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袁宝华文集第一卷
17965800000021

第21章 附件鞍钢弓长岭铁矿中茨山采矿工段调查资料

一、概况

弓长岭铁矿的采矿部分有岭东、岭西两个采区。中茨山工段,是岭西采区五个露天采矿工段中的一个。

中茨山工段,于1957年4月开始建设。当时有工人200人,主要的生产工具除了风钻15把之外,就是铁耙子、铁簸箕和铁轮木帮手推的小矿车(0.8~1立方米)。从1958年秋季开始用电铲、穿孔机和小电机车等进行生产,到1959年6月,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目前使用的主要设备有电铲5台(铲斗容量共为10立方米)、穿孔机4台、7吨的小电机车8台、3.5立方米的矿车18辆。以上这些设备除了矿车外,分别占全矿21%~27%;占岭西采区36%~61%。从产量方面来看,也占不小的比重。以1960年为例,这个工段开采矿石和剥离岩石的总量,占全矿露天采矿和剥岩总量的22.5%,占岭西采区露天采矿和剥岩总量的30.8%。

目前这个工段有三个工作面进行生产,分布在三个水平上。采掘工作面的总长度为79米。矿石的运输是纵横相结合进行的,横的运输是小电机车牵引,纵的运输依靠漏斗从上漏下来。以340米工作面(按海拔标高)为例,首先由电铲把矿石装入小电机车牵引的矿车中,运到漏斗里,漏到240米工作面水平上,再装矿车运到接近地面的栈桥中,然后再装上自翻车由蒸汽机车或大型电机车运到选矿厂去进行破碎和洗选。生产和运输的主要环节是机械操作,但铺设小铁道和翻车等作业是由人工来进行。

全工段现有职工302人,全部来自农村。新工人的比重很大,在全部工人中,1958年进矿的有206人,占68.2%。电铲、穿孔机和电机车等主要设备的司机共有92人,占生产工人的51%。脱产干部有15人(工段长以上干部9人),占职工人数的5%。党员有44人,占职工人数的14.6%。团员有42人,占青年工人的35.6%。在职工中,贫农成分占71.8%,地富成分占0.3%。平均文化程度为四年,高小毕业生占40.4%。全工段共分18个生产队(组),其中电铲队5个,穿孔机队3个,运输队1个,掘进队1个,爆破队1个,整修组4个,轨配、火药和运料各1个组。

二、生产和整风

由于在主要工程上实现了机械化,人员是逐年减少的,两年来减少了将近一半。1958年职工总数达700多人,到1959年减到528人,1960年又减少到370人。这一工段的生产情况是:1957年矿石产量为21.1万吨,岩石剥离量为14.1万立方米;1958年矿石产量为33.4万吨,岩石剥离量为25.3万立方米,1958年分别比上年增长58.3%和79.4%。机械化以后的1959年,矿石产量猛升到58.3万吨,岩石剥离量为26.7万立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74.6%和5.5%,但1960年矿石产量则下降到49.1万吨,比上年下降15.8%,只完成年计划的95.3%,岩石剥离量下降到25.8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了3.4%。由于前两年岩石剥离欠账过多,1961年岩石剥离量计划为46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78.3%,而矿石产量计划为40万吨,比上年降低18.5%,矿石的平均日产量为1344吨,但第一季度平均日产量只为345吨。

中茨山工段生产下降是从1960年下半年开始的。上半年矿石平均日产量为1615吨,下半年则下降到1073吨,下降了33.6%上半年岩石平均日剥离量为785立方米,下半年则下降为638立方米,下降了18.7%。以全年四个季度的情况来看,矿石的生产不稳定,起伏很大,大体是一季平,为1460吨;二季升,为1774吨;三季大降,为783吨;四季回升,为1352吨。今年第一季度矿石平均日产量又大大下降,还低于去年最低的第三季度的水平,仅为345吨。岩石剥离量,从1960年6月到今年3月,连续下降了10个月(1960年第一季度平均日剥离量为859立方米,第二季度为717立方米,第三季度为614立方米,第四季度为637立方米,今年第一季度为391立方米),4月份才开始回升。

