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校长决策第一推动力丛书-校长的知识与能力
17857000000013

第13章 教育创新知识(1)

第一节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教育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巨大的威力和人们难以想像的速度深刻影响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当我们悄然进入21世纪的时候,一种全新的经济正在形成和发展,爆炸性地向全球扩张,把人类带进一个全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这种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主要基础发展起来的,它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型的经济,其核心在于创新。它强调劳动者的创新素质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因素,主张创新发明、设计以及创造性观念、理论等以创造性智慧为特征的因素能够带来经济的可持续和稳定的发展,并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当前,创新能力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已日益显露出其独特的地位和价值,这是由知识经济时代特殊的经济增长方式决定的。可以说,没有创新,知识经济主体便失去了生命力。

一、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从宏观角度来看,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持久动力,没有创新的民族是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华民族曾经在世界历史上创造过灿烂的文明,尤其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有力地显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智慧和卓越的创新才能。但是,到了近现代以后中国的创新能力却明显地逊色于其他一些国家。以当今世界科学界的最高奖项诺贝尔奖为例,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科学实力和创新实力。从诺贝尔奖设立至今已经进行了百余次评选,然而,在这百余次、千余人的获奖名单中,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泱泱大国——中国却没有一人(指中国籍公民)获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杨振宁、李远哲、李政道、朱棣文等六位美籍华人却在别国的国土上获此殊荣。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严峻而现实的问题,为什么聪明的中国人只有在外国的环境中才显示出他们更高的创新才能?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和深思的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国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我们还缺乏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土壤,还没有形成系统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创新对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意义当然不仅仅在于获得诺贝尔奖,其真正意义在其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目前许多国家都把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如一直以“模仿”为主要特征的日本,曾极力主张用高投入来购买美国的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线,立足于利用别国创新的知识来开发制造产品。虽然日本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一度奇迹般地迅速崛起,大有称霸世界之势,但是面临以知识和技术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由于其经济发展缺乏自身的创新机制,便失去了稳定的基础,以致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遭受巨大损失。因此,当今日本政府为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已开始大力调整教育和科研政策及体制,决定告别“模仿时代”,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立国”。近几年,日本对科研创新投入的经费呈明显上升趋势。

日本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所采取的这一举措应对我国有所启迪。我国由于多方面原因,如投入不足以及创新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尽合理等因素,使得创新能力与国家需求以及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很大。因此只有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创新体系,全面提高民族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我国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格局中的地位,这一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创新不是凭空臆造,它建立在知识的传播、转化和应用的基础之上。而这一切又深深扎根于教育的基础之上。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均离不开教育对它的支撑。因此,全面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首先应从教育创新入手,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突出当代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真正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水平。只有这样,才可能使我国顺利过渡到知识经济时代,缩短与发达国家在知识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

二、创新教育影响个人良好素质和人格的形成、发展

从微观角度来看,创新教育对个人良好素质和人格的形成、发展也同样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学习是一种继承性、维持性的学习,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原来已经确立起来的观念、方法和原则,以应付已知的、重复的情景,这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还可以解决问题,然而,在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知识、科技以及经济发展瞬息万变,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与以往大有不同。人们不仅要适应原有社会的生活规律,更需要改造和创造新的生活条件,不断完善自我,这就需要强调创新精神、创新观念和创新行为。人们也只有接受创新的教育、进行创新的学习,才能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敏捷地接受新知识,才能创造世界,创新生活。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在北京大学讲坛上讲了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可以说,卓越的创新能力充分地体现了一个人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和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创新能力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和精神状态以及综合素质的体现。基于创新教育对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曾把它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的目标都重要。”

不论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角度看,还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看,实施创新教育已显得非常迫切。虽然在历史长河中,早有创造教育的呼声,如早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曾极力倡导创造教育,他的老师美国教育家杜威也曾就传统教育中缺乏创造性的弊端提出过批评,提倡创造教育,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但是由于工业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创造教育并未真正被重视起来。如今,我们面对第三次人类文明——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需求已日益迫切,它要求从教育体系、教育模式、教育结构、教育方法以及教育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对教育进行创新,切实提高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培养大批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第二节 创新教育的概念与内涵

