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体态语言会激发学习情绪。在教师提问后,如果有的学生处在想说而不敢说的境地,教师用手势往上一比划,或者冲他一抬脸,那位学生就会大胆地站起来,如果再配以教鞭等教具的指点,简短的启发性语言的点拨,整个课堂就会活跃起来。
体态语言还能突出教学重点。紧紧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教学,这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要求。当讲到重点、难点处。如果教师配合加重处理的手势、慷慨激昂的情绪或恰当贴切的动作,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使重点、难点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体态语言也可以调控教学进程。体态语言绝大多数是人的潜意识的表现。对学生体态语言的观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了解学生的主要手段。眼神、表情是学生内心状态的晴雨表。教师要学会从学生的眼神、表情中看出自己讲课的效果,以便随时调节自己的教学进度,或改进方法,或放慢速度,或重复讲解,或增删内容,并通过教师的体态语言,配以言简意赅的教学语言,把教学的变化信息传递给学生,这样可以有效地调节教学进程,使课堂教学更优化,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更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学信息的接受主要是通过语言听觉器官和语言视觉器官来实现的。而语言视觉器官的职能主要是感知教师的体态语言。课堂教学时,只有这两条渠道都保持畅通,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同时,体态语言的运用,还可增加有声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准确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让孩子们亲眼看看桃花,亲自摸一摸,闻一闻。学生们有了思维的表象,就为下一步如何去说,如何去写奠定了基础。课堂上,教师先让学生回忆一下所观察到的桃花的特点,学生争先恐后,都能比较准确地说出桃花的特点。但如何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出、表达出桃花的美呢?这位教师先让学生结合桃花的形状、颜色,再用手轻轻抚摸一位孩子的脸,启发道:“桃花粉红粉红的,又这么娇嫩,像什么呢?”这时很多同学答出:“像我们小孩子的张张笑脸。”老师又让学生回忆:“在几片花瓣中间,还有一些像细丝一样的花蕊呢。”接着,教师竖起自己的十个手指当做花蕊,又通过展示自己脸上那种惊奇的、喜悦的表情,继续点拨:“你们看,这些花蕊急急忙忙钻出来,他们要做什么呢?”有的同学思考片刻,很快答道:“他们都争先恐后地从花房里探出头来,好奇地看着外面的世界,春天真美啊!”这位同学在回答时,也边说边做着惊奇地张望的动作。接下来,教师又和几位学生一起通过运用体态语言描绘着桃花的不同姿态:有的桃花已经全开了,你看,他仰着头,多么得意呀!有的才半开半合,还低着头,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有的才长出红红的花苞,好像还没睡醒的小淘气正伸着懒腰……教师和学生们边做动作边用语言表述,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这样的作文课,学生们怎么会觉得枯燥呢?还有一位语文教师在讲解唐代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当讲到诗的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时说:“这尾联点明了酬赠的题意,意思是说今天听到你为我吟诗,我十分感动,让我们借这一杯薄酒来重振百折不挠的壮志豪情吧,干杯!”讲到这里,教师伸出右手做端酒杯状,同时做出一个干脆利落的“干杯”动作,把学生带到了诗中表达出的那种虽自经蹉跎而更加达观豪放的诗情之中。
这样的体态语言简洁得体,生动传神,将诗的悲戚之情,教师的豪放之情和学生的激昂之情,融为一体,课堂气氛十分高涨。
可见,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确实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具有审美欣赏意义,间接地影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认识能力,另一方面还具有吸引意义,吸引学生热爱你所教的学科正如一首诗中描绘的:“你的话语如同神奇的咒语,你的眼神恰似明净的秋水,你的微笑更像三月的春风,你那一举手,一投足,犹如智慧的魔杖。这一切无不倾诉着爱与美的衷肠和祝福。”这说明,教师的体态语言有多么大的吸引力,恰似叮咚泉水滋润着学生心田,犹如鲜艳的花朵盛开在学生的四周,仿佛和煦的春风吹拂着学生的心胸,如同摇曳的绿枝笼罩在学生的头顶。
同时,体态语言的潇洒优美,也最能体现教师的风度。如组织学生讨论,可手心向上配以探询的目光,一一请学生发言;对不正确的意见,可面带微笑,手心向下,示意其坐下;对不完善的意见,可用右手食指点自己的脑袋,鼓励他补充完整;对完全正确的意见,教师平伸的手握成一个拳头,最后用劲一握,表示给予充分的肯定。
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掀起课堂教学的小高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的直观手段,选择恰当的时机和方式,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观参与学习,可使教学形成小高潮。乌申斯基指出:所谓直观教学“不是建立在抽象的概念和词的基础上,而是依据儿童所直接感知的具体形象,不管这些形象是在教师指导下在教学进程中所感知的,还是儿童先前的观察所获得的,这样教师就在儿童的心灵中找到现成的形象,而教学就建立在它的基础上”。
