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袁宝华文集第一卷
17965800000020

第20章 鞍钢弓长岭铁矿调查汇报提纲

(1961年5月20日)

从4月15日至5月14日,我们在弓长岭铁矿进行了为时30天的调查。现将调查的结果报告如下。

弓长岭铁矿是鞍钢的铁矿原料基地之一。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职工的辛勤劳动下,经过了四年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特别是经过三年“大跃进”,已经建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现代化的大型矿山。

该矿位于辽宁省辽阳城东南40公里的安平镇附近,距鞍山市60公里,有铁路相通。矿区全长约15公里,已经探明的铁矿储量为12.8亿吨,平均含铁量为34%,其中有含铁量62%以上的平炉矿6800万吨。按年产1200万吨的生产水平计算,已经探明的储量就可以生产100多年。目前勘探工作还在继续进行,估计远景储量可达15亿吨以上。这样富饶的资源,目前在我国还是不多的。

弓长岭铁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矿山。唐朝和明朝曾在此进行过土法开采。1913年军阀张作霖曾和日本合办过“弓长岭矿无限公司”,但规模很小。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就把弓长岭铁矿视为重要的战略原料基地之一,1933年开始了掠夺式的开采,只采富矿,不采贫矿,到处打洞,乱挖乱采,把矿体破坏得乱七八糟。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止,12年中掠夺走富矿共750万吨。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匪帮拆毁了设备,盗卖了物资,矿山遭受到严重的破坏。1948年东北解放后,我们开始恢复生产,经过四年的恢复改造,1952年矿石生产水平已经达到76万吨。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过继续建设和改造,矿石的产量逐年提高:1953年为94万吨,1954年107万吨,1955年111万吨,1956年141万吨,1957年142万吨。五年共计生产铁矿石595万吨,1957年比1952年增长了将近一倍。

1958年“大跃进”以来,在短短的三年中,弓长岭铁矿的全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基本建设成绩很大。三年来,矿山建设上改造了旧的,建设了新的。新增采矿能力270万吨,现有12个采矿工段,其生产规模有很多相当于地方的中型矿山。其次,新建了一个大型选矿厂,共有15个选矿系统,精矿粉的年产能力为336万吨,它是国内设计的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厂子,15个选矿系统并列在一个1.4万平方米的厂房内,这在我国还是第一个。这个厂建设速度很快,从破土动工到全部建成只经过了两年的时间。三年来,矿区内部的宽轨铁路线由13公里增加到95公里,已经把各生产单位连成了一个铁路运输网。另外还建成了炼铁高炉16座(100立方米的6座,55立方米的10座),50孔的炼焦炉2座,高炉和焦炉的年产能力都在30万吨以上。三年来基本建设投资共为1.26亿元。由于大量新建项目的陆续投入生产,由原来的单一的矿石生产,发展到采矿、选矿、冶炼和焦化等多品种生产。

三年来生产有很大的发展。矿石产量1958年为225万吨,1959年为279万吨,1960年为302万吨,1960年比1957年翻了一番。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增长还不到一倍,而这三年就增长一倍多,跃进的幅度是不小的。

在这三年中,采区扩大,采矿由坑下发展到露天,露天采矿工段分布到9个山头,长达15公里。1956年以前全部是坑下采矿,1957年露天开采占当年全部产量的比例为45%,而1960年就达到了82%。生产规模的扩大,露天开采的比重增大,给企业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年来新设备大量增加。1957年全矿仅有设备1120台,总重量为4013吨,到1960年底全矿就拥有各种设备5303台,设备总重量为39790吨。三年共增加了4183台,总重量为35777吨,相当于1957年设备总重量的9倍。这些设备中,属于采矿方面的比1957年增加了1.7倍,属于运输方面的比1957年增加了4倍。1957年最大的设备只有1000马力的卷扬机一台和640马力的空气压缩机两台。三年来大型设备增加很多。例如22台电铲中4立方米的就有5台,150吨的电机车两台,80吨的一台。由于设备大量增加,机械化程度也有很大提高。1957年全矿使用机械操作的工人占全部生产工人的30%左右,而1960年已提高到50%左右。以采矿为例,现有12个采矿工段,大体上可分三种类型:(1)中型机械化。使用穿孔机打眼、电铲装车、小电机车牵引的有4个工段,其产量占53%。(2)小型机械化。使用凿岩机打眼,用电耙、漏斗装矿,工作面用人工推矿车的有7个工段,其产量占42%。(3)半机械化。用凿岩机打眼,人工装车、人工推车的只有一个工段,其产量只占5%。