从生产准备工作来看,采准矿量也是下降的。1960年末采准矿量为4.4万吨,保有期为1.3个月;1961年第一季度末采准矿量为3.4万吨,保有期为1个月。由于岩石剥离欠债太多,年年都达不到计划要求(采准保有期应为3~6个月),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形势,已经决定从3月份起,集中力量搞剥离工作。

主要原料的消耗也逐渐提高。每采一吨矿石所消耗的火药,1959年第四季度为0.128公斤,1960年上半年为0.09公斤,下半年提高到0.192公斤,今年第一季度增加到0.384公斤,4月份高达0.84公斤。其他如雷管、导火线等也有类似情况。

由于生产落后,在1960年底,采区党总支的评比中,将该段党组织评为“下游支部”,在这次整风运动中,它是重点单位。今年第一季度,鞍钢党委工作组,在这里进行了整风试点工作。到目前,大鸣大放阶段结束,已进入了整改阶段。

在整风前一阶段中,暴露出来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党的领导核心不团结,主要干部事务多,政务少,政治思想工作薄弱。段长徐长福同志有严重的强迫命令作风,对犯有错误的工人不是靠教育,而是偏重于处罚,他说:“教育不行,还要割肉(扣工资)。”工人的生产情绪不高,设备的失修和损坏很严重。经过大鸣大放,干部强迫命令的作风有了显著的转变,生产上、生活上成了堆的问题,也解决了一部分。工人感到满意,他们说:“整风好,人合心,马合套。”生产也开始有起色,4月份矿石的平均日产量比3月份提高了3.4倍,岩石剥离量也比3月份上升了28.5%。

三、设备使用与维护

中茨山工段,为什么从1960年下半年就出现了生产下降的局面呢?

从设备的利用情况来看,两年来设备的作业率和效率是逐渐下降的。每台电铲平均作业率,由1959年的61%,下降到今年第一季度的44%;如按日历工作天数计算,1960年上半年每台电铲平均停歇75.6天(其中机械故障和小检修占40.6天,等矿车占5.6天),下半年停歇天数曾达90.9天(其中机械故障和小检修占36.8天,等矿车占6.5天),今年第一季度为19.3天。穿孔机每台平均作业率,由1959年的52.6%,下降到今年第一季度的27%;按日历工作天数计算,1960年上半年每台平均停歇92.4天(其中无工作停止占30.5天,事故检修占19.7天),下半年停歇天数高达112.5天(其中事故检修占15.7天,无工作停止占17.4天),今年仅在第一季度内停歇的天数就有65.6天。

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情况不良,大部分设备长期处于带病运转的状态。如电铲的一、二主轴和连接各部的大小齿轮都咬合不紧,轴瓦错动,工作时震动过大。又如6号穿孔机的动向轮与钢丝绳接触处,按照规定磨损面不能超过30%,现在已经达到50%。按技术管理要求,电铲和穿孔机每两年要进行一次大修,一年一次中修,半年一次小修,但都没有按时进行检修。如5台电铲和4台穿孔机大修过的只有2台,目前需要大修的有5台、中修的1台、小修的1台。5号电铲从1958年10月上山后,连续两年零三个月没有进行检修,旋转大齿轮磨损过大,已经起不到齿轮的作用,今年1月份才停止生产进行大修。矿车损坏得也很严重,有些矿车大轴的直径已由原来的65毫米研磨到40毫米左右;轴承有的已经压碎,有的磨成了小球;许多轮子的边沿已由原来的25毫米,磨损到10~15毫米。全段共有矿车71辆,目前能使用的只有18辆,完好率只有25%(正常使用需要25辆)。对矿车保养和维护基本上无人负责,坏了就换新的,坏一个扔一个,扔得满山遍野;现在没有新的补充了,才开始组织修理。

