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史蒂夫·乔布斯管理日志
2784200000013

第13章 4月 伟大的产品 (3)

背景分析

2001年,乔布斯推出了一款令人意想不到的产品:iPod。这款产品可以说是苹果公司孤注一掷的赌注,因为苹果公司曾经冒险推出过几款消费电子类产品,例如Newton、Pippin等,最后都落得草草收场。但是,iPod却取得了空前的成功,iPod以一流的设计、卓越的性能以及易用性,获得消费者热捧。2002年,苹果公司在数字音乐的市场占有率一举超过了50%。

但对乔布斯而言,iPod的热销更有着特殊的意义。它证明了,苹果公司不仅擅长打动那些已经拥有麦金塔电脑的用户,而且也能掳获所有消费者的心。2002年7月,乔布斯又亲自发布了新款iPod,其中最关键的突破是,从此所有的iPod也可以和微软操作系统兼容,这是史上第一次,苹果公司所推出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不必搭配麦金塔电脑就可以使用。

行动指南

要想生产出反响巨大的产品,就要有孤注一掷的冒险精神。

4月23日 不做爬得快、掉得也快的产品

当我们说不生产Palm时,你想象不到有多少人把我们当成疯子。我不骗你,我们仔细想过这个问题。但我开始自问,它们到底有多实用?一场会议里有几个人带着PDA?不论在这儿或是在皮克斯,一年之前的最高比例是50%,现在则跌落到10%以下。

这是个爬得快、掉得也快的产品。

我绝对无意贬低生产Palm的人。我只想说我不认为早期的原始文化中有记事本,但我知道他们有音乐。音乐就存在我们的DNA里,它得到每个人的喜爱。这可不是个纯理论的市场。

——乔布斯2001年接受《财富》杂志采访

背景分析

2001年,当不少公司都在忙着开发新型PDA时,乔布斯却把眼光放在了音乐上,他这样解释自己为什么不做PDA。他认为,PDA是个“爬得快、掉得也快”的产品。

当然,乔布斯绝对有批评PDA的底气。早在1993年,苹果公司发布的Newton便可以说是PDA的鼻祖,由于销量不佳以及乔布斯和斯卡利之间的恩怨,4年后Newton被宣告停产,不过,此举竟引起了苹果迷们的强烈抗议。

除此之外,乔布斯认为PDA不是一个“正确”的方向,因为人们的DNA里没有记事本文化。事实证明,乔布斯的判断非常准确。

行动指南

对公司的CEO或创始人而言,最大的冒险就是生产“爬得快、掉得也快”的产品,当你心存迷惑的时候,不妨用乔布斯的产品哲学分析,我想这会给你一个全新的视角。

4月24日 大多数公司对软件一窍不通

市面上的MP3播放器充分显示了消费性电子产品制造商对软件一窍不通。

如果人们不必跑去店里买CD来转成MP3格式,而可以通过网络购买高品质的音乐,然后直接载入iTunes,那不是太棒了吗?

你是否想每个月为你已经买过单的音乐付费?唱片公司里有一些财务人员想到了这个疯狂的主意,那些人看到美国网站上类似网站的会员服务,也开始摩拳擦掌说:我也要这样重复不断地赚进一些会员月费。

这将是音乐产业史上的转折点。这是个里程碑,我绝不夸大其词。

——乔布斯谈及他的数字音乐革命以及iTunes战略

背景分析

2001年年初的Macworld Conference & Expo被视为苹果公司的转折点。苹果公司开始踏进被乔布斯称做新“数字中枢”的领域,将公司的业务范围扩大到其他数字领域,如音乐、摄影。乔布斯发表的新产品是他将公司往音乐世界推动的成果。这个产品称为iTunes。乔布斯演讲时说:“苹果公司已经竭尽所能,让复杂的应用软件变得简单,使用起来功能更强。iTunes已经超越了其他音乐播放软件。我们希望它简单的用户界面能使更多的人参与数字音乐革命。”

就像一位记者所言:“实际上,乔布斯几乎是独自一人拖着音乐产业,边踢边喊,要他们朝向更美好的未来前进。”iTunes Store很快就攻占了70%的合法音乐下载市场,一年之后,它共卖出了难以置信的8 500万首歌曲,并当选为《财富》杂志2003年年度产品。

这也是乔布斯产品哲学2. 0的第一次发威,效果巨大,这种威力在接下来的iPhone战役中被发挥到极致。

行动指南

未来的竞争是软件的竞争,仅仅拥有完美的硬件远远不够,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产业更是如此。

4月25日 产品才是逆势王道

许多企业选择裁员,也许这对他们来说是好事一桩。

但是,我们选择了另外一个方向:我们认为只要持续推出优良产品给所有顾客,他们也会相对地继续掏出钱包来,而这正是我们在进行的事情。

我们比以往各个时期推出了更多的新产品,而且苹果电脑也成了众多电脑产品制造商当中唯有两家赚钱的厂商之一。

我们虽然没有大赚,但是我们和戴尔是仅有的两家赚钱的公司,其他的企业都呈现亏损,而且赔了不少。

——乔布斯2003年8月13日接受《商业周刊》杂志的专访

背景分析

2002年,苹果公司年终结算时,再度获得6 500万美元的赢利。

逆势赢利的背后,是乔布斯在产品创新上所下的工夫。自2002年起,苹果公司的宣传策略就是不断拿麦金塔电脑和PC比较,以突显苹果产品的性能优越。苹果公司曾经推出一则主题为“改换”(Switch)的广告片,其主题就是吸引PC的使用者转投麦金塔电脑的怀抱。

乔布斯甚至发动产品进攻。2003年年初,苹果公司推出了自行研发的浏览器Safari,从而令苹果公司出产的电脑告别了微软的IE浏览器。而微软也宣布停止研发麦金塔版本的IE浏览器。

