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崛起的宁夏新闻出版业
19042100000030

第30章 期刊出版业(6)

《宁夏党校学报》充分发挥党校科研优势,始终遵循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强调优化选题,倡导学术争鸣,推动理论创新,努力形成自由平等、相互尊重的学术研究氛围。学报改变单纯以学科进行栏目划分和编排的传统做法,而代之以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学术问题为栏目划分和编排的依据,紧紧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国际、国内、区内形势发展的需要策划学报品牌专栏。编辑部先后策划、设计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党的建设”“消费经济”“宁夏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等专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得到了业界的认可。

十六、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刊号CN64-1044/D,创刊于2000年,由中共银川市委主管,由原《塞上论苑》更名为《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是综合类社会科学期刊并纳入哲学社会科学类高校学报系列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首府银川市唯一一份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社会科学期刊,也是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首府城市中第二家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

创刊以来,《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坚持“党刊姓党”和“百花齐放”的方针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刊载追求理论性、实践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的文章,刊载了大量国内著名专家、教授、学者以及党政官员撰写的具有较高质量的理论文章,发表的有些作品在国内引起热烈反响,引起党政高层的重视;刊载的文章不断被一些文献引用和转载,极大地提高了刊物的知名度。

200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备案,《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被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联合主办的国家信息化“重中之重”工程——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学术论文作者数据库、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引证报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国家权威数据库收录。目前,《学报》已通过中国期刊网、电子光盘(DVD)、纸质平面印刷三种方式面向国内外发行,传播范围已分布在全球10个国家和地区,机构用户4743个。

在办刊中,坚持以追求特色、满足读者需求为目标,逐步体现出了自己的特色:一是地域特色。通过对西部民族地区这片“热土”的发掘,抓住“人无我有”的地域文化做文章,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得到了广大专家读者的肯定。二是高校特色。对专业性较强的高校学报而言,围绕学校的专业性质展开专题报道,能够在一定的学术范围内形成个性。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以党校特色选择题材。三是学术特色。紧紧抓住银川市乃至西部民族地区的优势学科,优先发表具有前瞻性和热点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努力使学报逐步形成自己的学科优势。

十七、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刊号CN64-1065/G4,创办于1998年,双月刊,由宁夏教育厅主管,北方民族大学主办,是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理论期刊。办刊宗旨:贯彻落实党的出版方针政策,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充分发挥学报积累成果、交流学术、培养人才、促进教学的功能。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创刊于1989年,时为内部刊物。199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出版物,季刊。2007年经宁夏新闻出版局批准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学报以推介本学校科研成果、体现学校科学研究水平为办刊目的,是学校加强对外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园地。学报编辑部拥有一支具有丰富专业理论知识和编辑出版工作经验的人才队伍。目前,编辑部有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博士1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1人。编辑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渐趋合理,为提升办刊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在办刊过程中,十分注重树立精品意识,追求学术创新、理论创新,提升学术品位,“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努力打造期刊品牌,突出刊物的“民族性、文化性、时代性、地方性、区域性”,以高校教师、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国家机关公务员等为读者对象。坚持以“民族学”栏目为主要内容,开辟有“民族社会”“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经济”“民族语言”“民族文学”“民族关系”等二级栏目,与“人类学”“宗教学”栏目等构成特色栏目群,刊发理论水准较高、实证材料丰富的学术论文,受到民族学界的广泛关注,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社会效果。

自创刊以来,北方民族大学历届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学报作为学校学术研究的平台和窗口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视学报的发展,从政策、资金、人才队伍建设等各方面给予全力支持,使学报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经20多年的努力,《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已步入全国学术期刊规范行列,编校质量和学术水准得到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和学术界的认可,2004年以来一直被评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一级期刊”,2008年和2010年两次入选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民族学类来源期刊,已分别加入了“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并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实现了期刊电子化,期刊发展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学报编辑部十分注重刊物的出版质量,从收稿登记开始到审稿、组稿、编辑、校对、印刷、出版、发行都进行严格的规范化要求,坚持做到每篇稿件“三审四校双读”制度,有效地提高了刊用稿件的质量水平。在稿件的审理录用方面,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启用“社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SMLC)”,对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的作者和稿件进行剔除。随着学报出版质量的不断提高,近几年来学报所刊发文章被学术文摘转载的比例逐步提高。有数十篇文章分别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被各种文摘题录的文章占发文总量的90%以上。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2010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指数排名”中,《北方民族大学学报》从55种学术刊物中脱颖而出,在“民族学”学术期刊全文转载排名中,转载量位列第4名,转载率位列第4名,综合指数位列第5名。