一、创新教育的概念

早在20世纪初,就有经济学家从技术的应用这一角度提出“创新”这一概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创新这一词的意义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化。从字面上看,创新既包括事物发展的过程又包括事物发展的结果,包括新的发现和发明、新的思想和理念、新的学说与技术以及新的方法等一切新事物。而通过创新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实现上述新事物的教育,也就是创新教育。在这当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或者说,创新教育也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重在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创新教育的内涵

(一)创新意识的培养

即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科学家都把“哥德巴赫猜想”作为攻坚的目标。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当时也把这一被喻为“数学桂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问题作为自己的课题。正是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鼓舞和推动下,他才投入了常人难以想像的精力和热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指出,创新是产生于激情驱动下的自觉思维,创新思维是由于热爱、追求、奋斗和奉献所形成的精神境界高度集中,是沉浸于那种环境里所产生的自觉思维。这种自觉思维也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本护照”中的“事业心与开拓精神”和彼德·圣吉“五项修炼”中的“自我超越”境界。

(二)创新思维的培养

它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要求重新组织观念,以便产生某种新的产品。所谓“改善心智模式”就是指培养创新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具有五个明显的特征,即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像、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这种创新性思维能保证学生顺利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的问题,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地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可以说,创新性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键,是创新力的核心,创新教育与教学必须着力培养这种可贵的思维品质。

(三)创新技能的培养

它是反映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是在创新智能的控制和约束下形成的,属于创新性活动的工作机制。创新性技能主要包括创新主体的信息加工能力、一般工作能力、动手能力或操作能力,以及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还有物化能力等。创新技能的培养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学校教育中,要加强以基本技能为中心的科学能力和科学方法的训练。

(四)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如远大的理想、坚强的信念,以及强烈的创新激情等因素。“创造涵盖着为推进人类文明进化而选择的崇高性、独特性兼备的创新目标,涵盖着为提高人类美学价值而投入创新过程的高尚情操,涵盖着为增进利他精神而尽情发挥的开拓风貌,涵盖着为优化个体的创新性社会功能而认真掌握创新技巧的热情,涵盖着为追求永恒的价值目标而把自我短暂的人生化为人类文明序列的磊落胸怀。”在智力和创新情感双重因素的作用下,人们的创新才能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除创新情感外,个性在创新力的形成和创新活动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个性特点的差异一定程度上也决定创新成就的大小。创新个性一般来说主要包括勇敢、富有幽默感、独立性强、有恒心以及一丝不苟等良好的人格特征。可以说,教育对象具有优越的创新情感和良好的个性特征是形成和发挥创新能力的底蕴。

第三节 创新教育的环境和氛围

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但是把潜在的创新力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力,必须要有一个激发潜能、形成创新力的环境和氛围。只有在浓厚的社会创新氛围和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中,才能实现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这一环境与氛围主要包括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方面。

一、社会与创新教育

应在全社会营造出有利创新、鼓励创新的社会风气和支持系统,包括对教育导向的宏观指导、科研创新的资金投入,以及符合时代特征的人才观的舆论导向,当然还有必要建立以教育科研为基础、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国家创新体系。

首先,要正确处理好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在我们的教育管理体制中,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管得太宽、太死,学校缺乏一定的自主权,只能在统一规定的教育模式中运行和发展,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自身创新性的发挥,不利于学校按自身特点培养创新性人才。

其次,加大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力度,还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创新的资金投入,因为创新能力的培养仅有聪明才智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巨额的科研经费、良好的工作设施和环境条件作为支撑。如著名的贝尔实验室每年基础研究经费就有五六亿美元,开发研究经费有五六十亿美元,正是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做后盾,贝尔实验室已经产生了六七位诺贝尔奖得主。

再次,政府应利用有效的舆论手段引导全社会形成对人才的正确认识,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特别是重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及创新人才的社会风气,只有在这种有利于创新的社会风气中,才会促使人们求知欲的发展,激发人们的创新兴趣,鼓励新思路的开拓。

同时,还有必要通过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制定来促进和保护人们的创新激情和创新成果。如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法、制定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和创新奖励政策等,全面推进民族创新风气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