三年来职工队伍也有很大的发展和变化:(1)职工总数由1957年的6050人,增加到1960年底的15110人,增加了1.5倍。(2)新、老工人的比例,1957年为3:7,而1960年就变成7:3.新工人中有70%左右来自农村,过去他们从事农业方面的手工劳动,进了工厂开始操作现代化的机器,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也给企业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3)由于新工人大量增加,全矿工人的技术水平,按八级工资制等级计算,1957年平均为4.86级,1958年为4.82级,1959年为3.35级,1960年为3.03级。根据目前各个专业工种的平均等级来看,采矿较高为3.49级,选矿最低为2.45级。采矿虽然较高,但操作大型设备的工人等级却很低,例如电铲司机和电机车司机中,三级工以下的就占70%,穿孔机司机中,三级工以下的占65%。这就给技术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4)干部情况:1957年只有439人,到1960年已经增加到1288人,增加了两倍。在新增干部中有69%是从工人中提拔的。技术干部三年中也增加了274人,其中由工人中提拔的占90%。到1960年底全矿共有工程技术人员457人,占职工总数的3.0%,在457人中,学生出身的占31%,其余都是工人中提拔的。这1288名干部按文化程度分:初中以下程度占73.4%;按参加工作时间分:1949年以后参加工作的占94%。(5)党团员在职工中的比重。1957年底有党员1049名,占职工总数的17.3%,团员773名,占12.8%,党团员合计占30.1%1960年底有党员1827名,占12.1%,团员2419名,占16.0%,党团员合计占28.1%。

综合上述,弓长岭铁矿三年来的变化,概括起来是:矿石产量翻了一番,人员增加一倍半,新设备增加9倍,由单一的矿石生产发展到采、选、冶炼和焦化等多品种生产。

弓长岭铁矿三年来发展很快,成绩很大,这是主要的方面,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工作没有跟上,因此积累下不少问题。特别是从1960年下半年以来,农业歉收,又加上8月发生大水灾,问题暴露得就更加突出,集中表现在:

(1)生产水平与实物劳动生产率下降,剥离欠了账。矿石产量1960年虽然比1959年增长了8%,但按采剥总量(采出的矿石量加上剥离的废石量)来看,1960年比1959年却降低6.5%。特别是从1960年7月份起矿石产量突然大幅度下降,1960年第二季度矿石平均日产量为12000吨,7月份就下降到6600吨,第四季度虽有回升,只达到9100吨;今年第一季度又下降到5300吨。选矿的生产水平,以设计能力为100,1960年只达到37%,1961年第一季度只达到20%。按采剥总量计算的实物劳动生产率,以1957年为100,1959年就下降到89%,1960年下降到86%,今年第一季度又下降到64%。

三年来露天开采的采剥比例(采一吨矿石与剥离多少立方米废石之比):1958年为0.74,1959年为0.59,1960年为0.42.由于采剥比逐年下降,可以回采的矿石保有量大为减少。1959年为9个月,而1960年底则只有3个月。这就给生产造成了困难。

(2)设备与人身事故增多。设备事故1959年为35件,而1960年就增加到331件,特别是1960年以来设备损坏很严重,到今年第一季度,采矿、选矿的一些主要设备已处于半瘫痪状态。人身死亡事故逐年加多,1958年死亡4人,1959年死亡16人,1960年死亡17人,今年第一季度又死亡5人。

