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
19118300000030

第30章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4)

第三,指导学生学会有效地合作

我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特别强调,让学生“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要求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善于交往,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课程出现,活动内容、组织方式、学习方式都有了根本性的变化,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四大领域之一,其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单靠个人的努力拼搏是很难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将成为活动中最常见、最主要的学习方式。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由独立的个体转化为密切合作的伙伴,活动中的小组成员明确分工且相互协作,完成在小组共同任务、共同目标统一下的成员个体活动、集体活动、交流信息、分享成果的团队合作探究活动。

活动中,小组成员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组员习惯于单干,不与其他同学合作,缺乏交流;有的成员热情高涨,活动积极性较高,常包办代替其他同学的活动任务;也有的成员活动不到场,参与积极性不高,听之任之,缺乏主见等。因此,教师要对活动的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经常与小组成员讨论交流活动中的新问题及解决方法,让学生在集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学会理解和宽容他人,体会合作的快乐,增强合作的意识;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开展活动,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适时渗透团体利益,促使每一个成员把个人与集体捆绑起来,在活动过程中更多地考虑活动小组的集体利益。

第四,指导学生处理活动中的生成性问题

尽管主题活动开始前都要制定周密的活动计划,有具体明确的分工及活动步骤,但这只是一个预定方案。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会出现一些预料不到的事情,加之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新的目标、新的问题、新的价值观不断生成。活动的深入开展和学生的自我生成与建构的过程,将活动引向新的领域,产生新的活动主题。教师要根据活动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活动方案,对于学生在活动中发现的新的有意义的主题,要引起高度重视,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同时,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有意义的、而且有条件研究的主题活动继续深入研究下去。

第五,帮助学生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会,亲历活动,体验活动。要想从真正意义上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让学生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活动,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配合、学校的支持、家长的理解和帮助。争取社会和家长参与实践活动的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保证活动的顺利、深入的开展。

综合实践活动对师生来说是全新的,对于家长来说,更是有过多的不了解,甚至是不接受。根深蒂固的室内学习方式已被家长欣然接受,孩子走出校门,到社会上去搞调查、做研究的学习方式,让家长们担心,唯恐这样搞下去影响孩子的学业。因此,活动中,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争得家长的理解和帮助,构起家庭、学校共同支持、共同教育的桥梁,为孩子铺设求知的阳光之道。

赢得社会的支持是主题活动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伴随着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走向社会、走进社区,进行实地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以及劳动实践等一系列活动随即展开,不可避免的要与不同阶层的人、不同单位、部门打交道,这一问题,对十几岁的孩子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这可是学生进行主题活动的主要环节,是亲历实践、获取第一手材料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着主题活动的成与败。

因此,在活动中,教师要适时帮助学生争得社会的支持,扫清活动中的障碍,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试一试。亲历活动的每一个过程,去感受体验如何采取不同的方式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如何取得社会各界的配合,完成自己的活动任务,从中学会宽容别人,礼貌待人,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往,获取终身受用的东西。

3.总结交流阶段

在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都要进行总结交流,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如研究报告、活动专题展板、网页等)展示活动中的成果与经验,交流活动中挫折与教训。这种交流,可以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组与组之间进行,也可以跨年级、跨班级进行,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欣赏别人,学会欣赏自己,再一次感受成功的快乐,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在这一阶段,教师的指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指导学生整理活动成果,撰写活动报告

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反思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受,得出结论,形成科学、详实的活动报告。

首先,要指导学生明确撰写活动报告一般包括的内容:

——选题的理由。

——研究过程。写出实际活动的过程、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的办法,并简单记叙调查采访的人物等。

——活动收获。即主题活动取得的成果以及自己的一些感受、体会。

——附上活动过程中的有关材料。如活动记录、调查问卷等。

——附上活动需要的参考资料的出处。

其次,提出撰写活动报告应注意的问题:

——有事实,有分析,有观点。

——要做到事实准确,观点鲜明,条理清楚,合理采用活动材料。

——要写清楚活动的过程、收获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有条件的同学,可将活动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第二,组织学生进行成果交流

