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谁在驾驶巴士:行为背后的心理秘密
20019200000014

第14章 敢问路在何方——用心理学帮你摆脱困境(1)

1.溺水三千,一瓢都取不到——选择多了我们却无所适从

人生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选择。有选择好,选择愈多愈好,这几乎成了不少人生活中的常识。但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共同进行的研究表明:选项愈多反而可能造成负面结果。

其中一个实验是在一个以食品种类繁多闻名的超市进行的。工作人员在超市里设了两个果酱试吃摊,一个有6种口味,另一个有24种口味。结果显示有24种口味的摊位吸引的顾客较多:242位经过的客人中,60%会停下来试吃,而260个经过6种口味摊位的客人中,停下试吃的只有40%。不过最终的结果却出乎意料:在有6种口味的摊位前停下的顾客30%都至少买了一瓶果酱,而在有24种口味摊位前的试吃者中只有3%的人买了东西。

面对数十种不同口味、不同包装的冰激凌,你是否会有“筐里选瓜,越选越花”的感觉?据美国2009年4月份出版的《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报道,人面临太多的选择时,会导致注意力分散,自控能力下降。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凯思琳·沃斯领导这项研究。在试验中,他们让一组参试者挑选各种不同商品,如T恤衫、香水、蜡烛、洗发香波等,并在规定的时间内选出3件他们喜欢的物品。另一组不做任何选择,只回答比较喜欢哪些商品。接下来要求两组参试者都喝难喝的混合饮料——加醋的橘子汁,并按每盎司5分钱收取饮料费。结果后者明显比前者喝得少。研究人员分析,在没有太多选择时,人会变得更加理智,自控能力更强。之后,研究人员又进行了大型调查,发现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做出很多选择,人们更容易出现自控力下降等问题,进而还会导致暴饮暴食、挥霍消费、容易动怒、办事拖拉等问题。

研究人员指出,选择多了意味着机会增多,但在选择面前,要有意识提高自控能力,以便在选择时更加理智。

太多的选择容易让人游移不定,拿不准主意。同理,对于管理者,太多的意见也会混淆视听。不要以为很多人给出不同的意见就是好事,其实往往适得其反,由于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给出意见的动机也不尽相同,所以太在意别人的意见很容易让自己拿不定主意。在征求意见之前,必须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坚定信念,要明确最终的目的是什么,这样才能在众多的声音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找出最适合企业发展的金玉良言。

互联网时代,网络给了我们原子弹爆炸式的信息量,网上各种各样的信息让我们目不暇接,我们根本不知道该看什么内容;

电视上成百上千的频道,我们不知哪个是最好的,在各个频道间来回切换……

连找对象,找工作都是一样,当我们面临多个相差不大的对象时,我们精疲力竭,不知如何选择,远远没有毫无选择来的简单轻松……

当生活没有选择,单调简单时,我们感到苦恼乏味,但当我们突然面临选择繁多,我们又感到不知所措,更加烦恼。

有个寓言说,驴子在两堆草萝之间饿死了,说的是面临多个选择时的窘境……

面临多个选择时,除非选择间的差距明显,否则我们会产生轻微的选择焦虑,对我们做决定造成困难,这自然会影响到行为和结果。

这种现象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有什么启示呢?

生活上,也许我们可以突破完美的意识,不要试图什么都想拥有,不要目标太多,抓住最近的目标,最近的选择,然后好好地坚持和把握,一样可以取得不错的成就,一样可以有很强的充实感……

管理上,在许多情况下,对下属命令,规定和约束等也许更加有用,给员工太多选择反而会影响执行的效率和效果。

2.为什么我们接受一个鸟笼就要买一只鸟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

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

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

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有一天你老婆拉着你逛街,走过某品牌的专卖店,看到心仪已久的一条裤子正在打六折,于是你和老婆一商量,咬咬牙还是买了。穿着新裤子,心里那个美呀!这是你最好的衣服了,大概花了你月工资的三分之一。第二天你准备穿这条新裤子去上班吗?我想你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你的上衣,是不是也该换了?你的皮鞋是不是也该换了?你的皮带是不是也该换了?你的皮包是不是也该换了?这些如果都换了,那房子呢?车子呢?还换?那老婆呢?

