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语文知识小丛书:简明文言语法常识
18858100000005

第5章 实词(4)

4.复数表示法

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我”、“你”、“他”等,都只表单数,欲表复数,要加“们”,组成“我们”、“你们”、“他们”等。与此不同,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在形式上没有单数、复数的区别,同一个人称代词,一般地说,既可以表单数,也可以表复数。例如: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

(《左传·曹刿论战》)

②吾与汝毕力平险。

(《列子·愚公移山》)

③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柳宗元《捕蛇者说》)

据其文意可知,例句中的“我”、“汝”、“其”,都是表示的复数,要分别译为“我们”、“你们”、“他们的”。

有时,古代汉语也可在第一、第二人称代词的后面,加上“侪”、“辈”、“属”、“等”、“曹”等字,表示复数。例如:

④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

(黄宗羲《柳敬亭传》)

⑤若辈得无苦贫乎?

(《记王忠肃公翱事》)

⑥不者,若属今且为之虏矣。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⑦公等遇雨,皆已失期。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⑧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戏为六绝句》)

不过,它们与现代汉语表复数的“们”是不同的:它们含有“这些人”、“这帮人”、“这类人”等的意思,所以附加,意在强调表明其所跟的代词所代人称为复数。故翻译时,不可简单译为“×们”,而应据其词义译出,如例④的“吾侪”,当译为“我们这帮人”,例⑤的“若辈”,当译为“你们这些人”。余类同。

5.尊称与谦称

中国古代社会讲究等级、礼法,古人在与其长辈、平辈甚至晚辈的对话中,为了显示自己的谦逊和对人的尊敬,自称往往不用第一人称词,而用一种谦逊的称呼“谦称”;对称也往往不用第二人称代词,而用一种尊敬的称呼“尊称”。翻译时,尊称可对译为“您”,而谦称因现代汉语无词对译,故只好译为“我”。当然,尊称、谦称都非人称代词,只是在意义上相当于或近似于今天的“您”和“我”罢了。所以,关于人称代词所应遵循的语法规则,它们可不必依从,如后面要讲的否定句代词宾语应前置,尊称、谦称即无需如此。

古代汉语表示尊称、谦称的方式大致如下:

(1)以“字”称人,以“名”自称。(古人所以有“名”又有“字”,其原因盖在于此)例如:

①冀君实或见恕也。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②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①为王安石以司马光的字“君实”来称对方,以表尊敬。例②为蔺相如自称其名“相如”表谦逊。

(2)以高贵的身份称人,以低微的身份自称。例如:

①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②肃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③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④长者谓仆能之乎?

(宗臣《报刘一丈书》)

⑤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李密《陈情表》)

⑥新妇谓府吏:“……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

(《孔雀东南飞》)

例①张良以“大王”尊称刘邦。例②鲁肃以“将军”尊称孙权。例③扁鹊以“君”(本义为“国君”,此句即以蔡桓公“君”之身份尊称对方。后也因之作对普通男子的尊称,如例⑥)尊称蔡桓公。例④宗臣以“仆”、例⑤李密以“臣”、例⑥刘兰芝以“妾”为对自己的谦称。(“臣”、“妾”本义是指男女奴仆,后分别为男女之谦称,正基于其本义,故并非朝臣的李密可谦称为“臣”、也并非小妻的刘兰芝可谦称为“妾”)

(3)以有德、有才称人,以无德、无才自称。例如:

①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②子墨子亦曰:“吾知子所以距我,吾不言。”

(《墨子·公输》)

③王曰:“……顾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④桓侯曰:“寡人无疾。”

(《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⑤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诸葛亮《出师表》)

⑥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

(宗臣《报刘一丈书》)

古称年高有德的人为“长者”,故例①太子丹以“长者”尊称荆轲。又古人以为老师须是道德学问都高的人,故例②的墨子、例③的梁惠王均以本义为“老师”的“子”或“夫子”尊称对方。“寡人”是寡德之人的意思,故例④的桓侯以此自称,但此仅限于王侯作为谦称使用。例⑤诸葛亮以“愚”自称,例⑥宗臣以“不才”自称,其意思也是很明白的。