活动成果的交流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一篇活动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篇活动日记、一张活动照片等,也可以是一次主题活动报告会、一次活动摄影展、一次班队主题交流会等,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不管采取哪种形式,都要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组织,突出活动的过程、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活动体会的交流,切实收到交流、学习、提高的预期效果。

第三,总结评价要突现活动过程

主题活动的目的旨在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自然,参与社区活动,获得亲身感悟和体验。所以说,对活动的总结与评价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要重视活动过程中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否亲历活动与实践,是否在活动中形成积极的体验,获得真实的感受,品尝到失败的苦涩和成功的喜悦。一定不要凭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了多少知识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因为从选题、实践到总结,活动的整个过程和结果都是开放的,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学生能想自己所想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事,按照自己的设计去实施,去探索。尽管最后的结果不是唯一的,也不一定是正确的,甚至可能是失败的,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了亲身体验的快乐。因为敢于参与、积极参与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三)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实施过程的基本要求

1.与多种社区服务对象或机构建立比较稳定的联系,保证社区服务对象和机构的多样性和社区服务活动的连贯性。

2.引导学生深入社会活动情境,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3.学校和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4.引导学生对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总结,使学生有所体会,形成综合性的实践能力。

一句话,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是有起点而无终点的。只要有一支观念先进、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群体,有一支责任心强、理念新、善于开发教育资源的教师队伍,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会开展得扎实深入,百花齐放。

第四节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

课程资源主要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有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文化信息资料和物质基础条件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以社区资源为依托,以体验型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为基本方式进行的调查访问、实地考察、社会参与等主题性活动。其活动的内容来源于社区课程资源,来源于学生、教师、学校对社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直接影响着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和深入开展。

一、对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理解与认识

(一)为什么要开发与利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1.开发利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

没有切合实际的课程资源支持,课程改革的目标很难变成现实。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课程,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备受青睐,《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规定中小学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更加明确地将综合实践活动规定为小学到高中的必修课程,在全国首批实验区内实施的基础上逐步推广。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四大领域之一,在实践中较好地发挥了其功能和作用,学生在走出教室,服务社区的活动中,得到锤炼和发展。但考察活动的实施情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面临着重重困难,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现象和问题:如有的学校课程计划中就没有设置;有的学校课程计划表中列入,但实际情况是被别的课程替代;有的学校正常开设,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课程开发的理论引导和长远的、系列化的设计,导致课程开发效能低下、活动形式单一等。追根溯源,这些实际问题出在根上,那就是认识问题。

一是对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理论及其功能价值学习不够,

二是对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课程开发与利用认识不够,困惑于无教材、困难大而打不开思路,影响了课程的实施。

2.开发利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是课程管理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课程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而且强调学校和教师要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作为学校开发管理的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开发多样有效的课程,较好地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计划。

3.开发利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内在需要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是以社区活动为载体,在服务社区的主题活动中磨炼学生的意志,发展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和精神境界。这一终极目标,决定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社会性、开放性和体验性等特点,决定了活动的开展必需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区的实际资源,立足于学生回归生活,主动参与,亲历实践,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回归教育的本质,超越学科本位主义,真正落实“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因此,要组织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就要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思想局限,立足实际,合理建构课程资源的结构和功能,积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有效的社区课程资源。

(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类型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围绕学生发展,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范围着眼,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社区各种课程资源,为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实施做好保证。

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大致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资源是指学校各种设施、环境、文化、师资、学生等人力、物力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等物质性资源,教师、学生及其师生关系、班级组织、校风班风、校容校貌等人文性资源,还有参观活动、文体活动、典礼仪式等活动性资源,都属于校内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对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资源包括社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地理环境、产业结构、经济状况、机构设置、人口素质结构等等,加强开发和利用这些校外课程资源,帮助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区,融入社会,亲历实践,更好地开展主题性活动。

按照课程资源的存在形态,大致可分为物质型资源和人力型资源。这里物质型资源,指的是校内资源中的设备、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教室、校内风景、教育基地等)和家庭、社区设施、自然资源(如文物古迹、电视网络、文化设施场馆等);人力型资源指的是校内教职工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人格、学生的学风、班风、校风等,还有校外的家长、社会人员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