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新农村建设模式与先进典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
16432400000005

第5章 不同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2)

3.发挥精神文明创建作用,引导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该镇把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创业就业能力、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始终。该镇投资50万元建立了农民培训基地,并与市农广校相结合,以增加农民就业为中心,以课堂教育为主阵地,以专业村及企业科技传播为主题,使培训基地真正成为农村后备干部、科技致富带头人和企业储备力量等方面的摇篮,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同时,镇政府投资100万元实施有线电视入户工程,2006年,该镇又投资30多万元为各村购置“科技一点通”,与农村远程教育相结合,引导农民自我增加生产技能。现已经安装了7个村,剩余的8个村近期可全部安装到位。在此基础上,该镇把全镇15个村按照“精品村、重点村、提升村”3个档次,选树典型,以点带面。推广了康官营“美德在农家”的创建经验,传承美德,弘扬新风。2006年5月份仅一个月时间,全镇投资150万元,15个村全部建成了村民中心,在强化图书室、卫生室、文体活动室和公开栏、宣传栏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职能转变,提高工作效能。此外,该镇高度重视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和培育,各村结合自身实际,分别建起了文化墙、宣传长廊、廉政广场等文化阵地。目前,各村都有形式各异的公园、广场,总面积达9600平方米;康官营村建起了弘扬传统美德的“德园”,郑店子村建起了“廉政文化广场”,小店村建起了寓意和谐的“和园”,有10个村建设了主题鲜明的文化墙,总面积13600平方米,完善的设施和浓厚的文化氛围,激起了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情,群众自发组织了腰鼓队、秧歌队和文艺宣传队,开始享受健康快乐的精神生活。几年来的生态村创建使该镇深刻体会到,广大群众是主体,地方党委、政府是主导,镇村干部是主力。为此,该镇抓住镇村干部这个关键,落实奖惩,激发干劲。实行镇村干部与农村干部“捆绑式”考核,一周一调度,一月一拉练,在最紧张的时期,甚至形成日调度、周拉练的督导机制和月评比、年奖惩的激励约束机制,镇村干部围绕创建、谋事、干事的激情日益高涨。新农村建设,锻炼了一支敢打硬仗、善打胜仗的镇村干部队伍,进一步树立了干部的良好形象,进一步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浙江省义乌市雅文楼村

雅文楼村位于名胜古刹铜山岩脚下。全村共有281户,780多人,耕地面积393亩。2005年2月开始,该村启动了“村庄整理”工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建成了一个“路面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的文明新村,先后荣获了金华市全面小康示范村、浙江省全国小康示范村等称号。

2005年2月,雅文楼村两委乘城乡一体化行动的东风,积极调动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多次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并组织党员、村民代表到本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先进单位参观考察,拓宽思路,开阔眼界。通过参观考察和广泛征求村民意见,针对本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经济实力相对不强等实际,确定了以村庄整理为重点的节约型新农村建设方案。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于2005年3月底正式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程。整个整理工程包括水面清洁、道路硬化和村庄整治项目。

通过两委集资和市一体办、义亭镇政府的支持,先后投资20万元进行自来水管网改造和自来水塔建设,投资60万元埋设全村排水排污管道,实行雨污分流,双管排放。排污管道坚持统筹安排、全面规划的方针,实行一户一池,户村结合。在农户做好家庭卫生间建设基础上,村里根据农户污水管道的设置和地理位置统一规划,确定管道布局方案,埋设排污管道连接各户污水排放管道,实行专管排放至村口厌氧池,解决了污水随意排放问题,改善了环境。村内原来两口池塘由于没有活水,水面污染严重,水质很差,对此,雅文楼村两委又投资20万元,对池塘进行全面清理,并埋设3千米长的引水管道从姑塘水库引水,定期更换,保证了池塘水质。

此外,村两委又实施了道路硬化项目。投资近100万元硬化村内路面20540平方米及其配套绿化,把原先荒草丛生且垃圾成堆的后山坡改造成了公园,栽种各类苗木25万株,草皮5000多平方米,使全村绿化面积达到了8000多平方米。针对农村建设用地紧张,村内新建房子大多是红砖房的实际,村两委决定开展了以房子外墙粉刷为重点的“穿衣戴帽”项目。对全村的房子外墙粉刷由村里统一补助8元/平方米(含上级补助),对于一些老房子、旧房子则由村集体统一进行免费粉刷。这一举措,消除了“红砖房”,也使老旧房子焕然一新,使全村村容更显整洁美观。

