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上好公开课
16214900000007

第7章 上公开课的基本程序(1)

课前准备

一、课前准备的含义与意义

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公开课这一大的战斗开始前,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决胜的基础,更是一节公开课成败的关键。一堂课上得成功与否,除了取决于教师对教材内容是否娴熟及是否自如、适当地运用教学艺术之外,还与教师是否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密切相关。

课前准备从广义上讲指上课前为这节课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如备目标、教材,备教法、学法,备学生,备教具、学具,备教学过程等。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如果有了课前充分的准备,课就上的得心应手,如果课前准备仓促,课就上得杂乱无章。可见课前准备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从狭义上而言,课前准备指教具、学具的准备,但有些教师忽视了学具的准备,临上课了才想起来忘了让学生带小棒、剪刀、字典等学习用具。更有甚者连教具也准备不到位,这当然无从谈得上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

课前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它的意义在于:(1)有助于调节心态,适应课堂活动;(2)有助于为上课创造便利的物质条件;(3)有助于发现问题,提高上课的质量;(4)有助于维持课堂秩序,使上课顺利进行。课前准备有心理准备、知识准备、物质准备、身体准备等多种,重点是知识准备和物质准备。知识准备就是预习,物质准备主要是教具、学具的准备。课前准备充分,会大大有利于课堂教学。

二、课前准备的内容

1.课前心理准备

(1)学生心理调节。上课前调节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心理状态。具体方法为:第一,端正动机。要明确学习每一门学科的重要意义,以“需要”的姿态投入学习。第二,引导理解老师。老师为了培育人才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应当感谢和配合。第三,振作精神。克服消极情绪和无所谓态度,以青少年应有的朝气积极地迎接每一堂课。使学生的心理准备达到理想的境界,这是提高上课质量的有力保证。

(2)教师课前心理准备。带着平常心走进课堂,将对这节课起到相当大的作用。此外,教师要随时应对课堂冷场,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冷场成为教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成为闪光的契机。

(3)课前候课。候课也是上好一堂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我们在上课预备铃响之前准时到达教室门口候课,可以达到以下三个目的:首先,暗示了学生该上课了,使还在课室外游玩的学生赶快进入教室、使教室内的学生赶快回到自己的座位,逐渐稳定情绪,作好上课的准备;其次,起到调节教师自己的情绪的作用,以便在正式上课时以良好的情绪和精神来感染学生;再次,会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有利于学生严于律己,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逐渐养成惜时如金的良好行为习惯。若一个教师在上课铃响过之后才匆匆赶到教室,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学生有意注意的转移和惜时的良好习惯的培养。课前候课可以起到稳定情绪、防止怯场的作用。

2.课前知识准备

(1)学生知识准备。主要通过学生预习来进行,在预习过程中要引导他们了解新课的重点、难点以及内在系统,排除有关知识障碍,使已经学过的知识和将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这样,听新课时容易理解、容易接受,也能较快地使知识迁移为能力。

(2)教师知识准备。现在各种教学参考书、备课手册、板书设计集以及报刊杂志上刊登的各种教学参考资料,应有尽有。这些资料绝大多是由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专家和教师们所编写或撰写的,这些资料对我们的教材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进行了比较深入透彻的分析、综合和概括,提出了多方面合理的教学建议,设计了科学的教学思路,对教师备课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如果教师能很好地利用它们,就可以避免走弯路,也可以争取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更合适的教法。教师平时听公开课时作的听课记录、自己上课的课后反思,也是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因此,教师坚持多查阅资料,多听课学习,对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广采博纳,取其精华,择人之善而从之,对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大有益处。如《一夜的工作》,赞颂了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抒发了作者崇敬爱戴周总理的思想感情。小学生阅读这篇课文,在理解内容、体会感情上都有一定的难度。因而备课中,设计让学生以“我了解的周总理”为专题搜集关于描述周总理吃穿住行等方面的文章、图片等。学生到书店、阅览室、互联网去查阅,进行摘抄、印制、下载,并整理成书面材料。在课前有了这些准备,在课上适时进行交流,学生就会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为新中国有这样的好总理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教师的知识准备主要体现为写教案。教案就是教师处理教材的结果,是指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在教学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教学内容并不完全等同于教材内容,教材仅仅是教学的文本资源,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教师的教学不是简单的“教教材中的知识”,教师要通过优化选择,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再创造,使之成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内容。