(3)成本超支,消耗增大。坑下采矿每吨矿石成本1959年为7.41元,1960年上升到10.71元,今年第一季度竟高达20元。露天采矿每吨矿石成本,1959年为3.82元,1960年为4元,今年第一季度上升到7.53元。全矿总成本1960年超支1858万元,今年第一季度又超支691万元。坑下采矿每生产一吨矿石的炸药消耗量,1959年为0.624公斤,而1960年则高达1.002公斤,提高了61%;露天采矿的单位炸药消耗量,1960年为0.177公斤,也比1957年提高44%。坑木消耗,1960年比1958年多了两倍以上。

生产下降、事故增多、成本超支、消耗增大,我们认为应该从多方面去寻找原因。

三年来设备和人员大量增加,新兵新枪上阵,因此如何管好和用好这些设备,充分发挥其效能,就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而目前的情况是:设备作业率和效率很低,损坏严重,采矿设备的配备不合理。

主要设备的作业率和效率很低。今年第一季度球磨机的作业率为34%,穿孔机的作业率为42%,机车的作业率为50%。与去年比较,球磨机下降了34%,机车下降了22%,电铲和穿孔机的作业率虽然下降不多,但工作效率却有很大降低。例如电铲在今年第一季度的效率(每一立方米铲斗容积每天铲矿量),比1959年、1960年分别下降了24%和17%,和大孤山铁矿电铲效率比较相差五倍;穿孔机的效率(每台每日穿孔深度),比1960年下降了30%,和大孤山铁矿穿孔机效率比较相差一倍多。

今年第一季度对全矿4456台设备进行了普查,比较好的只有2698台,占全部普查设备的60.5%;带病作业需要修理的有875台,占19.6%;磨损严重或已停车待修,不能使用的有883台,占20%。主要设备损坏得极为严重。例如矿山采掘设备的三大件,即电铲、穿孔机和小电车等,需要修理的分别占74%、73%和53.5%。至于选矿厂的设备损坏情况就更严重了。全厂新投入生产的12个磁选系统的设备,从1959年8月开始陆续投入生产到现在,在短短的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里,已经没有一个系统的设备是完整的。不仅如此,连还没有投入生产的三个浮选系统的设备也已拆得破乱不堪,除了球磨机和大齿轮,因重量大,吊车能力小,拆不走以外,其他能拆走的,都已全部拆补到磁选系统上去了,即使这样拆东墙补西墙地凑合,现在能开动的设备也不过六个到七个系统,能经常运转的,还不到四个系统,而且这些运转的设备多数还是带病作业,隐患很多,漏水、漏电、漏矿甚至跑电的现象到处可见。

弓长岭铁矿的设备为什么损坏到这样严重的程度呢?根据今年第一季度设备大检查和工作组的重点检查,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1)由于不顾设备性能,违反操作规程,硬干蛮干,造成了设备的大量损坏。选矿厂去年烧坏的马达,现在有据可查的就有158台。烧坏最多、影响最大的是胶泵马达,磁选工段原有的90台胶泵马达,现在只剩下了22台。选矿厂领导干部带头违反规程瞎指挥生产,是设备损坏的一个主要原因。该厂副厂长李清泉竟指挥开动已经受潮严重的马达,工人说:“马达已经不能再开了,再开就要烧坏了。”他说:“开,开坏了我负责。”结果马达烧坏了。工人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你干我也干,规程制度放一边。”这种不顾设备性能、不讲科学的硬干和蛮干的情况,在采矿方面也同样存在。如电铲啃硬根(硬根指未爆破开的矿床硬底),造成电铲严重损坏,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但是,现在啃硬根的现象,却仍然普遍存在。(2)由于维护不好,零部件磨损严重,造成许多设备带病作业。电铲、皮带机、穿孔机等设备,工人没有认真执行润滑制度,不按时加油,又不按班检查,以致这些设备的各个部位的轴瓦、轴承磨损现象严重,并因而引起设备震动、断轴等事故。如目前带病作业的电铲中,有50%~60%是由于润滑不良造成的。选矿厂球磨机的大、小齿轮磨损也很严重,全厂24台球磨机的大齿轮,属于非正常磨损的就有15台,占63%。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大齿轮的使用寿命为5年左右,而现在仅使用了一年多,有的就要报废了。小齿轮的情况也是如此。根据1957年到1960年发生的413件重大设备事故分析,由于润滑维护不好而引起的事故就有193件,占全部设备事故的47%。(3)管理不善,许多设备有隐患,影响设备的寿命和操作安全。例如选矿厂的电缆沟有积水,电缆一直浸在水中,一旦发生事故,全厂就要停产。像这样严重的问题,矿和厂上的领导熟视无睹,长期不加处理。

