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谁在驾驶巴士:行为背后的心理秘密
20019200000031

第31章 大浪淘沙终拾金——为什么我们会做出这样的选择(1)

1.金盆洗手——为什么我们要用这样的方式预示从头再来

我们常会在武侠小说中看到,武林中人退隐时举行的一种仪式:洗手人双手浸入盛满清水的金盆,宣誓从今以后再也不出拳动剑,决不过问武林中的是非恩怨。仪式常邀武林同道观摩作证。洗手人有的晚年放下屠刀,忏悔罪愆;有的是看破武林中的种种纷争丑恶,矢志退出漩涡,洁身自好,以求全躯。电影当中也有某些黑道人物发财后准备安享晚年,公开宣布改邪归正。现也指放弃以前长期从事的行业或某件事。

“金盆洗手”表达的是“洗手不干”的意思,可是你是否知道“金盆洗手”源出于圣经故事?据《圣经》记载,犹太人当局判定耶稣犯了死罪,但他们无权执行这种判决,就把他送交罗马巡抚彼拉多,要求判他死刑。彼拉多认为耶稣没有做什么坏事,打算释放他,并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让犹太人在耶稣和一个杀人罪犯巴拉巴之间选择一个释放给他们。众犹太人在大祭司该亚法的指使下狂呼乱叫,坚决要求钉耶稣于十字架,释放巴拉巴,并且威胁说:“耶稣自称是犹太人的王,就是背叛恺撒。你若释放他,就是对恺撒不忠。”彼拉多只好让步,说:“流这义人的血,罪不在我,你们承当吧。”并拿水在众人面前洗手。

意大利画家马提亚·普拉提(1613~1699)创作的《彼拉多洗手》,形象地表现了当耶稣被带走时,彼拉多为了逃避良心的谴责,在众人面前洗手,以表示自己清白的那一刻。画面天空采用深红色的背景是为烘托悲伤的气氛,但这双沾满鲜血的手并不是用水能洗干净的。而彼拉多的凝视则吸引观众扪心自问:我们能容忍自己做这样的事吗?

不知道是否是真的有此证据证明“金盆洗手”这大俗语源自圣经,还是仅仅是一个说法。

在做困难的决定之前,我们都曾经很焦虑。比如说,是上大学呢?还是背包去欧洲旅游?租呢还是买呢?是吃苹果派呢,还是吃巧克力?

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认为,在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之后,只需要洗洗手就能避免你事后再放马后炮。对某种情况洗手是一个强有力的暗喻。但是,科学家们想知道,这是不是意味着其他的东西呢?以前的研究表明,洗手能除去人们对过去的错误行为所感受到的负疚。不过,这是不是因为大脑在某种程度上把身体的干净和道德的圣洁联系在一起了呢?或者是不是因为沐浴能洗掉过去?

为了找出答案,心理学家们从必须做出的决定中去掉了任何可能存在的道德因素。他们让学生从两张CD中选择一张,或者从两种不同口味的果酱中选择其中的一种。

心理学家们发现,当受试在做出决定后立即洗手,他们就不会再顾他们的决定了。他们会认可自己的选择,然后继续下去——不过那些不能找到香皂洗手的人会花更多的时间来决策该带哪种果酱回家。

所以,如果你想避免反思过去的话,打上香皂洗洗手吧!如果有必要的话,多洗几遍。

2.狼爱上羊——人质为什么爱上绑匪

当满大街都在传唱《狼爱上羊》时,羊却主动爱上了狼。这是纯粹的巧合,还是爱情的力量太强大,强大到让狼、羊这对“天敌”也“化干戈为玉帛”?

这不禁让人想起那个经典的“人质爱上绑匪”的故事。1973年8月,两名劫匪抢劫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家银行,扣押六名银行职员做人质。一星期后,警方成功将人质解救出来。没想到,人质居然爱上了绑匪,一位人质跑到监狱里与一位绑匪私订终身。另一位则搞救援基金会,四处筹款请律师为绑匪脱罪。因为这个故事,类似“人质爱上绑匪”这种心理案例,就被称作“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又称为人质情结,指的是被绑架的人质对于绑架者产生某种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绑架者的一种情结。从本质上说,也是绑架者在具体绑架过程中驯服了人质。

在心理学上,研究人员将这种匪夷所思的心理现象称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研究表明,它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四个条件:

条件A,人质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条件B,人质处于某种绝望之中;

