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创意南广
19703000000056

第56章 南广给了我第二次成长

张慧临 南广学院动画系主任

我们南广学院是2004年9月16日正式开学的, 11月我就来到南广给动画专业的学生上课了,那是我第一次来南广。

在我的记忆中,那时的冬天比现在冷得多。我们在租借来的江宁中学的教室里上课,大多数学生来自北方,没有经历过南京的冬天。上课时,他们三五成群地挤在一起,我在讲台上一边讲课一边喝热水,没等到下课就想上厕所了。

回到同样是租借来的临时宿舍——书香名门,即使一直开着空调,屋子里的温度还得穿着户外的衣服才能勉强禁受得住。

一次,大概是李磊老师,组织我们到方山脚下的南广学院未来校址参观。我因之前约了别的事情而未能成行,向去了的同事打听,他们只是摇头。

第二次来南广是2005年的3月。有了冬天的经验,我穿着最厚的羽绒服来的,可是一下火车,热浪袭来,别说羽绒服,穿一件绒衣都嫌热了,看看学生们已经有穿短袖的了。我才知道,南京的春天很短。

第三次来南广是2006年的9月末。我是陪Robin King先生来的。这时,南广已经在方山脚下了。时隔一年半,一座红屋顶的大规模的学校就矗立在眼前了,刹那间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那时,教学楼和一食堂之间的路还没有完全修好,天下着小雨,走起来有些艰难。刚入学的新生在教学楼前军训,威武雄壮,Robin先生从未见过这样的景象,兴奋地用相机记录下来。

我参加了Robin先生与动画系教师的交流。会议室里坐满了学生,我们等着老师到全后开始交流。当时动画系主任曹云生老师告诉我们,前来参加交流的老师、学生到齐了,我们开始吧!看着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我实在分不清学生和老师啊!

第四次来南广是2007年2月23日。我的任务是参加南广的艺术类招生考试。这一次,我留了下来,成为动画系系主任。

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的思想并不是随着年龄一年年增长而自然成长成熟的,而是像竹子拔节一样,经历某个事件、受到触动后才会产生飞跃性成长。初听这个说法我充满怀疑,而这两年来的经历告诉我,此话不假。

虽然自然年纪不小了,可是我的经历却很单纯,从一个学校到另一个学校,从美术理论到动画理论,从学生到教师,我的认知领域比较单一,思维方式也几乎是单线条的。南广学院让我从一名普通的专业老师成为一名系主任,给了我有生以来担当过的最大责任、让我接受了有生以来最大的挑战和历练,也就是给了我竹子拔节的机会。

2007年3月5日,第一次参加南广学院的开学典礼,教学楼二区前的广场上站满了学生,我在动画系的系旗下第一次认识了我的学生,已经有三个年级,800多名学生了。

第一次系教师例会上,我见到了全体22名教师,除了孙瑞雪老师是一位有高级职称的老教师外,其余都是刚刚从学校毕业的还没有职称的年轻教师,我在其中就是老同志了。

当我阅读动画系两个专业的培养方案(当时称为教学计划)时,我第一次对培养方案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并不是第一次阅读这样的教学文件,那时我站在教师的角度,注意的是我所教授的课程在体系中的位置。而此时,作为一名教学管理者来宏观研究培养方案时,我认识到,一个十八九岁的高中生进入到大学,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要被塑造成为社会各行业的专业人士,对于个人来说,他一生赖以安身立命的能力大多是这四年的本科教育给予的。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地进入职场,具备满足职业要求的专业技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不仅上手快、还要有长足的后劲,能否在这个领域有突出的表现,完全取决于我们现有的课程体系安排是否合理。

每一个学期、每一门课程、每一位老师,都像一把把刻刀、一块块泥巴,最终将一个个充满幻想和热情的男孩、女孩,塑造成担当起自己、家庭、社会责任的男人、女人。我真正感到了我们责任的重大。我自己在这一刻成长了。

这两年来,制订合理的培养方案是我工作的重心,经过数不清的内部教学讨论、反复对比国内外相类似专业的课程、请进来走出去与业界的交流、多轮的修改,动画系现有2个专业4个专业方向的培养方案完整地制订出来了,通过一个阶段的运行,已基本切实可行,受到业界和院领导的肯定。

2008年6月,我院的第一届毕业生走出校门,接受社会的检验,动画系102名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9%。让我比较欣慰的是,在强手如云的北京大型动画公司里,我院动画专业毕业生能够占有较大的份额,并以较强的专业能力、吃苦好学的精神赢得领导和同事的好评。我去看望他们时,有位同学对我说:“‘成功某种程度上是给别人看的,快乐才是自己感受的。’这是你在毕业典礼上对我们说的,我一直记在心里,体会这句话。”

“成功某种程度上是给别人看的,快乐才是自己感受的。”不论这句话是否有道理,这是我在南广工作中体悟到的,我在自己努力工作,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合理的教学的过程中,体会着承担责任、发掘自身潜力带给我的快乐。南广给了我成长的机会,我在南广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