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走向人本主义教育的学校管理
19119900000040

第40章 课程改革简说(1)

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所面临的情况是不尽一致的,课程的适用性程度有差异,课程运行机制、管理与评价存在着显著的不同。在民族地区中小学校,课程改革的实施具有多样性。

一、课程发展的趋势

各国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调整培养目标,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使现在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在课程改革方面相继进行了一些新的实践与探索,力图使学校课程更趋完善和科学。虽然各国的具体国情和文化背景不同,但在实现课程现代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共同的课程改革趋势。

1.多元化趋势

当今世界上,中小学课程采取完全统一方式的国家已经越来越少。有关资料显示,在德国单是一个巴伐利亚州的初中化学教材就有5种之多。美国的中学化学教材有数十种。这些完全不同的化学教材并不是简单的仅仅是知识点的多少差异,而是在不同的课程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不同的体系。同是讲化学知识,但却把这些化学知识放在一个日常生活的背景之中,有数学的方法,有能力的培养;而且对那些不准备读化学专业的学生更是实实在在。这显然与学科中心的化学教材有完全不同的课程价值理念。

中小学课程教材的多元化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这一趋势适应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不同的学生的实际需求,是真正科学的教育价值理念的反映。

小资料

在日本和一些发在国家、地区,每隔10年左右就要更新一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在2002年实施的新课程力求精选教学内容,其体例思路就在于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

课程的教育指导思想突出四个方面: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提高国际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掌握基本内容和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鼓励每所学校办出特色和标新立异。

2.综合课程化趋势

随着人类知识的整体化,中小学改革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也就是课程内容的综合化,综合化的方式很多,如“综合理科”、“社会学科”、“STS”等,综合理科是把理、化、生等中小学理科课程按照一定的内容在结构上形成一个整体。STS是英文科学、技术、社会第一字母的缩写,也是一种新的综合性课程,通过一个个社会生活的课题来进行科学教育的实施。在STS课程中学习科学,不仅学到了科学的知识,还学到了科学的方法,学到了科学的人文背景和科学的应用。例如,能源问题、环境问题、战争与和平问题、材料发展问题等,都可以包含在STS课程之中。

近年来,课程综合化的另一个趋势是:文科和理科的交融成为新的课程生长点。

小资料

在我国台湾地区,2000年新颁布了九年一贯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把人、自然、社会作为有机整体,用整合的观点规划课程。提出培养学生科技与资讯、主动探索和研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沟通和分享等十大能力作为目标。

其目标可概括为下列3大关系、10个能力:

人与自己的关系:强调个体身心的发展。增进自我了解,发展个人潜能;培养欣赏、表现、审美及创作能力;提升生涯规划与终身学习。

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强调社会与文化的结合。培养表达、沟通和分享的知能;发展尊重他人,关怀社会、增进团队合作;促进文化学习与国家了解;增进规划、组织与实践的知能。

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强调自然与环境。运用科技与资讯的能力;激发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精神;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乡土资源化趋势

这一课程发展走向是立足于乡土资源背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针对本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意识形态、人文精神和历史文化积淀,课程具有明显的乡土气息,是一种扎根于社区的课程与注重劳动体验的课程开发。

从培养好的“生活人”的立场出发,许多国家越来越强调劳动技能教育,在劳动中培养情感体验,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还掌握生产、生活的技术、技能。如瑞典的综合制高中,由人文社会、经济、理工三个系列组成。注意发挥地方特色,在扎实的普通教育基础上,实施职业准备教育,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其就业需要,也可以进一步升入大学深造。在发展中国家,类似这种学校教育中的职业准备教育的课程也在发展。例如,印度的课程改革中,引进了“劳动体验”,在学校、家庭、农场、工厂等生产条件下,从事生产工作。另一些发展中国家从提高生活水平,增进健康,掌握生活技术的观点出发,重视乡土课程。例如,印度和马来西亚倡导的“社区学习”课程就是如此。

由乡土资源化的视角出发,许多国家都产生了一些地方课程和学校独立制订的课程。这一类课程的制订与开设,就成为国家课程的积极补充,其意义在对于完成人的培养方面,是必不可少的。就其实施效果来看,也是很有效的。

小资料:校本课程《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题话》

《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题话》是西昌市的一门校本课程。在该校本课程组织编写与课题“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研究”的实施过程中,课题组在校内外青少年人群(包括毕业后进入社会的青年)中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工作。