(4)以其近侍称人。例如:

①此所以报先帝,而忠于陛下之职分也。

(诸葛亮《出师表》)

②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陛”本指皇宫的台阶,“陛下”字面义是站于帝王阶下的侍从。古时臣民不可直面与皇帝讲话,而须通过其侍从转诉,故后来以“陛下”为对皇帝的尊称。“殿下”、“阁下”、“足下”所以为尊称,都是这个道理,都是以其近侍对称,以不敢直呼对方而表尊敬。不过,“殿下”限于对太子或亲王的尊称,“阁下”、“足下”则可用于常人之间,如例②“卜者”即尊称时为平民的陈涉“足下”。以上这些尊称,今日仍在使用,只是多用于外交场合。

最后,还需要说明一下,古人在尊对卑,长对幼,或亲密无间的朋友间,也还是可以用人称代词自称和对称的,前者本合乎礼法,后者则显示一种挚友间不拘礼法的亲近,如愚公即可以对他的妻子儿女这样讲:“吾与汝毕力平险。”不过,他的妻子对他仍需这样说:“以君之力……”

二、指示代词

1.近指

现代汉语表示近指的指示代词有“这”与“这里”、“这个”、“这些”等。古代汉语表示近指的指示代词,常见的有“此”与“兹”、“斯”、“是”、“之”等,其中,“此”近指的意味最强。例如:

①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吕氏春秋·察今》)

②而母立于兹。

(归有光《项脊轩志》)

③登斯楼也……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④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柳宗元《捕蛇者说》)

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此外,“然”、“尔”也当视为表近指的指示代词,略等于现代汉语的“如此”、“这样”。例如:

⑥君尔妾亦然。

(《孔雀东南飞》)

2.远指

现代汉语表示远指的指示代词有“那”与“那里”、“那个”、“那些”等。古代汉语表示远指的指示代词,常见的有“彼”与“其”、“夫”等。其中,“彼”远指的意味最强,与近指“此”相对(体现于成语,即为“此消彼长”、“此起彼伏”、“顾此失彼”、“此一时、彼一时”等),而“夫”的指示性最弱,有时甚至可以不必译出,而看成句中语气词。例如:

①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诗经·魏风·伐檀》)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③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柳宗元《捕蛇者说》)

3.旁指

“他”,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特殊的代词,“他”既非第三人称代词,又非表近指或远指的指示代词,而是指代另外对象的“旁指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别的”、“其他的”的意思。例如:

①无他,但手熟耳。

(欧阳修《卖油翁》)

②他日,驴一鸣,虎大骇。

(柳宗元《黔之驴》)

“无他”译为“没别的”,“他日”译为“另一天”。

4.无定指

无定指,就是指代没有明确说出的人或事物。古代汉语的无定指代词有“或”和“莫”。“或”是肯定性的无定指代词,多指代人,相当于现代汉语“有人”的意思。“莫”是否定性的无定指代词,可指代人,也可指代物,相当于现代汉语“没有谁”或“没有什么东西(事物)”的意思。例如:

①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苏洵《六国论》)

②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书·司马迁传》)

③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④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例①②的“或”,都是指代人,译为“有人”。注意:例②两个“或”不可理解为连词“或者”,表示“或者”是“或”后起的意义。例③的“莫”指代人,译为“没有谁”。例④的“莫”,指代物,译为“没有什么东西”。注意:例③④的“莫”,都不可理解为否定副词“不”、“不要”,同样,表“不”、“不要”也是“莫”后起的意义。

三、疑问代词

1.问人

古代汉语问人的疑问代词,常见的有“谁”和“孰”,译为“谁”或“哪一个”。例如:

①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②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柳宗元《捕蛇者说》)

③吾与徐公孰美?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