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培育教学艺术
16417600000003

第3章 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艺术(1)

巧妙开头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

在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组织学生游戏、设置疑问、讲故事、背歌谣等多种有趣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引入新课,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为师生即将进行的思维活动做好心理准备,从而掀起教学的小高潮。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开头如果设计得巧妙合理,就能一下子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很快集中注意力,产生直接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各种感官立即进入积极状态之中。

因此,有经验的教师十分重视一节课的开头。他们能从开头起,就像磁铁般地吸引学生,使学生的情感迅速转入教学目的所需要的境地,注意力也集中到课本决定要突破的重点和难点上,保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积极性始终集合在一条线上,不致“旁生枝节”。富有艺术性的开头,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给学生呈现清晰、明确、完整的形象,使学生准确、鲜明、生动地感知教材,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形成概念和理解教材打下基础。富有艺术性的开头,能巧妙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创造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气氛,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和巩固知识,并发展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富有艺术性的开头,能做到精讲巧练,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帮助学生熟练地应用知识和形成技能,并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成功的开头是课堂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也是老师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和关键,还是学生扩大视野,拓宽思路,接受美的熏陶的一个重要途径。

那么怎样巧妙开头掀起课堂教学的小高潮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一、引取导入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切人才成长的起点,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经验的教师在开讲时,总是善于利用教材和教学本身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去促使学生形成最佳心理状态。兴趣的来源是多方面的,除知识本身的魅力,教学艺术的感染外,符合学生心理的活动也是激发兴趣的关键。优秀教师开讲时,之所以能抓住学生的心,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的开讲,能巧设疑难,唤起欲望,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由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

例如,在教“年、月、日”时,这部分教材抽象,概念多,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一位教师在讲课伊始,先出了这么一道数学题:

一位老爷爷,他出生后,到1980年2月底,只过了18个生日,请大家想一想,这时老爷爷是多少岁?

学生听了兴趣盎然,议论纷纷,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就连一些原来不爱动脑子的学生,也积极地“开动机器”,谁都急于想知道一个正确的答案。这时教师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情,及时地引导他们进入新课,着重进行平年和闰年的比较。通过对比,学生们就发现,这位爷爷的生日是2月29日,他刚过完第18个生日应是72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才能学习中形成“愤”“悱”状态,才能一心专注,乐此不疲。

二、观察导入法

小学生缺少直接经验,而且思维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入新课时指导学生观察图形、投影、模型、数字、标本等,能丰富生的感性认识,能激起学生对观察的强烈兴趣,能使学生在认观察的过程中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渴望获得新知。因此在教中要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做到导入新课时就能吸引学生,使他们对观察产生强烈的兴趣。例如,有位自然课教师在教《龟、鳖和蛇》一课时,从观察引入课题,引起了儿童浓厚兴趣。

“铃……”孩子们迎着清脆的铃声,一下子都坐好了一双双好奇的眼睛注视着老师带来的神奇的小动物。老师站在桌前,微笑着对孩子们说:“不用我说,你们就能猜到,今天我们要研究什么呢?”教室里一下子活跃起来了,有的说研究乌龟,有的说研究王八,有的说研究蛇。有一个孩子还说出:“我们要研究爬行的动物。”课堂的气氛十分高涨。老师肯定了大家的发言以后,指出:“我们平常说的王八,或叫甲鱼,动物学上的名字叫‘鳖’”。并且在黑板上板书“龟、鳖、蛇”三个字,说:“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三种动物。”

师: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呢?