进行直观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我们每位教师所面对着的学生由于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与动机,因而他们只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感兴趣,或者为教师新颖的、有趣的教学方法所吸引,或是因奖励或表扬等,学生才会产生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动力。由此看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决定于自己的兴趣或心情,年龄越小这个特点就越突出,只有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而直观教学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正如乌申斯基指出的:“儿童的天性明显地要求直观性。教儿童五个他所不认识的字,他将会长久地、徒劳地受这几个字的折磨;但是,如果你把20个这一类的字和图画联系起来,儿童就会飞快地掌握它。你向儿童讲解很简单的思想,他不懂你所讲的;如果你对同一儿童讲解一幅复杂的图画,他很快就了解了。你可以试试把同样的事件讲给两个能力相等的儿童听;对一个儿童讲时用图画,对另一个讲时没有图画,然后你可以评价图画对儿童的全部意义。”乌申斯基的这段话,道出了直观教学对儿童的重要性。
此外,我们从儿童心理活动及注意力上来分析。我们教师常常爱说这样一句话:“这个孩子上课不专心听讲,所以学习不好。”看来上课注意力是否集中对学习效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只有高度集中而稳定的注意,才能保证学习的顺利进行,并能取得较好成绩。心理学家们曾经搞过实验,认为小孩子能主动地集中精力听讲,只有在上课12~20分钟时间内,这是有意注意。是学习的最佳状态。如果我们根据这一特点,改变我们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如直观教具的出现与使用,教师语言的抑扬顿挫,都会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所以说,直观教学是符合儿童年龄与心理特点的。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来掀起教学小高潮呢?
例如,小学语文《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介绍了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当年的盛景以及它是如何被英法联军毁灭的。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比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揭示出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深刻主题。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先用一幅表现圆明园当年辉煌景观的复原图,辅之其他一些直观教具,指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抓“众星拱月”理解其布局之精巧;抓“金碧辉煌”“玲珑剔透”“各地名胜”“诗情画意”“西洋景观”,体会其景壮观、秀丽、风格各异、如诗如画的特点;抓“最珍贵”“上至……下至……”领会其收藏的珍贵。通过运用直观手段理解词语,学生对圆明园美景有了完整的印象,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理解了圆明园的景美、物珍,激起了学生喜爱、赞美圆明园的美丽、辉煌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正当课堂气氛高涨之时,教师话锋陡然一转,用缓慢低沉的语调讲到:“昔日,这美丽、辉煌、无与伦比的圆明园不见了,现在只剩下这几根光秃秃的石柱,枯黄的衰草在瑟瑟秋风中哀号着,仿佛在控诉英法联军的暴行。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奇耻大辱!”接着,教师让学生看《火烧圆明园》电影片断,了解英法联军的暴行,看到我们美丽的圆明园是怎样被掠夺和被烧毁的。观看完毕,教室里鸦雀无声,师生们眼里泪光点点。看得出,师生们都被画面中的内容深深感染,在这种气氛中,不需任何语言的表达,每个人的心里都自然地产生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
小学数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一位教师通过直观实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意义,三角形的特性,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起了学生求知欲,而且明确了思维方向,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成功的喜悦感。请看这一课的教学片断: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
投影出示:红领巾、小三角旗、房架(翻折复合片)师:它们的大小、颜色、材料全不相同,但它们的外形全是三角形。(留下三角形框架)那么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呢?