从1999年以来,课题组对西昌市、凉山州内的130余所中小学进行了调研;组织或参加了四小、礼州小学、安宁小学、一初中、一中、川兴中学等20余所中小学的专题研讨;在陈学宏、蒙佐德等人举办的70余场次学术讲座中,对道德理性和心理发展作了比较多的论述;收集了报刊、专著、因特网等传媒关于毒品问题的报道和论述,取得了比较多的第一手资料。

在研究过程中,主研人员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课题组研究人员先后到川兴、城郊的一些学生家庭走访,到本市内的拓荒、高枧等地的戒毒所与吸毒青少年、禁毒大队干警座谈,到凉山州内普格、宁南、冕宁、会理以及邻近的攀枝花市等10余县(市)采访,到云南省巧家县、景洪市、中缅边境缅甸域内的勐拉、曾经是轰动国内外的毒品泛滥重灾区文山州等地考察,收集《凉山日报》、《航天城报》等报纸关于毒品问题的报道,到市内书店、售书门市、石码子图书馆、三岔口东路图书馆阅读相关资料,通过因特网查阅反毒品斗争的信息等。

在课题组调研和宣传教育的时间中,我们发现,当前在青少年人群中开展反毒品预防教育,青少年学生需要读物,教师几乎没有材料,家长缺乏必要的导教知识。

课题组积累了大量资料,包括教育部(原国家教委)等发行或推荐发行的《青少年禁毒教育读本》等5个版本,国内正式出版关于毒品问题的资料460万字;拍摄了直接相关禁毒教育的图片150余幅、录像片断220分钟;调研笔记、手稿80余万字;撰写出了20万字的资料《走进心路历程:毒品问题与青少年教育》;在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学报上发表了《如何在新时期条件下开展禁毒教育》等3篇论文。

校本课程《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题话》在西昌市、凉山州的部分中小学实验使用,受到学生、教师、家长的一致认同,学生喜欢读,家长也喜欢读,取得了积极的教育效果。同时,该书作为正式出版物,江苏教育出版社于2003年9月出版,在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发行。

2006年9月,《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题话》被中共凉山州委、凉山州人民政府评为“凉山州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二、历次课程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和特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了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每一次改革的时间、内容,当时改革的社会政治背景,课程变革的特征等。

三、课程改革政策解读

1.政策依据

在理解课程改革的可行性上,西昌市课程管理者的认识是:一是时代的要求,顺应了教育改革的潮流;二是以教育行政的参与,以行政方式参与解决学术问题;三是西昌市前期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铺垫作用,例如自主参与教学研究的实施。这些,都体现在一系列政策文件上。

文件精神的学习理解与贯彻执行,对于稳妥地开展实施新课程,是至关重要的。

课程改革的执行文件主要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1]17号)等。

在西昌市实验区,还有凉山州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一系列关于课程培训、教材试用、调研活动、学业评价等政策文件。

2.目标体系

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就有明确的阐述。课程改革目标是围绕人的发展来设计的。作为指导性目标,它区分为总的目标和6项具体目标。

(1)总的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具体目标

课程改革的6个具体目标是: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进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是属种关系,并不存在独立于教育目标之外的课程目标。也可以说,教育目标主要是凭借课程目标得以实现,因此,课程目标必须与教育目标一致,必须得以教育目标的实现。

(3)三维度教学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是三维度教学目标,它的一体化整合,构建了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现代课堂教学的目标体系,体现了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是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共同框架。

——过程与方法是教育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心环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获得相应问题的解决方法,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为具备终身学习奠定方法论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所有目标中很容易被弱化的,也比较容易产生异化和偏差的。它难以有效落实,其中的一些具体指标与环节很难考核,一些所谓的“量化考核表”显得主观,唯心的成分很重,并不能够反映情操、品德、情感的真实本原,尽管如此,它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判断属性。正因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难以考核,所以它很容易被教学过程忽视。课程改革明确设置这一目标,就是要避免因为过于强调对知识与能力的学习而妨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

——知识与能力是三维度目标的基础,是目标体系中的核心成分,处于各个教学目标联系的枢纽地位。三维度教学目标是针对原来的课程功能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而提出的,但要防止矫枉过正,不能因此弱化知识与能力的教学训练。知识与能力是素质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的发展必须建立在获得终身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之上。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凭空就能产生的,也只能在丰富的知识、较高的能力水平上才可能得以形成,它需要以探索知识、形成能力的活动过程为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