设备的管理工作跟不上,规章制度流于形式。过去以手工作业为主时,工具简单,坏了工人搬到山下就能修理,现在就不同了,坏了搬也搬不动,工人在山上急,干部在下面急,任务一紧就凑合着干,什么时候开不动再停下来。这个工段,从1959年上半年就按工种制定了岗位操作规程,对电铲和穿孔机的管理就有三项基本制度(岗位操作、交接班和润滑检查制度),但是贯彻得很差。据调查,有40%的矿车,是由装车时电铲没有保持一定距离,操作不注意而把车箱压坏或打坏的。交接班制度规定,下一班司机必须提前半小时到现场接班,当场交代机械运行状况和注意事项。这一制度没有很好执行,有时两班司机互不见面。上班发现机械有故障也不修理,而是往下班交,有时一个小毛病连交三个班也无人进行修理。润滑和检查制度,规定得也很具体。规定电铲的三个部分(即工作部分、操作室内、走行和旋转部分),分别由三班按要求定时定量地注油、擦洗和检查。但是都没有按照要求做到,如齿轮、轴瓦等机件由于润滑程度不够,都受到了严重的磨损。

工人技术水平低。全工段共有电铲、穿孔机和电机车司机92人,新工人就有66人,老工人只有26人,而老工人还是由手工操作的岗位上转来的。目前的实际技术水平,一级工有32人,占34.8%;二级工有49人,占53.3%;三级工有11人,占12%。以操作时间来分,两年以上的有32人,占34.8%;不到两年的有26人,占28.3%;一年以下的有34人,占37.0%。这些工人,大都是只会开动机械,出了故障找不到毛病,同时也不注意日常的保养工作。

备品配件严重不足,检修力量不够。两年来,由于备品配件供应不足,检修计划不能实现,需要定期更换的零件得不到补充。这些设备所需备品配件,1960年计划为15.9吨,实际供应7.4吨,为计划的46.5%;1961年计划为121吨,第一季度实际到货40吨。全段共有9名维修工人,其中四级工2名、三级工2名、一级工2名,其余3名是徒工。由于维修人员少,质量较差,因而维修工作处于小毛病修不好、大毛病修不了的状况。维修工作绝大部分放在白班进行,而夜班发生的机电事故占70%左右,有些可以避免或可以立即停车修理的故障,不能及时修理,任凭机械带病运转。维修用的工具很少,全段只有一台能钻4~36毫米的小型立式钻床,钳工用平台、砂轮各一个,其余都是老虎钳、锉刀、手锤、扳子等。稍为复杂的活(如攻一个螺丝),都要翻山越岭送到山下来做。

运输环节薄弱。各个工作面的铁道路基都不牢固,道轨铺设得不直、不平,道钉松动,矿车行驶时经常发生掉道事故,使电铲经常处于停歇状态。同时,铁路的弯道也过大,按照行驶3.5立方米矿车的要求,弯道一般不能小于15米,实际只有10米左右,因而造成了轮边和车轴严重磨损。如果能提前做好移轨、铺轨的准备工作,矿车掉道事故是可以减少和防止的,同时也能增加矿车的使用寿命。

爆破不按要求进行。用电铲出矿,对爆破的要求是很高的。按照规定断面帮坡角要求达到70度,这样电铲的正常效率才能发挥,而现在爆破后的断面一般只能达到60度左右,这就是说在断面的底部留下了硬底,电铲啃硬底是违反操作规程的,同时也容易损坏设备,在这种情况下,电铲就会发生停工待查现象。采用“硐室爆破”虽然可以减少硬底,但是块比较大,同时爆破威力大,容易把附近岩石震松,给穿孔机作业也带来了困难。据统计,1960年穿孔机由于附近岩石松动而发生夹钎、片帮事故,平均每台停歇天数为13.8天。

四、政治思想情况

职工队伍的政治情况。在全段的302名职工中,有2/3的新工人尚未进行过审查工作。在现有人员中已知道的:有历史反革命1名、正在改造的右派分子1名、伪满把头1名、改造释放犯1名、国民党铁路警察2名、国民党少尉排长1名,共7名,占职工总数的2.3%。这些人现在的职务是电工、铆组长、扒料工、爆破队的泥球工(各1名)和轨配工(3名)。这些人的入矿时间,除1名右派是在1959年由技校分配入矿和1名伪铁路警察在1958年入矿的以外,其余都是1956年以前入矿的,是经过审查的。

