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罗山思踪——温州大学学术沙龙(第一辑)
18692500000027

第27章 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4)

我们新课改的理念怎么样体现在基础教育的每个阶段?这个也是公平的很好的体现,问题在于这个理念的实现还有相当长的过程,我认为这个过程恐怕不是10年的问题,不是2010—2020年的问题,可能还要2020—2030年,甚至2030—2040年。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是一代人、两代人的问题。基础教育公平我们今天是讨论,你要说我们10年就解决基础教育公平问题,没有那么简单。这个问题我认为和基础政策一样的,可能会是一个长期的,整个社会意识的转变,包括我们整个理念的转变还会推动整个基础教育的进程,基础教育公平的进程,我还是充满信心,但是我还是做好长期思想准备,这是相对比较理智。

有人讲什么课改成功了,没有那么简单,那么简单的话我们很早就解决了,我们的讨论尽管一下子不能产生实际作用,但是我想会对理念发生碰撞,通过我们这些人以后出去,我们又在宣传我们的理念,逐步逐步地推进。像很多农村学校,甘肃地区的学校,甘肃地区我去过,你看到那个学校和一百年前没有变化,老师眼光又很短浅,他又不是一个优质的教师,他就知道这样教课的,因为他原来念书人家也是这样教他,他也根据这个东西教他的学生,学生又教下面,整个是没有很大的变化。今天用我们国家的教育看西方教育,你就很难讲他在上课,他在学校,他整个的场景、背景、包括具体设施来说都有很大的差异,这是慢慢地推进,我们希望能够把速度加快。

提问:对于教育公平这个话题我们也进行了资料的搜索,在理论上我们也达不到什么高度,我们就针对教育公平如何实现这样的问题,考虑到我们的国情,我们认为我国实现教育公平肯定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当时就考虑到这样一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如何去评价教育公平是否实现,也就是说教育公平它的评价的指标,当时我们也向老师提出了这个问题,我们自己准备也不够充分,回头也没有收集到这样的资料。

我们当时有这样几个方面,从教育资源方面进行一个评价,然后从教师队伍的评价,还有刚才单老师提到的教学质量和课程质量这三个方面,但是我觉得,可能在过程中我们需要提出一些更加客观化、具体化,可以衡量,可以操作的具体指标。我现在想提一个问题,有没有同学或者老师有这方面的一种见解、切身的体会,关于在教育公平的实现中如何去评价这样一个指标的问题?希望各位老师和同学们集思广益,谢谢。

折延东:关于这个指标体系,我认为是有的,其实刚才单老师已经介绍到了,我们刚才谈到起点公平的时候大家有没有发现,在我们国内原来有一段时间儿童是无法人学的,我们现在首先做到一点所有儿童可以人学,换句话说想上学都有学校可以上,至于学校好不好是另外一回事。比方说99%点几,和原来的96%、97%相比就是一种进步。学校里面也是有指标,像我们现在规定的,比方一类学校、二类学校、三类学校,比方说生均,他这个学校的场地有多大,多少平方米,每一个生均所占用的教室多大,每个学生每年下来经费是多少,这个是有比例。我们中国这点较好,中央集权制,是政府和国家拿这个钱,而且是有比例的去增加。

还有一个例子,比方说教师资源。像我们学院是比较特殊的,原来把中师的几个学校合并起来,你有没有发现,原来我们有很多小学,市区的学校教师都是大专,很多山区的学校教师是中专。现在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中专消失了,现在小学一出来,最低起点都是大专,而这个大专不是留到市区的,而是直接分向农村的。原来农村和城市里面学校在教师学历方面有一个不平衡,现在它那里在增长,相对来说差距是在不断获得弥补。