雅文楼村严格按照“三公开、四统一”的要求,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公开透明。在工作中,成立了村庄整治领导小组,由村两委、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及有威望的群众代表组成。下设工程监督管理小组、材料采购小组、材料保管小组、资金筹集和管理小组,每个项目均通过立项、预算审批、公开招标等程序,让村民参与到项目的建设管理中,提高项目公开和财务透明度,规范项目建设。

为加强民主管理,雅文楼村先后制定完善了《民主管理制度》、《民主选举制度》、《民主监管制度》、《民主决策制度》、《村两委联合议事规则》、《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财务管理制度》、《帮残工作制度》、《人民调解工作制度》、《计划生育管理制度》等制度,并做到制度上墙。创新外来人口管理,吸收了外来务工人员参加平安护村队,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安宁的农村环境。

在硬件设施改善后,雅文楼村还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丰富村民生活,提高村民素质,村集体又投资数万元建设了灯光篮球场、乒乓球室、阅览室等,安装了路灯82盏,购置了十余台体育健身器材,建立了党员活动中心、青年民兵之家、老年协会活动室,配备了彩电、播放机、象棋、羽毛球等文化娱乐用品。还在村内设置黑板报、宣传窗,定期刊登农技、卫生、法制、公民道德规范、人文义乌等宣传内容,引导村民开展健康有益的娱乐活动,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了朴实、文明、和睦的村风。同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村里的残疾人、“五保”人员、最低生活保障以下人员均纳入了社会救助范围,由政府实行救助和集中供养,保障他们的生活。雅文楼村两委积极宣传和引导群众树立新时期养老、医保观念,在村经济紧张的情况下,对参加大、小额医疗保险的村民,除享受市镇每年补助54元外,村里再补助6元/人。目前全村的参保比例达90%以上,并配套建设了多个医疗保健站,有效提高了村民健康保障水平。

雅文楼村“村庄整理”工程的成功,主要是得到了广大村民的支持和拥护,充分发挥了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是由于村庄整理方案有着较好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是村庄整治工程的开展有着严格的制度保障。

四、天津市武清区周庄村

周庄村是武清区文明生态村。全村103户,331人,耕地面积668亩,有股份制企业3家,民营企业2家,养殖小区90亩,村集体年收入20万元,社会总收入237万元,人均年收入7000元。其成功做法和经验包括:

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得民心、顺民意。周庄村首先对全村的产业发展、生活环境、乡村管理进行整体规划。党支部从解决农民最紧迫的生产和生活问题入手,以改善全村的生活环境为突破口,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村两委班子认真研究和村民代表讨论,最终确定了8个建设项目。实施能源改造工程,建设沼气池71个,改造户厕103户,基本实现了生态村建设目标。实施道路硬化工程,硬化主干道2450米,基本实现了村庄道路硬化。实施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和污水管道建设工程3500米。实施的这8个项目都是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工程,充分尊重了群众的意愿,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2.量力而行、勤俭办事,群众支持、群众满意。借助市级、区级的政策扶持,增加村集体的投入,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让农民满意。例如沼气工程,每户建一个10立方米的沼气地,总投入在2500元左右,市、区两级补助资金1000元,村级补助900元,每户出资600元,群众对此非常满意。

3.多方参与、形成合力,支部领导、支部带动。在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后,周庄村两委班子认为一要抓住当前好政策的机遇,二要充分发挥全村老百姓的积极性,参与到创建工作中来,三要增强村两委班子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村里以“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为重点,探索集中处理垃圾的办法,发展畜牧业养殖小区,推广太阳能、沼气等生物质能源,加强农村道路、自来水管网和排污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全面优化、美化了农村人居环境。

周庄村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给我们以下启示:

(1)抓好党支部建设,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周庄村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不断引导干部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思想,提高全体党员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推行工作承诺制,村里重大工作事项一律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监督。加强党支部及村委会建设,坚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划建设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多听取群众意见,使绝大多数群众自觉参与新农村建设。

