生】最细致的一处描写就是“只见这位贾老夫人眼睛微光一闪,脸上轻轻一笑,缓缓拉起宝玉的手慈爱地说:‘你那妹妹原本也是有玉的,’……”,我觉得他对贾母的这一动作抓的很好,充分展现了贾母在这一瞬的心理活动,虽然只是眼神一闪但心中就已经知道怎么做了,不愧是老祖宗!姜还是老的辣。

【生】都笑。

【师】嗯,说得很好。我们来总结一下,刚才XX同学从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

【副板书】语言、动作、心理

【师】想想除了这些你们在写作中想要突出刻画一个人的时候都是从哪些角度出发的呢?

【生】还可以通过人物的衣着和外貌进行刻画。

【生】还可以通过他人的眼睛和语言对人物进行侧面的描写。

【生】还有神态。

【师】(笑着赞许)你们说的都很好,一个作家在塑造人物的时候有可能把这些方法都用上,但也可能只用其中的一两种就能传神地刻画出人物的特征。这就看具体的需要了。好了,现在步入我们本节课的正题,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人物就是分析这篇小说节选中出现的三个中心人物。一定要用上我们刚刚总结过的结论哦。好,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王熙凤。

【板书】王熙凤

【幻灯片】王熙凤图(略)

【师】找出文中对王熙凤进行描写的部分,看看曹雪芹是怎样传神地刻画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的?

……(这部分同第一次教学)

回王夫人——

机灵应对:“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表明王熙凤精明能干、心计过人。

【幻灯片】(脂批:“余知此缎,阿凤并未拿出,此借王夫人之语机变欺人处耳。”)【结论/板书】美丽的外表,刁钻的本性

先声夺人,性格泼辣

察言观色,见风使舵

巧于辞令,机变逢迎

果断能干,受宠专权

……(这部分同第一次教学)

布置作业:

1.借鉴本文对人物描写的手法,自己写一篇文章描绘一个人。

2.“红学”魅力无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读读《红楼梦》全书。

3.写一篇与《红楼梦》有关的随笔、札记。

\[反思\]

第二次上课改善了一些小的环节,虽然形式上没有大的变化,但是效果却非常明显。首先是导入时我让学生先看了一段宝玉摔玉的剪辑,然后让他们自己去试着对贾母进行描写。这样比一般性的提问更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并且让学生在无形中接近了本课主题及人物鉴赏的方法。在分析王熙凤的人物形象时加入了脂砚斋的评语,从侧面更加烘托了王熙凤的人物形象。最后为了检验学生鉴赏、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我又增加了一项作业内容,即作业的第一题。

课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个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参与、自动发现与探索、独立思考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而不是去简单、被动地接受教师和教材提供的现成的观点和结论,学生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因此,在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将努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的、建构的学习要求中,亲历探究过程,体验学习的乐趣,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让他们感受善于探究和自主性学习的乐趣,从而真正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同时也是文言文教学不再是“老大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