条件C,人质所获得的信息只能是绑匪给他们的“一面理”信息;

条件D,人质会得到绑匪的恩惠。

事后调查表明,在上述绑架案中被绑架的人质之一娜塔莎就具备上述条件。她被绑架时只是一个年仅10岁的孩子,从此被囚禁在地下室里。作为一个未成年人,她更倾向于接受绑匪的教育(即“一面理”信息)与无处可逃的暴力。即使偶尔能在户外行走,也不能掩盖她与世隔绝的生活处境。长期与绑架者生活在一起,娜塔莎对于绑架者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甚至对重获自由心怀恐惧,不知如何开始新的生活。

其实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对外来的强迫之举,一开始都会本能地反抗。但如果长时间无法回避,偶尔还享受到一点甜头,就习以为常了。职场中不是流行这样一句话吗:“工作就像被强奸,如果你不能拒绝,那就闭上眼睛好好享受它吧。”无奈之中透着酸楚。心理学家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归因于人质无可选择的绝境:生命受到威胁、心情绝望、只能接受被筛选的信息以及绑匪不时的小恩小惠。羊爱上狼,女孩爱上强奸自己的人,是否也像“人质爱上绑匪”一样,可以划入“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范畴?

现实生活中,“人质爱上绑匪”的案例比比皆是。越是经济落后、交通闭塞、思想保守、大男子主义严重的地区,离婚率越低。考虑到绝大多数离婚诉讼主要由女方提出,能否就此下结论:不离婚的女人一定更幸福?还是说,由于现实的约束,女人即使身处不幸婚姻,也很难摆脱,久而久之,就心生幻觉,或主动或被动地爱上了婚姻里的那个“绑匪”兼“孩他爹”?

这就必须将“过程”和“结果”分开来看。“人质爱上绑匪”也罢,“羊爱上狼”也罢,都是特定生活环境的产物。一开始“人质”(“羊”)是被动的,他与“绑匪”(“狼”)的结合肯定心不甘、情不愿,其中的冲突、压抑和屈辱可以想象。但随着时间的进展,双方关系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出于女性习惯被动或爱幻想的天性,一旦长期被置于无可选择的封闭境地,结果就有可能朝另一个方向发展。爱情和幸福只不过是一种主观感受,从长期看(尤其是晚年),自由恋爱夫妻的幸福指数未必一定比由“媒妁之言”捆绑的夫妻高。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女人的所想所为,偏离了正常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是一种变态心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女人在以下几方面存在心理变态。

首先是“变态人格”,又称为人格异常或人格障碍。一般是从儿童时期的人格缺陷发展而来,在青少年时逐渐形成,表现类型繁多。

另外可能有性心理障碍,也是变态心理的一种类型。有人把性变态称为性偏差或性偏好,似乎更能解释一些性爱异常现象。人们常听说有“恋物癖”、“恋兽癖”、“恋童癖”等,为什么不会有“恋暴癖”或“恋匪癖”呢?有些性变态的癖好是一般人所难以想象的,而且某些女性的性偏好并不亚于男性。

此外可能还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还有多种类型和表现,所以才把这种现象称为“综合征”。当然治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不仅限于心理治疗,更要依靠社会环境、法制、道德文化教育等综合力量,才会获得实效。

3.黄粱美梦——为什么我们爱做白日梦

在闲来无事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中会涌现许多奇怪的想法,我们曾经梦想着环游世界,成为有钱的人,或是成为电影明星、大作家等等。当这些人们内心深处的渴望和现实生活有很大落差时,我们往往称这些梦想为白日梦。为什么人会做白日梦呢?最近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人脑的某个区域和做白日梦有关。换句话说,做白日梦是人类心灵的自然状态。

关于白日梦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出版的《科学》杂志上。研究小组召集了19名志愿者参与实验,并分配各自从事不同的任务,由“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仪”技术观察其脑部进行不同活动时的反应。这种成像仪扫描志愿者的大脑,让研究人员获得大脑的实时影像,能显示出大脑中哪一块区域何时处于活动状态。他们可以一边与参与实验的人进行谈话,一边扫描志愿者大脑的活动情况,哪些区域活动频繁,哪些区域销声匿迹都可一目了然。比如,让他们进行相关的记忆练习,打乱四个字母的顺序,再让他们凭记忆写下来。在志愿者等候期间,脑部也要接受扫描。

