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创意南广
19703000000074

第74章 南广白玉兰

王春生 教授 南广学院研发处处长

我是一名军人,大半辈子在军营度过,满眼都是绿色——绿色的田野、绿色的山川、绿色的军营,也曾见过一些花草,但都没有留心。

第一次见到白玉兰是在许多年以前,春季出差到北京,路过中南海,围墙外有一些树没有叶子,却绽开着大朵大朵纯白色的花,令我眼前一亮,问陪同我的干事,他说是白玉兰。心里怀着好奇,抽空查了一些资料,弄清了白玉兰的身世。白玉兰,木兰科,俗称迎春花、木兰花、玉堂春,为名贵早春花木,喜温暖、耐严寒,幼树一般要五年左右方能开花,花白如玉,花香似兰,花繁叶大,美观典雅,清香远溢,成树寿命可达千年以上。在中国,白玉兰栽培历史已达2500多年,古人将它与海棠、牡丹、桂花并列,誉为玉堂富贵。也许是印象太深刻,我从此喜欢上了白玉兰。

第二次见到白玉兰是去年的三月,我应聘来南广学院教务部工作。初春的小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一个人走在雨中,心中未免有些惆怅,无意中一抬头,看见路边一棵玉兰树,身材弱小,却努力开放着仅有的几朵白色的花,在风雨中摇曳着,依旧那么傲然,阵阵馥郁的花香浸入肺腑,顿觉豁然开朗。

今年是南广建院五周年,学院要求大家写一写在南广工作的经历和感受。任务分配下来,我真有点为难,毕竟来南广工作只有一年多,没有经历过南广创业时的艰难,对学院贡献也不大,怕完不成任务。清明节学院放假三天,我无心踏青赏月,一个人漫步在校园,鬼使神差地走到了那棵玉兰树下,仔细端详着她,感觉她比去年强壮多了,大大小小的树枝上开满了洁白的花朵。我有种预感,南广学院与白玉兰一定有着不解之缘。

晨曦中,见刘继南院长徜徉在花木丛中,步伐有些缓慢,却依然那么坚定。凝视着这位南广学院创始人的身影,我心里有一种敬佩和感叹。作为一位出身教育世家、享有盛誉的大学校长,她把自己的智慧和年华都奉献给了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别人难以企及的成就——她整合北广资源,亲手打造了中国传媒大学,培养出成千上万的传媒精英;五年前,她又积极响应教育部“名校办民校”的号召,风尘仆仆地赶到南京,白手起家,创建了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这种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和无私奉献精神多么像诚挚纯洁的白玉兰,充满朝气、不畏初春的严寒,岁月回眸,馨香一瓣。

台灯下,我翻阅着南广建设的历史资料,随着资料的梳理,南广的足迹在我的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我仿佛听到了南广创业者们奔波的脚步声,看到了老师们期盼学子成才的眼神,感受到了学子们渴望施展才干的焦急心情。五年发展不平凡,南广学院走过了一边建设一边办学的艰难历程。凭借坚韧不拔、知难而上、无私奉献、求实创新的“南广精神”,南广的创业者们硬是在一片旷野中建设起了一所万人规模的现代化校园,创造了“南广速度”,培育了“南广精神”,树立了“南广形象”,为学院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个历程又多么像五年花开的白玉兰,历经寒暑,清香远溢。

因撰写院史的需要,我查阅了中国民办大学的相关历史资料。资料显示,中国第一所通过民间集资自主创办的高校是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在2005年复旦大学百年校庆的庆典上,校长宣读了国家主席胡锦涛的贺信,贺信称复旦大学是“由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私立大学”。复旦大学的校花是白玉兰。

南广学院创建于2004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所门类齐全的民办传媒院校。2104年是南广的百年校庆,到那时,南广一定会成为世界知名的一流民办传媒大学——当然,这需要一代又一代南广人的不懈努力,每个南广人都是南广历史发展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白玉兰象征着诚挚、纯洁、坚韧、希望,如果评选南广学院的校花,我推荐白玉兰。

听说在江苏连云港的南云台山有玉兰花王,四株白玉兰,高约十六七米,其中三株树龄已达八百多年,另一株树龄也有两百多年。四株白玉兰相距不远,恰似一个玉兰家庭。每逢花期,花朵满枝,如云如雪,高雅莹洁。游人蜂拥,登山赏花,争睹玉兰家族风采。

我在想,中国传媒大学会不会就是中国传媒教育的“玉兰花王”,不仅拥有“北广”和“南广”,还会拥有“西广”和“东广”,恰似一个“玉兰家庭”,“花期”不断,“花朵”满枝,“游人”蜂拥,争睹芳华。

行走在花团锦簇的校园,我心潮澎湃,猛然想起明代诗人朱曰藩为白玉兰所作的《感辛夷花曲》,结尾有四句:“新诗已旧不堪闻,江南荒馆隔秋云。多情不改年年色,千古芳心持赠君。”

我在部队是一名老兵,在南广则是一个新人。部队有句名言:革命不分先后。既是南广人,就要为南广尽义务、担责任,我会为南广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都会为南广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因为我们选择了历史——在人生的经历中打下了南广人的烙印。

2009年4月6日写于南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