该工段在用人上有不问政治的倾向。如工段前工会主席秦乃信(名义上不脱产,实际脱产),是一个曾在反右时有右倾言论的工人,他对工人的态度很坏,工人叫他“秦始皇的弟弟秦老二”。经过这次整风,才于4月底调回到小组生产。曾当过妓院掌柜的改造释放犯也放在工段做宣传工作(该人毛笔字写得好),虽已决定调回轨配组参加生产,但至今仍在办公室。此外,在整风中还撤换了一名班长、两名组长、一名司机长,这些人都是地、富成分,对政府不满,对工人态度很坏。

基层党组织的状况。在全段的44名党员中,1952年以前的党员为16名,1957年以前的党员为8名,1958年以后的党员为20名(其中预备党员为16名)。在33名工人党员中,老工人党员为14名,新工人党员为19名。支部共分为5个小组:采矿工人(包括电铲、穿孔机、电机车等)日夜三班每班一个小组,检修工人一个小组,工段干部和勤杂工一个小组。主要工种的党员的分布情况是:在43名电铲司机中有12名党员(其中4名司机长中有3名党员);在22名穿孔机司机中有4名党员;在27名电机车司机中没有一名党员。

目前职工的生产热情不高,劳动纪律比较松懈。整风开始后虽有进步,但变化不很明显。整风以来,工人中普遍感到满意的是:干部开始转变作风,退还了不应扣的工资,发了大豆和补助粮等。但是,劳动纪律仍很松弛。今年1到4月份职工出勤率只有89%,比去年同期下降1.5%,比去年下半年下降4.4%。缺勤中事假增多,今年1到4月份,请事假的人占全部缺勤人数的36.8%,比去年同期增加8.8%;病假增多,1到4月份请病假的人数占31.3%,比去年同期增加11.3%。据调查,目前有15名左右的工人,情绪很不稳定,想回农村。

在党员中,也有少数思想上比较落后的。3月份支部对党员作了一次评比,评比结果,表现较好的有22名,表现一般的有18名,表现落后的有3名;还有1名党员,由于家庭生活困难,未经组织批准,也不要组织关系,就擅自回农村去了。

五、工段的党政领导工作

干部缺乏机械化生产的管理经验,政策水平低。全工段的9名脱产干部,全部是老工人出身。脱产的时间:1953年2名,1954年1名,1955年1名,1958年1名,1960年4名。脱产时的工种:六级凿岩工5名,七级凿岩工1名,六级支柱工1名,八级钳工1名,四级电铲司机1名。在本工段实现机械化以前,这些干部都是在手工操作的采矿工段工作,缺少领导机械化生产的经验。政策水平也低,对于工人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往往不是采用说服教育的办法,而是采用停止工作和扣回探亲假的错误办法(停止工作是指工人犯了错误或旷工时,令其停止工作一天到几天,停止工作期间不发工资;扣回探亲假是把职工应享受的探亲假取消,请假回家的时间扣工资)。从去年10月到今年整风前,共处分了38名工人(其中有7名处分错误的)。干部的文化水平也不高,具有小学二年的有3名,小学四年的有2名,小学六年的有1名,具有初中一年的有3名。

干部的调动频繁。从1957年工段成立到现在的四年内,先后调换过11名党的支部书记,调换过4名段长。平均每四个月换一名支部书记,每年换一名段长。这样频繁的调动,对于从根本上打好一个中型设备矿山的工作基础,对于建立一套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都是十分不利的。

在生活日用品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基层干部增加了琐碎的行政事务。粮票、油票、菜票、表票、自行车票、丝绸制品票、呢料票、胶鞋票等都由干部主持分配。还有些事情是找上门来不得不管的,如采区分房子也要找支部书记去开会,职工丢了粮票也得找支部书记解决。

干部开会的时间多。支部书记经常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是被开会占用了。这些会议中有矿里召开的,有采区召开的,也有本工段自己召开的。如支部书记王保安同志在今年5月上旬的八天内,开了七次会议,其中参加矿里的会议有三次(共三天)。

