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强将手下无弱兵
26581500000018

第18章 强将携精兵(1)

能力卓越的部属对整个团队是否能创造出更为优异成绩至关重要,因此优秀的领导者要懂得如何将这些优秀的人才留在自己身边,更让他们把能量发挥到最大限度,为此,物质奖励的同时更要给他们一定的晋升机会。

1.大胆启用人才中的拔尖者

经营者要善于分清主次,分清主流和支流,大胆启用人才中的拔尖者。用人还应有差别之分。什么样的人才,做什么类型的事,千万不可张冠李戴。懂管理的将他请进办公室,懂生产的将他请上流水线。只有做到各就其位,各谋其职,公司的各项工作才会有条不紊地展开,人才也不至于被埋没。

李嘉诚深知用人之道,他觉得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不同的管理人才,这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顺应时代发展而必须具备的明智决策。因此,他大胆起用年轻有为的专业人才,为集团注入新的活力。

一家评论杂志曾这样写道:“李嘉诚组成的内阁,既结合了老、中、青的优点,又兼备中、西方色彩,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

霍建宁,毕业于香港大学,自1979年从美国留学归来后,就进入了长江集团,出任会计主任。他具有杰出的金融头脑和非凡的分析能力,曾参与决策和策划了长江实业的许多重大投资安排,以及股票发行、银行贷款和债务券兑换等等。

洪小莲,20世纪60年代末就开始作李嘉诚的秘书,在长江实业效力20多年了。她是彻底的务实派,在公司全面负责楼宇销售工作,整个集团的大半业务往往都要向她汇总。

麦理思潮,英国人,毕业于剑桥大学经济系,1979年加入长江实业担任执行董事,1980年升任集团副主席,同时兼任和记黄埔及香港电灯集团副主席。

马世民,英国人,他以其聪明能干的管理之才为李嘉诚成功出使“西域”,为长江集团开辟海外市场立下了汗马功劳。

李嘉诚曾生动地说:“知人善任,大多数人都会有部分长处,部分的短处,好像大象食量以斗计,而蚂蚁一小勺便足够。各尽所能,各得所需,以量材而用为原则。”

选取合适的人才,怎样使人才全面的发挥出来,就要根据企业的自身的情况而言。通过各种途径网罗人才。在这方面,微软公司就为我们树立了典范。

在微软公司刚成立初期,比尔·盖茨、保罗·艾伦以及其他的高级技术人员亲自对每一位候选人进行面试。现在,微软用同样的办法招聘程序经理、软件开发员、测试工程师、产品经理、客户支持工程师和用户培训人员。微软公司每年为招聘人才大约走访了50多所美国大学。招聘人员既去名牌大学,同时也留心地方院校以及国外学校。

1991年,微软公司人事部成员为了雇佣2000名职员,走访了137所大学,查阅了12万份履历,7400人参加考试。年轻人在进入,微软公司工作之前,在校园内就要经过反复的考核。他们要花费一天的时间,接受至少四位来自不同部门职员的面试。而且在下一轮面试开始之前,前面一位主试人会把应试者的详细情况和建议通过电子通讯方式传给下一位主试人。有希望的候选人还要回到微软公司总部进行复试。微软公司通过这些手段,网罗了许多全国技术、市场和管理方面最优秀的年轻人才,为微软赢来了很高的声誉,在各大学里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微软公司总部的面试工作全部由产品职能部门的人员承担,开发员承担招收开发员的面试工作,测试员就承担招收测试员的全部面试工作,以此类推。面试交谈的目的,在于抽象判定一个人的智力水平,而不仅仅在看候选人知道多少编码或测试的知识,或者有没有市场营销的特殊专长。微软面试中有不少有名的问题。比如,求职者会被问及美国有多少个加油站。求职者无需说出数字,但只要想到美国有上千万人口,每四个人有一辆汽车,每500辆车有一个加油站,他就会推知大约有125000个加油站。估计出美国加油站的数目,被面试者的答案通常不重要,而看重的是他们分析问题的方法。更为具体地讲,总部层次的招聘是通过“让各部门专家自行定义其技术专长并负责人员招聘”的方法来进行。例如程序部门中经验丰富的程序经理,就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定义合格的程序经理人选:一方面,他们要完全热衷于制造软件产品,一般应具有设计方面强烈的兴趣,以及计算机编程的专业知识,或熟悉计算机编程;另一方面,他们能专心致志地自始至终的关注产品制造全过程,他们总是善于从所有想到的方面来考虑存在的问题,并且帮助别人从他们没有想到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又如对于开发员的招聘,经验丰富的开发员寻找那些熟练C语言程序员,同时还要求候选人不仅具备一般逻辑能力,同时还要能够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仍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在对每一位被面试者作出严格要求的同时,微软还要求每一位面试者准备一份候选人的书面评估报告。由于有许多人会阅读这些报告,所以面试者常常感到来自同事间很强大的压力,他们必须对每一个候选人做一次彻底的面试,并写出一份详细优质的书面报告。这样,能通过最后筛选的人员相对就比较少。例如在大学招收开发员时,微软通常仅仅选其中10%~15%去复试,最后仅雇用复试人员的2%~3%。正是这样一套严格的筛选程序,使得微软集中了比世界任何地方都要多的高级计算机人才,他们以其才智、技能和商业头脑闻名,也是公司长足发展的原动力。

