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耕耘南广
19703100000011

第11章 如何让“差生”走向卓越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冷述美

我已三次走进南广,两次是去讲课,一次是去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南广留给我的兴奋、感动、记忆和思考依然在延伸……

走进南广,我相信绝大多数朋友都会和我一样,感觉校园环境开阔爽朗,很美很美,校园的楼群错落有致,如果你行走在校园,眼前总是非常整齐的一排排红房子。也许号称世界上最漂亮(据说那里的校园面积达5万亩,是绿树草坪中点缀着红房子的“世外桃源”)的斯坦福大学校园除了比南广大很多以外,也不会漂亮到哪儿去。南广,同北广的校园相比可说漂亮太多,要是能够按照刘继南先生的校园发展思路,若干年后,一定还会向周边继续扩张发展,随着影视基地、创意产业园区等的建设,其发展的愿景是令人无限向往的……

亲历南广的校园生活,同样值得留恋的还有很多,在这里有我在北广就很熟悉的朋友、同事,如丁海宴、宋香云、王新开、金梦玉、李燕丽,虽然曾经熟悉,但大家在这里相遇都有一种新鲜感,就像“他乡遇故知”。和南广同事的亲密交往也是我特别难忘的,记得和韩骏伟、朱长春一起带着浩浩荡荡的学生队伍前往外地传媒集团参观、学习、交流的往事,记得和赵阳老师一起争论文化知识版权话题长达几个小时,记得一个周末到朱长春、姜东旭的宿舍一起“埋锅造饭”,喝酒吃肉,畅聊南广大发展的前景……在这里还能时常见到既坚强又婉约的校长刘继南,是她的领导使得中国传媒大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如今又来到南广,创办这座新兴的大学,振兴中国的民办大学教育。

然而,我在这里最希望探讨的还是南广的教育问题,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教师,主要面对的是各色各样的学生,在南广从事教学的日子里,也主要是和学生群体打交道,所以,我希望阐述一下自己的思考。

一、南广学生印象

由于这几年南广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一直比中国传媒大学低一些,这很容易给人造成“南广学生‘素质差’”的第一印象,也确实有一些学生在学习上没有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甚至有的学生很喜欢上课期间聊天。而在老师眼里,很容易有这样一种感觉:上课主动往前坐的是好学生、喜欢主动提问的学生是好学生。我曾经在课堂上有些生气地指出:鲁迅说过“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咱们的同学差就差在“不争”,你不争优秀,怎么能某一天成为优秀呢?

不过,高考分数的高低和学习的主动与否,并不等于一个人的素质高低,和南广一些同学的交流是十分有益的,有的同学心态很放松,性情很活泼,交流反应的速度很快,兴趣爱好也多种多样,多数学生具有一定特长的艺术基本修养,对外界事物很敏感,和社会生活也比较亲近;有的学生具有追求现实享受的爱好,甚至比较浮躁,但是这样也使得多数同学比较合群,特立独行的学生并不像某些典型的艺术类院校那么明显。

在我印象中,多数老师对这些年的学风普遍有意见,如今的大学生不再像20世纪80—90年代那样几乎个个是精英,倒是学生被手机、游戏、互联网、金钱等等条件武装起来了,使不少学生不再像前些年那样单纯好管;影像业的发达提高了当今同学们的读图能力,也使得如今的课堂很难灌输抽象的理论。

在南广,我还不愿意把学生说得太差,因为在我两次上课的简单经历中,有一些学生留给了我良好的印象,比如有个同学把迪斯尼多轮盈利的问题分析得非常透彻,我感慨得止不住对她说:“这样的精彩分析如果能够给国内的一些老板讲,一天能拿一万元,我知道的有个博士生给某公司讲时尚品牌一天拿一万也不过如此”;有一个同学写艺人怎么成名的问题,写了6稿,他自己简直像经历了一次脱胎换骨,让我都感动了;还有一个同学,我给她上过两次课(中间隔了半年),当第二次课程结束,她用电子杂志的形式非常认真交了规定的作业,但是在发来的文件里,还有一个额外的PPT,打开一看,是学生自己把两次课(包括一年前的头一次课)的收获,非常细致地给自己做了记录,在学习结束后汇总汇报给我。