行动指南

逆势之下,除了节省成本,真正的王道是创造出伟大的产品。

4月26日 靠创意称霸音乐界

苹果公司目前的处境可以说非常微妙。各位大概都知道,市面上几乎每一片CD里的每一首歌曲,都是Mac的产物——从录制、混音到母片烧制,全部都由Mac一手包办。

我所遇见过的艺人,几乎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台iPod,我所见过的唱片公司老板,也几乎人手一台iPod。

苹果公司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地步,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是,苹果公司被视为音乐产业里最具创意的公司,一如其被视为科技产业里最富创意的企业一般。

而如今,我们又首开风气,开了一家网上音乐商店,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抄袭成功的。据说微软打算模仿我们,在6个月内开一家类似的网上音乐商店。这虽然不能等闲视之,不过却也不是嘴巴上说说那么简单。

——乔布斯2003年12月接受《滚石》音乐杂志采访

背景分析

2003年年底,乔布斯及苹果公司都拿奖拿到手软,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公司在数字音乐产品上业绩的强劲增长。

2003年12月14日,《财富》杂志票选出“iTunes Store”为年度风云产品。《财富》杂志的编辑写道:“苹果公司所提供的服务,不论就操作便利性或技术等方面来看,实在令人印象深刻。”

2003年12月15日,市场营销网站Advertising Age评选乔布斯为“年度市场营销风云人物”。该网站的评价为:“苹果公司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从此该品牌成了生活品位的同义词。在这个由少数巨型企业掌控的全球科技市场,号称永不缺席的苹果公司,持续地赢得了不分老少以及国籍的消费者的青睐。”

而这一切的原点,就是乔布斯所说的创意。

行动指南

有一位苹果公司的前员工曾说乔布斯并不倾听今日消费者的需求,但是乔布斯总会说,“这会是消费者明天想要的东西”。这就是创意的力量。

4月29日 洞悉一代人、一个时代

你我搬进新家,我们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给电话公司接通我们的电话线路。然而年轻人只会把他们的手机带进来。

音响设备也一样,年轻人不买音响,他们只为他们的iPod买喇叭。这就是今天的音响市场。人们宁愿买iPod和Bose音响,也不愿购买Jvc(日本胜利)公司或索尼公司的大型立体音响系统。而那些生产大型立体音响的“家伙们”也从来不对我们说:“我们可否与你们的iPod合作?”这些公司始终坚持以往旧有的生产理念。

——乔布斯2005年在MacWorld Conference & Expo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有一次,《财富》杂志的记者问乔布斯:你是不是觉得年轻人跟我们不一样呢?

乔布斯的回答简直是这段演讲的翻版。乔布斯对年轻人的这种深刻洞察,也是他对这个时代的洞察。

我们经常说,好的品牌和销售要理解消费者,但是,伟大的品牌和销售要洞悉一个时代。时代变化的背后,涌动的是趋势、消费心态等的大变化,只有理解这种大变化,才能成就大品牌。我相信,原研哉等创立MUJI时眼中有一个大时代,Google创立时眼中也有一个大时代,苹果公司推出iPod时眼中更有一个大时代。

戴尔曾推出一则短片,讲的是一个时代对商业消费的影响。从“迷惘的一代”,到“自我的一代”,再到现在“绿色革新的一代”。广告词这样写道:“不久前,很多‘自我的一代’开始变为‘绿色革新的一代’。X和Y一代也是这样,甚至最伟大的一代也在转变。‘绿色革新的一代’关注环境。”

行动指南

流行的销售是洞悉一种潮流,伟大的销售是洞悉一个时代。

4月30日 iPhone: 引爆手机革命

我们都有手机,它们实在不太好用。软件糟糕透顶,硬件也不怎么样。我们和朋友聊起来,他们也都不喜欢自己的手机。而且我们发现,这些因素实际上可以变得非常强大。这是个巨大的市场。我的意思是,每年的手机出货量有10亿部,这是数量巨大的订单,超过了音乐播放器。它每年的出货量是个人计算机的4倍。

这是一项艰巨的挑战:让我们开发一部能使人们爱不释手的卓越手机吧!从未有人想过把Mac OS X 这样尖端的操作系统安装在手机里,因此这的确是个问题。我们在公司内部就能否这样做展开了激烈争论。而这是我必须作出裁决的问题,因此我就说:“我们准备这样做。让我们试试吧。”最聪明的软件人员说他们能够做到,那就让他们试试。结果他们成功了。

——乔布斯2008年谈iPhone手机的诞生之源

背景分析

iPhone现在已经成为苹果公司的第二大赢利支柱,也深深震撼了手机业。从乔布斯产品哲学2. 0的角度看,首先这是一件“正确的事”,其次是目前智能手机有着很多“糟糕透顶”的地方。

不妨看看iPhone如何在产品界面上做到令人“爱不释手”:

先看看iPhone的多点电感触屏,它采用的并非笔触屏(电阻式触摸屏),而是更为先进的指触屏(电容式触摸屏)。用手指点就可以,而那种得用笔尖才能点的屏幕很容易误点或漏点。

再看看iPhone的重力感应旋转屏幕。这个装置会跟着地心指向的改变作出反应。

再比如,打电话时自动关闭屏幕。当你将iPhone贴着脸部打电话时,iPhone会自动关闭屏幕省电,并防止出现误操作。因为iPhone有红外感应功能。

类似的创新还有不少,苹果公司的这些创新一夜之间似乎成了那些手机业大佬争相抄袭的所在。现在,你理解乔布斯所说的“糟糕透顶”了吧。

行动指南

要做到产品令人“爱不释手”,就要有超凡的眼光发现市场上产品的“糟糕透顶”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