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世俗文化基础上,人类总在弘扬“真、善、美”的人性之光,追求个人的自由、民主、平等。这种共性的人类文化构成了人文精神的基石和精髓。例如中国传统文化倡导“人之初,性本善”的人文价值观;西方《圣经》宣传仁义、友爱、向善的价值信仰。
所有民族都弘扬这种共性文化、共同理想,具体表现为追求和平、尊重生命、维护公平正义、诚实守信、仁爱、慈悲、宽容、谦逊、礼让、克制等精神品格。基于这种人文精神,西方以“人”为中心的教育解放人的个性、肯定人的价值尊严、提倡人道主义、尊崇理性。
(二)人文教育的误区
在实施人文教育时,我们很容易走入这样的误区,从而约束了思维:谈人文,言必称孔孟之道。其实,以全人类的视野去看人文,人文精神并不等于孔孟之道,孔孟之道只是人文精神的一种版本,甚至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我们应该以博大的胸怀,海纳百川,学习吸收其他国家、民族的优秀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这本身就是对孔孟之道、传统文化最好的弘扬和发展。
另外,科技教育常常容易获得成就感,容易体现功利性价值。人文教育却从思想上影响和改善人,很难让人获得“功利性”的成就感。因而,学校教育常常“顾此失彼”,出现“重技术、轻人文”的现象。
(三)人文教育难在何处
人文教育应该以活动、事例为依托,仅仅依靠书本知识的课堂讲授,则显得空洞苍白。人文教育不仅要求教师有丰富的阅历、深刻的理解和思考,而且还需要设计实际事例,启发、引导学生“践行”人文精神,故而非常困难。
第一,当下的教育在人文教育方面几乎处于“空档”状态。因为人文教育内涵的不确定性,不同家庭持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导致家庭人文教育存在巨大差异,所传承的人文精神总是零碎的,而缺乏系统性。
第二,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人文课程。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论语》等人文经典,只有部分内容作为语文课文。人文精神本可在德育中培养,可德育被简化为政治课,而政治课又演变为教材中苍白乏力的大道理。多年来,教师照本宣科地讲授条条框框,学生则机械地死记硬背。这种教育方式不断被“近亲繁殖”,渐渐地,教师对人文精神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势必导致人文危机。有人曾将人文危机归结为宗教信仰缺失所致,其实不然。“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种危机还是长期的教育缺失累积所致。
第三,即使懂得人文的道理,每个人在实际生活中也很难做到思想、语言和行为的统一。更为严重的是,多年来,我们培养了一批口是心非、人格分离之人。势利的社会对道义和真理的放弃、对罪恶的无视,正在把教师、学生和整个国家拉进万劫不复的深渊。基本道德的缺失、道德大厦的坍塌也许是中国教育最大且最难修复的伤痛。
网络新闻说:因为教师的腐败,有高中生自杀了;因为学校的冷漠,有研究生自杀了。由此可见,人文教育的缺失不是知识的缺失,而是行为的缺失、自我约束力的缺失。违背道德的行为通常难以被发现,即使被发现而受到谴责,也不会立马造成多少物质或经济利益损失。因而,道德对人的约束力实在是太小了。在很大程度上,遵守道德规范全凭个人内心的自我约束。大多数人刚开始做有悖于道德精神的事情时,可能还会觉得“良心上过不去”。渐渐地,这种事情做多了,人也就麻木而无所谓了。也许他们心里在想:“良心”算什么东西,又不能当饭吃。尤其在物欲横流的今天,理想和道德的缺失,已经使得我们民族在坚持真理、恪守诚信、尊重生命、弘扬正义、富于仁爱、勤俭克制、自我约束等方面的精神品格被掏空了。以至于有些人在口头上“人文”大道理不断,其行为却是另一回事。
原本应该高尚的教师,很多已不再高尚;原本应该纯洁无瑕的学生,很多却逐渐变得世俗而不再单纯。道德秩序、制度规则常常被打破,形同虚设,导致“潜规则”盛行。有人戏称:当一切规则秩序都被打破之时,就是重新建立新规则秩序之日。可任何人文道德、精神和秩序的重建过程,至少需要数百年时间,甚至很可能以社会的动荡为代价。更何况在无秩序的状况下,罪恶泛滥,重建新秩序谈何容易。难道中华民族经历的沧桑还不够多吗?