古人说过:“熟识韬略者,让他运筹帷幄,勇猛无畏者,让他持刀杀敌,位能匹配,相得益彰。”唯才是举,为选拔人才的一个标准,有才就有能,不管出身穷富,不管门第高低,不管名声如何,不求十全十美。

2.果断授权,乐于放权

有些领导者,之所以不愿过多地授权,甚至是不授权,是因为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授权给下属,下属会把事情搞糟,而且他始终自信自己能把事情做好。诚然,在企业初创时期,规模小,人员少,领导者事必躬亲,还有可能应付得过来。但随着规模不断扩大,自然也就力不能及,这时再不授权,整天忙个不停,也会顾此失彼;而且铁打的人身体也吃不消。

聪明的领导者即使自己很优秀,他也知道还有比自己更优秀的人,他的职责就是如何寻找并发挥这些人的智慧,来完成自己的工作。这正如管理专家旦恩·皮阿特所说:“能用他人智慧去完成自己工作的人是伟大的。”

在阿尔弗雷德·斯隆任通用汽车副总裁期间。通用总裁杜兰特经营管理不善,使公司汽车销售量大幅度下降,公司危机重重,难以维持,杜兰特因此引咎辞去总裁职务。作为副总裁的斯隆虽然几次指出公司管理体制上存在问题,但杜兰特未予以采纳。杜兰特下台以后,在通用汽车公司拥有最大股份的杜邦家族接管公司,并任杜邦为总裁。由于杜邦对汽车是外行,因此他完全依靠斯隆。斯隆对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

斯隆分析了公司存在的弊端,指出公司的权力过分地集中,领导层的官僚主义是造成各部门失控局面的主要原因。于是他以组织管理和分散经营二者之间的协调为基础,把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根据这一样主导思想,斯隆提出了公司组织机构的改革计划,从而第一次提出了事业部制的概念。

斯隆提出的这一系列方案,赢得了公司董事会的一致支持。于是,斯隆的计划开始付诸实施。

通用汽车公司在以后几十年的经营实践中,证明了斯隆的改组计划是完全成功的。正是凭借这套体制,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根据斯隆的“分散经营、协调管理”这一原则,在经济繁荣发展时,公司和事业部的分散经营要多一些;在经济危机、市场萧条时期,公司的集中管理就要多一些。一些企业界人士认为,这是通用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斯隆在通用汽车建立了一个多部门的结构,这是他的又一个创造。他把最强的汽车制造单位分成几个部门,几个部门间可互相竞争,又使产品档次多样化,这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一种方法。

通用汽车基本上有五种不同的档次,这些不同档次的汽车有不同的生产部门,每个生产部门又有各自的主管人员,每个部门既有合作又有竞争。有些产品的零件几个部门是可以共同生产的,但各部门的档次、牌号不同,在式样和价格上各部门之间却要相互竞争。各部门的管理者论功行赏,失败者则自动下台。正是斯隆卓越的领导才能,使通用汽车公司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斯隆成功的手段就是分权制。一位大包大揽的主管是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处理得十全十美的。在瞬息万变的商场上,管理者的判断往往会决定一个企业的成败。建立分权机制,在于有利企业灵活机动地处理问题,变一人独断为大家共同决定,这就大大地减少了判断错误带来的风险。