当志愿者在完成某些具体的任务去做时,他们就会集中精力于任务本身,但是工作后休息时间大脑的其他区域就会变得忙碌起来。这项研究的负责人是玛丽娅·梅森,她是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心理学研究人员,并在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工作,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当人们无所事事时,大脑中有一些网状区域似乎总是处于活动状态。”研究人员称其为非受外在刺激因素的思维状态,也就是白日梦。根据扫描图像,人们做白日梦时以大脑前方中央的额上回、大脑旁的脑岛以及脑后方的颞叶最为活跃。

研究人员尚不清楚何以脑部闲着时仍会活动,但相信这是人类某些基本思维活动的基础。也许人们做白日梦正是为了使大脑保持活跃状态,不会因工作枯燥陷入麻木,从而顺利完成一些普通工作。另一个可能性是处于心灵游走状态,可以自然地将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经验连贯起来。因此,白日梦是进化过程中大脑产生的一种保护机制,它很可能是一种益多害少的行为。其实,做白日梦纯粹只是一种自然的状态,人类在大部分时间里脑中并不会有太多的幻想。随着人类年龄的增长,负责白日梦的大脑区域会减少白日梦的产生,而更多地用于思考即将发生的事情,比如明天的工作。

为什么学生在课堂上爱做白日梦,员工工作中可能开小差?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们手头任务过于枯燥和普通,让人提不起兴趣。因此,老师或老板对他们呵斥一通并不能解决问题,如果给他们派遣一些与日常不同的任务,他们或许会停止思想溜号的行为。有的研究人员还认为,人类大脑进化到了可以“一心二用”的程度,能够同时完成多项任务,做白日梦只是其中一种表现。例如,学生上课时不专心走神,或上班族开会时,人在会议室,心思却飘到千里外。知道了白日梦的原因,虽然我们不必太苛责这样的行为,但是,我们仍可以多留意自己的心灵状态,提醒自己在面对重要的事务或会议时,还是要专心全力以赴,可不能做白日梦,错过了要努力的机会。家长、老师和领导也要关心那些爱做白日梦的人,正确地引导他们抛弃不切实际的想法,多利用相关大脑区域做些有益的事情。

从心理学角度看,白日梦对心理健康究竟有哪些积极作用呢?

激发潜能。幻想的题材多为个人关心的事情,由于不受传统思维形式限制,往往会迸发出意料不到的解决方案。

开阔视野,放松心情。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言谈举止大都中规中矩,心理学称此现象为“人格面具”。而幻想往往超越现实,伴有一定的欣快感,让人们的心绪变得更宽广。当人们沉浸其中时,现实世界变得很遥远,我们也不由自主地进入了一种梦幻般的陶醉状态。

改变自己的机会。幻想能使我们从更广泛的角度审视自己。在清醒意识层面,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是抽象的、概括的,观察事物也有选择性。而在幻想中,我们对内心的体察要细致全面得多。另外,平时由于受自尊、面子的影响,人常常会欺骗自己,但在幻想中却会直面现实。因此幻想可以提供一个全方位看待自己心理、人格的机会。

但幻想毕竟不是现实,如果我们把大把时间都用来幻想,并以此作为逃避现实的手段,则显然是心理障碍的表现了。所以,我们还应面对现实,把幻想作为辅助手段,发挥其积极作用。

4.眼里容不下沙子——为什么我们总想把不完整的东西补完整

喜欢旅游的人,希望足迹踏遍全国,少了一个地方都是遗憾;爱好登山的人,经常是挑战所有的高峰;集邮的人,如果一套邮票缺了一张,肯定会花费大价钱补齐;甚至日常看电视连续剧,缺了一集,尤其是结尾时,即使别人讲述了,自己有条件也非得亲自看一遍不可。

商家现在也是故意利用这种心理,让你欲罢不能。报纸上登连载小说,杂志在下一期登谜底,以及上面提及的邮票经常一发就是一整套。据说,就是因为这种欲罢不能的感觉,所以很多人不愿意看连续剧,于是又催生出那种上下无连续的情景喜剧或情节非常缓慢的肥皂剧。

你不妨试一下:一笔画个圆圈,在交接处有意留出一小段空白。回头再瞧一下这个圆吧,此刻你脑子里必定会闪现出要填补这段空白弧形的意念。因为你总有一种出于未完成感的心态,竭力寻求终结途径,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就是所谓的“紫格尼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