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概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
16432200000009

第9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2)

坚持体制机制创新,要与时俱进,增强创新意识。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农村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体制和机制障碍的制约。因此,要解放思想,破除教条,在实践中不断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四、坚持科学规划与因地制宜原则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规划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龙头,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开篇。搞好新农村建设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要讲究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因而制定规划时要深入调查研究、反复论证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这是规划科学性的要求。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就是新农村建设一定要符合村情来发展创新。脱离村情的农村建设是不可取的。由于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实力有差别,自然条件、生活习俗等也各不相同,因而新农村建设不可能搞一个模式,定一个标准,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这是新农村建设的科学方法。要反对上级整齐划一的要求,如在高山、低山、资源富集地区与资源相对贫乏等不同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及发展思路应该不同。过去“农业学大寨”中平原上“人造虎头山”,20世纪80年代新村建设中的“农民新村”照搬平原村庄建设等做法都违背了因地制宜的要求,教训是深刻的。因地制宜一定要注重立足乡村特点,突出地方特色,尊重各地的传统、习惯和风格,不能把鲜明的民族特色改没了,不能把突出的地域特征搞没了,不能把优秀的文化传统弄没了。新农村建设需要各地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合理确定目标和任务。

五、坚持以人为本、政府引导与农民自愿原则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同时强调“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依靠农民的辛勤劳动”建设新农村。《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中也提出,“充分尊重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反映民声、民愿、民志,引导、保护并发挥好农民的建设积极性。因此,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尊重农民意愿,使农民自觉自愿地发展生产,改变乡容村貌,提高自身素质。因为建设新农村为的是使农民共享改革发展和现代文明的成果,靠的是农民的自己做主、自我组织和自主管理。也就是说“农民是新农村的受益者,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江西赣州等地在新农村建设中,采取村民理事会等形式,把村庄整治的决策权交给群众,并采取“以物代补”、“以奖代补”等形式,动员农民用自己的力量,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这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

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提供发挥农民主体性的体制、制度和政策,提供教育、卫生、交通、通讯等更多的公共产品方面。所以,要在加强政府引导支持和社会扶助的同时,鼓励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美好家园。要把农民愿意或不愿意、高兴或不高兴作为衡量新农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确保让农民真正受益。

六、坚持量力而行与逐步推进原则

量力而行,就是在新农村建设中要考虑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确定发展目标后,分步分阶段地推进。因为整体上我国目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公共财力仍有限,须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因而要首先从群众迫切希望解决而目前又能够解决的问题入手,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和浮躁冒进;其次要做到“三个符合”,即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搞超前消费和过度建设,不增加乡村债务和农民负担;符合群众愿望,不搞强迫命令和形象工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不搞无效益的产业。要注重正确处理“三个关系”,即急与缓的关系、远与近的关系、点与面的关系。要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前,精心组织、有序推进;鼓励基础好的村落先行一步,建成示范点,以点带面。要坚决防止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村镇建设和规模过大、标准过高等不良倾向。

七、坚持协调有序原则

协调有序是指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建设主体、建设内容、建设条件等环节注意相互协调。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引导农村根据城乡统筹战略,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方案,加强各个部门力量的协调整合、多种建设资源的协调整合和诸多建设项目与建设内容的协调整合等工作,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合力,按照条件成熟的先后,有规划有顺序地推进建设进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探索和成效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探索的逐步深入,各地和各级政府的实践探索也各具特色。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要求,从农民最关心的事情做起,有不少实践中的有益经验值得交流与借鉴。

一、关于农村的经济发展

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和物质基础看,促进农村生产与经济的发展无疑是新农村建设实践中的首要任务。但由于各地资源禀赋不一,发展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模式和时间上不会也不应当是统一的,而应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并稳步推进。

就农村生产的内涵而言,它泛指农村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包括农业、农村工业和农村服务业等。由此出发,新农村生产经济发展的起步模式或发展路径中可供借鉴的主要包括:

1.依托于农业产业的发展。这主要是在一个乡(镇)或村的范围内,依据当地在种植业、养殖业或渔业等方面的生产优势或资源禀赋特点等,围绕一个或几个特色产品或产业链及其延伸而形成的专业化生产经营,通过优势产品和产业的发展壮大来带动乡村经济综合发展的一种新农村建设模式。如有的以发展当地的特色种植业(如花卉、果蔬、中药材及其他特种作物的种植等)为突破口;有的以壮大本地的畜牧养殖业为起点;也有的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依托于当地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自然环境或特有的乡土文化来发展休闲产业等。

