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师的人,多力求素质全面、知识渊博,强调“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但这并不是最高的境界,最高的境界是创新。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本质特征和独有品格,是事物向前发展的核心动力。人类自从摆脱愚昧时代,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就具有了创新的要求和创新的本领。社会的发展呼唤创新,教育改革更加需要创新。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教育创新”,并把教育创新放到国家创新体系和知识经济全球化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来进行思考。进行教育创新,既是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当代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 教育应在继承与创新中发展
如何对待“创新”与“传统”,对于我国基础教育来说,一直是一个紧迫而重要的问题。在举国关注“教育创新”的今天,尤其需要冷静思考二者之间的关系。“深化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呼唤着教育创新,但教育创新离不开教育传统”,这应该是我们所坚持的基本观点。“新”是相对于“旧”而言的,没有对传统的继承,没有对所继承传统的了解,就不存在继承性创新。且不说早在先秦时代,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良知,“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因材施教”、善于启发的教学方式,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为师之道,就我国的基础教育来讲,也有许多好的传统,比如和谐的家庭教育、规范的常规管理、科学的班级管理、严格的考试制度、传统的自我教育及管理、严谨的双基教学管理、教师的奉献精神、学生勤奋刻苦的目标追求等。这些优良传统都需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
先秦教育家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即人人应受教育,实际上体现了“一视同仁”的崇高原则。在两千五百多年后的今天,教育公平仍是人们关注的话题,也是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坚持教育公平,做到一视同仁、平等相待,善待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正是当今教师必须坚守的良知。
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言,老一辈学者的一些“绝活”也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如梁启超先生给清华大学学生讲课,讲到要紧处,便成为表演,手舞足蹈,情不自禁,或掩面,或顿足,或狂笑,或叹息。讲到欢乐处则大笑而声震屋梁,讲到悲伤处则痛哭而涕泗滂沱。听他的课,实在是种享受。鲁迅先生讲课侃侃而谈,幽默风趣,每一句话都充满感情和力量,使学生感到意味深长。台湾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不仅著述颇丰,而且能把枯燥无味的古代哲理文化课讲得趣味横生。据说,他到成功大学讲四书五经(当时学生最不欢迎的课程),不到一个月,他上课的教室人满为患,学校只好安排他到礼堂授课。至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钱谷融先生的授课方式,则更加切合新一轮课改中提出的“以学论教,少教多学”的理念。他曾说过:“我和自己的学生上课的主要方式,就是一起聊天,我鼓励他们发言,往往一堂课下来他们讲的话比我还多。”
需要提及的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和教育管理改革的大趋势是融合。所谓融合,是各国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的整合,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结合。因此,面对创新,我们必须将外国教育的先进理念、成功经验与本国教育的优势相结合,形成新的理念和做法。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因此,教育应在继承与创新中发展。教育需要改革,改革需要创新,教育改革与创新,要以继承和发扬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为基础。没有了教育传承,就无所谓创新;离开了民族化,就不存在真正的全球化。
二、 教育创新是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
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由于过多地强调知识的传授,侧重培养考试的技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创新的抑制。“教育创新”的提出,就是要求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度来自觉反省、检讨我们以往的教育,要敢为人先,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法国科学家法伯做过一个很有名的“毛毛虫”实验: 他在一只花盆的边缘上,摆放了一些毛毛虫,让它们首尾相接,围成一个圈。与此同时,在离花盆6英尺的地方撒了一些它们喜欢吃的松针。由于这种虫天生有一种“跟随”的习性,只见它们一只跟着一只,绕着花盆边缘一圈又一圈地爬行。时间慢慢地过去了,一分钟、一小时、一天……毛毛虫就这样兜着圈子。在连续七天七夜之后,它们饥饿难当,筋疲力尽,结果全都死去了。毛毛虫的悲剧在于盲从。其实,只要有一只毛毛虫能“越雷池一步”,打破固有的习惯及跟随的习性,就会逃脱死亡的陷阱。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启示: 创新,必须勇于探索,更须对一些传统的观念和做法进行重新审视。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大凡有成就的教育家无不是教学的艺术家。在教书匠和教学艺术家之间,最大的区别恐怕就是教学的创造性。在一定意义上说,“创造性”和教学艺术是一脉相连的。克莱德·E.柯伦在《教学的美学》中说过,教学“达到了某些要求的创造性工作便是艺术”。特别是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谁动了我的奶酪》中有这样一句话:“陈旧保守,不懂得创新,你永远找不到新的奶酪。”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代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一个没有创新人才的民族,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现代人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否则会一事无成。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操作者,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使命。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自己就必须具有创新精神。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一个故步自封的教师,势必不受学生欢迎,势必被时代所淘汰。
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跨国公司决定辞退一位员工时,这位员工以具有三十年工作经验为由向公司老板申诉,不料老板回答他道:“不,你只有一年经验,只是将它重复了三十次!”这句话耐人寻味。每当有人提及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我就在想: 一个任教三十年的老教师,教学效果为什么比不上只教了三年的新教师?其实,答案也很明确,因为他在三十年里都在重复着一年的教学经验。
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教学实践要走出低水平重复的层次,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支撑。面对变化不定的课堂,面对课堂上发生的教学事件,当我们以经验的方式无法化解的时候,就需要通过创新思维和教学反思来提升我们的教育智慧。同时,反思教学会使我们从“日常教学”中觉醒过来。但现实中,一些教师却以正确自居,习惯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行为缺乏理性思考和质疑精神。清华大学的一则案例就很典型。有学生说:“印象中的清华学生,是一届又一届做着几十年不变的作业,我们还有思考的空间吗?”
