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在展示自己的时候,常常觉得力不从心,他们其实是走了弯路,跑错了跑道,把力用错了地方。所谓事倍功半,就是如此。要纠正这个错误,更有效地展示自己,就得先明白自己的定位,好好认识自己,才能重新正确地设计自己的发展道路,做起事来事半功倍。
■ 展示自己第一课——认识自己 ■
俗话说,一个人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要战胜这个最大的敌人,首先就要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孙子·谋攻篇》也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是,有些人总是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比如,有些人并不能够很恰当地说出自己的学识和交易水平,不是估计偏高,就是偏低。有些人也不能够完全知道自己的性格趋向,不是强调优点,就是强调缺点。还有人更是不能够正确说出自己的理想、坚定性、上进心、道德感等处于什么样的高度,不是过于自傲,就是过于妄自菲薄。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经常审视一下自己,尽力求得一个较客观的认知。
人最难的不是认识别人,而是认识自己。就像别人脸上的脏污一目了然,自己脸上的污点却看不到一样,看到自己的优点、长处容易,发现和承认弱点与缺陷却很难。有些人常常爱和别人攀比,想要人家有而自己不曾拥有的东西,往往在自责和忧愁中精神消沉不已。有时,自我认知能力能够让人冷静分析自己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判断出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从而准确地找准自己的位置。
李嘉诚早年生活困苦,经历过无数磨难。少年时,他曾在香港的茶楼里做侍应生,但李嘉诚一直都有一个梦想,就是要成为一名实业家。可是,像他这样没有背景、没有本钱的人,该怎样才能投身实业呢?
自小懂事的李嘉诚对自己有强大的认知能力,他相信自己有做销售员的潜质,而且做销售员可以更快地为自己积累资本,成就实业家的梦想——在这种强烈自我认知的引导下,17岁的李嘉诚大胆地迈出了新的一步,他辞掉了茶楼里的稳定工作,成为一家塑胶厂的推销员。
在辛苦的推销生涯中,尽管经历种种艰苦困难,但李嘉诚丝毫不退缩,因为从17岁那一年他就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定位与能力,他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自己凭着自己的潜质,终会成就一番惊人事业。
李嘉诚的成功,虽然也有机遇的垂青,但更多还是他强烈的自我认知以及不懈努力的结果。自我认知能力对营销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它让每一名营销人冷静客观地判断、分析自己的职业发展前途,从而制订切实的发展方案,而不是成天抱着一夜暴富的幻想,欺骗自己以致最终一事无成。自我认知也是一种成功的暗示,可以让我们在充满压力与挑战的营销生涯中,在最失望、最困厄之时,依然能看到远方闪烁着的希望之灯,鼓励着我们不断努力、不断向前,最终抵达辉煌的终点。
生活本身就犹如月亮,有盈有亏,好像海水一般有涨有落,充满缺憾,人又怎能十全十美、事事如意?再有学问的人也会有不懂的知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但也都会有不如他人之处,谦虚是一种美德,“不耻下问”是一种境界,“知己知彼”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曾经有个寓言故事,说的是有只小毛驴和小猴子共同生活在一个主人家。一天,小猴子玩得兴起,就爬到了主人家的房顶,上蹦下跳的,主人就一个劲儿地夸小猴子灵巧。为了得到主人的夸奖,小毛驴也费了好大劲儿爬到了房顶,但是却把主人房顶的瓦给踩坏了。主人见状,便大声呵斥它下来,并且打了它一顿。小毛驴感到很委屈和困惑:为什么小猴子能上房,而且还能得到称赞,而我却不能呢?小毛驴的问题,在于它没有认识自己,不清楚自己的能力。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性格与爱好,心中也有不同的幸福与理想,对生活亦必然有不一样的经历和看法。别人的态度、言行是认识自己的镜子,善于总结自己得失的人是聪明的,能够从别人的言行中学到经验的人是明智的,既不总结自己又不学习他人经验的人是愚蠢和可怕的。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不但不会被耻笑,还会因为拥有坦荡的襟怀而受人敬重,还会因为充满爱心、乐于奉献而受人敬爱,还会因为他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个性而受人敬佩。如果连自己的弱点都不敢承认、错误都不敢改变的人,只能是懦夫,又怎么能有信心搏击人生更好地展示自己呢?