生:有3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师出示投影(图甲)。这个投影一出示,很多同学先是满脸疑惑:这也是三个角,可为什么不是三角形呢?接着便议论纷纷:看起来,有三个角的图形不一定就是三角形。有的同学思考片刻便抢着说:“这个图形虽然是三个角,可是它不是三条边。我觉得有三个角三条边的图形才叫三角形。”很多同学听了他的话觉得有道理,纷纷点头称是。教师笑而不语,又出示了一张投影(图乙);这个投影一出示,同学们更茫然了:这也是三个角,三条边,怎么不是三角形呢?教室里又是一片讨论声。这时,教师见火候已到,又利用投影演示:三条线段,每两个端点连接,围成三角形。同学们看到这个演示,又通过讨论,得出了: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这时,大家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
在讲三角形的特性时,教师出示投影:自行车、电线杆。
先引导学生指出图形中三角形的部分。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物体中为什么采用三角形的形状,而不采用其他图形呢?下面我们请四位同学来做个实验,看谁最先回答这个问题。
四位同学到前面分别任意拉动三角形和四边形。
师:(问学生)发现了什么?
生:四边形一拉就变形,不牢固;三角形不变形,牢固。
师:因为三角形有不变形的特性,所以起到了对物体稳定的作用。
可见,教师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将教学信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器官,增大了直观教学的力度,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具有不可估量的效力,而且控制起来比较灵活。从教师的角度看,它可以生动、形象地辅助教学;从学生的角度看,有助于看图思考,理解学习内容,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就是直观教学的魅力之所在。
从教学实例中,我们感觉到: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合理地使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认识,形成正确而深刻的印象,减少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在一种活跃、高涨的气氛中进行,从而掀起一个又一个课堂教学的小高潮,有助于发展学生观察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
用热烈的课堂辩论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学习中的某个重点、难点或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问题,各抒己见,展开争论,从而使学生明辨是非,得出正确结论,形成教学小高潮。
开展热烈的课堂辩论,能激发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调动全体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自始至终参与教学全过程,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从信息论的角度来讲,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教师、教材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信息交流才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多议多辩。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信息交流。从而使学生能从具体到一般,从表象到本质,找到规律性的东西,得到一个科学的结论,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思维的创造性。
要让辩论热烈地开展起来,首先要精心设计论题。论题要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要切合学生的实际,紧扣文章的重点、难点,突出文章的特点。组织辩论,教师还要善于组织引导学生,使学生敢于谈出自己的见解。为了保证课堂辩论的效果,教师可根据讨论的目的、班级学生人数的多少,学生能力的不同,采取多种形式。如果学生没有辩论的经验,可以采用“全班辩论”的形式。教师是辩论的组织者。由教师提出问题或议题,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保证课堂辩论顺利向着预期的目标进行,最后作辩论总结。课堂辩论的成败,取决于学生在课题方面的准备程度和教师处理课堂辩论的技巧。此外,对有过辩论经验的学生来讲,可采用“小组辩论”的形式,每小组有主持人,发言有时间限制,对每组的辩论结果及时肯定其成绩,如发现辩论离题,应及时加以引导。最后,教师还要组织整理好辩论题的答案。教师在吃透钻深教材的情况下,事先整理出正确的答案较容易,但对答案的处理是至关重要的,师生意见完全一致的,无需再浪费时间;对那些意见不太一致的问题,教师要认真思考,慎重决定取舍。教师谈自己的意见时,一定要有根有据,要讲明为什么。在答案中要尽量使用学生的语言,甚至有些是学生的原话。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会更高、更持久。
例如,在一节小学语文活动课上,一位教师针对刚刚学完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个别学生认为:“只要两个物体是同一种材料,那么不论大小,让它们在同样的高度往下落,结果也会同时落地”的错误结论,又带着学生们做了一次实验。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激烈的辩论中,高潮迭起,学生的思维、语言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展。请看教学片断:
师:(拿出两张同样大的纸,将其中一张揉成一个纸团,然后,用一只手握着一个纸团,另一只手拿着一张纸,双手举向空中)同学们,你们讨论一下,说说这两张纸会同时落地吗?
生(1):纸和纸团同时落地,上次学了语文课,伽利略拿着两个大小不同的铁球,也是同时落地的!
生(2):不!铁球是铁球,纸是纸,一个重些,一个轻些,怎么会一样呢?
生(3):我们做的纸飞机,能在空中飞行一段时间,而一个纸团却不能飞。所以不会同时落地。
生(4):我也经常看到楼上的人把一张纸扔下来,纸是慢慢飘下来的,而一个纸团是直接往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