现在城市学校师资学历发展得更快,比方说研究生已经进去了,然后农村的本科生还下去的比较少,这是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政府已经提出来,当然我们政府一般不提公平,它讲均衡,其实性质是一样的,所谓的均衡就是你那里资源比较弱,我政府有意识的、倾向性的做一个调节把资源往那里调,这一系列的指标都有的,这和公平有关系。每年政府在教育工作方面都说我作了哪些工作,经费增长了多少,在哪些方面有多大的变化等,这个可以看到也是在缩小不公平、缩小差距,细心一点都可以找到的。

关于教育公平这块我觉得最大的问题不是教育问题,它是一个社会问题,本来我们这个社会结构就有地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教育现在能做的是什么?我觉得用终身教育的观点去解决它。现在做得最好的就是美国,就是大教育观,不要封闭办学,而是开放办学。所谓的终身教学说起来是从生到死,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种教育。实际上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人如果想享受某一种教育,有某一方面教育需求的时候,从你生到死的这个阶段里面,你在任何时间可以进人到相应的、可以满足你需求的这样一个地方获得这方面的知识。这个条件需要靠谁来提供呢?这个要靠政府来提供,换句话说就是把教育的条块分割,或者说不同的层级类别的学校之间关系理顺,可以相互流通。比如说我这个农村孩子,家庭经济条件很差,我也接受了基础教育。你上大学去了,我去职业技术学院,这个技术学习是免费的,不能说收很高的学费,这个国外许多国家的教育政策都有的,在18岁以前职业教育都是免费的。我接受了职业教育以后去找了一份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我还有进一步的教育需求,那么后面的教育体系要跟得上,可能有一部分是有偿的,但是国家必须要承担这个职责,把各类教育衔接做起来,满足我的教育需求和愿望。也就是说教育其实就是让每一个人有朝上发展的通道,让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希望和机会。

老师丙:刚才这个同学的问题我觉得问的很好,我看到一个国家招标项目,有一个你刚才提到的标准化研究,就是义务阶段教育学校的指标研究的招标项目,所以我觉得这个同学感觉比较敏锐的。我就想到了我们原来,就是说公路旁边的那些服务站原来是很乱的,各个地区都不一样,高速公路统一管理,那个服务站全部标准化以后,整个服务就提高了。我当时看到这个招标项目,我说这个很像高速公路服务站的标准化建设。

老师丁:刚才折延东老师讲到教育公平使人人有一个上升的机会,我们说的美国梦就是这么一个意思。现在有一个说法,现在的中国社会他们说有一种什么趋势呢?就讲到中国社会阶层出现一种固化的趋势,就是各个阶层的流通不畅了,像美国比如奥巴马这样的移民,他能当上美国总统,这种现象在我们中国出现的机会是很小的。引出一个什么问题呢?教育公平我们做了很多努力,但是这种结果表现,是不是退步了还是怎样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嘉宾点评

单中惠教授:教育结果的这个问题都是相对的,这是我的观点,就是过程公平以后,教育结果怎么样,我认为是相对而言的,教育起点公平是绝对的,每个人都有,教育过程公平应该都是绝对的,然后教育结果我认为是相对的。因为根据公平的教育培养过程出来的产品,尤其是人的发展,肯定是不一样的。假如说最后结果绝对一样的话,那就是我们造手表了,我们做月饼了。

这个地方我认为结果是相对公平,每个人找到适合他的工作,而不是说达到什么程度,比如说我们都去做什么领导。这个地方我认为就相对公平而言,你能够找到适合你继续发展的一个机会,我认为就是公平的。

可能许多的人经过了在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培养,然后教育过程公平了,最后出去了,有的人在城市里面小学做老师,有的人在农村小学做老师,这不能讲不公平,应该是不同的机会,这是我的看法。不能说过程公平,结果不公平、我认为这里面应该有不同的看法。

这个结果公平还有机遇,有的同学工作两年以后当领导了,有的同学两年以后还在原岗位,不能说不公平,这还有各种方面的因素,这是我的看法。现在主要问题是教育过程不公平比较明显,这里面区域之间的差异影响真的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