采矿设备的配置不合理,小山头配备大设备,效率不能发挥。弓长岭铁矿采区的特点(正在建设的第一矿区除外)是矿脉狭窄、矿体长、山头小、工作面短,应该坚持原定中等机械化小露天开采的方针。在设备配备上适宜于1立方米的小电铲,8~14吨的小电机车,1~3.5立方米的小矿车和平阔溜井送矿下山的办法。现在在设备配置上是不完全符合这一方针的。1959年以来,弓长岭增加了2.5~4立方米的大电铲9台,因此在生产上出现了穿孔机、电铲和矿车大小不相适应的情况。同时现在用穿孔机打眼进行中爆破和采用硐室大爆破,不仅使大设备躲炮困难,经常有被打坏的危险,而且崩下来的矿石块度大,溜井的硐口小,经常发生矿石堵塞,出现了所谓“大勺子、小碗、细脖子”的现象。这一问题需要从开采方针上加以解决。

机修能力不足。三年以来,设备总重量增加9倍,特别是大电铲、穿孔机和选矿厂、炼铁厂、炼焦厂投入生产后,备件的消耗量增加很多,但各种机修用的机床只有61台,现有的机修能力只能满足需要的35%左右,因此机修能力与生产能力不相适应的情况就更为明显。

现在弓长岭矿一方面是机修能力不足,备件供应不上,但另一方面已经到货的机床又没有及时安装起来加以使用。到目前为止,还有6台机床和一台汽锤没有支装,其中两台牛头铯床还是1959年10月到的,已放了一年多。同样,电炉的支装,本来2、3月可以支装起来的,却拖了八个多月。

弓长岭矿对设备的保管和修理工作做得不好,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不但设备损坏很多,而且对损坏了的设备也没有很好地组织修理。如损坏了的小矿车,只要换上轮子和轴承,大部分还可以恢复使用,但是这项工作长期以来都处于无人负责的状态,坏一个扔一个,扔在山野道旁的3.5立方米小矿车就有317辆。选矿厂烧坏的马达,有些把外壳和芯子等都已拆散了,现在连哪一个芯子配哪一个外壳都搞不清了;有些铝铸的风扇,被人拿去换了铝锅。这些马达现在已无法修理,成了一堆废品。

在生产大发展中,新人员大量增加,因此在劳动工资和生活福利方面也出现了新的情况和问题。如何正确处理这些问题,以便进一步调动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水平,是当前一个重要问题。

(1)目前矿区的组织机构上的缺点是:基层生产单位弱,科室职能机构多,领导力量分散,采矿部分的12个生产工段大都是独立性的生产单位,而这些工段,干部弱,缺乏必要的助手,因此整天忙于事务。生产队(组)的工作更为薄弱。据对528个生产队(组)的统计,没有党员的空白队(组)就有197个,占37%。矿、厂和车间的职能机构共61个,对下情不够了解,又不认真做调查研究工作。几年来摊子铺得很大。如新建的炼铁厂、焦化厂都是规模不小的厂子,分散了领导精力,不能集中力量搞矿山工作。

层次多,办事效率低。从矿一级到生产队(组)有4~5个层次。由于层次多,矿区大,地点分散,就出现了下述情况:非生产人员的比例过大,根据4月末的统计,非生产人员占职工总数的18%左右(鞍钢公司要求为13%),削弱了生产第一线;采区(车间)一级对上应接不暇,对下又管不了,整天忙于开会、填报表,因而对基层的组织与领导工作就没有时间去做,想管也管不了。例如岭西采区人事教育科共有5个人,主管劳动工资、干部工作和职工教育工作,同时它要接受矿部三个职能科(劳资、干部、教育)的业务领导,这个科每月要填的各种报表就有20种。到工段一级力量就更弱了,工段长缺乏必要的助手(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工段,也只有一名记录员和一名技术员),整天忙于填报表和开会,因此对生产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没有时间去做。同时也把发动工人参加企业管理的工作丢掉了,组织工人讨论生产计划流于形式,交接班制度也不严格了。

