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众传播的不良影响,青少年文化认可缺失大众媒体特别是有的小报小刊带有浓厚的商业氛围,不利于青少年树立良好的价值观;青少年群体传播能力较强,这种导向容易引发青少年的不良心态,如高浪费、攀比等。青少年文化属于“边缘”文化,深受传统文化和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又具有独特的批判性、创造性和主体性,但是青少年文化不被广泛认可,褒贬不一,从而使得青少年文化的内容和涵义不确定、不断变化,这就导致了青少年在道德认知和自我定位上产生模糊和矛盾,是非观念混淆不清。
二、影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因素
推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开展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在实际的进程当中,由于某些领导的认识不到位或受社会上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建设工作可以说是困难重重。
1.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消极腐败现象,冲击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社会风气不正、腐败现象严重是社会环境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原因。应该说,多年来各级党团组织从培养跨世纪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高度出发,在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是比较明显的。但是当前在党内和社会上存在的一些腐败现象,对正面教育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使青少年产生以下三种误区:一是思想上的困惑。青少年往往把消极腐败现象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联系起来,难以全面准确地把握问题的实质,对思想教育的内容产生怀疑。二是感情上的失落。青少年对社会腐败现象表现出极大地愤慨,但又显得无可奈何,于是便心灰意冷,消极悲观,甚至对党失去信心。三是行为上的扭曲。某些社会腐败现象在导致青少年思想苦闷和情绪消沉的同时,也容易产生直接的消极影响,如:对个人利益、个人需求、个人价值片面夸大,造成个人主义的蔓延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扭曲、错位和偏斜,出现道德“滑坡”、青少年犯罪案件增加等社会问题。
2.某些单位和地方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重视不够当前,一些单位和地方只是一味地重视物质文明建设,这就容易出现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即“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有些领导对这项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真正担负起领导责任,只重视经济工作,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片面追求数字指标,把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当成可有可无、可抓可不抓的“软任务”,没有摆到应有的位置,缺乏强有力的教育措施,难以产生理想的效果。由于这种状况,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一些消极负面的影响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抵制和正确引导,就容易滋生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意志薄弱的青少年,产生了令人忧虑的社会问题。
3.传统的思想教育体系僵化,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目前学校教育中,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学校在思想道德建设的体制机制、经费投入、队伍建设、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途径措施等方面,还有许多与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实际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此外,家庭教育中忽视品德教育,家长对孩子爱护有加、教育不够,或忙于工作、挣钱,无暇顾及;教育者素质难以适应新形势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才的要求;由于经济制约,青少年的文化阵地建设相对滞后,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这一切都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
4.错误的舆论导向,对青少年思想造成消极影响现今是现代科技迅猛发展、大量信息快速传递的时代,舆论宣传在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中起着不可低估的影响。但是近些年来,由于教育主题不集中、文化市场管理不严、思想文化领域精品不多等原因,致使宣传教育缺乏力度,一些内容荒诞、色情淫秽、格调低下的“精神鸦片”污染了社会风气,毒害了青少年的灵魂,对青少年的思想造成消极影响。
在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以下因素的影响:一是市场经济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冲击。当代青少年的生活环境是一个开放式的环境,受形形色色的思潮冲击,特别是一些不良的风气和不健康思想,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二是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尚不完善。目前还没有一套内容完整、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的长效性、科学性、实用性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三是社会对教育急功近利的导向偏差。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使一些学校在升学指挥棒下,抓智育和德育一手硬一手软,学生缺少一个丰富有效的德育课堂;四是各部门及社会有关方面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各自为阵。特别是对于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整顿存在一阵松、一阵紧的现象,缺乏长效的、彻底的手段和措施,一些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不良文化场所未得到有效监管。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在当前形势下,对制约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因素进行调查与思考,有极其深刻的意义。如果对制约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社会因素进行总结分类,大致可以分成宏观环境的影响、虚拟环境的影响、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三类。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主要是指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正之风、不道德行为,如市场上买卖的短斤少两、高校招生中蒙骗家长、短信诈骗的防不胜防等,不良的社会风气也在青少年群体中产生不良影响,导致他们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另一方面,青少年的价值观也会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影响。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国际敌对势力思想文化渗透,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给世界观尚未形成的青少年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二)虚拟环境的影响