第二节 工程和科学的区别
一、科学和工程是什么
科学至今尚无公认的标准定义。达尔文指出科学的内涵是发现事实与探究规律,曾将科学定义为:“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广义地说,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任何科学都旨在研究某个领域对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背后的共性逻辑规律。
科学揭示事物背后的规律,其研究结果往往是唯一的。简单地说,科学解释“为什么”,告诉人们“知其所以然”。探究科学真理,通常需要深厚的专业理论作基础,缺乏系统的大学教育,很难攻读科学的硕士、博士。
关于工程概念,中文里有两个不同含义,分别对应“Engineering”和“Project”两个单词。相应地,《辞海》有两种解释:(一)将自然科学的原理应用到工农业生产中去而形成的各学科的总称,如土木建筑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海洋工程等;(二)具体的施工建设项目,如京九铁路工程、三峡工程等。前者是抽象的概念;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化,指具体的活动过程。
国际上对工程(Engineering)概念有着普遍且基本一致的解释:工程是一个整体概念,是系列技术的有机集成。《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工程”解释为:将科学应用于最有效地转化自然资源,造福人类。美国工程师职业发展理事会将“工程”定义为:将科学原理创造性地应用于设计或开发结构、机器、装置、制造工艺和单独或组合地使用它们的工厂;在充分了解上述要素的设计后,建造或运行它们;预测它们在特定运行条件下的行为;确保实现预定的功能、经济地运行以及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斯愁:《工程与工程管理》,http:∥hi.baidu.com/wptbthucrebkpsd/item/8e86193e10bddf49023edcea。
工程不像科学那样探究唯一性的规律结果,而是从实际、问题需求出发,采用已有的技术、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有时只需“知其然”,不必“知其所以然”。正如某篇中学课文所说,“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工程的可行方案通常也不止一个。
很多工程的技术方法是经验的总结,以至于缺乏系统的大学教育照样可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例如:太守李冰修建都江堰工程;很多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从事软件编程工作,甚至攻读计算机专业的博士。这些专业的大学教育可以系统地学习相应的工程技术方法,并借鉴前人的经验而少走弯路。
相较而言,科学更抽象,工程则更具体,但两者并非对立的概念。工程是一种整体、宏观的概念,工程背后的规律是科学。科学则是蕴含在工程过程中、工程实施时应该遵循的普遍规律。甚至可以说,真理、规律本身是科学性问题,探究真理的过程则可视为工程性问题。
工程设计通常表示为图形化或其他方式表达的模型。由于工程项目或任务往往涉及多个方面,因此,工程设计通常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从整体到局部的过程。这种过程方法被称为“自顶向下”的工程方法。针对大型复杂系统,有时难以站在宏观、整体的角度来看待。人们习惯于从微观、具体的地方入手,逐步归纳抽象,得到整体工程系统的宏观抽象模型,这种过程方法被称为“自底向上”的工程方法。
系统性工程通常被设计为宏观、中观到微观的多层次模型,整体宏观的模型是系统的体系性、架构性的抽象思考,而局部微观的模型则是实施性、操作性的具体设计。工程设计常常交织地采用“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方法。
故事情节复杂的小说、结构复杂的绘画作品、业务流程复杂的管理系统、大型软件系统、大型工业生产流程,乃至面面俱到的政府工作报告等的构思或设计,莫不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些工程都需要采用“自顶向下”方法规划、构思和设计系统的体系模型;有时也需要采用“自底向上”方法,将收集到的各种素材进行归纳整理,提炼上升到系统的宏观体系高度。
二、过程可控管理是关键
