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主管易犯的88个错误
17567200000058

第58章 像要求自己一样要求下属

情景故事

在以身作则方面,赵副总可谓是做到了极致,在与员工沟通时,赵副总动不动就会使用这样的词句:“想当年,我还在试用期就谈成了一个100万的单子”、“我只用一年的时间就被提升为部门的销售总监”、“从销售总监到营销副总我只用了一年的时间”、“你们能不能不要总是想着谈恋爱、哄女朋友,你看我陪着大家一起在情人节这天加班,就毫无怨言嘛”、“你们在谈客户的时候,能不能多用点心,你们知不知道,我一天24小时总是在想着如何说服客户的事情”……

赵副总成长于单身家庭,由于母亲的薪水微薄,他在成长的过程中吃了很多苦,也正因为吃过太多的苦,他总告诉自己:绝对不可以重蹈覆辙,我一定要出人头地!所以,赵副总从大学期间便开始进行社会实践,利用兼职赚取自己的学费,工作以后,他也像“拼命三郎”一样,虚心向老员工学习客户沟通技巧,并对自己进行全方位充电,为了达成交易,千方百计地琢磨客户的心意。付出总有回报,赵副总缩短了由初出茅庐到事业有成的距离,与自己同期毕业的同窗相比,更快获得了事业的成就。

晋升为部门主管后,赵副总也像要求自己一样要求自己的下属,向下属展示自己的敬业心和进取心,常常要求下属对加班无怨无悔、时时刻刻以工作为重、把工作当作事业去经营。

然而,赵副总这种精英管理方式似乎并不太适应部门的一些下属,很多下属对于赵副总的管理方式暗暗抱怨,如下所述的不满之言常常飘荡在公司里:

“他一个月拿多少薪水,我一个月才拿多少钱,如果他把他那份薪水给我,我肯定比他还积极!”

“我觉得他生活单调死了,怪不得30多岁了还找不到一个女朋友。”

“如果每个人都像他一样,咱们的GDP还能增长得那么快嘛!这个家伙只是工作,从来不娱乐,真是超人!”

……

问题分析

职场上的人物千姿百态,有的人通过奋斗达到了事业的巅峰,煊赫一时,掌握着世界500强的命运,有的人则默默无闻,几十年如一日地在基层岗位上躬耕几十载;有的人以工作为乐,将其视为一种自我实现的手段,工作与生活浑然一体,有的人则认为工作是人生的苦行,如果不是迫于生计,早就向老板揭竿而起了。由此可见,由于成长环境、性格天性和价值观的不同,每个人的行为取向是千差万别的,虽然他们在社会上处于不同的位置,但是他们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解读了生命的意义。赵副总以事业为人生第一要义,他将自己的进取心折射给下属,对于某些志趣相同的下属而言,或许能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对于另外一些下属而言,这种说教毫无意义,因为他们并不认同你所推崇的价值观。因此,如果管理者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标准要求员工,要求他们像自己一样对工作热情如火,固然这种要求下属进取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对于价值观相异的下属而言,这种激励方式只是自我彰显的独角戏。下属依然故我,对于管理者的说教不会产生任何共鸣。

管理讲堂

在承担管理者工作后,管理者的角色之一便是教练:为下属构想一种愿景,然后设定达到这种愿景的要求,通过对员工进行一定的教导和培训而使员工实现增值,使其转化为部门的绩效。在对员工进行管理时,管理者最好不要把自己的标准硬性强加给下属,因为:其一,下属并不想成为同你一样的人;其二,下属由于能力所限,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达到与你同样的层次。因此,对于像赵副总一样恨铁不成钢的管理者而言,不妨参考如下的建议:

※ 不要向员工提出过高的要求

追求完美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拔苗助长,除了管理者自身一无所获外,下属的自信心还会遭受重创,由于担心达不到管理者的要求,而没有勇气挑战这份工作。

※ 告知最完美的工作是怎样的

管理者对于下属的工作不满意时,接受这份不太合意的工作成果,但是要告诉下属最完美的工作是什么样的,以及如果下属想达到这个程度,具体应该怎么改进自己的行为。

※ 按照公司文化的内涵要求下属

企业文化作为公司的精神内涵,在员工塑造方面,起着很大的诱导作用,管理者以企业文化为纲,便避免了员工管理的个人主观化。

去梯言———

一只小狗很喜欢吃骨头,他把自己所钟爱的骨头送给小猫后,小猫只是嗅一嗅,转身而去。如果管理者试图把自己的价值观倾销给下属,很可能的结果便是:下属装模作样地停一停,然后一笑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