■ 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
在人生中,难免会不明就里,对自己的位置也毫无头绪。给了自己准确的定位,就能找到方向感,就能在导向大致确定的情况下前进。
炎热的太阳底下,一个园丁正挥汗如雨地整理着公园里如茵的草坪,那些刚在草坪里长出来的小树苗们纷纷抗议:“地球上,我们的作用非常重要。有了我们,就不会有水土流失;有了我们,沙漠也能变成绿洲;有了我们,才会有广阔的大森林……”树苗们十分委屈,要求园丁立即停止拔除树苗的行为。园丁听了它们的抗议后,坚定地说:“这里没有水土流失,也不是沙漠、森林,这是公园里的草坪!”园丁继续他的劳作,直到把草坪里的树苗全部拔掉。
我们赞同寓言故事中园丁的行动,更同情草坪里树苗们的际遇。不管何种原因,草坪里树苗们的际遇毕竟是一件痛苦的事。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进一步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以改变草坪里树苗的际遇为主题,续编上述寓言故事。也就是通过为草坪里的树苗设计几个可能的行动方案,改变它们的际遇,发挥它们的作用,至此从故事中领会到更多的启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怎样做才能达到更好的结局?
我以为,草坪里的树苗之所以被园丁拔除,是因为它们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草坪里没有设置树苗的岗位,而树苗们却长在草坪里!因此,要改变草坪里树苗的际遇,较理想的续编思路有三:一是重新寻找自己的安身之所、用武之地,也就是转到沙漠、森林或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二是通过努力,改善自己的基本素质,把自己转变为符合要求的青草,适应公园里草坪的要求;三是改变草坪的功能设计,在草坪里设立树苗的岗位,让树苗发挥作用。较不理想的续编思路是这些树苗被拔出后被晒干了、被丢弃了、腐烂了,从此消失了。当然,还有其他很多的续编思路。
现实生活中,遇到过“草坪里的树苗”那样际遇的人恐怕有不少。其中绝大多数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了素质,提高了能力,适应了环境的要求;一部分人通过主动或被动的岗位或单位的调整找到了能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用武之地;也有的人是因为客观形势的改变而从不适应变得适应的。应该说,在个人与社会需要的角色相互适应过程中,也就是在找准自己定位的过程中,大多数的人是做不到从一而终的,尤其是素质较高的人,往往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多次的岗位或单位的转换,最终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自己的才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的主动权更大,可选择的范围更广,学习提高的机会更多,可以更加容易地找准自己的定位。
有些人会想,工作快两年了,却还不知道自己以后要干什么,眼前的工作也不是可以干一辈子的,等以后结婚生孩子了怎么办?现在想换工作,却找不到自己的目标,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干什么,更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毕竟不是十八九岁时想得那么单纯,生活毕竟是现实的,我该怎么办?是生活抛弃了我,还是我远离了生活?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亲身经历,一旦你认定某件事不可能取得成功,那么,你就算尽力而为,成功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因为你戴上了心理的镣铐,拒绝了超常的努力,所以也拒绝了奇迹的发生。而你相信一定能够做成某件事,并且是在自己擅长和适合的方向上,虽然不一定能够迎来完全的转机,但奇迹发生的可能性却大大增加。
对于有一定心理自卑者来说,自卑正是他们人生的最大绊脚石。
人不可能在各方面都非常优秀,总会或多或少在某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就算是伟人也毫不例外:拿破仑矮小、林肯相貌丑陋、罗斯福小儿麻痹。这些都是先天性的缺陷,不比学历、技能、知识、文化、性格,等等,都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而改变。这些无法改变的缺陷难道都不足以成为令人痛苦与自卑的源头吗?但他们拥有的却是极其辉煌自信的一生!
