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走向人本主义教育的学校管理
19119900000041

第41章 课程改革简说(2)

现在的问题是:针对具体的、微观的课堂教学,怎样把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度教学目标?

以人为本的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学过程是一个集中体现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发展的一个系统化过程。教学过程要逐渐克服知识的过度讲授,不断弱化教学过程的单向灌输,自我纠正狭隘意义的能力训练,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统一于教学过程。即是说,关于三维度目标的实施,在课堂教学中应以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作为教学过程的主线,在进行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的同时,协调认知过程,培养学习方法,渗透积极向上的学习心理情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3.着力部位

课程改革要突出抓好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其着力部位在于:

——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改进和加强德育;

——改革考试评价制度;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课程改革之所以被如此重要而紧迫地提出来,原因在于课程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课程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

四、人本主义课程观的重建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宗旨。建立在人本主义基础上的现代课程观顺应了21世纪教育思潮的发展走向,也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必然体现。

1.基于全面发展的理解

学生素质的构成,包括学科知识体系、应用知识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对待学习的情感态度、对待生活与适应环境的人生价值观等方面。过去沿袭、积淀下来的教学惯性,使不少教师都习惯了把升学考试作为唯一目的,教学内容的选取显得单一和片面,教学过程为考试服务,怎么考怎么教,怎么教就怎么学,学生成了一架“考试机器”,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发展潜能,包括丰富的想象力、有独到价值的思维个性、某些方面的特长,也丧失了少年儿童的天真烂漫,丧失了学生时代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

前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进行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要理解三大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这三大要义在很大程度上阐释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同时又是课程改革、教改实验的目标走向。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认为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宗旨。

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人本主义教育的核心观念之一。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能力基础和发展特征等方面出发,遵循因材施教、差异发展的原则,着眼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研究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和微观环节,着力于研究学习过程的主动性、探究性、合作性,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现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课程改革实施过程就是素质教育的推进过程,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落实,是在课程领域和教学领域里的具体化运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着力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核心举措。它的提出,对于现阶段教学过程存在的片面性、教学过程关注少数尖子学生、大多数学生的被动接受学习等弊端具有矫正作用。基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来审视课程改革,对我们的实践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面向全体学生,看到每一学生的优势,开发学习潜能,在各自的基础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使全体学生都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积极生存,并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成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有用人才。

课程改革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不是对传统教学提倡“双基”的否定,而是继承、扬弃、发展,由此提出了知识能力、过程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不同维度的课程目标。

2.个性化学习能力的关注

思维个性的发展既是一种个性教育,又是一种创新教育。人本主义课程观认为,在任何时间和空间,人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由于每个学生的先天素质、后天环境和现实影响的不同,其素质结构不可能千篇一律,其知识水平、能力基础、对待学习与生活的情感态度、评判周围环境中的人和事的价值观等是不同的。教师,需要因材施教,学生,需要个性化学习。因此,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要体现在研究学生的思维个性、学习行为的个别差异,把个性化学习与发展作为重要的内容,最终实现“让学生素质主动、积极地发展”。

体现时代思潮的人本主义课程观,要求教育者认同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关注、理解、信任每一个学生。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他们终身学习的本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创造。

学习的本质,在于完善和建构,在于发现和创造,这些都需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力。课程改革要求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在“学会”的过程中自主培养个性化学习能力。根据基础教育的性质和时代的特点,从个性化学习能力培养出发,应重新界定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概念,制定知识与能力合理完善的建构体系,选择属于学生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提供给学生学习。

3.行为规范基础上的道德素养的发展

人本主义课程观认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还重在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建构与发展,这是赋予课程改革实验的又一内涵。

道德素质是建立在日常行为规范和个人意志基础上的思想品德内化活动,道德行为在本质上是求善的活动,人的道德理性是其全部精神生活的基础,对物质生活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道德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是通过活动参与对道德情感的体验,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主要是由知识的思想性和课程实施的教育性这两方面所共同决定的。

课程改革的实验,要立足于对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判断、道德评价等素质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过程,要使学生获得对自然环境、对社会事物、对人际准则的道德理性认识;能够辨认生活中的真与假、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处理好自己的道德行为,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指向。

在课程改革的实验中,教材内容的设计应通过创设道德情境,使学生具有体验道德生活的模拟空间。同时,我们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道德素质的确立离不开学习认知,但它不是通过道德观念的灌输来完成的,即是说,教给学生道德观念,并不能满足学生道德生活的需要,还需要有足够的道德实践活动的参与,产生道德情感体验。道德素质的构建与发展,其核心在于为学生建构道德信念,培养学生向真向善的道德情操,形成道德判断能力,相反,一切为德育分数而进行的德育教学,以及牵强附会的德育渗透,都是与课程改革的道德素质教育所背道而驰的。新的课程改革实验需要积极的道德素质教育,才能真正促进学生道德理性的确立,如此,就是人本主义课程观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真正阐释与实践。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树立远大理想。

