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教育工程
17639700000057

第57章 个人成功的方法(2)

古人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人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有这样的过程性规律:做同一件事情的过程持续得越久,就越消磨人的意志力和战斗力。因此,在“坚持不懈”的时候,需要把目标分解为一些小的、可完成的步骤,努力去完成第一、二个等小步骤。

一旦完成了一个步骤,我们应该认识到离目标更近了一步。这时,就可以对自己进行表扬,确定下一个步骤和小目标。这种坚持的过程就可以让人不断地尝到成功的滋味、建立成就感、享受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

人们常常疑惑:当出现“再而衰,三而竭”的情形时,该怎么办?这时,只能靠自己坚持。你可以停下来思考:不付诸行动会有什么坏处,付诸行动又会有什么好处。由此形成推力和拉力,促使自己尽快行动。

3.认真付出,合理期望

当你努力付出的时候,应该对所需付出的努力做出正确的期望。我们不妨遵循一种“60—80—100—120”规则,设定合理的心理期望值,并预计最坏的结果。当尽自己所能付出努力、老天也助力时,得到的结果可能是100分,也许是120分,甚至更好的结果。但得到的结果也可能只有80分、60分甚至更糟糕。当结果为80分时,应该从心里觉得比较满意;如果只得到60分,也应该从心里安慰自己,“好歹及格了”;当情况更糟时,需宽慰自己,生活还得继续,凡事应该“向前看”,明天也许会变好。

当结果不甚理想的时候,可横向比较一下,是否有人比你做得更差?即便自己做得最差,也可以纵向和自己的过去比比,甚至想想“比自己做得差的人还很多”、“结果并没有更糟糕”、“情况已经这样,还能怎么样呢”。不妨发扬点“阿Q精神”自我安慰,坚信“接下来会更好的”,让自己尽量快乐地坚持下去。

同时,还应该理性地分析“结果不甚理想的原因何在、过程是否有问题”。从“勇于犯错”的过程中,围绕态度、习惯、方法等方面,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尽量避免下一次“犯错”。人不可能永远不犯错,但要尽量避免一错就倒下和一错再错,更不能永远都错。如果永远都犯错,那就说明态度、习惯、方法等方面肯定出现了严重问题。避免一错再错也是个人逐步改善的过程,关键在于能否不断改进。

(四)个人行动之精力

哪怕完成一个很小的目标,也需要付出100%的努力。而所需付出的努力需要具有良好的精力作为保障。行动的精力与身体健康成正比。因此,个人应尽己所能,通过锻炼、饮食、休息、睡眠、娱乐等方式保持健康,改善精力。同时,还需要找出一天当中精力最旺盛的时刻用于行动,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疲倦的时候还坚持行动,反而会“事倍功半”。

(五)个人所处的环境

环境包括家庭、亲戚、朋友、社会以及周边的世界,同时还包括了发生在身边的任何事物,甚至包括自己无法直接掌控的事物。很多人在事物发展不如意时,经常会找一些借口或错误地认为有些事情的发生是没有原因的,所有的事情都是靠运气,这就是命运。

环境确实是一个与运气、风险有关的因素。但是,命由天定,运却可以运筹。当好运和机会来临时,也只有准备好的人才能抓住它。“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里“支点”和“伯乐”就是外部环境。

人要主观地改变自己的环境非常困难,但人又离不开社会、朋友和周围的环境,因此,人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朋友、合作伙伴来改变自己的环境;也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软件水平,来提升自身的价值和影响力,从而交往更多的软件水平高的朋友,逐步影响和改变自身的环境。

目前即使仍不具备改变环境的能力,你还可以做两件事情: 第一,预防,在做任何决定时,需要尽量考虑各种风险因素;第二,补救,在做任何决定时,针对意外情况出现或失败发生,至少可以准备一个后备方案。

同时,还要清楚认识,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所处环境不太理想,而自己却难以改变它时,该怎么办?此时,你有四种选择:离开所处的环境、适应所处的环境、与现实环境对立、逃避现实。