18世纪法国哲学家狄德罗,也遇到了类似的事情。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还很高雅的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于是他穿着精美的睡袍,在家找感觉,发觉家具风格不对,地毯针脚粗大。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房间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睡袍胁迫了。两百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中,把这种现象称为“狄德罗效应”。

《韩非子·喻老》篇有“纣为象箸”的典故,大意是说,商纣王让人为自己做了一双象牙筷子,他的叔父箕子听说后感到十分担心:纣王用象牙筷子吃饭,肯定不再用粗碗具,必将犀玉杯盘、山珍海味,进而穿绫罗、着绸缎,建殿宇、筑楼台,如此下去将一发不可收拾。正如箕子所料,不过五年,纣王开酒池肉林,设炮烙之刑,荒淫无度,为所欲为,终遭周武王讨伐,自焚鹿台而亡天下。

“狄德罗效应”在日常生活中可谓司空见惯,几乎在每个普通百姓身上都会发生。比如,买了一套新房,谁都得装修一番。有人这样描述:铺上大理石或木地板后,自然要以黑白木封墙再安装像样的灯池;四壁豪华后自然还要配上高档的硬木家具;出入这样的住宅,显然不能再破衣烂衫,必定要有拿得出手的衣服……就此“效应”下去,说不定有人会突然发现和自己睡在一张床上的那个家伙也有点儿“拿不出手”,打算一并换了呢!

“狄德罗效应”又被称为“鸟笼效应”、“空花瓶效应”、“配套效应”,其警世、喻世意义基本是一致的,对普通人而言,就是要警惕“愈得愈不足”心理,小心被欲望的棘轮推动,跌入“人心不足蛇吞象”的陷阱。

不过,生产企业和商家倒是很喜欢人们的这种心理,实践中也有意将“配套效应”运用到极致。他们明白,“配套效应”的核心并不在于欲望指向的物及其配套,而在于它们所象征的那种生活方式,及这种生活方式满足欲望的社会价值。所以,厂商往往会想方设法利用这一效应来推销自己的商品。他们会告诉你这些商品是如何与你的气质相配,如何符合你的档次,等等。总之一句话,它们都是你不能不拥有的“配套效应商品”。

“配套效应”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也导致了一种“奢侈病”。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对“配套效应”进行了深入分析之后,给出的对策是立即终止攀比,建立一种全新的消费观念,即推行以节制消费为主题的简单主义运动。时至今日,简单主义运动在西方国家已小成气候。不过,要想让每一个人都真正做到节制消费,恐怕很难。

3.什么原因让人容易做噩梦

人的一生中都有可能做噩梦。那么,人为什么会做噩梦呢?究竟有没有办法阻止那些坏事情悄悄进入你的梦中呢?下面是心理学家揭示的产生噩梦的六大原因:

(1)焦虑和压力。

生活中,一件痛苦难忘的事常常造成焦虑和压力。有时,它们会使人做噩梦和坏梦。国际梦研究协会(IASD)研究发现,一个大手术或疾病、对失去爱人痛心不已、经历或目睹殴打或重大事故可引发坏梦和噩梦。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造成周期性噩梦的普遍原因。但是,并非所有噩梦的触发原因都是精神创伤。工作或财政焦虑等每天的紧张性刺激,或者搬家或离婚等重大生活转变,也可能引发噩梦。

(2)辛辣食物。

什么时间吃东西和吃什么东西会影响人的晚上休息?一项发表在《国际精神生理学》杂志上的小规模研究显示,科学家分析了一组晚睡前吃辛辣食物的健康男子的睡眠情况,然后又让他们在不吃辛辣食物的情况下休息,最后比较了两者的睡眠质量。这些志愿者吃辛辣食物休息时,醒来的次数更多,睡眠质量更差。这说明辛辣食物能提高体温,从而扰乱睡眠。这还可能是有些人说他们临近睡觉时吃东西然后产生坏梦的原因。虽然几乎没有相关研究,但接近就寝时吃东西加快新陈代谢和大脑活动,可能引发坏梦或噩梦。

(3)食物的脂肪含量。

尽管还没有更多的令人信服的科学证据,但有人研究发现白天吃高脂肪食物越多,睡眠质量变差及其数量增多的概率就越大。一项发表在美国《心理学报告》上的研究显示,吃有机食品的人的梦和吃“垃圾食品”的人的梦是不同的。研究人员猜测,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可能对梦有消极影响,容易让人做坏梦。