这样的教学过程将深刻地影响到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学生对于未来人生的抉择。

4.学生生活世界的重建

对当今教育现实、教学现状的反思,向我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教师的教学实践面临着种种困惑,例如,在传统教学背景下,学生为什么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快乐、越学越失去了灵气和活力?学生厌学,能够简单地归结为升学和就业方面的原因吗?这些问题的根源之一在于:课程及其教学策略把学生固定在“科学世界”里,缺乏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照,难以体现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在我国所处的这个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换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转型的伟大时代,关注儿童整个精神生活,赋予教育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成为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课程设计应注重重建学生的精神生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关注学生的生活,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行生活价值观的教育。这包括学习科学生活和完善精神生活,以及包括物质生活在内的所组成的整个生活系统,尤其是强调重建学生的精神生活世界,精神生活的意义和作用,强调精神生活适应与养成的价值功能,这就赋予了课程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学生的精神生活体验是一个有具体内容的教学体系,其实施需要教学策略的选择与组合。它的有效教学实施,同样是以学生的认知活动为主要形式,并涉及情感体验、意志建立、道德养成等方面的内容。对精神生活体验的教学策略的思考,给我们的启示是: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理解,科学知识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生活实际为背景,充分尊重生命,关注生命的价值,以生命的现实发展和全程发展这两个视野为背景。

教学策略认同教学对学生生活的重建,并把它作为新课程的教学原则之一,这是课程改革教学策略的新突破,在实践上,也是对课程设计提出的挑战。

重建学生完满的精神生活,是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我认为,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设计应从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审美生活等方面重建学生精神生活,注重认知、体验、感悟等生活形式的统一,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结合,通过章程设计真正赋予学生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主体。

5.发展本位的教学方法变革

主动、探究、合作是课程改革在教学策略和方法层面的三个要素。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强调主体教育思想理念下的教学策略,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参与、合作学习、差异发展、体验成功。以前更多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得到的高分,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所以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

问题思考

为适应不断发展的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的教学策略应该有哪些变化?

——变重教材知识传授为重学生能力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为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变教学重结论为教学重过程。

——变教师为中心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变教学恪守书本为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摘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讲座》,陈学宏,2003年5月)

(1)课堂学习的策略训练

——课堂注意力的集中。心理学上把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叫注意。指向是指从众多的事物中选择出人要反映的对象;集中是指在选择认知对象的同时,抑制相关事物的干扰,排除有影响的事物,以保证对所选择的对象有鲜明和清晰的反映。注意可以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在课堂学习中要求集中注意力,就是要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有意注意,经过长期强化使之内化为良好的无意注意力,形成良好的习惯。课堂训练方法主要是注重学习意志,通过学生学习意志的自我培养,逐渐养成习惯,达到集中注意的目的。

——课堂上的理解与思考。一般而言,一个人理解思维能力强,其听、说、读、写水平也高;听、说、读、写、水平一经提高,理解与思考的深度和量度也就增强。在听、说、读、写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对理解与思考的教学训练。课堂上听、说、读、写的过程就是吸收有声语言信息,以模仿、即时重复为主要训练方式,进行知识点、语言点的认识加工,是理解与思考的演绎过程,这种理解思考无形地渗透于整个听、说、读、写之中。

例如,课堂上采用的对词组、短语和短句的对比训练,经过一定量的讲读分析,学生反复诵读,形成识记;阅读加标题训练,选出阅读内容,提供各种类型的材料,篇幅由短小逐渐到较长,学生听后,限时对内容材料进行思维概括,写出标题;话题讨论训练,选出一系列篇幅短小的议论文口头表述,然后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指出本段话的观点、支撑观点的语句,提出思考问题,判断观点的正确与否,观点是否与所给材料一致等。

——课堂上的联想与记忆。联想就是由此及彼,它可有效的拓展思维,加强记忆力。有效的提升听说读写是训练联想与记忆的有效方法。

具体方式比较灵活:

例如词语联想,就是将不相关的一组短语、词组随意放在一起,要求学生以此为提纲,将其构思成一个有情节的故事。

又例如图形联想,就是在课堂上依据教学内容的语言点、知识点的学习,向学生提供一种或一组图形,学生思考片刻后,先给出相关词汇、或短句结构,进而展开联想,进行文字描述。

再如记忆联想,就是设计几组语言听力材料,让学生听记2~3遍后,提示给出相关语言情境,在情境的配合下,要求学生展开联想记忆,再进行听力材料的大意复述。如此听记与联想的反复进行,直到基本达成识记目标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