有的人很聪明,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却焦头烂额,我们常说这样的人智商高而情商不足。因此,适应环境常常与个人的情商有关,需要的是智慧而不是聪明。其实,情商不仅需要智商,更需要良好的道德、态度、习惯等。人可以不聪明,但不能没有智慧,智慧表现在对未来发展的“势”的认识、适应和把握上,谋定而动,顺势而为,借势而发。这里所说的“势”指未来发展的趋势,包括环境发展的势和个人发展的势。这两种“势”都有“大势”和“小势”之分。大势指更为长远的、整体性、战略性的“势”;小势指相对短期、局部性、战术性的“势”。其中,“小势”要顺应“大势”,个人的“势”要顺应环境的“势”。当觉得所处的环境不理想时,首先需要评估:个人的大势、小势能否适应环境的势,是否需要改变环境。如果不愿意改变环境,那么最好让自己适应环境,与环境对立、逃避现实均非明智之举。

三、五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五个要素对个人成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前四个是个人的表现,第五个是个人难以控制的因素。同时,环境、脑力和精力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而且硬件、精力与环境只能有限度地改善。这是因为人只能适应环境而不能控制环境;人受教育的过程、大脑的后天发育受制于所处的环境和个人成长的经历;个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同样受到自身身体硬件能力的束缚。

与硬件、环境、精力不同的是,个人软件和决心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后天可以极大地改善。因此,在个人走向成功的过程中,通过教育,改善个人能力的软件、行动的决心是核心。也正因为如此,“知识改变命运”的说法具有一定道理,但作为主流观点被普遍宣传,误导了人们的认识,使很多人认为通过读大学、博士,学好书本知识,就能改变命运。更为严重的是,这种角度和标准相对单一或失于偏颇的观点,会导致教育只注重知识结果、世俗思维方式单一化,人们考虑问题、评判事情普遍缺乏全局性和整体性的思考。其实,真正能改变命运的主要是道德、态度、习惯等软知识。

同时,这五个要素并非孤立的,它们之间互相影响和补充。个人软件的提升会改善他的硬件、精力与环境方面的因素,决心可以通过树立正确的态度得到改善。譬如,如果自身具有较高层次的软件,那么在工作和生活中就有更多的机会交往较高层次的人,从而使环境大为改善。

在成长过程中,个人需要不断地自我调整,让这五个要素都往正方向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对小孩来说,这难以做到,因为小孩并不能看清这些方面的影响而进行自我调整。因此,老师和家长不仅要关心小孩的知识学习,更要协助小孩进行调整,尤其是在面临挫折和选择时,关注他们的道德、态度、习惯、思考和决心。本书前面提到高考状元们的职业表现低于社会的期望,也许可以从这五个要素能否协调发展中找到一些原因吧。

在给有些朋友的小孩提供学习方面的建议时,笔者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孩子的成绩原本不错,由于受家长责备、老师批评,该学生就认为老师不相信他、不欣赏他。自信心受到打击,小孩对学习没有了积极性,态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逐渐形成了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甚至自暴自弃。这时,不良习惯蔓延到其他课程,学习成绩急剧下滑,极易形成恶性循环,最后成为一名所谓的“差生”。很少有学生能自己走出这种逆境,不良习惯还会蔓延到他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在他心里,可能一生都会背上“我是差生”的烙印。

同样地,实际生活中也有很多正面的事例。鼓励式教育被倡导,就是因为这种方式能改变学生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自信,养成积极、良好的个人软件。然而,很多父母总担心孩子这样累着、那样伤着,在他们眼里,孩子永远也长不大。但是,在汶川地震时,一些“小男子汉”使我们看到这些小孩在面对灾难时,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勇敢、坚强、独立和有担当。教育就是要引导孩子进入这种良性循环的状态,尽量避免负面情形的出现,即使不能避免,也要让这种负面的例子和影响尽量少些。

第三节 个人的差异性和软件基因性

一、人有别于动物

人和其他动物一样,只是生物链中弱肉强食的一个环节。人之所以能成为地球的主宰,不是因为其力量比其他动物强大,而是随着人类的进化,智力和文明也同时在进化。因此,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智力。

在智力进化的同时,人类的文明也在进化,形成了具有道德、宗教、法律等约束的现代文明社会。如果某个人一生下来,就像原始人一样,生活在一个弱肉强食的环境中,那么,这个人与动物、原始人何异之有?

