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由“境界”一词所想到的
“境界”一语原出佛家典籍,后来移植到中国哲学和美学理论中来,有所谓“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分。境界可用于人,可用于物,也可用于评价文学艺术作品。刘再复先生在《放下,放下,放下》一文中认为:“人与人的差别,诗与诗的差别,艺术与艺术的差别(包括书法艺术的差别),其根本在于‘境界’的差别。境界看不见,但可悟到。”冯友兰先生说,中国哲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关于人生境界的学说。如果从人生角度讲,境界就是对生命的纯真感悟。人生活在时空之中,或者说,人在世界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个人的心灵都有自己的境界,有自己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认识与判断。因此,在评价人时,境界往往用来形容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一个人如果仅有胆没有识,或仅有识没有胆,均构不成境界。有胆有识还有“学”,三者兼备才能构成境界。
中国文化是特别强调理想和境界的,境界就是理想。在美学理论中,“境界”是一种审美意境。冯契先生在分析境界时指出:“境界是主客观的统一,是精神享用着的,在其中生活着、自由活动着的领域,体现了人的精神所达到的造诣、水平。”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与境界,并且不断为之奋斗。海纳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无边。一个人有了境界,才能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作为一个致力于教育事业的教师,我们更要有仰望天空的胸怀,因为“天空”中有我们的理想与追求。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说:“我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首要的是教师要有自我专业追求。正确的信念就是稳定的动力。教师的自我专业追求如果内化为信念,就不会被消解,从而形成坚毅、持恒的信念。”可见,自我专业追求是教师成长的“内动力”。
有研究者通过调研发现,一般教师的发展大都经历过三个阶段: 从师范毕业生到做一个合格教师(教师适应期),大约需要5—8年时间;从合格教师走向成熟(教师成熟期),大约持续10—15年;经过成熟期以后,开始有了职业倦怠感(教师倦怠期),如果没有“内外动力”的激励和推动,就难以迈入更高的境界,成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及特级教师。
从教师发展阶段来看,名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高境界。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 在教师的生涯中,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经历和追求,自然有着不同的“风景”、不同的境界。
二、 做一个有境界的教师
我国近现代之交的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1877—1927)在《人间词话》里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大事业”与“大学问”,和我们理解的为师之道虽然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在我看来,这三种境界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晏殊的《鹊踏枝》。据季羡林先生的解释,意思是: 在秋天里,夜里吹起了西风,碧绿的树木叶子都凋零了。树叶一落,一切都显得特别空阔。一个人登上高楼,看到一条漫长的路,一直引到天边,不知道究竟有多长。王国维引用这几句词,形象地说明了一个人立志做一件事情的情景。志虽然已经立定,但是前路漫漫,还看不到什么具体的前景。比之于做教师的,应该把教师当做一种职业,就是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清贫。记得有一位名师说过:“寂寞是很锻炼人的,是成长的大好机会。寂寞可以让我安心地走自己的路,对于不好的现象、不同的观点,也可以理性地思考。”
是啊,“文章千古事,寂寞身后名”。古往今来,能成就“大学问”、“大事业”者,大多都是耐得寂寞的人,如司马迁、曹雪芹、鲁迅等。如此看来,耐不耐得寂寞,是一种意志与品格、责任与使命、思想与境界的体现。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柳永的《凤栖梧》。王国维只是借用这两句话来说明: 在工作进行中,一定要艰苦奋斗,不惜努力付出,以致形体消瘦,连衣裳的带子都显得松了。但是,他(她)并不后悔,仍然是废寝忘食,勇往直前,即使憔悴痛苦,也在所不顾。在三个境界中,这可以说是关键。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必须要有这种精神,即把教师当做一种事业,甘于奉献,为学生呕心沥血、默默耕耘。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意思是: 在人群中,我到处找他(她),也不知道找了几百遍几千遍,只是找不到。忽然回头一看,那人原来就在灯火稀疏清冷的地方。王国维引用这几句词,来说明治学过程的体验。一个人既然要下定决心成就一件事情,于是就上下求索,艰苦奋斗,百折不回。但是什么时候才能成功呢?对于这个问题大可不必过分考虑。只要有这种精神,且方法对头,到了一定的时候,自然会取得成功。