生:用观察的方法进行研究。

师:现在开始观察,观察这些动物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教师话音刚落,教室里一下子像开了锅,孩子们按捺多时的好奇心可得到解放了。同学们认真细致地观察……教师不时地提问、点拨、讲解,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归纳。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十分高涨。

再如,在学习“比较分数的大小”时,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一位教师用《数学国王收到的信》作为开头,效果很好。

上课伊始,教师面带笑容地走进教室,神秘地对大家说:“同学们,昨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了一位小朋友要我给数学王国的国王捎一封信……”刚说到这里,课堂一下子静了下来,学生们立刻坐好,满怀好奇地侧耳倾听。“你们想不想知道这封信的内容呀?”“想!”学生们齐答,精神为之一振。“好!下面老师把这封信给大家读一读。”说着,教师饶有兴致地给学生们读起来。尊敬的国王陛下:

昨天,我遇到了一道题,比较121/123和133/135的大小。

我刚要把这两个分数通分,数“1”来了。“不必通分!”它说:“让我来帮助你吧。”只见它先后往这两个分数前一站:1-121/123=2/123,1-133/135=2/135。它说:“很明显,2/123比2/135大。”从相等的数中各减去一个数,差数大的,减去的数就小。所以133/135>121/123。

这道题如果用通分的方法解,计算是非常繁琐的。“1”帮我顺利地解答了难题。为此,我向“1”表示衷心的感谢!

此致

敬礼!

苏萌萌

1999年8月18日

“啊!”大家都不由地惊叹起来,惊叹班里的“差生”苏萌萌居然有这种福气漫游了数学王国,而且这道题竟然让她做对了!再看苏萌萌,红着脸,低着头,美滋滋地笑着。

这时教师继续说道:“国王读了信后,立即给数‘1’记了一等功,并给咱班的苏萌萌也记了鼓励奖!”同学们都鼓起掌来,教室里气氛相当活跃。教师最后说道:“国王宣布,分母与分子的差相等的分数中,分母大的,分数值也大。国王让我转告小朋友们,要记住数学国王的这条命令。你们能做到吗?”“能!”学生们齐声答道,这时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很顺利地导入了新课。

三、描述导入法

看过齐白石画的虾,郑板桥画的竹,感到他们的画寥寥数笔,不多而活灵活现。用郑板桥的话说,这就叫做“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艺术。课堂教学的开头,又何尝不是这样的艺术?在一堂,它只占那么一点时间,可是它的作用却足以产生难以估量的魅力。例如,“黄金分割”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怎样才能做到始就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呢?一位教师采用描述式开头,收到意外的效果。

师:“同学们,每当上课铃声一响,老师就满面笑容地走上讲台。可是,老师总是站在讲台上偏左或偏右的1/3处,而不站在正中,这是为什么?同样,在舞台上,报幕员、独唱演员或剧中的主要人物,他们为什么一般都不站在台中央或台角,而是站在偏左或偏右的1/3处?还有,在美术、摄影方面,为什么画家和摄影师一般都不把图的主体形象放在正中呢?”

老师富有启发性的开讲,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心。

接着,教师又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因为,他们选择的这一点,正是黄金分割点。为什么叫‘黄金分割’呢?意思是说,这样分割的一条线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建设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都有着像黄金一样极其宝贵的作用。在古希腊的艺术中,可以看到许多符合这种‘美的数’的杰作;笛子的模孔也是在笛身全长的左黄金分割的地方,这样能使奏出的韵调优美和谐。所以,‘黄金分割’不但成了艺术家在创作中所遵循的规律,而且在生活中也常常用到它。就连我们的学习用品,如书、本等都用了黄金分割律。同学们,黄金分割在现代化建设中用处多大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黄金分割”(板书)。

这种开头,采用形象的描述,首先从生活中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起学生思考,然后阐明什么叫“黄金分割”,以及它的用途和发展前景。这样引入新课,使比较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而形象,激发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课堂气氛立刻高涨起来,使课堂教学一开始就掀起了一层波澜。