因此,对于广大一线教师而言,要想真正成为一位名师,首先应该有自己的教学个性或长处,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尽可能地扬长补短,练就一手绝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这个“特”字,就意味着创新。
所以,我一直认为,一个教师的价值,不在于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有没有创新精神。我在一本书中看到过这样一个例子,也许对我们会有所启发。一个澳大利亚物理教师任教三十年,在他退休时,有人问他任教三十年有何体会,如何当教师?他说:“第一个十年我是在教物理,第二个十年我是在教学生探索,第三个十年是学生在探索,我在一旁给他们提供帮助。”显然,这是个很典型的优秀教师成长的案例: 三个十年,三种不同的境界。由此,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我认为要努力做到“三个转化”,即完成从教书到教学的转化,从以教师为主体的传输知识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转化,从事务型、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创新型教师的转化。因为,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自我发展和成长的需要。
据我了解,“教学”与“教书”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但是人们通常却把它们给混淆在一起了。所谓教书指的是教教材,出发点是传授知识,强调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为本位的。而教学就是用教材,注重的是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果说教教材是基本功的话,那么用教材则更多是教师的创造性教学。如果一个教师不仅能用教材而且还不受教材限制的话,那么一般讲他更容易成为一个名师、大师。
名师和一般教师不同的是,他们具有一种善于反思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像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她的“一篇课文三次备课”的原型经验,为我们指明了一条教师成长的捷径。同一篇课文,第一次备课时,只关注自我,不看任何参考文献,全按个人见解准备方案;接着进行第二次备课,广泛涉猎,分类处理各种文献的不同见解;然后进行第三次备课,边教边改,在设想与上课的不同细节中,区别顺利与困难之处,课后再“备课”。这就是进入了一种自觉的研究状态,这种关注自我、关注文献、关注现实的不断反复,在游泳中学游泳,在教学中学教学,无疑会真正有效地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
当下,对于教师成长有一个很好的概括: 专家引领、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但作为教师,如果不会反思,没有创新意识,即使再高明的专家,恐怕也不能对其起到引领的作用。“我们可以把马牵到河边,却不能按着马的头让它饮水。”(约翰·杜威)如此看来,教师成长,专业引领固然重要,但是重要的是内驱力,教师要有强烈的自主发展意识,要在教育探索与创新中前行。我国著名教育改革人士魏书生曾说过:“有作为的人,每天都在塑造着新我,每天都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设计自我。他的心灵像电闪雷鸣,不断放射出新的光芒和声音。”是的,教师应该有这样的发展意识,应该有这样的自我反思和创新精神。
无论是从教育本身,还是从教师的个人发展而言,从来没有任何时候像今天这样强烈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一般地说,创新精神是一种勇于突破已有认识和做法的强烈意识。创新是教师工作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突破。在当今教育改革中,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一定伴随制度重建,一定冲破传统观念,一定触及人的心灵。而对于教师来说,我们当前要做的就是: 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做起。有了创新精神,才有创新行为,进而获得创新能力。同时必须指出,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构建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在一种自由、安全、热烈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才能被及时、有效地激发出来。
应该承认,在大多数情况下,创新者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有一定的风险。但是创新不等于“全新”,不是什么都从头做起。创新也同样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和实践基础,需要脚踏实地,更需要有远见、有好奇心。面对教育创新,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将教学过程当做艺术创新过程,去探索,去研究,去实践。只有坚持在实践中总结,在研究中提高,在创新中发展,我们才能彻底消除职业倦怠,实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创新型”转化,成为一个真正的好教师、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