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玫瑰面包营销学:妙趣横生的开店妙计
26010200000002

第2章 小经营也需营销大智慧(1)

面包做成玫瑰,特色定位打造营销新品

情境引入:

阿俊是一家面包店的小老板,原本生意还算不错,但随着附近超市、便利店,以及台湾蛋糕连锁店的兴起,阿俊的面包店无论从产品样式还是价格水平上,都越来越失去竞争力了。眼见着店面越来越冷清,平时的店租、成本等却没少,阿俊很是犯愁……

阿俊老板的小面包店开在市里最好的大学门口,主要顾客当然都是大学里头的学生们。在阿俊的老主顾当中,有一个本分老实的小伙子,每天早晨都捧着几支玫瑰,到阿俊面包店来买一对面包。

在与小伙子日复一日熟悉起来之后,阿俊了解到,小伙子的女朋友是一个天真单纯又追求浪漫的女孩子。小伙子每天早晨都要去花店买几朵女朋友最爱的玫瑰,然后再到阿俊的店里来买好当天的早点,到女生宿舍楼下去送上贴心的早餐,开始和女朋友甜蜜的一天。

“小伙子,又买玫瑰了啊?”

“嗯,女朋友喜欢嘛……”

“每天买花,这开销也不小啊……”

“是啊……但是没办法,她就喜欢玫瑰花,看着玫瑰就能开心……”

“嗯,天底下没有哪个女孩子爱玫瑰啊~阿俊我哪天卖面包卖不下去了,就去卖玫瑰花去!”

“阿俊老板可一直要生意兴隆啊!我女朋友最爱吃你店里的面包啦!……”

小伙子卖完面包向女生宿舍走去。阿俊却开始在店里寻思起来了,女孩子爱吃香甜可口面包,也爱日日新鲜的玫瑰花,这二者可否合二为一呢?

阿俊也溜达到附近的花店买了一支玫瑰,忽然灵机一动——“对!我何不将面包做成玫瑰的样子,开发出‘玫瑰面包’呢?这样,既能让女生们喜欢花的样子,又能够吃到香甜可口的面包。这样,当然女生喜欢,男生爱买咯!”

第二天,阿俊面包店就推出了新产品——玫瑰面包。在同学们口碑推广的效用下,很快阿俊的小店又顾客盈门。那个每日光顾的小伙子更是乐开了,说以后再也不用起老早跑老远去买玫瑰花了,而只要到阿俊店里买上几“朵”玫瑰面包——玫瑰表达爱意,面包表达忠心,真是一举两得。

阿俊老板在充分了解顾客需求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小店的产品特色,开发出了适合热恋中的大学生情侣的“玫瑰面包”。阿俊老板此举的成功,得益于其对产品优势的把握,以及对目标客户群体的需求的了解,在这一基础上,对新产品作出了准确定位,自然想不成功都难。

结合新产品开发的七种市场定位因素,我们能找到阿俊成功的合理解释:面包设计成玫瑰花样,这是“特色定位”;满足男生表达爱意和忠心的需求,这是“利益定位”;有些男生要求买一些大一号的玫瑰花面包,这是“使用/申请定位”;玫瑰花面包专卖给男生,这是“使用人定位”;为了和另外一家面包店区分开来,特意推出“情人节”面包,这是“竞争定位”;将玫瑰花面包起名为“最爱”,属于“情感类”面包,这是“产品类别定位”;面包成本是一块,售价一块一,价格相当低,这种“低价销售”是以面包的质量价值比为主要依据的“质量/价格定位”。

我们常常认为,开发新产品总是大公司的事情,小本生意都是做些一成不变的简单小产品,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心思。其实不然,越小的商店,反而越能够体现老板的智慧,体现区别于其他小店的个性化。从营销学的角度看,开发新产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

1.改良“第二代”产品。对于现有产品进行改进,好产品推出更佳的改进系列,不好的产品进行完善与改良,开发“升级版”、“第二代”等等,

2.捕捉新的流行趋势。了解消费者需求,捕捉顾客喜好的最新动向,并结合自身生产能力与优势,提供紧跟流行的产品。

3.联想分析。促使头脑以一种新的独特的方式去看待事物,在平常看来毫无关系的事物之间发现联系——玫瑰和面包发生联系,于是有了“玫瑰面包”。

小店老板在与顾客的频繁接触中,总会发现,不管自认为我们的产品有多优秀,总有一部分顾客对你的产品不满意。作为一名明智的老板,你应当充分利用与顾客面对面接触的机会,了解他们对产品的看法,从而对产品作出改进。正如故事中的小伙子,如果不是阿俊与他在长期的了解与沟通中,了解到小伙子的故事与想法,怎能够有日后大卖的“玫瑰面包”呢?