党务工作薄弱。首先是接收工人入党的组织手续混乱。去年支部共吸收了12名工人入党,入党申请书都未经本人填写,支部大会讨论通过时,也未请本人参加,直到上级组织批准才通知本人。支部对党员的教育工作做得很差。大部分党员没有学过党章,不知道共产党员有些什么权利和义务。支部没有定期地讨论本单位的职工思想动态,只是有时个别几个人到一起说说而已。支部要求党员对落后工人实行四包(包思想、生产、生活和积极参加运动),但只交任务,不交办法。党员普遍感到向群众做政治思想工作没有“本钱”。如检修组党员李振荣同志说:“因自己文化低,没有本钱,向群众做政治思想工作没有说服力,你来的目的,要说什么,人家都知道了。”因此,党员对群众的四包实际上流于形式。

对工人的政治文化和技术学习的组织工作也做得很差。文化学习,在去年上半年坚持得还好一些。但从洪水以后就断断续续,整风以后完全停下了。技术学习,去年采区组织一次电铲和爆破工人脱产七天的轮训,今年2月组织一次爆破工人脱产十天的轮训,但缺少经常的业余技术学习。政治学习差,除了听广播和有时干部谈谈报纸以外,没有固定的学习制度。从3月份起,全工段没有一份报纸和刊物,很多工人,包括党员不知道九中全会公报,更不知道八字方针。

六、工资与奖励

1960年8月份,计件工资取消以后,有些直接生产工人收入减少。根据对电铲和穿孔机司机55人的调查,今年第一季度平均月工资收入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3%。具体情况如下:

上表是按两个季度工人出勤天数相同的工资收入进行比较的。虽然取消计件工资以后,工人的工资收入减少了1.3%,但是今年一季度的生产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0.8%,下降的幅度比工资要大得多。由此可见,生产不正常,对工人的工资收入是有直接影响的。

为什么有些工人的工资收入减少,而又有些工人的工资收入增加呢?在计件工资时,超额部分的工资是按个人标准工资分配的,这就是说,标准工资高的人,收入就要多,标准工资低的人比标准工资高的人收入就要少些;改为综合奖后,奖金不按标准工资分配,而是按统一的等级分配(奖金分一、二、三等),这样,标准工资低的工人,比计件工资,其收入就要相对地有些增加。

综合奖金的分配有平均主义倾向。主要表现是,不按劳动表现的好坏进行评比,不分等级地分配。如3月份,在轨配组得奖的21人中,每人都分得奖金5.1元,穿孔机队也是每人都得奖金6.6元,其他各队、组也有类似情况。

辅助工人得奖多。直接生产工人普遍反映:“辅助工人得奖机会多。”例如,今年1月份直接生产工人每人平均得奖为5.2元,而辅助工人平均每人得奖6.7元,比直接生产工人高28.8%。

奖励制度变化多,定得晚,工人无法掌握。如得奖条件中,完成生产任务开始定为100%,后改为80%,又改为100%;评奖时间由按月改为按日,又改为按旬。4月份的奖励办法直到月底才向工人宣布。

有些工人的标准工资还有些问题。电铲、穿孔机和电机车司机除四个人是由大孤山调来的以外,其余都是由原来的力工改行的,多数是从1959年开始学习的。根据原规定,这些工人的工资应由原来的工资(都是三级工47.19元)降为学徒工资24元,目前大部分虽然已升级到原来的工资,但是还有16个人没有升到原来的工资水平,其中有11个人是34元,有5个人是40.05元,而从1960年4月以后改行的力工,根据因开展双节运动而节约下来的工人其工资不予降低的规定,都保留了原来的工资47.19元。这样就产生了如下的矛盾,即学习时间虽有长有短,技术水平有高有低,但工资待遇都一样,如已有的学习时间长、技术较高的人,工资反而低于学习时间短、技术较低的人。如5号电铲6个司机,除1名司机的工资是55.59元以外,其余5人都是47.19元。又如9号电铲司机刑宝印是1960年4月以前开始学习的,工资原来是47.19元,现在是34元。而从1961年2月开始学习的崔恩和,工资就保留了原来的55.59元。所有这些,对工人的生产积极性都有一定影响。

