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校本研修为载体,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认真研究并在实践中深入探索的重要课题。为有效推动校本研修的深入开展,切实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性,学校必须从“三个抓手”做起,以求得“三个得益”,从而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 三个抓手
1. 以学习为“抓手”,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对于教师学习的重要性,几乎每个校长都能认识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成了有些学校的口号,创建学习型学校也是许多学校追求的发展目标。但是,在如何引领和促进教师学习上,许多学校却找不到有效的办法。其实,校本研修作为最基层的、最受欢迎的、最具有现实意义和生命力的教研形式,是促进教师学习的一个有效载体。如何利用这个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研修活动,提高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值得学校深入探讨和努力实践的。
在教育转型时期,教师的学习质量如何提高?首先,学校要了解并满足教师的学习需求。作为教师,要学习自己所教的学科的新知识,不断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知识,同时也要学习教育的新理念、教学工作的技能和技巧,不断改善教学方法。但这些还不够,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教师应该把学习的面拉得更宽一些,读一些非专业、与自己的职业并不一定有直接关系的书,因为这些书可以提高个人的素养,提升个人的品位,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其次,教师要掌握学习方法,并将学习与教学结合起来。对于教师来说,教学就是学习,学习为了教学。因此,学校在组织教师学习时,要引领教师为改进自己的教学而学习,要针对自己的教学而学习。只有这种“工作化”的学习,才是持久的学习,有效的学习。
2. 以课堂教学为“抓手”,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教育的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实践问题,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离不开课堂。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充分展示教师个性和才能的舞台,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场所,也是给予学生生命成长的芳草地,所以课堂永远是校本研修首要突破的关口。除了教师的“教”以外,课堂教学的另一个关注点,就是学生的“学”。其实,“学”是很重要的。之所以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论著叫“学记”而不叫“教记”,就是因为很多时候,学是大于教的。因此,一个新时期的好教师,在意的不是自己教得有多好,而是如何让学生由学会、会学到乐学。可是,目前在很多课堂上,还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然后老师提供一个标准答案,这是释疑的办法。新课改理念提倡质疑,首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去思考,去质疑。有了问题,有了质疑,才能产生创新的火花,才可能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校本研修工作的开展,不仅强调“以校为本”,更强调“教师即研究者”。没有科研,就没有高质量的教学。但一般来说,一线教师做研究,优势在于处在教育教学实践之中,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最大障碍是教育理论匮乏,视野比较狭窄,认识水平不高。
因此,我认为一线教师从事教育科研,首先必须勤于学习,积累丰厚的教育理论,掌握科研的一些基本方法。但必须指出的是,教育科研不是为研究而研究,而是为教育而研究。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当教师,课题上不上“档次”并不重要,发不发论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解决教育实践中最实际的问题。如果教师把教育科研看作是对自己教学的补充,是自己专业生活的一种方式,那么他就会凭借自己的力量,把草根性的研究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会成为研究的主人。其实,教育教学中的任何问题都可以成为教师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如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教学方式如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如何改变?评价与考试制度如何改革?和谐师生关系如何构建?……这些基于身边的小问题的研究,不仅可以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而且能够使师生生活状态得以改善和提高。在研修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发现自己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并将问题转化为课题,进行研究和反思,再将研究的成果或体会变成自觉的行为,从而不断提高自己,超越自己。
二、 三个得益
1. 学校得益。学校通过构建并完善校本研修制度,不断创新研修模式。在形式多样的研修活动中,教研组建设得到加强,教师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学校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尤其是学校文化的构建,当系学校发展的灵魂所在。校园文化一旦成为全体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识,成为学校愿景的一部分,它就有可能转化为师生的行为。这种行为体现在师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之中,就会产生一种文化能量,形成一种各尽其美、和而不同的境界。当然,教师教育境界的提升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会使学校文化更加和谐,学校发展更加充满活力。
2. 教师得益。在校本研修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等方式,由传统继续教育的“受训者”转变为以校本教研为主要活动内容的“研修者”。校本研修使不少教师学会了课题研究,学会了教学反思,学会了合作和交流,尤其是在关注问题、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提高,专业素养得到了提升,文化自觉意识不断增强,其教育热情和生命活力得以彰显。
3. 学生得益。毫无疑问,学校和教师的发展,最终是让学生受益。校本研修,直面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育实践,以问题为切入点开展课题研究,探索出教师发展的有效模式,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使学校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在“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学校课堂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再到“乐学”。只有“把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教育离不开思考。思考是有力量的,它可以改变人的工作方式,改变人的生活状态,激发人的潜能和发展动力。
如今,在教育行动研究中形成了一种好的理念: 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研究,结果即成果。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问题和困惑,而在这些问题产生与解决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研究与思考。
需要指出的是,教育是一项理性的事业。教育思考要“取法乎上”,没有高屋建瓴的理性思考,没有对学校和教师发展的正确定位,就会在琐事的圈子里绕来绕去,以致迷失方向。只有基于实践而又高于实践的理性思考,才会具有指导和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