二、南广教育前途

南广虽然从2004年创办以来已经得到了快速发展,感觉是进入了快速的成长阶段,有了漂亮的校园,有了近万人的在校生,有了学历层次较高的数百人的教师团队,教学活动每天已经有条有理地正常进行了,但是,从新型民办高等教育的市场规律来看,由于办学前期在校园建设、师资建设、教学管理、日常维护、社会宣传等方面的巨大投入,学校大概还没有开始真正盈利,也就是依然处于创业阶段。我作为一个教育者来看,十分希望南广充分利用时代给予的机遇,不断取得更大的成功。再次对南广前途有三点热切盼望:

1.保持灵活创新的教育制度

南广的根本优势在于坚持传媒特色,但更在于创新的教育制度。在办学制度上坚持世界上最先进的办学体制,构建最优质的董事会,在董事会领导下不拘一格选用优秀人才,聘请高素质、高效率的管理团队,聘请真正热爱教育事业、敢于尝试各种创新教育的教师。也许在这样的创新体制中,会时不时出现一些麻烦和问题,但依然应该在大方向上毫不动摇地坚持创新体制。坚持创造性才能真正培养人。所以在课程建设上,也要尽量打破常规的僵硬不变的模式,通过创造更多的互动、创作、设计、社会实践,重新焕发教育的勃勃生机。我看到了这些年南广在教育上的严格和敬业,但也建议能够不断研讨和探索创新教育,不断摸索新的教育规律,鼓励教育的最新思想,奖励教育的创新。

2.满足社会需要,更加广泛开展社会合作

满足社会需要,这似乎有些问题,不是这些年大学生不好就业吗?这不是说明不少大学生是社会不需要的吗?其实,这恰恰说明的是,大学教育与社会需要之间没有很好地进行嫁接。

南广重在传媒教育,学生的家庭背景普遍较好,有的不愁工作,为学校也减轻了一部分压力;而学校与文化传媒的关系也很多,可以开展广泛的各种社会合作:一是师资来源可更灵活地引进外部力量,自己的专业教师可以少而精;二是在教育合作、实习基地、项目研发上坚持更多的社会合作,也为学生就业找到更多的对接。

3.坚定地走教育与创意、创新、创业结合的路线

南广正在朝这方面发展,这也是新式教育的重要标志,国外不少高校已经有了成功的实验。咱们且不说大家熟悉的美国斯坦福大学(那里成就过硅谷很多公司创始人),中央财经大学有一则资料显示,在日本大阪商业大学,在校园附近成立了一个类似创业园的地方,鼓励学生自己创业,学校用很低的价格把一些小的办公室出租给学生,专门让学生创业,学校会定期进行指导和评估,淘汰掉没有前景的项目,培育出其中前景良好的项目。把学习的过程和以后的职业发展结合起来。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期间,有一个学习创意、设计、创业的平台,既让学生的业余生活更加充满挑战,也更深刻理解了如今的商业文化,即使创业不成功,也会成为自己社会前进道路上的经验教训,由于这一措施,这里的学生没有了过分的傲气,也没有了单纯的书生气,而是更加注重实际,甚至这里的毕业生不急于进入社会,而是直接走上了创业的道路,也为日本大阪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创新的动力。

在南广的日子里,我看到了大部分学生都很有创意能力、设计能力、制作能力,如果南广尽快建立这样的学生创业园,几年后人们就能发现,南广学生的高考分数是“低”了一点,南广学生的素质是“差”了一点,但是南广为中国教育创新的贡献是深远的,为中国传媒发展的贡献是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