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校长决策第一推动力丛书-校长的知识与能力
17857000000012

第12章 教育科学知识(11)

教育现代化所包括的内容,最早是由当时的国务委员兼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同志概括的。李铁映同志在1993年3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奠基工程》一文中说:“要通过改革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不仅指校舍和设备的现代化,首先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现代化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实现教育现代化是一个改革、创新的过程。要解放思想,改革一切不适应现代化需要的观念和制度,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探索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路子。”1994年柳斌同志在谈到教育现代化时这样指出:“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当务之急是教育自身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是教育手段、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江苏省教委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水平为参照系,适应苏南地区乃至全省从20世纪末起到21世纪初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作为江苏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即到20世纪末达到亚洲“四小龙”20世纪80年代末的平均教育水平,到21世纪中叶接近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于1993年底印发了《关于在苏南地区组织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试点的意见》,提出了要实现教育思想、教育发展水平、教学体系、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育管理等六个方面的现代化,并指出这六个方面是具有内在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虽然关于教育现代化究竟包括哪些内容,人们在理解和表述上也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别,但从总体上说来,其认识已基本趋于一致或者说已形成相对稳定的共识。

教育现代化的内容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应有所增加,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学校课程、教育技术、教育管理、教师队伍、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教育评价和教育的归宿即人的现代化等十个方面。

教育现代化所涵盖的十个方面不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每个方面又都包括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要求可作如下概括:

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实现教育思想的现代化其关键是转变教育观念,舍弃传统教育观念、理论、思想中不适应经济社会现代化要求的部分,并在继承中发展,实践中创新,形成一系列适应并有助于经济社会现代化要求的教育思想、观念、理论。

第一,必须突破教育本质内涵的传统界定,充分认识到教育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又是经济社会发展及现代化的助推因素;

第二,教育是科技发展的母体,也是科技转化为第一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教育与科技并列构成当代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第三,教育是现代文明市场经济的重要的文化支撑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奠基工程;

第四,教育必须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第五,教育必须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在管理中既尊重教育规律同时又科学地引进和运用市场机制等等。

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实现教育制度的现代化,就是要改革现行的已难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制度,建立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教育制度。这里包括:

第一,改革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扩大地方以至学校的权限;

第二,在一定时期内,基础教育的学制保持多样化,以后将再产生一个基本学制;

第三,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建立并完善职教体系;

第四,建成科类齐全、层次,比例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

第五,重视早期教育和终身教育等等。

学校课程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也是教育思想的具体化,即是说,任何科学而正确的教育思想都必须主要通过课程内容来体现和实施。这里包括:

第一,课程结构的健全合理使之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如增开交叉学科、环境课程、活动课程;

第二,课程内容既要重视传统教育体系中的精华,又要及时反映当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崭新成果;

第三,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着力于受教育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

第四,根据课程内容的要求,以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提高与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建立起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全新的教学方法;

第五,改革一切不适用社会发展的落后、僵化、陈旧的学习等等。

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因为新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都必须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活动去贯彻,受教育者素质的培养又直接依赖于教师的素质,因此,师资队伍的现代化在整个教育现代化进程和体系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和作用。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包括:

第一,教师的师德修养,这要求教师具有严格的行为规范;

第二,教师的知识水平与结构,这要求相应的学历达标要求;

第三,教师的教学能力,这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教学基本功和技能技巧;

第四,教师的教学改革创新意识,这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科研能力;

第五,教师队伍的整体效能,这要求教师队伍结构的合理;

第六,教师知识和能力的不断更新,这要求具有教师在职学习、进修的条件与机制等等。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其重点是与现代化教育观念和教学质量直接相关的技术和装备条件,就是要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体能训练器械、艺术教育手段、科学实验及生产实习设备来武装学校。但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并不仅仅是静态地指电教设施和装备条件,它还应包括:

第一,教育技术对处于不断更新、发展过程中的知识、技能的教学训练所要求的适应状况;

第二,教育技术对不同教育对象全面素质培养、潜在能力培养及个性创造所要求的适应状况;

第三,是适应于经济社会现代化及整个教育现代化进程要求的各种教育技术更新的能力,既包括自我更新的能力,又包括从社会各界获取这种能力的条件;

第四,教育技术作为教育资源具有较高共享程度、灵活有效的共享机制,从而发挥最佳的效益等等。

教育管理和教育评价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保证。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是否能顺利地转变为适应现代化要求的教育行为,现代化的教育内容能否得到实施并取得预想的效果,现代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及整体效能否得到最优发挥,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能否产生最佳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教育管理和教育评价的水平与质量状态,因此必须充分重视教育管理自身的现代化和教育评价的现代化。这里包括:

第一,明确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即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起两个积极性;

第二,以素质教育的实施为目标,以社会效益为宗旨,自觉地规范教育行为;

第三,决策体系的科学民主、高效;

第四,是管理体制(既反映政府与学校的关系也包括学校内部的各个方面及环节)的合理状态;

第五,运行中既能引入市场机制又能充分掌握市场机制作用的特点;

第六,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具有活力的管理者队伍;

第七,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作用,使其具备导向、激励、调控、鉴定和选拔的功能等等。

人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归宿。教育现代化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实现的教育系统和教育制度的全面进步的历史过程。其核心是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归宿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包括:

第一,现代化的人应具备良好的精神心态,有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有大胆竞争、善于使用的精神,有高度的法治精神,有崇尚科学、崇尚真理的精神;

第二,现代化的人应具备一系列新的素质,有新的视野、新的思想、新的知识结构、新的能力、新的思维和新的风貌等;

第三,现代化的人还应具备一系列新的意识,包括经济意识、市场意识、科技意识、开创意识、风险意识、进取意识等等。

从以上内容可以清楚地看到,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每一个方面的内容都是一个具有丰富内容的子系统,是一个由多重目标构成的目标体系,它不仅要求我们对教育现代化作出系统的整体的理解,而且要求我们对教育现代化的实施作出科学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