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现代农业新概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
16431300000007

第7章 生态农业(1)

生态农业概述

一、概念

生态农业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所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它具有生产率高、稳定持续、综合性、有机性和效益性特点。

讲到生态农业,就不得不讲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就是指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内部或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发展演化过程中,通过相互制约、转化、补偿、交换及适应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协调的动态平衡关系。

生态平衡是相对的平衡。任何生态系统都不是孤立的,都会与外界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会经常遭到外界的干扰。尤其是近代人口大量增加,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界的干扰程度和范围越来越大,生态系统都在不断地受到人类的干扰和破坏。因此,生态系统的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

生态平衡是动态平衡,而不是静态平衡。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都在按一定的规律运动着、变化着,系统中能量在不断地流动,物质在不断地运转,整个系统时刻处于动态之中。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自然原因主要是指自然界发生的异常变化,这类原因引起的生态平衡的破坏。

二、基本内涵

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三、特点

1.综合性。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2.多样性。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3.高效性。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以及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4.持续性。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四、主要模式

1.以“食物链”原理为依据发展起来的良性循环多级利用型模式。

生物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同时并存着多种生物,它们通过一条条食物链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如按照食物链的构成和维系规律,合理组织生产,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掘资源潜力,节省资源且减少环境污染。如利用作物秸秆作饲料养猪,猪粪养蛆,蛆喂鸡,鸡粪施于作物,在这种循环中,废弃物被合理利用,同时可减少环境污染。利用食物链组织生产的还有作物—畜牧—沼气循环;作物—食用菌循环等。利用生态系统小生物间相互制约,即一个物种对另一物种相克或捕食的天敌关系,还可人为地调节生物种群,达到降低害虫、杂草及病菌对作物危害的作用,如利用赤眼蜂对付玉米螟,杀螟杆菌防治稻纵卷叶螟等。

2.根据生物群落演替原理发展起来的时空演替合理配置型模式。

根据生物群落生长的时空特点和演替规律,合理配置农业资源,组织农业生产,是生态农业重要内容之一。采用这种模式,可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使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并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例如,为了让农副业生产向空间或地下多层次发展,可在田间实行高秆、矮秆作物搭配种植,同时在田间的沟、渠、过道的空间搭设棚架。栽种葡萄、芸豆等爬蔓作物,或可在温室、蔬菜大棚、专业化生产工厂里,采用普通栽培、无土栽培等方法,进行多层次生产;还可将种植植物和动物养殖搭配起来等。在时间演替上,可采用间作方式,在同一土地上种植成熟期不同的作物,以充分利用资源。

3.在生态经济学原理指导下的系统调节控制型模式。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为了繁衍生息,必须随时随地从环境中摄取物质和能量,同时环境在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也得到某些补给,以恢复元气和活力。环境影响生物,生物也影响环境,受到生物影响而改变了的环境又对生物产生出新的影响。如果违反这个规律,过度开发,只顾索取,便会使环境质量下降,资源枯竭。所以生态农业必须通过合理耕作、种养结合来调节控制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如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有机和无机相结合,资源利用和保护相结合,促进生态和经济两方面的良性循环。

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

现状及趋势

一、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

根据目前的情况,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基本上可以建立如下三个层次的结构体系:生态农业产出无公害食品,进一步提高后产出绿色食品(A级),再提高后产出有机食品。但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均可直接开发。

要求生态农业的产出达到无公害食品的要求,不仅有利于提高生态农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而且使得无公害食品生产规模化、消费大众化,其生产过程与环境控制和产品质量要求可以相对较低,旨在全面改善我国生态环境,提高一般农产品质量,其产品主要是大宗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可生产以国内市场为主的绿色食品(A级),以优质农产品基础上的生产为主,重点面向国内中高档消费者,同时力求达到发达国家一般食品的安全标准。最后,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和生产管理标准,在生态环境和生产过程控制良好的地区,有选择地生产有机食品。

虽然我国绿色食品的发展起步阶段并未纳入国际有机食品生产、管理与贸易体系,具有明显的独立性和中国特色,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是,客观而公正地说,我国绿色食品体系和发展过程的确具有其独到之处和创新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国际同业人士的承认,但是,问题在于绿色食品要走向世界,全面打入国际市场,就必须符合已经基本形成的国际上生产、经营、管理特别是市场运行的标准和规则,同时在国内也要与已有的有机食品生产、管理统一起来。

二、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

生态农业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并不长,但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科技界的积极探索,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和创新以及生态农业本身的强大生命力,已取得了明显成就。

1.我国生态农业在内涵和外延上基本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与技术体系,是对国际持续农业发展理论的重要补充与创新。我国生态农业在其技术体系方面也具有鲜明的创新特征,它以复合型的技术组合为特征,高度体现了智能及技术密集的特点,符合农业技术由单纯物质型投入向以知识、智力、信息为基础的知识型技术过渡的变革趋势。

2.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已有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达2000多个。20世纪80年代,针对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逐步恶化的趋势,农业部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总体思路,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农业试点示范。1993年,农业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科技部、水利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林业局联合组织开展了全国51个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51个生态农业县的国内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分别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高出22%、06%和15%;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治理率分别达到734%和605%,森林覆盖率提高了37个百分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生态农业建设加快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步伐,生态优势正在转化为经济优势。到2000年年底,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区、市都成立了无公害农产品管理机构,建立健全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机构。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已达到932万公顷,总产量1025亿公斤。这些农产品的大量上市,引起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得到了老百姓的信赖,也吸引了众多企业的产业化发展的新热点。在此基础上,国家七部委于2000年在全国又启动了第二批50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目前,中国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县、乡、村已达到2000多个,其中生态农业县300多个。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生态农业建设已经形成了从国家到省、地、县较为完善的管理、推广和技术服务体系,建立了各部门分工合作、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初步形成了国家、集体、个人投入相结合的市场运作方式。同时,生态农业建设也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轨道,已有21个省、区、市和200多个县(市)颁布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或办法,18个省出台了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

生态农业建设的巨大成效引起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关注,国际组织对中国的这一创新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我国走在了世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前列,已有7个生态农业建设点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环保500佳”称号。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蓬勃发展所显示的无限生命力,证明它已逐步走向成熟,必将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