(4)酒精。

酒精是使人短时间内入睡的镇静剂,但是一旦它的作用逐渐消失,就会使人过早醒来。饮酒过多还可能导致噩梦和坏梦。那些有戒酒经历的人也经常做噩梦。

(5)药物。

抗抑郁药、巴比妥类镇静剂和麻醉药等药物有副作用,可能会使人产生噩梦。《心理药理学》杂志发表的一项2008年研究显示,科学家研究了一种用于贫血症和消遣、名叫克他命的高效麻醉剂,最后发现比起安慰剂来,它的使用使人产生更多让人不愉快的梦,增加了坏梦发生率。另外,任何人去一个疟疾流行的国家旅行服用抗疟药甲氟喹后,都会产生一些和它有联系的噩梦。

(6)疾病。

流感等发烧疾病常引发噩梦。呼吸暂停和嗜睡病等睡眠紊乱也会增加坏梦和噩梦的发生率。

虽然坏梦和噩梦被认为是对日常生活作出的正常反应,但国际梦研究协会建议,如果它们的强烈和严重程度持续下去,就要咨询治疗专家。而努力消除上述的6个因素或许是使人做美梦和夜间远离噩梦的最好的办法。

4.上班的我们恐惧“星期一”的原因

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稍纵即逝。不知不觉长假过去了,假期没有了,大家又要重新开始回到原来的规律生活中。然而有许多人面对这种转变,内心感觉痛苦:在长假后的头一天,遭遇“忧郁星期一”,心情厌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肠道反应、神经性厌食、焦虑等;老人则难以适应突然恢复的清静日子;孩子无法安心为即将开始的学习做准备。这就是“节后综合征”的典型表现。

春节的长假一下子就让人从忙忙碌碌中解放出来,全身心地放松,想的全是如何吃好、喝好、玩好,无工作无压力,想吃就吃,想睡才睡。然而长假期间产生的兴奋感和放松感仍然在节后对人产生作用。所以,即使上班了也延续着长假放松的情绪无法收心。

其实,现在人们的放假、休闲过分集中在“五一”、“十一”、“春节”这三个长假。长假期间产生的兴奋感和松弛感仍然能在春节之后的较长时间内对人发生作用,即便是已经上班了,也很容易让人产生心理“惯性”而不能进入工作状态。

在广告公司上班的刘先生说,自己过了个懒散的春节,每天四件事:吃饭、睡觉、看电视、打牌,彻底腐败了9天。初八早上7点他被闹铃惊醒,极不情愿去上班,在办公室里没啥事,在电脑前坐了一天,心里总是慌慌的,浑身不自在,难受。这种对工作产生抵触心理,竟然有点像小时候不爱去幼儿园的感觉。

人们习惯了假期里的轻松状态,一旦转入紧张的工作中,面对工作和压力,自然就表现出各种不适应的症状,如果有以下四大症状,那说明你真的患上了“节后综合征”。

似乎每次长假之后,刚上班的白领们都有这样的心情:累、疲惫、心不在焉。大多数都是因为在长假玩乐过度,甚至通宵喝酒打牌等,打乱了以前有规律的生活,扰乱了生物钟,造成植物神经系统紊乱,所以,按时上班时,就表现得力不从心、昏昏沉沉。

张先生连续休了七八天的假,一家大小热热闹闹过年很开心。不料,回到了单位,他却莫名其妙地多了不少烦恼——吃饭不怎么香甜,睡觉也不怎么安稳,甚至不想去上班。他仔细一琢磨,原来是自己忙了一整天,工作一点头绪都没有。

林小姐节后不想上班的理由有点特殊,她是害怕面对复杂的人际交往,因此而焦虑。

对父母有依赖感的人,离开家人之后,会产生分离焦虑情绪,这一点在儿童中最为常见。而一些成年人也存在分离焦虑,尤其在大家庭里长大的人,兄弟姐妹多,过年热热闹闹,一上班就觉得冷清,这个时候可以多给家里人打电话,一来安慰家人,也能打发自己心理上的孤单。

针对这样的情况,首先要保持良好的睡眠——睡眠时间要保证在7—8个小时左右。如果春节期间打乱了作息时间,晚上也不必过早上床,没睡意可能还睡不着,造成失眠。另外,在白天多做点运动,或者下班了逛逛街,这样晚上按时睡觉就容易入睡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