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晚情续语:一位老师的教育期待
19069600000011

第11章 校本研修与教师发展(10)

2、把握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相统一的特点,既要重视预设的科学性,又要关注生成的有效性

预设,指教学设计;生成,指教学现场。这里,预设和生成组成了教学的完整过程。新课程需要新的语文教学,而新的语文教学首先要求教学设计具有科学性。“为学习设计教学”是加涅提出的一个经典命题,其科学性表现为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高中语文必修课根据“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要求组织教学,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应注意以下几点:(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教师、学生、文本和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设计有利于进行互动交流的动态过程;(2)阅读文学作品,应设计对作品中形象和作者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的相关环节;(3)教学设计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理解作品丰富的内涵,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构建文本意义;(4)注意引导学生借助阅读做到知人论世,认识作家的经历、创作动机和作品的社会影响。

教学“生成”的过程,是一种探索的过程,也就是师生共同的探究过程。探究之路,需要有预先设计的规定线路,还需要有临场发挥和及时调控的智慧和勇气。这就要有教学“生成”的过程要求:(1)面对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有兴趣和动机的导引;(2)面对学生的大胆质疑和积极探究,要有高认知问题的引导和排除愤悱心理的点拨;(3)在热烈的互动和争论时,要有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和培养团队精神的技巧;(4)在解读文本、辩词析句的过程中,要有指导学生穿透字面,驰骋思想,联系生活,体验感情的方法。总之教学“生成”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知识、思维和情感的探险过程,是一种共生共进的过程。教师必须在把握“生成”的真实性、动态性、创造性特点的基础上,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感受,满足学生发展的多种需求。

3、努力唤醒师生作为重要课程资源的主体意识

实现教学生成的基础,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加课程资源意识。”教学资源是丰富多样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观念形态的、制度规章的、物质和电子的,一切可能运用和利用的教学中介和教学手段,都是潜在而有效的教学资源。而最重的资源是教学过程中主体性的人,因而教学生成过程中,最有价值进行有效利用和开发的资源,是教师和学生自身。他们既是教学资源开发的主体,也是资源开发的客体对象。教学资源的开发不仅存在于教学设计之中,更存在于教学过程中多种情境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之中。互动的过程,就是教学资源的利用开发过程。教学中问题的提出,思维的碰撞,视野的拓展,结论的整理,情感的表达无不是资源开发和教学生成的结果。

4、把有效的教学评价运用于教学全过程

实现语文教学重建课堂的目标,须牢牢把握评价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为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学评价应关注评价的以下方面:(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内容多元化。教师在充分发挥评价主体作用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评价,使学生成为教学评价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语文教育活动的主人。(2)注重过程性评价的效能,把学生作为有情感、有理智、有个性、有发展潜能的生命体。语文学习应关注学生自身的成长过程,发挥评价诊断、激励和促进发展的功能。(3)针对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不同侧面和不同特点,努力探寻适合不同目的的评价手段和方法,如使用质性评价的方法和技术,提高评价效率,促进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上述重建语文课堂的要素分析虽具有理想色彩,但却全面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有关教学的多方面要求。这或许可以作为高中新课程实施中重建语文课堂追求的目标。但目前宁夏高中新课程语文教学的总体情况同这一目标还有相当距离。那么差距产生在哪儿?困惑又有哪些?不妨通过一节研讨课作具体分析。

三、由一节研讨课引出的思考

《巩乃斯的马》教学实录

一、基本情况

时间:2004年11月23日

地点:宁夏平罗中学

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第二册(语文出版社)第三单元(散文)

教师:王世波(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

课型:全市高中课程改革语文观摩研讨课

二、学习目标

1、快速阅读有关马的描写段落,概括马的形象及作者寄寓的感情。

2、赏析本篇散文语言的艺术魅力。

3、借鉴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和语言表达技巧。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课,师生互致问候)

师:40年前,我的父亲带着少年的梦想,步行一百多里在这里考取了心中理想的大学,40年后的今天,历史的缘分让我以老师的身份又一次来到银北名校平罗中学这方热土,心中感慨万千。为了表达四十年中两代人心中的“平中情结”,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为大家带来一件宝物(稍停顿)的复制品(笑声),请大家在我的描述中猜猜看,这是件什么东西?第一位猜中的同学我会把宝物送给他(停顿)欣赏5分钟(笑声)。

[简评:异地上课,在陌生环境之中,如此开课使学生和作课教师的情绪有了极大的缓和。面对几十位听课教师,在偌大的多媒体教室里,师生间的距离拉近,气氛轻松。此物包裹很严实,制造出一种神秘感,引起好奇心。]

师:请听描述——

(1)它是我国青铜艺术的奇葩。

(2)它是中国旅游的标志。

生:(打断)马踏飞燕

(师一层一层解开包裹,打开盒子)

师:非常正确!谁知道它还有其他什么特点?