(2)工资问题。当前比较突出的是“小师傅、大徒弟”问题。“大跃进”以来新设备大量增加,老技术工人满足不了需要,1958年、1959年进厂的工人操纵新设备,几年来技术水平已有所提高,他们的工资一般是34元到40元,少数是47.19元;而1960年4月以后改行转业学习新技术工种的工人和力工,保留了原工资(47元以上)。后者要向前者学习技术,这样就出现了“师傅”工资低、“徒弟”工资高的现象。经调查全矿共有“小师傅”701人,占现有技术岗位工人的50%。这种情况的存在,对“小师傅”的生产积极性和老工人学习新技术的积极性,都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是复员和转业军人的工资问题。全矿现有复员和转业军人共1086人,其中1958年和1959年入厂的有1031人,他们在入厂时都根据工种的不同分别定为一到三级工,当时大多数人都是满意的。经过两三年的学习和实际操作,他们的技术水平已高于现在的工资等级,但是却很少晋级,因此感到不满。

根据调查,目前应当晋级的新工人有4500人,不及时解决这个问题,对生产有很大影响。

(3)奖励问题。计件工资取消后,由于奖励工作没有及时跟上,有些工人的工资收入有所减少。实行计件工资时,工资等级对实际工资收入影响不大,而改为计时工资时,工资等级的高低则对实际工资收入有直接影响。当前在奖励工作中的主要缺点,是在奖金的分配上存在着平均主义的现象,没有体现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例如中茨山工段,今年3月份,轨配小组共21人,把所得奖金用21除开,每人各得5.1元。同时也出现了辅助工人得奖金多,而生产工人得奖金少的不合理现象。也是这个工段,今年1月份,辅助工人每人平均得奖金6.7元,直接生产工人每人平均得奖金只有5.2元。

(4)职工生活福利问题。这方面的问题较多,当前最突出的有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是食堂没有办好,管理混乱,人员不纯。在去年9月份开展的新三反运动中,揭发出贪污、走后门、多吃多占的就有126人,占食堂工作人员总数的35%,贪污粮食6000斤。在今年整风运动中,又揭发出生活福利科领导干部贪污粮票两万斤(正在追查中)。同时有的还采取给量不足的恶劣手段,克扣工人粮食。如选矿厂工人反映,食堂做的饼子分量不足,在过秤时,食堂人员为了掩盖错误,竟在秤盘下粘上一块面团,当场被工人抓住。此外食堂的清洁卫生工作也很差,服务态度很不好,工人对主食总不变花样的反映是:“粗粮一把抓(只做饼子),细粮一刀砍(只做馒头)。”食堂搞不好,对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

第二是职工宿舍严重不足。三年来职工增加了一倍半,矿区人口自然出生率达3.5%。但宿舍只建了3万多平方米,远远赶不上人口增加的需要。1957年每人居住面积平均为4.18平方米,1960年就降为2.77平方米。职工住在矿区家属宿舍的只占34%,有50%以上的职工住单身宿舍,单身宿舍平均每人居住面积只有1.6平方米,当前急需解决宿舍的有1406人,其中有47%的人还是1957年以前入矿的职工。

第三是生活物品的供应问题。该矿职工粮食定量是鞍钢统一规定的,由辽阳县供应,但由于矿区粮食加工能力不足,含糠量大。蔬菜供应十分缺少。今年1至4月份,由辽阳县供应的蔬菜共30.2万斤,按矿区全部人口计算,每人每天平均只有0.36两。日用品供应数量不足,主要是缺少炊事用具和日用小五金,有些凭票、凭证供应的商品(如糕点、儿童用饼干等)也供应不上。