创设动人的情境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要创设出一种以形象为主体的、具有很强感情色彩的场景和氛围,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把学生的认识过程置于特定环境中,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理解教学内容,深入体会思想感情,从而形成了教学小高潮。它对于课堂教学起着很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它是通过教师创设的悦目、悦耳、悦心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思维和认识的发展。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智力活动就是在情绪高涨的氛围里进行的。这种氛围会给教学带来好处,同时也有助完成教学任务。”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学习愿望的源泉——就在于儿童脑力劳动的特点本身,在于思维的感情色彩,在于智力感受。”这表明教学情境是建立在儿童心理特点基础上的。他还提出:“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可见,在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使学生在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推动下来思考、感受和体验。所以说,创设动人的情境是成功的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和艺术媒介。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激发学习动机,丰富儿童的感知并协调大脑两半球的相互作用,平衡两个信号系统的发展,从根本上提高了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要创设动人的情境,教师必须吃透教材,深刻地挖掘教材中的情与境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准确、鲜明、形象、生动、适时地创设出符合教育规律和儿童认识规律的情境来,以利于扣击学生情感的闸门,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情感共鸣,激活学生的思维。以“形”为手段,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智慧源泉,促使学生合理地使用大脑,从而产生探究与创造的乐趣。

要创设动人的教学情境,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生动讲述法

讲述是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的形式,因而生动讲述法也是创设教学情境的最基本、最常用的艺术方法。为此要求教师以丰富的感情寓于形象化的叙述之中,以师情激生情,以师心动生心。

二、观察演示法

即通过观察、演示、进行小实验等方法来创设教学情境。比如有位教师讲《繁星》一课,为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作者创作本文的心态、背景,他预先做了一个投影,上课时把天花板当作天空,当投影仪的开关打开,天花板上群星灿烂,学生仰望“天空”,较好地体验到夜间星空的情趣及作者当时的心情。

三、组织讨论法

讨论是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它的效果是单纯讲授不能替代的。课堂讲授中适当组织讨论,可以创造出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积极和谐气氛。通过讨论,使学生体会到贵在参与,可较好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质疑问难法

就是通过教师有目的地设置疑问,创造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学习。如讲授《输血与血型》一课,一位老师创设了一组问题情境:①什么叫血型?什么叫AB血型系统?②血型是怎样判断的?你会验血吗?③为什么O型血的人被称为万能输血者?④在输血前为什么要做交叉配血实验?这组问题逐个深入,步步提高,形成了统贯全课的问题情境。

五、联系实际法

课堂教学中适当联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有位教师讲“青春与理想”问题,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有关事例让学生讨论使学生明确了是非,增长了学习热情。

六、音、美配合法

利用音乐、美术来配合讲授,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充分发挥音乐、美术的美感作用,通过对学生进行审美、创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如有位教师讲《金杯之光》,讲到我国女排历尽艰险,顽强拼搏。夺得世界冠军时,就在黑板上展示出一幅鲜艳的五星红旗,并打开录音机,播放雄壮、激昂的国歌,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站起来,向国旗行队礼,感情无比真挚。此时由于情绪的感染,在同学们心灵上激发出长大也要为祖国争光的强烈愿望。

七、实物刺激法

即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物,带领学生到大自然或社会课堂中去,创造出一种刺激氛围。去激发学生的体验情感或学习创作欲望。李吉林就很重视这一点,她经常带领孩子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从求实、求近、求宽的角度去优选周围世界的生物场景,并因地制宜,在学校附近的田野建立野外活动基地。

八、师情感染法

常言说,情感、情感,以情感情。这是人际关系中常用的方法,也是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常用的方法。比如一位教师在讲《周总理,你在哪里》,首先自己满怀对周总理的无限哀悼之情讲解,讲到悲痛处。教师不禁泪落不止。他的情绪感染了学生,学生也立刻进入角色,教学效果非常突出。

创设动人的情境,除了灵活运用以上几种方法,还要注意:准确把握教材的感情基础和实质性内容,准确把握学生的心态变化,特别注意的是学生的“期待心理”与“满足期待心理”,还要设身处地用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要用儿童的眼光去看世界,这样才能准确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

例如,小学语文《草原》一课,描写了内蒙古大草原特有的秀美景色及生活在草原上的内蒙古人民热情好客的性情;反映了伟大祖国辽阔富饶,各族人民团结友爱这一深刻主题。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方法创设情境,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教学小高潮。下面,我们来欣赏这一课的教学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