3.课前物质准备

(1)学生的课前物质准备。学生课前物质准备就是把课本、笔记本、练习本和学习用具在课前准备好,免得上课时匆忙寻找,心绪紊乱而影响听课效果。

(2)教师的课前物质准备。老师则应该在课件、粉笔、图片等方面的教具进行有条不紊的安排。

教具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措施,借助教具能使抽象概括的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直观教具种类繁多,比如实物、图片、标本、模型、三机(录像机、幻灯机、放音机)、多媒体电脑等。上课需要用到哪些教具,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并于上课前准备好。如果是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必须在课前检查一下电器是否正常,所要用到的软硬件是否已安装并可正常运行。最好自己先预做一次演示实验,以保证上课演示的成功性和准确性。上课时,教具摆放的位置,演示的时间也要考虑好。这些工作做得充分和细致一点,可以避免因教具准备做得不足而产生不必要的干扰,影响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如学习《画家梵高》一课,收集到许多的图文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梵高作品分时期归类,有声有色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系统深入地了解后印象派作品的特点以及梵高作品的特征。再如学生在进行国画课的学习时,教师课前准备相应的民乐磁带,在学生国画绘画过程中播放民乐,这样,学生的情感的体会就更加准确,下笔更为流畅。

试教与完善教学设计

无数专家和特级教师告诉我们,要把公开课上成常规课、常规课上成公开课,其目的无非是告诫我们不要因为公开课而“作秀”,而是无论哪种课都要踏踏实实地为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知识技能的习得,认知、情感得以发展与丰富而服务。公开课进行教学设计应该说与常规课进行教学设计的程序是大同小异的,如果每周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平时常规课的设计1~2次,一定对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水平与教学能力大有助益。

一、充分地研读课标、教材

钻研教材的能力,应该说是我们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如果不把教材钻研深钻研透,就无从让学生受到最大效益,产生最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教师上课前对文本的钻研是个相当重要而且复杂的问题。下面以小学语文为例来谈谈钻研教材之前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的研读教材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有相似也又相异的地方,先看看对于教师而言一篇课文怎么样才是读懂了:

1.文章的内容要烂熟于心,也就是讲什么要弄清楚。

2.围绕这个内容,作者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3.弄清楚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4.弄清楚重点段与次重点段的关系。

5.文与题之间,头与尾之间的关系。

6.把课后的问题读懂,也就是要理解编者意图。

这六大方面弄清楚了,算是做好了研读的第一步。

教师研读的过程,常常是学生学习时的思考过程。当然,也有很多时候学生的思考会比较跳跃,这个时候更需要教师充分的把握教材,明白教材每一部分与教学目标的关系,这样无论学生谈到哪里,思想游离到哪里,你都能找到他的思考与教学目标相关或者偏离的地方,通过评价语言帮助他回收,并深入地学习下去。

教师的研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与难点,也往往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与难点,这也是一节常规课要做的基本步骤。例如某位老师教学古诗《客中作》,在研读教材的时候自己提问思考了这样几个问题:“身在‘客中’一般都抒写离愁别绪,他乡作客的悲苦,此篇虽题为《客中作》,抒发的却是诗人的另外一番感受,究竟是怎样的感受呢?”“他真的会忘记故乡吗?”“‘主人能醉客’才能使李白‘不知何处是家乡’,文中干嘛还要‘假使’呢?”……研读过程中不断提出的问题,既是教师的思考,也贴近了学生的思索过程,引发了学生们的思维,使得即使是古诗这样以积累为主的教学活动,也让学生们时时处在积极的思考之中。

