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团队应该这样带:尖刀团队的12堂总裁内部课
17498800000008

第8章 公司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3)

基于“说到做到”这一点,联想还总结了一个5P原则,作为核心价值观的内核:

We PLAN before we pledge.想清楚再承诺。

We PERFORM as we promise.承诺就要兑现。

We PRIORITIZE company first.公司利益至上。

We PRACTICE improving everyday.每一年每一天我们都在进步。

We PIONEER new ideas.敢为天下先。

“说到做到”也被柳传志视为以身作则的一个重要表现。在2012年北京的一次论坛上,由于北京的交通堵塞,参会时间难以保证,作为嘉宾致辞的柳传志干脆自掏腰包,头一天晚上就住进了论坛所在的宾馆。然后,在上午简短的致辞后匆匆离去。

在柳传志看来,答应过别人的事情,说过的事情,必须做到。时至今日,“说到做到”可谓联想企业文化的精髓要义。正如柳传志在接受某次采访时所说:“我们靠的是说到做到赢得了我们大股东——中科院领导的信任,才有了今天让经营者充分施展的舞台;我们的领导班子靠的是说到做到赢得了广大员工的信任,才形成了这支拖不垮、打不烂的坚强队伍;我们的企业靠的是说到做到赢得了广大用户和合作者的信任,才有了今天的市场份额和继续上进的基础。”正是柳传志倡导的这种“说到做到”的精神,让更多人相信和支持柳传志,也带动着联想集团的发展。

拓展透析

企业除了要靠企业文化管人外,还要靠硬性制度来管人,也就是说企业要有成熟的规章制度,让员工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柳传志就因迟到被罚站过,而松下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也是一个有法必依、令出必行的人。在他的严格管理下,松下公司的管理者都能严格遵守纪律,决不徇私舞弊,公司内部也因此形成了一种严谨的工作作风。

松下公司曾经开除过一名员工,尽管这名员工的工作能力非常强,其他各方面的表现也都很优秀,但公司人事部依然坚持开除了他。

这名员工入职时已经36岁了,但为了获得这个工作机会,他将自己的年龄改小了一岁。因为在招聘要求里,其中一条是年龄不能超过35岁。

知道这件事后,人事部经理对这名员工说:“如果当初你肯坦诚地告诉公司你的实际情况,鉴于你的工作能力,我们会考虑破例录取。但是,现在很遗憾,你已经触犯了公司的纪律,我们必须请你离开。”

规定不可以做的事就不要做,这是一个员工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也许正因为能够严格地执行公司制度,松下公司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和地位。在松下公司,即使是总裁本人违反纪律,也将受到严厉的处分。松下幸之助本人就因为一次迟到被扣发了全月的薪金。松下幸之助以身作则,严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即教育了松下公司的员工,在日本企业界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正是靠着这种无情管理制度,松下公司才有了今天的成功。

所谓无情管理,就是按规章制度严格管理,不讲情面。意思就是说,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唯制度最大,唯制度最高。无情管理既能使企业的规章制度得到有效的维护,又能使管理者获得大家的信服,从而万众一心,共谋企业的长远发展。

处理不同意见,先谈最高原则

关于班子内有不同意见的问题。班子里有的时候会有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情况,假如班子里面有7个人,分成两边,一边4个人,另一边3个人,这种情况非要靠投票去解决问题总不太好。这时候我觉得要注意一点:把话从根上说起,从原则的地方说起。从根上把问题想清楚以后,具体问题还是好解决的,这个我们也试过。如果问题一时想不清楚,就换到更高的原则角度上去考虑,这是第二点。

——柳传志《怎样做个好总裁》

圣人孔子曾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说,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会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并不能与别人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在柳传志看来,在一个企业里,员工因为个性不同,价值观不同,习惯不同,在对待同一件事情时会产生不同的看法,是很正常的,但一定要做到“和而不同”,而不能“同而不和”。