研究学问如此,当教师也是如此。因为,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每一位教师都要倾心钻研教学的艺术,把知识教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不过,这种教学境界,是要靠经年积累方可达到,而一旦达成,往往会让你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说到课堂教学,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苏联一位资深历史老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许多同行和教育部门领导都来听课,大家本来打算在课堂进行过程中做点记录,以便课下提些意见。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这位历史老师的课上得精彩极了,一个个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了。课后,一位同行迷惑不解地问这位历史老师:“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不料这位历史老师回答道:“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为师的境界,是需要终身学习和修炼的。
就备课和上课而言,我认为这是教师的天职。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不管你对课程如何熟悉,都要认真备课。那么,如何进行备课和上课呢?一位外国诗人说得好:“伟大的艺术家是简化的大师。”能用最简洁朴实的方法,让人受到最丰富、生动的教诲,这便是伟大的教育家。很深奥的道理,能讲得浅显易懂,很受学生欢迎,这就是最好的老师。
的确如此,“深入浅出”是一种最佳的教学效果。但我觉得,“深入”是“浅出”的前提或资格,没有“深入”,何来“浅出”?我们经常说的,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最好有一桶水,无非也就是这个意思而已。当然,要成为一个有境界的教师,光靠“深入浅出”的教学艺术是不够的。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因此,我认为,一个真正有境界的教师,还应该是胸怀理想,充满自信、自强和活力,不断挑战自我,具有思维敏捷、宁静致远、严谨踏实、睿智深邃、激情澎湃、风趣幽默等魅力。著名特级教师于漪的课程,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充满激情,深得学生赞誉。的确,教育要有激情、有诗意。但激情需要教师去创造,需要有学生积极地参与,通过教和学两个主体生命之间的对话,去创造,去生成。很难设想,一个没有激情、没有诗意、没有追求精神的人,能够同时又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家。
遗憾的是,时下一些中小学教师未能把教学当成“艺术”、把教书育人当做事业来对待,因而缺乏对教育的热情和执著。不仅如此,就连一些高校教授、博导,也把自己当“老板”,而把所带研究生当成廉价的劳动力。“招收研究生就像招工一样”,让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为自己做项目、生钱财。说实在话,这与我们所提倡的“教师精神”是格格不入的。
应该承认,在教师群体中,每个人的业务素质和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生活经历和所处的环境也各不相同,不可能每个教师都能成为特级教师,也不可能每个教师都能成为学科带头人,但起码我们每个教师都要争做一个合格的教师、一个有境界的教师。
“合格才能卓越”,是一位著名企业管理家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总结。其实,做一个真正合格的人民教师也不容易。记得有一篇文章里讲到,要成为合格的教师,必须经过“十二修炼”: 修炼自己的声音,让它引人入胜;修炼自己的语言,让它妙趣横生;修炼自己的眼睛,让它传神丰富;修炼自己的表情,让它神采飞扬;修炼自己的行动,让它规范专业;修炼自己的学识,让它有如泉涌;修炼自己的脾气,让它逗人喜爱;修炼自己的个性,让它鲜明唯美;修炼自己的心灵,让它平和美丽;修炼自己的气质,让它超凡脱俗;修炼自己的灵魂,让它崇高圣洁;修炼自己的人生,让它阳光幸福。
从上述的归纳可以看出,教师的气质和素养就是这样修炼出来的。不过,在我看来,从一个合格的教师到一个有境界的优秀教师、名师,关键是要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育思想。有人说过,名师也是名角。京剧中的梅兰芳有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表演理论体系和传人弟子。名师也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精湛的教学艺术,他的价值观、生活态度,会在学生中传承、延续。例如,斯霞、李吉林、于永正、魏书生等许多教育名家出神入化的课堂调控、点拨与适时的评价、反馈艺术,等等,都深深地烙上了他们个人鲜明的性格和气质特征。他们独具特色的风格,让人欣赏;睿智深邃的思想,给人启迪;宁静致远的心境,更显生命的可贵。
最后,我感到: 时代在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名师的教师也绝不是一个好教师。与名师相比,我们缺乏的并不是聪明才智,而是可以改变的非智力因素,包括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会反思的习惯以及追求卓越的精神等。尤其是在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能仅仅把教师这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当成谋生的需要,而是要把它当成一项人类最伟大的事业来追求,这样才能变压力为动力,不惜终生为之奋斗和付出,努力使教与学的双方都达到一种真实的精神的提升,真正做到“无为而无所不为”。这是教师的精神境界,也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