只理“板寸”的理发店,找准定位才能做到最好

情境引入:

阿华虽然岁数不大,可是干理发这行也已经十几个念头了。当年开第一家店的时候,他也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揣着自己攒下加借来的两万块钱,开起了第一家店。然而,从最初只求一时谋生的小店,到如今,阿华已经成为大街小巷响当当的“剪刀手”,其中奥秘,就在于他对于理发店的准确定位。

阿华的理发店坐落在S市的一条并不热闹的小街上。说是“理发店”,倒不如大多数熟客们俗称的“板寸店”更适合这家小店。阿华的这家小店,只理一种发型——而且是最简单的板寸头。阿华的小店只有屈屈20多平方米,客人多的时候,不管是做什么行业的,一律在马路边的小凳上等着。然而,这样一家只剪板寸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店,却因为阿华的手艺而远近闻名,甚至有的老外也到他的店里来理发。

其实阿华十几年前开始开理发店的时候,并没有太明晰的想法,只是凭借自己的两把剪刀什么都干点,后来也不知怎么着,阿华发现自己擅长理板寸,理出来的板寸总是让顾客很满意。而且阿华还发现,理板寸的顾客,总是非常执著,只要一次理得满意,以后就会老来。

于是,阿华的店改成专门理板寸的店。没人的时候他也没闲着,琢磨什么样的人适合理什么样的板寸,慢慢地还真就琢磨出点门道来了,时间一长,他的手艺也就越来越熟练了,客人也越来越多了起来。他喜欢和客人聊天,有时候什么都聊,聊共同的爱好,聊共同认识的朋友。他觉得和顾客聊天不仅能让顾客觉得来店里和到家一样,同时也能了解顾客的喜好,对发型的意见等等。

阿华的店虽然只有20多平方米,但这家简陋的小店始终保持着绝对干净。另外,对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客人,或者是照顾他生意十几年的老客人,阿华还送给他们每人一个专用的工具箱,专人专用。虽然有的客人跟他很熟,有的客人不认识,或是有的客人在社会上很有名气,甚至有的客人还是很有些来头的,只要到他这来,就都是客人。后来阿华招了几个小徒弟,也是这样要求的。

阿华的生意经其实很简单,就是专注于做板寸,并做好,这实际上就是对市场进行明确细分的结果。阿华有意无意地将理发市场以“发型”为标准细分为板寸以及其他种类,自己将营业目标定位为其中的“板寸”市场,并在这个市场上做到最好。

正如营销大师科特勒所说,“每一种品牌应该在其选择的利益方面成为‘第一名’。‘第一名’的定位包括‘最好的质量’、‘最佳的服务’、‘最好的设计’、‘最安全的’、‘最快的’、‘最顾客化的’、‘最创新的’、‘最可靠的’或是‘最著名的’、‘最低的价格’、‘最高的价值’。如果一家公司坚持不懈地反复强调某一定位,并且令人信服地进行传播,它就可能出名,并取得优势。

通俗地说,定位就是确定公司或产品在顾客或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这个形象和地位应该是与众不同的。但是,对于如何定位,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绝大多数人认为,定位是给产品定位。

不过,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营销竞争实践表明,仅有产品定位已经不够了,必须从产品定位扩展至营销定位。营销定位需要解决三个问题:满足谁的需要?满足谁的什么需要?如何满足这些需要?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三步营销定位法。

第一步:找位:满足谁的需要?即选择目标市场的过程

在市场分化的今天,任何一家商店和任何一种产品的目标顾客都不可能是所有的人,同时也不是每位顾客都能为我们带来正价值。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对不会带来价值的顾客身上浪费太多的资金和人力。因此,每一位店主都需要确定与筛选我们的目标顾客,裁减顾客就是裁减我们的成本。

第二步:定位:满足谁的什么需要?即产品定位的过程

产品定位过程是细分目标市场并进行子市场选择的过程。这里的细分目标市场与选择目标市场之前的细分市场不同,之前是细分整体市场,选择目标市场,而在定位阶段,是对选择后的目标市场进行细分,在选择一个或几个目标子市场的过程。也就是阿华在确定理发市场之后,将自己定位在“板寸”的子市场的过程。

第三步:到位:如何满足需要?即进行营销定位的过程

在确定满足目标顾客的需要之后,我们需要设计一个营销组合方案并实施这个方案,使定位到位。这也就是产品价格、渠道策略和沟通策略有机组合的过程。可见,整个营销过程,就是定位和到位的过程,到位也应该成为广义定位的内容之一。