而要在“和而不同”的基础上,将大家的观点引向同一个方向,柳传志的做法很简单:“遇到重大问题有不同意见,两边比例还差不多时,怎么办?方法是先谈原则。第一把手先一个一个谈话,不要谈具体的事,要谈有关此事的最高原则。比如制定工资的问题,要先谈定工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某些人之间的公平,还是为了让企业更好地发展,到底哪个先哪个后。把大原则定下来以后,再一步步定小原则,再谈具体问题,就好解决了。”

在联想,柳传志训练年轻人搭班子、协调作战能力的一个做法,就是把一些可塑性的人才集中到总裁办,把总裁室需要决策的项目拿出来集中讨论。在总裁办,经常可以看到柳传志针对一个问题,不厌其烦地和大家争论。他把这种讨论叫作“把嘴皮磨热”。每年总裁办成员的大多数时间都花在磨嘴皮子上。柳传志认为总裁办这些成员将来极有可能要管理整个公司,提前把大家聚合在一起议事,让彼此的脾气禀性和价值观逐步融合,才有可能打造一个团结坚强的班子。

柳传志在解决联想认股权证问题时就是采取的“把嘴皮磨热”的讨论方法。当初,对于认股权证给什么样的人、不给什么样的人,是全员持有还是骨干员工持有,领导班子里有不同的意见。大家一起分析,到底认股权证是用来干什么的?认股权证主要是为了激励员工,让企业有更好的发展。那么是骨干员工起的作用大?还是一般员工起的作用大?当然骨干员工起的作用大,因此,就应该有一个倾向。但是没有一般员工行不行呢?不行,因此普通员工也应该有,只不过比骨干员工少一点。柳传志由此确定了一个处理事情的准则:凡是问题想不清楚,就要转换到更高的一个角度去考虑,要从事情的最高原则也就是最根本原则上去考虑,抓住问题的核心,真正解决好这个问题。

拓展透析

团队里的人个性不同,习惯不同,价值观也不同,所以团队成员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然而,并非所有的冲突都是坏事,有时候不同的观点彼此激荡才能迸发出改进的火花。如果有一天团队中的人们都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心声或好恶,不把冲突视为一种“毒瘤”而是当作一种健康的表现时,整个团队必会因为多元化而受益。

冲突虽不一定都是坏事却忽略不得。它听之无声,看之无影,却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一举一动,如果处理不妥,就会导致团队成员流失,绩效下降。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团队中的冲突。

德国心理学家柏格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带领12个10岁的男孩子一起外出游玩,并把他们分成两个相对独立的小组,各个小组内部通过互动活动,人际关系变得非常融洽。接着柏格分别向他们传递出另一个小组对他们评价不好的信号,使两个小组互生嫌隙。

当冲突明朗化后,柏格又开始尝试各种方法让他们和好,如分别对每个小组说对方的好话,邀请两组的孩子一起吃饭、看电影,让两组的组长坐下来讲和等,但均以失败告终。他们要么是拒绝这些信息,要么就故意对抗,关系变得十分紧张,他们甚至对柏格让他们坐在一起的邀请十分不满。

之后柏格故意弄坏了乘坐的车子。因为两个小组成员的年龄很小,力气不足,他们必须同心协力才能把车子推回去。两个小组的孩子最终完成了任务,也通过这次友好合作,彼此之间加深了了解,关系也终于变融洽了。

这个实验为如何解决团队中不同小集体之间的冲突,提供了一个很有效的方法:为他们设置一个共同的目标,促使他们加强合作,以此来增进他们对彼此的了解,化解误会和纠葛。

在企业中,管理者不能消除冲突,但可以引导冲突,寻找冲突的正面效应,把恶性冲突变成良性的、积极有益的。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能给企业和个人带来积极的结果。

盛田昭夫担任索尼副总裁时,与时任董事长田岛道治有过很多次冲突。

田岛道治负责皇室事宜,是位公司的老派重臣。当时,盛田昭夫的很多意见都与他相左,而且经常是明知田岛道治会反对,仍坚持不退让。有一次田岛道治实在气愤难当,他对盛田昭夫说:“盛田,你我意见相左,我不愿意待在一切照你意思行事的公司里,害得索尼有时候还要为这些事吵架。”而盛田昭夫的回答非常直率,他说:“先生,如果你和我的意见完全一样,我们俩就不需要待在同一家公司里领两份薪水了,你我之一应该辞职。就因为你我看法不一样,公司犯错的风险才会减少。”