(2)发挥村办企业的支撑作用,扩大农民就地就业。周庄村不断壮大村办企业,增加村集体积累,实现农民就地就业。同时,通过积累的资金改造传统农业,发展壮大畜牧业。从收入结构看,村办企业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3)从科学规划入手,因村制宜建设新农村。在新农村建设中,既要全面规划,更要分步实施。周庄村首先从规划入手,分步分类组织实施。旧村改造中涉及群众的住宅建设,采取村里统一规划,农民按照实际情况自己投资建设,对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采取国家、集体和企业出资,农民出力进行建设,形成了多层次投资主体和建设主体,有力地推动了全村各项事业的良性发展。在科学规划、分类实施的同时,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勤俭办事的原则,不背包袱,不能变相增加农民负担,不留骂名,让群众真受益、真满意。

(4)要优先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急待解决的问题。周庄村在旧村改造过程中,在建设内容上遵循优先顺序,优先解决关系农民生计的问题,如饮水、行路、燃料、就医、孩子入学等。在规划中提出了应扩大“生态富民”工程的实施规模,加快普及农村沼气,并与此相结合,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处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发展循环农业,实现村容整洁。

此村是能人和企业带动型的典型。

五、山东省乐陵市梁锥村

调动社会力量包括企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条有效途径。出生于山东乐陵市黄夹镇梁锥村的企业家梁希森,怀着对农民的浓厚感情,抱着改造农村的美好愿望,投资梁锥村,改造旧村,建设“梁锥希森新村”,被当地称为“希森模式”。梁锥村位于山东省西北部传统农区,几年前还是当地的诸多贫困落后村之一,经梁希森改造后发生了巨变。现有耕地980亩,人口415人,其中劳动力280人,基本上都在“希森三和集团”工作。2005年人均纯收入11000元,主要来自工资收入和鲁西黄牛养殖收入。比较特殊的是,由于企业和村的高度结合,村子已没有一般意义上的村级收入、村级资产和村级负债。

“希森模式”的基本内容,是以企业为主导,以旧村改造为基础,通过产业化经营和资源循环利用,发展现代农业,带动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型农民。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投资改造旧村,土地入股企业。2001年梁希森投资4200万元,利用130亩废弃地,盖起了136套新房,以近乎免费的方式提供给村民,让全村村民搬进小区。在旧村改造置换出的老宅基地上建立现代化的养牛厂,成立鲁西牛业公司,按规定旧宅基地以每亩3万元入股企业,股份归村民所有,企业盈利可以分红,企业亏损按保底每亩500元对村民给予补贴。

2.实行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该村的产业化经营有两个显著特点:首先,产业链周密完整,资源得到循环利用。公司组织农户利用当地丰富的玉米秸秆养殖鲁西黄牛,公司收购农户的架子牛进行育肥后屠宰分割,牛肉销售到市场。牛粪、屠宰的废水和农户生活垃圾用来生产沼气,沼气用来发电,沼渣用来培养蘑菇,蘑菇的培养基用来养蚯蚓,蚯蚓用来制作中药和保健品,蚯蚓粪用来制造饲料和活性复合肥,饲料用来喂鸡、鸭、鱼,肥料返田培育环保蔬菜和农作物,作物秸秆用来养牛。以鲁西黄牛、玉米秸秆等资源为基础,形成一条农业生态发展和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其次,产品附加值高,企业和农户利益得到有效联结。公司利用高新技术对牛副产品进行深加工,用牛血提取凝血酶、血清蛋白、血红素等生物制品,用蚯蚓提取蚓激酶等,大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也使公司有能力为农民让出更多的利润,巩固了公司和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公司与养牛户签订单,牛的收购价格每公斤比市价高02元,养牛户每头牛可多收入100元左右。养牛户赚养殖的钱,企业赚精深加工的钱,双方各自获得稳定且较高的收益,利益联结也更加紧密。

3.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梁希森投资改造梁锥村、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改造传统农民,培育新型农民的过程。首先是改变农民生活方式。让农民搬进新房,喝上了自来水,用上了集中的供热设备、电话、有线电视、电脑网络等,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其次是改变农民生产方式。村里凡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可在公司谋一份职业,村民变成了工人,不仅每月有固定的收入,还享受到了过节福利和养老保险等。在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注重提高农民素质。成立了农民培训学校,对农民进行“三农”政策、种养技术的培训,组织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农民业余生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农民的思维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