此外,服务修理行业(如修鞋、缝补衣服)也不能适应需要。职工业余文化娱乐活动开展得也很差。书报杂志缺少。4、5月份,多数工段都没有订到报纸。

三年来增加了大量新工人,提拔了大批新干部,形成了一支庞大的职工队伍。总的看来,这支队伍基本上是好的,但是问题也不少,主要是队伍不纯。在干部的提拔和使用上,有忽视政治的偏向,干部的调动频繁。

在现有的职工中,从日伪手中接收过来的人员约占20%,“大跃进”以来新增加的职工占60%。在从敌伪手中接收的人员中,绝大部分是老工人,是矿山的骨干力量,但也留下一批封建把头,对于这些人,虽然经过历次政治运动的审查和清理,但是由于民主改革进行得不彻底,因此遗留下来的问题很多。对“大跃进”以来增加的新工人,特别是盲流人员,还没有审查,政治情况不摸底。从目前生产上不去、设备严重损坏和一些违法乱纪的情况来看,问题还不少。由于政治思想工作薄弱,干部作风方面的问题也很严重。总的看来,队伍不纯、作风不纯的问题,在弓长岭铁矿都存在,而且较为突出。

根据矿山初步排队摸底的结果,在1288名干部中,有各种政治历史问题的共计193人(其中已作结论的151人),尚未作出结论的42人,占干部总数的3%。在13487名工人中,有各种政治历史问题的共计961人,占7.1%。在整风过程中,群众又初步揭发和检举出来有政治历史问题的共计62人(有些问题尚须进一步查对),其中有特务分子、破坏嫌疑分子和反动分子等。去年以来设备破坏事故增多,仅选矿厂去年就发生各种事故234件,已查明属于破坏事故的就有20多件。例如:球磨机工人郭同年,因对领导上不满和对工资有意见,曾多次在快要下班时,把大量的钢球扔进分级机中,企图破坏分级机,并想嫁祸于人(已法办)。岭东采区党总支组织干事邱文华就是混入党内的阶级异己分子,他一贯对党不满,今年1月份又涂写反动标语(正在处理)。

从历史上看,由于弓长岭矿的民主改革进行得很不彻底,日伪时期遗留下来的封建把头残余势力没有彻底肃清。根据最近查明的材料,日伪时期遗留下来的封建把头、遛掌子先生、劳务系先生(监工人员)等共计108人,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日伪的走狗,对工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剥削和压榨。解放以后,他们都留在矿山工作。由于解放初期发展党员的工作不够严格,混进党内的有51人(其中有47人都是1949年至1952年入党的),被提拔为班长、段长、科长、车间主任等干部的85人。在镇反、肃反、审干等政治运动中,对他们曾进行过一般的清理,前后共处理了22人,但发动群众不够,打击得并不严厉。例如杜林河是个大把头,因为他经常拿着大马棒毒打工人,工人给他的外号叫“杜大马棒”。解放后,他担任过矿山上的保安员,直到1958年才被定为历史反革命分子,但没有发动工人对他进行斗争,他也没有受到刑事处分,在1960年才退休。由于对这批人员没有进行认真的清查和严肃处理,目前继续担任工段、车间、科室等领导工作的有10多人。

根据整风中揭发出来的材料,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很严重,不少干部大吃大喝,利用职权“走后门”,有少数干部已经蜕化变质。如主管职工生活的副矿长吴印林,经常大吃大喝,在去年洪水期间,工人一天只能吃到四两杂粮,他也到采区动员工人一天的粮食三天吃,但作完报告后,即去食堂大吃三鲜饺子、十个菜;雇用短工为自己打柴种地农业合作化时,出卖耕畜最近揭露其还有贪污行为(已停职反省)。岭东采区党总支副书记杨佐文,包庇坏人,调戏妇女,在去年12月份,为了迁移祖坟,用公家木料做了13口小棺材,用公家的纸扎了纸人纸马,并要工人业余乐队10多人奏乐迁坟。

从目前职工的精神面貌来看,在生产上劲头不足。不少人考虑生产少,考虑个人生活多。最近,在矿山上出现一种“上班逸、下班劳”的不正常现象。据两个工段的调查,在297名职工中经常在下班后上山种地的占50%左右。有的夜班工人从上午9点钟下工后,就回家拿着干粮上山种地,直到晚上七八点才回家,有的工人上班时不带干粮,种地时却带着干粮。这个问题,值得注意。同时部分职工有弃工务农的思想,根据4月份的调查,选矿厂磁选工段约有10%的工人要回农村。