大体来说,工程就是工作的过程,因而任何工程都具有过程性,包括需求分析、边界确定、方案设计、过程实施、测试验收、运行维护等主要环节。需求分析主要从“为什么”的角度出发,分析“做什么”的短期和中长期需求;边界确定则明确“做什么”到何种程度;方案设计确定采用何种方法、技术路线解决“如何做”的问题;过程实施解决“如何做”的“何时做”、“谁来做”等问题;测试验收根据需求或合同条款检查工程质量;运行维护则在工程成果投入实际运用后,实施维护管理。
工程设计和实施通常“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犹如小说构思,工程设计得到的方案通常都不是唯一的结果。只要方案可行,从理论上说,多个工程方案都可被认为是正确而被采用。究竟具体采用何种方案则取决于经费投资、前瞻性的定位思考。例如:马路可以设计成两车道的、四车道的,遇到大山,可以设计隧道、盘山公路,甚至绕开山体。
工程实施方总是希望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成本越少越好。如何保证工程质量,避免工程环节的偷工减料,工程过程的可控管理是关键,而不是取决于最后结果。对工程而言,过程可控,结果才可达,教育工程也不例外。如果小孩平时不认真,家长平时也不关心孩子的学习过程,孩子期末“临时抱佛脚”,考试成绩肯定不会理想。因此,我们不能只关注结果,只看到“台上十分钟”的功夫,更应该注重“台下十年功”的练习。
在实际生活中,工程问题远多于科学问题,如写小说、创作音乐、设计建筑等,这些皆可视为工程问题。针对工程人才,不是科班出身照样可以成材。李冰不是水利工程专业出身,却建造了都江堰工程;阿炳不是二胡专业的毕业生,却留下了《二泉映月》;金庸学的也不是中文系武侠小说专业,却创作了很多武侠小说;很多绘画大师甚至根本没有大学学历。国内外很多软件公司的技术骨干,其本科、硕士或博士也并非计算机专业。甚至有美国朋友告诉笔者,华尔街金融公司85%的员工并非金融专业的毕业生。
三、教育的工程性分析
广义地看,任何持续一段时间、由多个过程环节组成的事物,皆可视为工程,教育也不例外。所以,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一个人的教育,就是一个系统工程。”
既然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在于过程的可控管理”同样适用。教育工程相关的知识、技术、方法和过程,皆可参考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但却无法照搬别人的模式,更没有一种固定的标准模式可以参照。如果教育工程的质量出现问题,核心症结必定在于教育工程过程本身的管理控制。
当我们关注思想、技术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引进时,却忽视了学习、引进别人在教育工程过程中践行理念的过程和方法,纯属本末倒置。当这种思维广泛流行、长时间地“近亲繁殖”,并成为世俗思维的主导时,所得到的教育势必只会关注各种结果,忽视教育工程过程中的软知识培养。在本质上,这种教育即是经院教育,根本无法实现教育的目标。这时,教育工程的质量早晚会出问题。
第三节 教育工程设计的核心原则、目标和指导思想
教育是一个涉及面宽、持续时间长的系统工程。对这个工程体系的思考、谋划和设计,不仅需要考虑教育本身的共性规律,也需要考虑个体的差异性,遵循一定的工程规律和原则,将“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的工程方法相结合,方能得到科学、合理、可行的教育工程方案。因此,我们应该超越教育的目的、过程、内容、方法等,多方位地设计教育体系。
一、教育工程设计的核心原则
任何工程的设计,皆应设定具体的目标,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笔者将教育工程设计的核心原则归结为: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人为本,软硬兼施。
(一)大处着眼:指站在历史、人生和全球的高度,高屋建瓴地构思设计教育工程的架构体系。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面对个人在道德品行、态度习惯、能力方法、知识传授等方面的教育需求,我们需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结合个体生理发育和智力发展的规律,思考个人软件的层次结构,并使其清晰化。同时设计相应的学制体系,实现该层次结构,包括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
(二)小处着手:指站在较为具体的层次,结合个人软件的层次结构和相应的学制体系,从可实施操作的角度,思考并解决“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同时还需要设计过程管控、质量保证的方法和措施。任何美好的理想都需要落实,缺乏可操作的教育活动,再好的理想也只是“水中月、镜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