七、生活与福利

职工家属宿舍不足。目前在全段302名职工中,住家属宿舍的有110人,住集体宿舍的有192人。很多职工由于要不到家属宿舍,家属长期不能搬来矿山居住,每年请假回家,有的一年请几次。这不仅增加了职工的负担,而且也影响职工的出勤率。由于房子紧张,矿里规定,具有5年工龄以上的职工,才能够批给家属宿舍。按照这个条件,中茨山工段提出申请要房子的职工共有15户,这15户中有6户是急需解决的(其中有2户原住私人房子,现房主坚决要收回,有1户是爱人怀孕要分娩,有1户是住的房子要倒塌,有2户是家属住外地)。

单身集体宿舍居住条件不良。集体宿舍由采区统一管理,全采区共有28栋集体宿舍,每栋有4铺炕,1铺炕住13个人,每人只有2市尺宽的地方,连褥子也不能铺开,室内潮湿,至今还得烧炕。冬季工人睡的火炕普遍烧得不热,工人反映:“炕凉睡得腰疼。”炕上铺得单薄,在全部28栋宿舍中只有六栋房子的木板床有草垫子,其余都是苇席。三班工人混住在一起,上、下班互相影响,不能很好休息。宿舍里没有任何文化娱乐用品,连书报也没有。

食堂管理工作比较混乱。工人的粮食定量已基本上恢复到去年上半年的水平。工人对食堂有不少意见。普遍反映:饼子分量不足,饭菜凉,食堂地方太小,吃饭时太拥挤,买饭排队太长,服务人员的态度不好,食堂不讲卫生。整风以后,对食堂工作进行了整顿,但改进得还不显著,变化不大。饭量不足的主要原因是食堂服务人员太多,如岭西食堂有1500多人用餐,服务人员达60多人,而这些人的定量低,一般都不按自己定量吃。工人对粮食供应意见较多的是长期吃高粱面,只有今年3月底到4月初才吃了半个月的麦子面。

此外,矿山照明灯泡严重不足。目前全工段共有28个灯泡。工人上、下班每天要爬一个海拔300米高的山坡,夜间没有路灯,遇有下雨、下雪天,就更难走。根据工段统计,照明用灯泡尚缺94个(包括库存35个),今年1月到4月平均每月消耗灯泡180个。消耗量大的主要原因是:爆破时,每天要拧下两次,安上两次,对灯泡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露天开采刮风下雨,灯泡很易损坏;灯泡质量不好,容易爆炸;管理不善,丢失的也很多。

八、调查组的意见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中茨山工段的落后状况,使之成为一个很好的中型机械化采矿工段,我们认为,还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坚持中型机械化的开采方针。这一方针从矿的领导上不应有任何动摇和犹豫。中茨山工段所以要贯彻这个方针,是由地理条件决定的:山头小,地势陡峭,不宜采用大型机械设备,否则,即造成浪费。矿床的分布也适宜于上述的开采方针。认真贯彻执行这一开采方针,在全国矿山中有其代表性。为了坚持这一方针,必须改变干部中贪大图新的思想,在设备的配套上,所谓“大勺子、小碗、细脖子”(即大电铲、小矿车和土洋结合的漏斗)的不合理状态,解决的主要途径是调走大勺子,换小勺使其配套,以凿岩台车代替穿孔机,加强各个薄弱环节(如经常铺好轨道,修好漏斗)。今后补发设备应根据这一方针来进行,否则设备效率很难正常发挥,损坏率也很难降低。