生:它造型生动,铸造精美,比例准确,令中外许多考古学家叹为观止。

生:它出土于1969年,甘肃武威的一座东汉墓。(师肯定了同学们的回答,并拿着马踏飞燕在学生中间穿行,气氛活跃)

师:欣赏完和马有关系的雕塑艺术奇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著名军旅作家周涛写的一篇关于马的散文,堪称中国作家中写马散文中最优秀的篇章。

(二)整体感知

板书课题:巩乃斯的马周涛

师:下面我们带着问题速读课文,作者笔下的马是怎样一种形象?体现了哪些精神?

师:板书:马的形象(阅读方法指导)

(1)速读或跳读、扫读,一目十行。

(2)抓重点词、关键词,特别是刻画马的特征的词语。

(3)四人小组讨论。

生1:第10、11段,体现出马身上具有生存竞争的意识。

生2:第17段,强调马“奔放有力”、“优美柔顺”、“进取精神”、“崇高感情”、“力与美的结合”等特点。

生3:第9段,强调马“强壮和美丽”、“力与威严”的特征。

生4:第8段,“马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幻想”。

生5:第9段,还传达出马具有阳刚之气,强悍的特点。

生6:第9段,还表达出一种团队精神。

(师肯定、表扬后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

生7:第18段,“昂奋”、“散漫”、“原始”、“我行我素”

师:同学们读书效率很高,找得很准,而且有的同学还用自己的话概括,很会读书。

大家全都围绕“马的形象”展开,概括一下,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去刻画马的呢?

生(齐):外貌、精神(板书)

师:马的精神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生1:自由、奔放(板书)

生2:进取、上进(板书)

师:在文章结尾的几段,作者升华了马的精神和形象,有哪位同学谈谈自己的理解。

生:我觉得作者在马的身上体现了一种民族精神。

师:(追问)这种民族精神是什么?

生(齐):龙马精神

师:结合文章,谈谈你对龙马精神的理解?

生1:积极向上

生2:拼搏顽强

师:这是我很喜欢的成语。今天就把这个成语送给我们高一(9)班的全体同学,愿龙马精神与你们长在。

在这些刻画马的过程中,最能体现马的形象和精神的一句话是什么?

生(齐):第17段第一句话

师:正确,这就是本文的文眼,即最能表达出文章主旨的话。阅读此类文章要学会抓“神”,抓灵魂,以上我们通过马的形象的分析,从整体上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初步理解。

(三)融入背景

师:正因为巩乃斯的马如此魅力四射,奔放有力,所以作者对它情有独钟。他如此喜欢巩乃斯的马,还有其他原因吗?

生1:和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系。

师:文中在哪里暗示的,有谁为我们读一下有关时代背景的句子。

生2:第4段,读“……”

生3:还有第12段,读“……”

师生共同小结:环境——险恶(板书)

心情——压抑(板书)

师:原来此文作者借马抒发自己在险恶环境中压抑的心情,这种写作手法在初中我们接触过,叫什么方法?

生(齐):托物言志(板书)

(四)品味语言、感情

师:作者面对自己喜欢的马和马群,马的何种状态最能发泄自己在险恶环境中这种压抑的心情的?

生(齐):奔跑

师:文中有两处奔马场面的描写非常精彩,请找出来。

生(齐):第6段、第14段及第15段首句。

师:抓住两幅场面描写的特点,同学们给它各拟一个小标题,全班同学分两大组讨论,力求用文中的词语概括

场面一:生1——原野奔驰图

生2——冬夜纵马图

生3——雪夜狂奔图

师:大家认为哪一位同学概括得更贴切?

生(大部分):第三位同学的概括(板书)

场面二:生1——万马飞奔图

生2——万马奔腾图

师:哪个更好些?

生(齐):都不错。

师:这两幅图在场面描写上,感情基调有何不同?

要求:(1)按刚才的分组进行讨论。

(2)把握朗读时的情感。

生:场面一:自由、快乐、轻松

生2:场面二:宏大、有气势、酣畅痛快

师:大家推荐一位代表我们班最高朗读水平的同学,朗读“雪夜狂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