有一些大企业是第一代主管打下来的,但实际上他已经不再完全跟得上形势了。这样情况下建立分权机制,保证公司决策正确更加具有意义,而且分权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后,对于权力观念色彩重的主管具有强大的约束力。

正所谓“成也用人,败也用人”。尊重人才,授权给人才,让人才发挥智慧为自己工作,是聪明领导者的用人之道。

蒙哥马利,英国陆军元帅,著名将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曾率部与比、法军并肩作战。1948年,他任西欧联盟常设防御组织主席,后来又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盟军副总司令。

蒙哥马利总结自己多年的军事指挥经验,他归结为一个字:“人”。蒙哥马利非常重视人的因素,他说:“打胜仗的关键不仅仅是提供坦克、大炮和其他装备。我们当然需要优良的坦克和大炮,但是真正重要的是坦克里面和大炮后面的人。主要是‘人’,而不是‘机械’。”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用三分之一的丁作时间来做人的工作。像他这样重视人的因素,在当时的军事将领中是极为罕见的。蒙哥马利善于授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蒙哥马利善于授权给参谋划长德·甘岗和以他为首的高效能的参谋机构,堪为典范。

1942年,蒙哥马利去开罗就任第八集团军司令时候,在亚历山大港的十字路口碰见了自己的学生兼部下——德·甘岗。蒙哥马利对这个头脑敏捷、足智多谋的年轻人很感兴趣,觉得他大有可为。另一方面,在蒙哥马利看来,在沙漠作战,事务繁杂,前几位军长都是事必躬亲事事都亲自过问,就像在森林里穿行一样,边走边剥捌·皮,停停走走,永远走不出森林,见不到整个树林的风貌。为了不陷入琐碎的事务中导致精力分散,蒙哥马利决定找个人来帮他。当天晚上,蒙哥马利就召集指挥官班子开会,当场宣布了他的大胆计划:任命德·甘岗为第八军团参谋长。这个计划事先没有任何人知道,包括德·甘岗本人。英国陆军当时并没有参谋长这一职务,现在甘岗要做的一些事情原来都是由军长自己亲自做的。在宣布任命甘岗之后,蒙哥马利要求的具体做法是:让参谋长协调整个司令部的业务工作,对下传达蒙哥马利的指示对上报告部队及参谋们的建议;每次战役开始后,参谋长领导司令部,掌握战场情况协调部队行动,处理一般情况除特殊情况外,不得惊动蒙哥马利,并在与蒙哥马利联系不上时,指挥部队作战;一般情况下可以代替蒙哥马利参加各种会议和处理各项事务。

果断授权,乐于放权,使蒙哥马利在指挥打仗的时候,往往获胜后力量还绰绰有余,不会使自己的力量消耗殆尽。

通过授权,使得企业领导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着眼于更高层面上的重大问题;与此同时,也通过授权,使得企业员工归属感增强,增加主人翁意识,更有利于企业管理层等各层次的有序交接和平稳过渡。

3.中西合璧,大胆起用洋人

没有合理化的人事管理体制,企业就会失去秩序化的管理,甚至乱作一团。当企业发展到相当规模,要延续和创造辉煌,必须解决管理体制,特别是人事管理体制问题。

在李嘉诚的高级管理人员中,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他聘用了不少外国人。李嘉诚在收购来的英资公司里,不但保留外籍管理人员,还继续招聘英国人,实行“以夷制夷”的策略。

20世纪70年代初,长江工业的工厂分布在北角、柴湾、元朗等处,员工2000余人,管理人员约有200名。

在这些管理人员中,就有不少洋人,而Erwin Leissner和Panl Lyons更是李嘉诚的得力助手。

李嘉诚为了彻底从塑胶业脱身,全身心投入地产业,便聘请了美国人Erwin Leissner任总经理,主管日常事务,而李嘉诚只参加重大事项的决策。其后,长江公司又聘请美国人Panl Lyons为副总经理。

这两位美国人都是掌握最现代化塑胶生产技术的专家,李嘉诚看中了他们的能力,便大胆地赋予他们实权,而付给他们的薪金,也远高于他们的华人前任。

到80年代中期,李嘉诚已经控有几家老牌英资企业,这些企业中都有不少外籍员工。李嘉诚为了使这些企业能够继续平稳发展,并没有解雇原有职员,也没有安插新的领导,而是继续沿用这些企业原有的管理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