2.加强基层工作。首先是稳定基层干部,充实基层干部和提高基层干部,使其领导机械化生产的水平迅速提高。在整风中,应该特别注意稳定基层干部的工作岗位,这是建立责任制的前提。除个别需要调整的人员外,一般不宜做大的调动,使其安心工作,在工作中提高自己。在工人中也要稳定工种,防止乱调,特别是操纵机械的司机手要固定下来,使人和机械逐步产生浓厚的感情。目前工段党政领导干部中,都是老工人、老技术,面对新工人、新技术,需要从矿和采区的科室中抽调几个政治好、有一定技术水平、有一定组织能力的知识分子干部下来,充实领导或下来担当一部分具体工作(如技术员、党委干事等),帮助老工人出身的干部提高管理水平,并解脱他们一部分事务工作。在提高基层干部的工作上,一切上级领导机关首先要给予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上级会议要有个制度,要有计划性,会前有通知,会要开得少、开得短、质量高,把工段党政干部到上面开会时间多的情况改变过来,保证基层干部有足够的时间在自己的岗位上研究和处理本企业问题。其次,加强基层干部的政治、业务(或技术)学习,“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必须使所有人员都能背熟,并据此检查自己的工作。举办适合基层干部需要的科学技术报告会和短期学习班(一次学几天,过两三个月再学几天)。组织干部经常学习时事和政治,工段至少要有一份报纸,一份时事手册之类的通俗刊物。基层干部也必须坚持参加定期的体力劳动和跟班制度,目前只有值班段长的制度应考虑改变。基层企业的支部书记、副书记要有更多的时间抓政治思想工作,不能再把自己的园地撂荒。大力开展对工人的技术培训工作,举办各种专业的短期训练班,帮助工人特别是老工人掌握新技术,提高操作水平。

3.在今后一两年之内,应该把党的基本知识的学习放在一个重要地位。从头学起,有计划地举办党训班,轮训干部和党员,全面地、系统地进行结合具体事例的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进行群众工作的教育。分批轮训基层支部书记,帮助他们学会怎样做好支部工作。

坚持党的会议制度。每个月至少有一次会议研究和分析本工段的生产形势和职工思想动态;每个党员都要做群众工作,每人至少交一两个知心朋友,及时表扬联系群众的模范党员。

4.进一步做好设备维修工作。工段应有一定的独立维修能力,才能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在现有基础上,只要增添必要设备,如普通车床一台、小铯床一台和小钻床一台等,就可以将小修任务担负起来。做好日常保养工作,这要从设备、工具和人员等方面加以固定,并且要争取稳定。按照当前情况,还应配备一名机电技术员,以便协助设备副段长做好日常维护工作。

5.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当前的问题主要是如何贯彻的问题。现在无论新、老工人对其新使用的设备都还不习惯。因此首先要求干部和党员模范地遵守规程,在群众中起示范作用;在工人中要加强对执行规章制度的说服教育工作,开展群众性的技术监督。在举办技术培训时,应把工人的岗位操作规程列为主要课题,并经常按照操作规程测定岗位工人的操作水平,同时将执行操作规程列为评奖条件之一。

6.坚持政治挂帅与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工资制度。目前有些改行的工人实际技术水平已经高于改行前的标准工资的,经过技术水平操作考试之后,可以考虑把工资进行适当调整,由1958年以后入矿的学徒工培养起来的司机手,他们的技术水平一般都达到了一、二级工或三级工,也可考虑进行适当调整;最近几年内由工人中提拔的干部,大部分人还拿当工人时的工资,对于这些同志,原则上应根据他们当干部以后的思想和工作表现,按照干部的工资标准,进行适当调整。

7.进一步安排职工生活。首先加强对集体宿舍的管理,改善单身工人的居住条件,火炕要加以修理,减少室内潮湿,增添报纸、杂志等,设置必要的文娱用品(如扑克、象棋、乒乓球等等)。食堂管理工作也要进一步改善,必须保证给足分量,热饭热菜,减少排队,改进服务态度,提高饭菜质量。对矿区副食品和日用品供应,需要加以改进,商业部门应增设商业供应点,增加适合矿区用的商品,有些凭票供应的商品(如呢绒制品、自行车、手表等等),可以组织就地供应,让工人凭票到鞍山去购买这些商品是不够合理的。同时要增设一般服务修理行业,如修鞋、缝补衣服、拆洗衣服以及其他修理业。搞好卫生,增强工人身体健康,公共食堂和宿舍必须讲究卫生,在职工居住后,增设厕所,改善环境卫生。同时也要增添必要的文娱活动场所,如电影院、篮球场等,以活跃职工的业余生活。从各方面的条件来说,进行以上工作并不是很困难的,但做好这些工作,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将会有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