在发展党员的工作中有严重缺点,有的支部在发展新党员时,不要本人填写入党申请书,有的甚至不经过小组会和支委会讨论通过,就被批准入党。汽车队队长于寿党,过去因乱搞男女关系和贪污,两次被开除党籍和撤销工作,但由于他能说会道,一时表现积极,所以又于去年第三次入了党并被提拔为汽车队队长,现在又旧病复发,群众不满。

在干部的提拔和使用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1959年和1960年共提拔干部900人(其中有个别的一年提拔两次,计算上有重复),这批新干部的质量基本上是好的,大部分是老工人,听党的话,工作不怕劳累,勤勤恳恳,同工人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组织领导能力差,办法少,工作方法简单。其中也有一些不称职和提拔不当的。在干部提拔上,审查和批准权限由业务部和个别主管干部的党委书记掌管,因此也出现不问政治的偏向和只看一时表现而轻率提拔的情况。还有的连政治历史都没有审查清楚也被提拔了。这次整风中所揭露的40多名不称职的干部中,就有10多名有政治历史问题。

干部调动频繁,在工段一级干部中更为突出。全矿现有50个工段的党支部,在去年一年内,支部书记变动三次的就有7个支部,变动两次的有11个支部。中茨山支部四年内调换支部书记11人。选矿厂的机械化水平很高,但管设备的副厂长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就调换了三次。磁选工段的10个段长一级干部中,在去年一年中就调动了21次。这种频繁调动,既使干部难于熟悉情况,也造成干部不安心工作,不钻研业务,给领导工作带来了困难。

弓长岭铁矿在生产、职工生活和政治思想方面暴露出来的这些问题,其原因主要应该从矿山的领导方面去找。较长时期以来,在矿山的主要领导成员中,政治空气非常淡薄,自由主义的气氛很浓厚,个别领导成员如副矿长吴印林已经蜕化变质。党的领导核心实际上没有形成。党委完全陷入日常的行政事务中,放松了政治思想领导,不善于抓住全局性的关键问题,在1960年全矿召开的77次党委会和党委扩大会,属于传达上级指示和一般性布置生产任务的就占65%以上。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实际上没有得到贯彻,群众运动往往有头无尾,工人反映:“运动开始轰轰烈烈,中间松松懈懈,最后自消自灭。”许多重大问题不是发动群众讨论,而是依靠行政命令办事,这样也就助长了车间和工段干部强迫命令作风的发展,有的工段干部,甚至依靠罚款办法来保证工人的出勤。党委书记高扬同志原则性不强,有严重的官僚主义,工作顺利时骄傲自满,遇到困难时右倾畏难。矿长王成柱同志责任心不强,缺乏干劲。由于党委领导成员中有上述不健康的倾向,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自然就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

民主改革不彻底,给以后党的基层工作和干部工作带来了不少问题。对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这个问题,矿山领导上没有完全按照党的原则去分析,该处理的没有及时处理,而因循拖延下来。对三年“大跃进”以来招收的新人员,也还没有来得及进行严格的审查。对有些干部的严重违法乱纪行为没有及时处理,而是听之任之。企业管理工作混乱,各项规章制度没有认真贯彻执行。而在农业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经济生活出现暂时的困难以后,又突出地表现出政治思想工作的软弱无力。因此,新老问题的暴露,造成了生产大量下降,设备大批损坏,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挫折。

我们认为,弓长岭铁矿当前暴露出来的问题是严重的,其原因也是复杂的,应该根据具体情况从多方面着手来加以解决,使这个矿山逐步转变为一个政治上坚强、生产稳步上升的好矿山。

根据我们的了解,提出以下几点不成熟的意见:

(1)把整风运动进行到底。弓长岭铁矿暴露出来的问题很多,新的老的都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步骤地进行。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把整风的领导核心建立起来,矿山的主要领导成员必须自觉地进行革命,勇于引火烧身,这是整风运动能否搞好的关键。目前,群众担心的是“鸣放一阵风,提了不改,改了回生”,因此,必须大力抓紧整改,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动群众,推动运动的深入发展。对已揭发出来的严重违法乱纪分子应进行严肃处理,发动群众展开斗争,树立正气,使坏分子更加孤立。健全生产指挥机构,加强对生产的集中领导。建立政治工作机构,加强政治思想工作。认真建立和坚持各种规章制度。抓紧当前生产上的黄金季节,把生产迅速促上去。在进行这些工作的同时,还要积极为下一步整顿队伍做好准备工作。为了把整风彻底搞好,可以考虑将整风时间延长一些,以便存在的问题逐步求得切实解决,使运动步步收到实效。

在整风运动中,矿山的领导应该特别注意提高现有干部的政治思想水平,放手使用他们,同时又教给他们工作方法,使他们能逐渐胜任所担负的工作。

(2)坚持中型机械化小露天开采的方针。这是关系到设备的合理使用的重要方针。根据弓长岭矿山的地质条件和地理条件,除了新建设的一矿区外,都应坚持执行这个方针。在贯彻这一方针时,现有设备的配置不符合这一方针要求的,应有步骤地进行调查。同时在干部和工人群众中也要开展鸣放辩论,取得一致的认识,以便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各项生产技术管理制度,加强各个环节的工作,以适应生产的需要。

(3)加强设备的维护管理和工人的技术培训工作。目前,应广泛开展爱护设备工具的群众运动,作为整风运动的重要内容,把设备的维护保养提到首要地位。对已经损坏的设备,应迅速修复,订出规划,分期完成。要与一切不按操作规程办事的现象开展斗争,首先,党员和干部要以自我批评的精神,认真检查和克服乱干、蛮干的现象。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贯彻责任制,特别是岗位责任制,固定工人的工作岗位,建立各种岗位规程,这是责任制的基础。同时还要建立和健全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制度,做到有计划地检修,克服过去不坏不修的做法,并适当充实机修力量,解决备品配件的供应问题。矿山的领导要特别注意加强工人的技术教育,提高技术水平。矿山对这些工作要作出全面规划,坚持执行。公司的有关业务职能机构,也应该帮助矿山开展工作。

(4)关于劳动工资问题。精简管理机构,充实生产第一线的力量。应该从矿和车间(厂)的管理机构中抽出一部分力量,充实基层生产单位。对基层干部不宜轻易调动,以稳定干部,使干部安心于自己的岗位,熟悉业务,提高管理水平。工人参加生产队(组)的生产管理和经济核算的制度应该建立和坚持,每月发动工人讨论生产计划应成为制度。适当解决新工人的升级问题。对于那些经过考试或评比,技术水平确实已经提高的,要适当给以晋级。

奖金的分配要克服平均主义的现象,奖励条件要具体,经济指标要全面。奖励制度不要经常变动,要让工人熟悉掌握。同时加强评奖工作的领导,开展评奖工作,使奖励制度起到促进生产的积极作用。

(5)关于生活福利问题。目前矿区职工宿舍十分不足,解决这个问题,应当坚持公家建设和自建公助相结合的方针。公司和矿山应当有计划地分批建筑一批职工住宅,争取在几年之内,逐步解决。弓长岭铁矿采用自建公助的办法修建简易住宅的有利条件很多,遍地有石料,山上有山草,工人完全可以互助修建。对此领导上应有个规划,并切实帮助解决一些必要的材料(如木料、电灯线等等)。

进一步搞好食堂。在整风中应继续整顿食堂工作,实行给工人送饭制度,保证给足分量。商业部门应加强对弓长岭铁矿的副食品的供应,保证职工的正常需要。在日用品供应方面,商业部门应考虑到矿区的特点,适当增加适合矿区需要的花色品种,同时也要增添商业供应点和其他服务修理行业。

附件:

一、鞍钢弓长岭铁矿中茨山采矿工段调查资料

二、鞍钢弓长岭铁矿选矿厂磁选工段调查资料

三、鞍钢弓长岭铁矿运输车间调查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