“虚拟环境”语出美国新闻工作者李普曼,后经日本学者藤竹晓而广为人知,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所谓的“虚拟环境”主要是指网络环境。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青少年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1.网络虚拟化,导致青少年行为失常
网络是一个虚拟社会,在这里是绝对自由的,没有任何约束。青少年可以依据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说任何不负责任的话,做任何不负责任的事。调查发现:在网络交往中,青少年大多以匿名方式进行,“反正没人认识我”,这会使道德素质有待提高的青少年进入一个无拘无束的“世外桃源”,天马行空,独自翱翔,以至于导致行为失常,作出不该做的事情。
2.低级庸俗的文化产品成了“反面教材”
借助网络这一便捷的传播工具,各种低级庸俗的文化产品得以为广大网民熟知,流向文化市场,如色情、暴力等富有刺激性内容的书刊、影视、碟片等。青少年是非辨别能力差,好奇心强,往往对这些庸俗作品产生浓厚兴趣而不能自拔。
3.传播“黄毒”,毒害青少年心灵
色情图片、录像、电影,各种性服务信息占据着网络市场,黄色网站明目张胆。“黄毒”严重侵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北京师范大学对6个区53所中学的3000多名学生进行调查显示:22%的中学生浏览过色情网站,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吃惊的数字!兰州一名年仅15岁的男生,因经常浏览淫秽图片,竟然心生邪念,将一名9岁的女孩奸污,这又是一个多么令人痛心的案例!
(三)家庭环境的影响
1.家庭结构不健全
有关专家指出:单亲家庭或是离异家庭的子女,情感失落,过早感受人间冷暖,常常导致心理逆反,甚至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某大学等部门开展的“网络成瘾原因及危害”,通过对3000名上网青少年的问卷调查,显示近五成“网虫”家庭结构有缺陷,与父母一方单独住在一起的占20.95%,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的占27.62%。
2.家庭氛围不和谐
家庭管理粗暴化、家庭成员之间缺少情感交流,都会给青少年心理造成障碍。青少年因父母教育方法粗暴,与父母之间缺少情感交流,有的整天泡在网吧中,有的则离家出走,有的甚至走上歧途。
3.家长的纵容溺爱
在现在的社会里,孩子多是家里的“独苗”,越来越受到家长的宠爱,孩子要什么,家长就给什么,力争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而溺爱、纵容容易导致孩子产生虚荣、攀比心理。
4.家庭生活方式不健康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举一动,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家长整天沉迷于烟酒、毒品、黄色书刊中,对孩子的影响则是可想而知的。
三、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
进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就是为了使他们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迎接新世纪教育信息化的到来,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教育问题。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将会是一项长期和系统性的工作,开展如此的工作我们一定要谨慎而果断,不能畏手畏脚,也不能盲目武断。因此,就要遵循执行此项任务的具体实施原则。
①坚持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原则。既要体现优良传统,又要反映时代特点,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
②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出发,寓教于乐、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喜闻乐见的形式、鲜活通俗的语言以及疏导、参与、讨论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增强感染力和吸引力。
③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思想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综合运用教育、舆论、行政、法律等手段,更有效地引导青少年的思想,规范他们的行为。
④坚持知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体验教育、实践教育和养成教育,注重自主参与、自觉实践,引导青少年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思想道德规范。
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一)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建议
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在贯彻实施建设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要认真贯彻《全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全社会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国民素质,积极开展打假活动和诚信教育活动,努力打造诚信、和谐、公平的社会主义社会。
②要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宣传作用文化产品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精神食粮,文化部门要多出思想内容健康、艺术感染力强的优秀作品,真正做到“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同时,文化监管部门要严把文化产品进口关,坚决抵制和杜绝暴力、淫秽等内容不健康的文化垃圾的侵入,切实为青少年的健康茁壮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各类大众传媒尤其是面向青少年的媒体,要以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为己任,向青少年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各级各类媒体要围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做好宣传工作,坚持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相结合,经常性宣传与集中性宣传相结合,及时报道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进展、先进典型和新经验,同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对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问题进行跟踪报道,督促事情得到处理落实。
③加强网络建设,充分发挥信息网络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阵地作用各类互联网要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风气;加大网络管理力度,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杜绝网络法律“真空”的出现;加大对网络犯罪特别是网络色情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运用网络;加强虚拟空间的道德教育,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空间;加强对青少年的“网恋”防范力度,广泛宣传未成年人网恋的危害性,严禁青少年利用网吧进行“网恋”,并通过法律形式控制未成年人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