由此可见,并非所有的冲突都是有害的。管理者应该全方位思考问题,看到团队冲突带来的好处。有时候团队冲突能够充分暴露团队存在的问题,增强团队活力。各种不同意见和观点的交锋能打破沉闷单一的团队氛围,还能有效减少安于现状、盲目顺从等现象,冲突能激励团队成员积极思考所面临的问题,更能激发大家的创造性思维,使整个团队充满活力,在市场上保持强大的竞争力。

培养接班人,是领导者最重要的任务

以我办联想的体会,最重要的一个启示是,除了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战略的判断力外,培养人才,选好接替自己的人,恐怕是企业领导者最重要的任务了。

——柳传志2007年1月接受《竞争力》的采访

一个企业活跃个一两年不难,难的是做成百年老店,而企业生命能否上百年,看的就是一代代企业接班人的本领了。作为中国企业界最成功的领袖,柳传志缔造了联想传奇。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柳传志过人之处莫过于他的选人、用人之道,尤其是挑选接班人之道。

在挑选接班人时,柳传志秉持看“前脸”也看“后脑勺”的原则。所谓看“前脸”,就是先要看此人是否有工作业绩,然后给他机会给他舞台,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对事情理解对了,而不是环境所助。一旦有人符合这个标准,就是“前脸”不错,确实是有真才实学,柳传志就会换一种考察方式,这种方式,他称为看“后脑勺”。所谓看后脑勺,就是看一个人的本质,这不是平时面对面笑嘻嘻的谈话就能发现的,需要生活中的多方面的观察才能了解他内心真实的东西,看出表面没有显现的东西,如果确实是有德之人,就可以给他各种机会锻炼他。

在挑选接班人时,柳传志秉持看“前脸”也看“后脑勺”的原则,而且坚持联想的接班人只能从内部产生。

美国《财富》周刊曾指出,45%的公司董事会在评估潜在人选时没有正确的方法。目前所采用的选择接班人的方法,如让老CEO决定人选、套用标准模板、猎头公司操控过程、追赶潮流都存在种种问题。因此企业接班人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课题,做好接班工作,成了维持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在中国,根据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性质的不同,挑选接班人的方法也各有不同。国有企业多采用行政式的上级任命,民营企业则普遍采用家族式的“子承父业”。除此之外,也有一部分企业采取了培养式的内部选拔。所谓“培养式”,就是按照既定的接班人计划,寻找或者培养一个认同企业文化并按这一原则去工作的接班人。而这一模式公认的最成功的范例就是联想。无论是掌控联想集团的杨元庆,执掌神州数码的郭为,掌控联想控股的朱立南,都是柳传志在企业内部一步一步培养起来的。

在柳传志看来,企业接班人一定要来自内部,而不是“空降”。因为要想把联想做成“百年老店”,做成一个基业常青的企业,就要求接班人有很强的事业心,要求管理者要把企业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在企业事业第一的情况下,管理者才来获取利益。企业事业得不到发展,管理者就无法谋求自己的利益,这样管理者才能拼命把企业做好。这种理念决定了企业的接班人只会从内部产生。

为了从内部产生接班人,联想实施了继任者计划(Succession Planning)。所谓继任者计划,就是公司确定关键岗位的后继人才,并对这些后继人才进行开发的整个过程。建立有效继任计划的十大关键步骤是:

第一步:澄清高层对继任项目的期望和倾向。

第二步:根据目标岗位建立“人才池”。

第三步:实施个性化的全方位评估。

第四步:建立一个全组织的绩效管理系统。

第五步:评估个人在更高层级取得成功的潜力。

第六步:建立常规的可以执行的个人发展计划(IDP)。

第七步:实施个人发展计划(IDP)。

第八步:建立人才地图。

第九步:明确员工与管理人员在系统继任计划中的职责。

第十步:评估系统性继任计划的效果。

拓展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