身体和大脑等硬件是天生的,人所生存的环境决定了其软件教育的水平。在现代社会中,从诞生之日起,人就已经融入了现代文明社会。而这种现代文明却是人类文明沉淀了几千年的结晶。人生只有短短几十年的生命过程。正是基于这种现代文明,一个人也才能通过后天的学习,掌握人类几千年来积累的各种科技、知识、文化和思想。因此,现代人的一生所学,甚至远远超过了其他动物和原始人数千年内进化过程的知识增量总和。

夸美纽斯指出,“人之所以成为人,只是由于在最适当的年龄,即在儿童时期受到了所应当获得的那种教育”。人,作为一种动物,有且只有通过教育,才能驯化成为现代人。所以,一个现代人区别于其他动物和原始人之根本,就在于他接受了这种现代文明的驯化,培养了良好的个人软件,包括道德、态度、习惯、能力、方法等。这里所说的对人的驯化教育,不仅是学习知识的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影响,尤其是宗教、道德、法律等方面的约束。

在看到“小姐杀人案”和上访事件的新闻报道后,笔者曾思考我们的社会到底缺失了什么。不管有没有宗教信仰,人生都没有豁免权,现代人的行为至少应该受到道德、法律的约束。但是,正是一些掌握权力的官员无视道德、行为规范乃至法律的基本约束,为所欲为。甚至很多人接受过大学教育,是这个社会中受过高等教育、本应该具备高素质的人,却对“小姐”或平民百姓没有起码的尊重。在他们眼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姐”和平民百姓只能服从,如果出现一丁点不顺从或反抗,他们的行为就像脱缰的野马,与原始人和其他动物一样,表现出没有任何约束的动物本性,甚至迅速地激化了社会矛盾。如果这个社会出现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掌握了很多知识,然而行为上却没有任何约束,那么,这个社会能称为现代文明社会吗?笔者就在琢磨:这些社会现象说明了什么?我们的教育是否存在缺失或不完整,使得我们的民族在很大程度上,尚不是一个理性成熟的民族?

二、人与人的差别何在

90%以上的人并非因先天遗传而存在巨大的智力差异。那么,不管是小学同学还是大学同学,也不存在巨大的先天智力差异。但在走向社会十年后,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即使学习成绩差不多的同班同学,也可能出现很大的分化:有的成了政府要员,有的成了大学教授,有的成了创业成功的老板,而有的却下岗了。学习掌握同样知识的同学,差别为什么如此之大?又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些个体性结果的巨大差异?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个人硬件和个人软件两方面。软件依附于硬件而存在,我们不能将个人硬件和软件完全割裂开。虽然个体的硬件差异主要由遗传基因所致,但这种差异也只有通过后天的教育、训练才会有所表现。如刘翔的身体硬件使得他比较适合于体育运动,但也只有通过较为科学的训练,他才可能获得奥运会金牌。在他成功的背后,身体条件(个人硬件)和正确训练(个人软件)缺一不可。

在智力方面,先天的遗传和继承只是智力发育的基础。先天的聪明对智力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有时甚至很大,但却不宜过于强调先天聪明的决定性作用。对于大多数人,后天的教育对个人软件的发展,相对于先天遗传存在的个体差异,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夸美纽斯就指出:人都具有接受知识的智力;智力低到不能接受教育的地步,在一千个人中难找到一个;即使对于这种智力极低的人,教育还是可以发挥一定作用的。

假定存在这样一个极具天赋的天才,其遗传基因使得他可以成为世上最聪明、最有成就的人,但一生下来就和狼在一起,长大以后,他充其量只是一个聪明的“狼孩”;如果在我国当下的教育环境中成长,他很可能获得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成为高考状元,但却难以成为杰出的创造性人才;如果从生下来一直接受良好的教育,长大以后,他很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伤仲永和南橘北枳说的不就是同样的道理吗?因此,人与人之间差异之根本在于通过后天教育培养形成的个体软件,个体软件差异之核心不在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在于道德、态度、习惯等软知识。不同的家庭教育、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综合地影响了个人软件的形成与发展,从而导致这些软知识的巨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