实际上,到位过程也就是一个再定位的过程。因为如今产品差异化已经很难实现,必须通过营销的差异化来定位。我们都知道,目前市场上同质化的产品很多,但营销的差异化要比产品模仿难得多——而小商贩正是负责产品营销的关键环节,需要充分发挥我们的创造性推动我们的营销。

亏本的买卖也赚钱,懂顾客心理才懂营销智慧

情境引入:

有一家刚开业不久的超市,它的店址不在繁华商业区,附近也无大的居民区,更没有固定的客户群。然而,这家看起来没有任何盈利资本的超市,却靠新颖的营销手段打开了局面。

这家名不见经传的超市,开业后的第一招是广发传单,宣称优惠大酬宾,特别突出鸡蛋只要两块钱一斤。

在当时的市场上,鸡蛋的市场价格最低也要两块五一斤。这种优惠,对于善于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来说,无疑是一个难以置信的好消息,她们还主动为超市当起了义务宣传员,一传十,十传百,超市便在市民中有了物美价廉的口碑。

也许有人担心,真的亏本了咋办?其实,只要仔细一想就会明白,由于是限量销售,每人只能买两斤,即使每斤鸡蛋亏5毛钱,每天就算卖出100斤,也才亏了不到100元。而每天超市门口挤满了排队买鸡蛋的顾客,这无形之中就为它做了“廉价广告”。这样一来,又给超市增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顾客存有这样的心理:这里的鸡蛋便宜,其他东西也可能比别处便宜,于是又带动了其他商品的销售。于是有不少人多跑路也要赶到该超市去购物。所以,这家超市虽然在鸡蛋上做了“亏本生意”,但从整体上看,却获得了较大利润,使超市的生意日渐红火。

每一个店主都知道,亏本的买卖没人做。但并不是每个店主都拥有黄金地段、廉价渠道这样的好资本,因此如果亏本的生意让自己撞上了,就不得不从亏本中寻求突破。就像案例中的超市,地处偏僻地段,生意肯定红火不到哪里去,然而,正是由于超市经营者懂得寻求切实可行的方法来转变局面。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亏本买卖还是要做,因为它比全亏要好得多,而且说不定还能扭亏为盈。

实际上,该超市的营销方式与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的“天天平价”之招有异曲同工之妙。

全球500强榜首企业的沃尔玛公司,这家由创立的零售商店,起家时也不过美国人山姆·沃尔顿于在小乡村开的一家小型折扣商店。短短几十年间,沃尔玛从乡村走向城市,从北美走向全球,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零售企业之一,其成功的奥秘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那句著名的“天天平价”的宗旨。

同样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家,这家宣扬“天天平价”的百货超市,当然也不可能真的做“亏本的买卖”。沃尔玛的秘密就在于:消费者毕竟不是带着计算器与统计表的市场调研专业人士,他们不可能对于超市内每样商品的每日价格都了如指掌,而承诺着“天天平价”的沃尔玛,可没有宣称“样样商品天天平价”。

细心留意我们不难发现,沃尔玛的商品总是轮番打折,今天食品大促销,明天生活用品搞活动。事实上,它的所谓“天天平价”主是针对于那些顾客比较熟悉的商品、价格感知比较敏感的食品、日常消费品上,在顾客心中树立“平价”形象,以部分商品的低价招徕更多顾客,也能进一步推动正价商品的消费。长此以往,沃尔玛“天天平价”的品牌早已深入人心,消费者并不会真的对去每家商场对比价格,而是放心地走入沃尔玛,购买他们认为“平价”的商品。

沃尔玛当然不是不求利润的慈善家,和我们每一个店铺一样,盈利也是这家店存在的最大意义。这家享誉全世界的零售巨鳄,天天平价或许让自己的买卖“亏”了一时,然而,所带来的品牌效果的影响,却是长期的。如何能够在既讨好消费者的同时,又保证自己赚得一分不少?这是每一名店主需要长期思考的问题。

莫贪小利砸了招牌,小店也要树立品牌

情境引入:

牛老板开着一家叫“福记西服”的缝纫店。经过20多年的经营,“福记西服”已经成为一家响当当的老招牌,在城里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有人眼红“福记”的生意兴隆,于是在旁边开了几家相似的裁缝店,但是没人能抢走牛老板的风头,“福记”照样客源不断,财源滚滚。许多人都对“福记”的长盛不衰感到好奇,认为牛老板一定有秘不示人的独家经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