练就自信的第一要素就是:恰当定位,扬长避短,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包含两个方面的基本信息:其一,正视自己的不足,不因差异而感到自卑,不为缺陷而感到烦恼,不让弱点影响你的成功;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把握和信任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形成优势,由此进行人生策划和人生竞争。
古人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我们不为缺点所困扰的最基本办法,就是不要拿自己的弱项去跟别人的强项竞争,没有必要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更没有必要为此苦恼和自卑:如果你喜欢打篮球,但你身高不够,也不要自责,虽然没有身高优势,但个子矮、重心低,练好控球技术后对那些高个子球员来说便很头痛了。博伊金斯只有165厘米,但他照样在NBA立足。有时我们需要的只是改变,然后告诉自己:忘记那些缺陷吧,这不是你的原因,这不是你的目标,这不是你的道路,或者这对你来说无足轻重。
认识和定位好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和特长,就算你的长项不够出色、不够权威,但你总会有胜过竞争对手的地方,只要你善于利用,就能形成优势。
恰当定位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让你的信心成为信念。
信心和信念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这从字面的意思就可以看出来:信心重在“心”——心理状态、心理感觉;信念重在“念”——理念和信仰,信心提升为信念,是让信心具有恒心的唯一途径。正如古罗马诗人奥维德所说:“信念!有信念的人才经得起任何风暴的洗礼。”
托·卡莱尔曾有句名言:“人有没有信念,并非取决于铁链或任何其他外在的压力。”信念和信仰的产生,只能依赖自我的人生定位和策划,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轴,通过扬长避短的定位,自己做自己的伯乐,才能进而拥有真正的自信拥有展示自己的更好能力。
■ 机会只青睐有准备的人 ■
所有的人都渴望成功,所有的人都渴望抓住机遇,但是为什么成功的人只是少数呢?有一句话说得好:“机遇女神只青睐那些有准备头脑的人。”那么对于大部分人来讲,应该如何抓住机遇或者说成功的机遇呢?
要有迎接机遇的心态:就像买彩票一样,如果你从来不买彩票,那你肯定也中不了奖,这是最起码的心态。
要有能抓住机遇的能力:这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只有迎接机遇的心态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机遇女神青睐的是有“准备”头脑的人,其中的“准备”就是你的能力或者素质。如果你没有能力和一定的素质,机遇来了,你与它只是平行线,而不会出现奇迹。
要迎接机遇,除了具有基本素质之外,还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因为成功与失败虽然只有一步之隔,但是成功的人要付出更多、牺牲更多。也许你要从黑头发变成白头发,从富裕变成贫困,从过去的成功变成明天的失败,甚至家破人亡。所以你要做好承受的准备,你要能够承受一切结果,无论最后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有些人希望能有100%的把握的时候才去做一件事情。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前提,因为这个世界上不存在100%的把握。就算有,等你有了100%的把握的时候,你已经没有任何机会了,早被别人捷足先登了。作出的决策会影响你成功的速度,当你有51%的把握的时候就去做它,因为那时候大部分人都还在犹豫。其实51%的把握与99%的把握是一样的,因为当1%的失败发生在你身上的时候同样是100%。当你认为有51%的把握的时候就去做它,因为胜利的天平已经在向成功倾斜了,所以你不要犹豫。
对于普通人,作出较大决策的机会和机遇不是很多,但也不是很少,只是我们往往太过麻木、太不在意,不决策和错误决策,最后把向上的转机和好的机会变成了“后悔药”。
人们可能后悔的事还有:娶错或嫁错了人、股票没有在高点出手、房子没在低价格时买入,包括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经济出现危机,人们后悔没有在好的时候多存点钱,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一切都是自己铸成的。
由此可以反推出:在每一剂“后悔药”的后面,都投射出人们错过的、可以作出正确决策的时机。
这里有三个例子:
——有一年,一个孩子将面临高考却成绩不佳,妈妈小D心急如焚地作出决定,拔掉电视、电脑插销,封仓入库;爸爸休假半年,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全家一致行动,创造良好环境,孩子一个三级跳考取了理想的大学。入学后,孩子开始变得浮躁,眼看要挂科,小D毅然将原住房出租,举家搬往郊区大学校园附近租房陪读,直到孩子大学毕业并顺利就业。
——有一家女儿,一年级入一重点小学,但不久却逃学、哭闹、拒绝到校,妈妈小Z毅然决定将她转到一所普通小学,使她成为快乐的优等生,直至考入重点初中、高中,最后顺利考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