十八、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刊号CN64-1005/C,创刊于1976年12月,双月刊,由宁夏大学主管主办。办刊宗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出版方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原则,及时反映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最新成果,繁荣社会主义出版事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栏目有语言文字研究、历史(西夏研究)、中国(外国)文学研究、政法论坛、经济研究、文化教育等。主要读者对象为各类高等院校教师、广大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和爱好者等。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中国期刊方正“双效期刊”,宁夏一级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1998、2000、2004、2006~2007年、2008~2009年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文收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1999、2002、2006年三届蝉联“全国百强社科学报”。“西夏研究”栏目多次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2007年在第二届北方期刊奖评选中,荣获十佳期刊称号。荣获首届民族地区学报评奖十佳学报。

2008年,编辑部为每位编辑购买了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丛书,制定了针对期刊中心编辑的量化考核指标和考核制度,通过考核激励编辑加强对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水平。聘请资深出版专家和宁夏新闻出版局业务部门的人员命题,对编辑部所有编辑人员进行了出版专业知识的卷面考试;随机抽取每一位责任编辑责编和校对的文章,进行编校质量方面的检查,最后将检查结果进行量化打分、排名、张榜公布,对优胜者进行奖励,激励大家比、学、赶、超学习专业知识和业务知识的积极性,增强了编辑部的学习氛围,在检查期刊出版质量的同时,也是对每一位编辑人员一年工作的大检阅;提高了期刊的整体出版质量。

2010年《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不断改革创新,围绕学校建设和发展重点工作及时调整期刊栏目,配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社科版开辟了“科学发展观”“211工程”建设两个专栏,用比较大的篇幅宣传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对出版中存在的疑难汉字、古文字、西夏字等技术难点,致力开发专门字库,实现了10万汉字与9万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小篆字型,与6000个西夏字以及国际通用32种外文的混合录入、排版、输出,极大地提高了刊物的文字处理能力和水平,提高了为作者、读者和社会服务的能力。以此为依托,“汉语研究”栏目成为“西夏研究”之后的又一名栏和特色栏目。

2011年,《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继续加大学术期刊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力度,对编辑人员进行了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的培训,同时进行现场操作,以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在期刊发生;对个别有问题的稿件,视情节分别采取批评教育,扣除稿酬,并从有关数据库中予以删除等处理。

十九、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刊号CN64-1061/G4,创刊于1989年1月3日,由宁夏师范学院主管主办。坚持以反映本校教学与科研成果为主,兼采全国最新科研成果,活跃学校学术气氛,培养科研人才,推动教学发展和繁荣学术交流服务为办刊宗旨,是学校教师发表教学与科研成果的重要园地,也是学校对外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的前身《固原师专学报》是固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1980年10月创刊,时为内刊且不定期,16开本,印数2000册,与全国各高校交流。1984年固定为季刊,每年出一期自然科学版学报。1989年1月3日,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公开发行。1996年改为双月刊,其中第1、2、4、5期为社会科学内容,第3、6期为自然科学内容。2006年,固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宁夏师范学院,2007年9月,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固原师专学报》随之更名为《宁夏师范学院学报》,并由专科学报升为本科学报。

更名后,学报一直坚持“以作者带动栏目,以栏目吸引作者”的栏目设置思路,形成了一些相对固定的栏目。社会科学版主要栏目有“文学研究”“历史文化”“西夏研究”“西北史地”“语言文字”“宁夏作家作品研究”“固原历史文化研究”“教育教学研究”“英语教学与研究”“法学研究”“研究综述”“论著序评”“回族研究”等。自然科学版主要栏目有“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计算机及其应用”“教育教学研究”等,突出学术性、师范性、地方性和民族性。学报较早地开展了西夏史研究,随着西夏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设置了“西夏研究”专栏,刊发了一批西夏研究专家的大量高质量论文,涉及西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语言、地理、宗教诸方面,成为西夏史研究的重要阵地之一,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西夏学的学科建设做出了贡献,推动了西夏史研究的深入与发展。社会科学版开设的“地方文史研究”“西北史地”“西部开发与地方经济研究”专栏,自然版开设的“科技应用与开发研究”专栏,刊发百余篇固原历史、文化、军事、地理、经济、民族及科技应用方面的文章,为固原经济发展和文化事业建设产生了积极作用。

由于《宁夏师范学院学报》所刊文章注重学术性,二次文摘率比较高,在同类学报中名列前茅。学报的社会科学版被三大信息刊物(《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摘200余篇,自然科学版的数十篇文章被《中国数学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等刊物摘录,为繁荣学术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