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成电科研团队风采
19002600000029

第29章 秋风起于青萍之末

记计算机学院嵌入式实时计算科研团队

尘垢满布的屋子,一个小小的机器人灵活地穿梭其中,所过之处,尘埃尽净……小时候,我们在科幻小说中常常看到这样的描述,但是现在,这些对未来家庭智能机器人的向往正在逐步变成现实,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非常核心的技术就是嵌入式系统技术。

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出现仅仅只有二十余年的历史,二十多年来,它突飞猛进地发展着,对科学技术及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二十年来,我校有一批科技工作者埋头于嵌入式系统技术的研究,默默耕耘其间,春华秋实、暑往冬来,付出着、收获着,他们就是嵌入式实时计算科研团队。

传承严谨

20世纪80年代初,嵌入式系统技术开始在国际学术界崭露头角。在美国进修的刘锦德、熊光泽教授敏锐地看到了嵌入式技术的前沿性,并将这一技术带回了电子科技大学。我校成为全国最早进入嵌入式系统技术研究领域的高校之一。科研项目少、经费短缺、人才匮乏,但这些困难都没有阻挡嵌入式实时计算学术团队的老师们投身嵌入式技术研究的热情,他们从最基础的仿真器研究开始,一步步走进嵌入式的世界。凭借着几年研究的基础,团队拿到了1项“八五”、2项“九五”国防预研项目。团队在熊光泽教授的带领下出色地完成了项目,1995年,研发出了国内第一套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借项目凝练方向、汇聚队伍,在这些国家项目的历练下,嵌入式实时计算学术团队开始不断成长,从最初几个人发展到目前近20人规模,其间经历的不仅仅是时间,它还包括传承,一种学术氛围的传承、一种科学态度的传承。

1997年寒假,位于主楼中的嵌入式系统研究室,一位年轻的学者手捧着一本厚厚的论文大声朗读着,旁边,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者一边听、一边认真记录,不时给予一些指点……

十多年过去了,这一幕场景仍然深深印在雷航的脑海中:那是导师刘锦德教授为他精心修改博士论文时的情景。说起自己的求学经历,雷航不胜歔欷,他说:“刘锦德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对科学研究的严谨、求实深深地影响了我,令我终身受益。”从1993年进入嵌入式团队攻读博士学位到而今成长为嵌入式实时计算学术团队负责人,现任示范性软件学院副院长的雷航教授与团队共同成长,传续着这种严谨的作风。在教育自己的学生时,雷航也像自己的导师一样,严谨、严格。不论工作有多忙,他都会尽量抽出时间给每一个研究生精心修改论文,从框架到文字,从算法到流程图,每一个细节,精益求精。他甚至还会手把手教学生如何画图。

这种对科学的严谨态度也成为嵌入式实时计算学术团队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谈及此,两位年轻的博士詹瑾瑜、郭文生都深有感触。从读硕士开始,詹瑾瑜就与导师熊光泽教授保持了一周一次的见面,讨论项目进度、提出新想法、讨论学习体会。而在对参与项目的学生进行管理时,郭文生也沿袭了团队这种严谨的作风,通过项目组每周例会对项目的进程进行实时监控,督促学生不断学习、总结、改进。

严谨、求实,营造了嵌入式实时计算学术团队浓厚的学术氛围,成为团队不断发展、不断壮大的基石。作为中国最早进行嵌入式系统技术研究的团队之一,团队积累了高水平的研究平台与丰富的研究经验,而这些也成为团队最为吸引人的所在。一些年轻的博士正是慕此而来。经过十余年的奋斗,目前团队已经形成了包括教师近20人、研究生130余名,年度科研合同经费近600万元的成熟团队,团队先后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四川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在核心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40余篇被SCI、EI、ISTP检索,目前在研“86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

未雨绸缪

发展,仅仅凭借勤奋是不够的。团队最初的发展来自于刘锦德、熊光泽等老一辈科学家敏锐的学术眼光,抓住了科技发展的前沿,今天,团队的成长也必将肇基于这种学术的敏锐。2003年,雷航教授接过熊光泽教授手中的接力棒成为团队新的负责人,他一直在考虑,如何带领团队走向壮大,紧跟科技前沿。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雷航一直在思考、探索,通过大量调研以及与团队老师们的研讨,团队凝练、规划了6个研究方向,这些研究方向既坚持了基础研究,又注重了应用研究。在团队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这些研究方向已经初显成效。几年来,团队承接项目的途径大大拓宽,从当初单一的军口项目到现在的多项“863”、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若干项横向科研项目;同时,注重基础研究也使得团队科研论文的质量与数量持续增长。为了保持团队发展的可持续性,在引进新人的同时,团队还非常注重对新进教师的培养。每一位新进教师,雷航都会与他深入谈话,为他规划学术方向、提供学术研究平台。正是在这样的感召之下,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郝宗波博士投身到嵌入式系统技术团队,释放自己的青春与热情。

嵌入式系统技术有着非常强的应用性,对此团队的老师们一直着力于研究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还在读硕士的时候,詹瑾瑜每次提出的新想法,熊光泽教授都会要求对这些理论的应用性进行推算与验证。正是由于对应用研究的重视,团队在横向课题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获得了广东省产学研项目、粤港联合招标项目、云南省科技厅项目,以及大量与企业、研究所联合进行的研究项目,为嵌入式系统技术走进寻常百姓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为了给团队提供更高的研究平台,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团队目前正在整合力量申报国防重点实验室,谈及明天,雷航教授充满信心:“相信实验室申请成功,我们的团队将会有更好的发展。”

秋风起于青萍之末。跬步虽短,却能积起千里之遥;细流虽小,却能汇起大海;青萍虽微,却能肇起秋风。嵌入式实时技术系统科研团队从零开始,从小开始,必将激起万丈之浪。

(黎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