2.依托于农村工业的发展。这主要是从当地的基础条件出发,以发展农村工业为切入点,以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来带动农村政治、经济、设施、教育、文化及卫生等事业的综合发展。以农村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整合反过来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使企业与乡村和谐发展。农村工业企业的发展需要诸如土地、资源、信息、技术、资金和能力强威望高的村庄领导人等基本生产要素。一般来说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和本地某类资源(如矿产、煤炭等)富足的地区容易发展农村工业。如隶属于江苏省江阴市的华西村通过发展钢铁和纺织等工业企业而成为“中华第一村”,2005年销售收入达307亿元,拥有固定资产超过70亿元;北京房山区的韩村河村则是通过抓住建筑业发展的良好商机,在韩建集团的带领下,率先建设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农村。一些地方还依据自身条件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当然,发展农村工业既不能忽视农业的发展,又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如果因片面强调工业发展而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则代价太大而得不偿失。

3.依托于农村服务业的发展。发展作为第三产业的农村服务业,既可以依托于农业的产前和产后服务为起点发展农村的商贸流通服务业和市场网络,也可依托当地的特定旅游资源来发展旅游服务业等。

政策上,为促进农村市场的发育,商务部把开拓农村市场作为内贸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农村逐步推行连锁经营,目标是力争3年使标准化农家店覆盖全国50%行政村和70%乡镇,构筑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也强调,供销合作社要抓住机遇,着重加强供销合作社传统经营网络的改造、整合和提升,加快联合发展步伐,充分利用和改造遍布全国的基层社、综合服务社和经营网点,发挥自身在农村流通领域的传统优势,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搞好农业生产生活资料的供应等多方面的服务,搞活农产品流通,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选择发展农村服务业中的旅游业时,要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农村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通过吸引消费者到农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发展。这首先需要有可供挖掘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等资源);其次需要交通便利,另外也要有与旅游相配套的娱乐、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如江南名镇周庄,不仅具有优美自然景观,且有悠久历史,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有效地开创了“江南水乡古镇游”品牌。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各地游客,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目前,这一江南古镇周庄因具有“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格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

二、关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对新农村建设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以各种农民合作组织为依托,通过各种形式把农民组织起来,整合社会资源,能够促进农村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突破原有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制约,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开发水平,并依此壮大集体经济、改善公共设施和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村容村貌的逐步改善。

从建设乡风文明的要求出发可以选择文化切入,如先在当地组织文艺队,通过文艺活动首先使队中成员之间有亲近感和信任感,再在条件成熟时从发展初级合作组织到进而推动高级复杂合作社的建立,如建立公益性的老年合作组织、技术性的养殖合作组织以及生产性的果品蔬菜运销合作组织等等。河南省登封张庄村的农家乐协会就是在组织农民文艺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协会。从开展统购统销、科技服务等活动开始,逐步发展成涉及农民关心的主要领域的综合性合作组织。

以股份合作的形式在农村成立合作经济组织是许多地方采取的切入手段,如山东前屯村建立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后,首先对集体资产进行量化,然后采取个人认购风险股与集体资产产权量化到个人相结合的办法,成立“前屯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开始了股份制企业运作。如今的前屯居民基础设施完善,生活富裕,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达。

三、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一种是区域转移,就是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进城;另一种则是产业转移,是将当地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当地农村服务业中。

例如河南固始县郭陆滩镇太平村共有村民3253人,村党支部带领全村群众大力促进劳务输出,全村近半数劳动力外出务工,2004年全村劳务收入达1500万元。如今该村70%的农民住进楼房,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劳动力区域转移对缺乏资源与区位优势的地区无疑是值得考虑的,但要注意:发展劳务经济首先要通过形成规模创造更大效益;其次需政府指导和培训,借助政府力量促使初始规模形成,政府要把发展劳务经济与当地的村庄建设相结合来促进当地农村的发展。

中国社会和广大农村的复杂性,决定了任何一种新农村建设经验都无法通过简单复制或包办代替的方式被直接应用,也决定了任何试验和任何理想的实践都不是简单实施就可以一蹴而就的,它需要耐心和毅力、需要不断反思和脚踏实地的践行,更需要因时、因地和因人而异的灵活调整。由此注定,新农村建设在时间上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在空间上则又为不同的建设理念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区域。这需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各个环节和各种力量在沟通互助中创造性地不断探索出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和新实践模式,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最终建立和谐社会尽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