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校长决策第一推动力丛书-校长的知识与能力
17857000000011

第11章 教育科学知识(10)

现代教育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现代教育的开放性,表现在学校与社会的相互沟通上,与教育民主化、教育信息化、教育终身化的发展趋势相一致。学校教育要对全社会开放,把自己的触角延伸到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中去,成为社会文化的中心。另一方面,学校教育也要让社会参与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去,利用多种教育途径的合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在传统教育中,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与现实社会生活相隔绝。这种封闭性的教育系统难以造就开拓创新的现代人。现代学校必须拆除封闭的围墙,与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发生联系。把学生从单纯的课堂引向复杂的社会,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增长学生的知识才干,以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了解、适应和创造社会。

现代教育的开放性,从更广的范围而言,还表现为教育面向世界、对外开放的国际化趋势。现代交通、通讯技术的高度发展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带来了地理概念的变化。在今天的“地球村”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完全孤立于国际社会之外而长期生存与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大势所趋,各国教育都只能是国际化教育的一部分。我国为推动教育国际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发展和管理教育的成功经验;支持留学教育和教育互访;大力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教育国际化不仅意味着了解和掌握国外的语言文学,更重要的是形成从全人类利益、全球观点出发考虑问题、理解国际社会、关心和宽容异国文化的国际精神。国际理解教育,就是要通过扩大各个领域国际知识的传授,让青少年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的历史和现实,把世界各国民族文化看成是人类文化的共同遗产。国际化教育要使年轻一代成长为具备人类意识和全球意识的世界公民。引导他们从小学会关心全球的生态利益,学会珍视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长大自觉维护世界和平,关心人类的共同进步。

我们应该明确的是,国际化不等于西方化,并不要抛弃民族性。我们在倡导全球意识时,也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吸取人类文明精华的过程中,还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在保持中国特色前提下的国际化教育,是一种民族性与国际化统一的开放性教育体系。现代教育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端,向现实的社会生活贴近,与现代的国际教育相连。开放性国际化教育塑造着国际通用型人才。年轻一代将在世界大舞台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为祖国和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

(五)现代教育的超前性和素质化

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在逐渐改革。如果说,农业时代的人重视过去,教育以传授知识经验和道德规范为主;工业时代的人重视现在,教育偏重人的智力发展;那么信息时代的人则重视未来,教育的重心转向促进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现代教育呈现出超前性和素质化的重要发展趋势。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具有超前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报告中指明了世界教育的发展势态:“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现在,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现代社会在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方面出现的世界性特点是教育先行于经济发展,教育是科技进步、经济繁荣的巨大动力。人们在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中,必须优先考虑人的培养,优先投资教育。教育效益的周期性比较长,今天播撒下的种子,明天才会开花结果。教育的自身特性也决定了未来社会所需的人才要提前培养。教育的目标从来都是指向未来的。传统教育是面向过去或维持现状的适应性教育,稳定是一种准则,改变只是偶然的。而现代社会是变革的社会,无论是物质生产还是人们的精神世界均处于迅速的变化之中。现代教育只能是立足于过去—现在—未来的交接点上实行创新性教育,培养具备强烈的未来意识和适应变革能力的现代人,现代教育才真正成为为了未来的事业。

面向未来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素质化,是指现代教育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最终目的的趋势。当今世界是充满竞争的世界,经济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高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素质的较量。现在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都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身心强健的高素质人才。我国传统应试教育是以应付升学考试、追求升学率为目标的,仅以考什么来决定教什么,造成学生被动学习,身心素质片面发展。应试教育是面向昨天的教育。为了适应新的时代对人才质量规格的新要求,现代教育必须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推行素质教育。现代教育要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培育勇于进取、善于创造、人格健全、个性鲜明的一代新人。素质教育通过促进个体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进而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的水平。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面向未来的实践性努力,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跨世纪工程。

综上所述,普及性和民主化、科学性和信息化、多样性和终身化、开放性和国际化、超前性和素质化,从不同的侧面勾画了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规律。现代教育的五大发展趋势不是彼此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它们交织在一起共同汇入了当前世界教育改革的大潮,同样,它们也代表了新世纪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进步走势。我们只有把握教育现代化的大趋势,深化教育改革,才能切实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开创祖国灿烂辉煌的明天。

三、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