研读的第二步,应该是在把握文章中心的基础上,对文章中的人、事、物、情、境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理解,或者自己的解读的过程中有着值得学生参考与学习的方法。这个独特的感受和理解,有时候是结合哲学观点的思考,有时候是针对道德认知的反思,还有时候是从课文延伸到课外的对同一类事物或者相反事情的比较认识……教师的思维越开阔、越全面,对文本的解读越准确,在处理教材的时候,越能体现出新意。例如上段中对“‘主人能醉客’才能使李白‘不知何处是家乡’,干嘛还要‘假使’?”这个问题教师的思考是:并不是所有的主人都能使客人“不知身在何处”的,那一定是主人格外可贵了?那么,到底是怎样的“主人”如此难得呢?结合诗句、结合李白的生平、结合他的诗作,教师尝试着去找答案。可是对于平时积累不多的学生们怎么办呢?该教师设计直接告诉学生们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给他们指出,带着他们在李白诗作的大空间里去分析、判断,同时在课外校外的阅读中去自主收集、主动积累。这个“大空间”就是对文本解读时候值得推荐和训练的读书方法。

又如,特级教师武凤霞对《检阅》里“那个瘸腿的小男孩到底应不应该参加检阅”引导学生进行了讨论,在情境的交流中让学生们感受到是否参加,要尊重他人的意愿,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别人身上才是真正地对他人的尊重。这样的解读就是具有教师独特个性和独特思考见解,并大胆拓展了教参中的解读。

大多数教师容易犯的错误是总想着引导学生将文章理解得像自己一样深入。这样的想法非常不妥,常常令我们在教学设计与实践中偏离教学的主体方向,陷入迂回、纠缠的教学沼泽中。“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在于以此为例子,让学生学到阅读本领,再去阅读更多感兴趣的读物,其目的绝不在于将课本读深读透。”(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对教材解读得再深再独特,也只是反映着某一时期人们对本学科性质和教学目的的认识水平,未见得就一定是真理,所以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只是教师处理教材进行教学设计之前做到心中有数。真正要进行设计,主要还是要进行学生的学情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

二、根据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

陶行知有过一段精辟的工具论:“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地使用才能练成熟练的技能,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当代教材改革的大趋势要也就是将教材从教师手中的“教本”向学生手中的“学本”过渡。要更多地为学生着想,为学生独立地动脑、动口、动手创造条件。在传授知识、提供范例、启发思考、设计训练的同时,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公开课,有时候是用自己所任教班级的学生上,也常常借用他班学生上。用自己班的学生上,教师非常清楚曾经训练过那些内容,对学生的了解比较深入,学生的反映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结合教材要训练的内容往往更容易确定,这样在进行设计和操作的时候比较容易把握。用他班学生上课则要困难一点,我们能参考的也就是大课标,先假设课标要求的训练项目该班都已经完成,学生对课文的解读能够达到一般的水平。因为年龄决定的学生的心理发展所具有的规律都告诉我们,学生们的发展还是平稳向前的,那种超章出年段要求很高,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情感认知能力极为优秀或极为落后的班级还是很少的。因此参考自己班级的实际进行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的设计还是最常见的做法。记得有位老师参赛时任教一个明显落后的班级,教学预案进行不下去,她只好迅速调整,将教学的目标调整到班级学生的实际——能联系上下文对人物语言初步有自己的体会。虽然学生的回答并不出彩,但是大家都看到了学生在这节课中的变化。这位老师并没有把课堂当作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而是在这40分钟里引导学生学思、学想、学说,学有所得。有时也会遇到班级中出现思考独特,认知水平超出一般的孩子,能和这样的孩子在高一些的层面上进行探讨和思考,真的就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更需要教师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全面思考,有值得他们信服的见解。

三、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规律初步设计教学环节设计教学环节时要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其核心理念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人性、人格,尊重学生的需求、选择、爱好,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放手让学生自主的学,指引学生走向成功。

例如在《两小儿辩日》一课的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古文的认识规律,教师先带领学生们充分地读,感受古文朗读时候的顿挫,读出兴趣——达到教学目标中“对古文产生兴趣”的情感态度目标;同时也是对知识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落实。

接着带领学生们根据注释初步了解意思,并在交流的过程中纠正认识,根据教师课前对文本的深入了解,拓展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点到为止)——这是完成“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解本文内容”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