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 像连珠炮一样骂个不停
乔布斯像连珠炮一样骂个不停,说我们浪费公司的时间,专做些无聊的玩意儿。
乔布斯尖叫,然后故作冷漠状,甚至要求我们把程序洗掉,各回岗位。
大家面面相觑,他离开后,我们继续玩这个程序。我们大家都知道这家伙是个浑小子。
——苹果公司元老布鲁斯·托格纳志尼的回忆
背景分析
这是1978年左右,喜好恶作剧的托格纳志尼有一天到苹果公司,拿出了一个抄袭的程序来跟大家开玩笑,同事们就围在机器旁边喧闹。不一会儿,乔布斯走了进来,之后就发生了上面的一幕。
这时候的苹果公司,不管谁加入,权力总还在那位忽冷忽热、令人难以捉摸的乔布斯手上。
乔布斯是一位了不起的震慑者。 “不起的震慑者”一词是由斯坦福大学社会心理学家罗德里克·克拉默(Roderick Kramer)提出的,用以形容令人感到恐惧的企业领导人。克拉默认为,了不起的震慑者通过恐惧和威胁来激发员工的潜力,但他们又不仅仅是靠简单的威吓,而是通过自身的行为气质而产生的威慑力。乔布斯对员工无情,不留情面,他喜欢用“硬权力”(Hard Power)来实现目标。
了不起的震慑者往往集中在高风险和高回报的行业中,如科技、电影、金融业和政界。
行动指南
让人恐惧的领导者在中国非常常见,但是,震慑者不应只是制造压力,最关键的应是激发员工的潜力。
6月2日 你们正在浪费时间
乔布斯突然跑到展示会中,四处乱走,神经兮兮地听了几分钟后,开口说:“是的!非常感谢大家!”访客们看看乔布斯,再看看我们这一小组的成员,不知如何是好。乔布斯又说了一次感谢后,访客之一问道:“你是要我们离开吗?”
乔布斯回答:“是的!谢谢你们!”
当客人走了之后,乔布斯脸色一沉,当场痛责小组每位成员,说什么我们正在浪费时间,浪费公司的钱,大家都应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羞愧等。
——苹果公司元老布鲁斯·托格纳志尼眼中20世纪70年代的乔布斯
背景分析
这一次,乔布斯发飙是在Apple Ⅱ的一次展示会上。
1978年,苹果还是一家小公司,乔布斯因此可以什么都一把抓,虽然CEO斯卡利想尽办法减少他干预例行工作的机会,但他依然我行我素。如果你是在一线工作的话,苹果公司就绝对不是一个好的工作场所,因为创始人乔布斯就喜欢在那儿待着。
就像一本书中所描写的,乔布斯通常有双重面孔:一张是迷人、热诚的传教士脸孔,另一张则是冷硬、冲动、口无遮拦的臭脸。乔布斯是一位追寻智慧的灵修者,但同时也是个粗鲁的傻瓜,就像是鲍勃·迪伦在硅谷的翻版。换句话说,乔布斯严厉、喜欢采用高压手段,但又有迷人、率直的一面,他鞭策着一群出色的工程师,在希望的高峰与绝望的谷底间游走。
乔布斯考验员工韧性的手法就是将种种不合理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强加在员工身上,他的这种做法会产生两种后果:不是员工不干直接当面拒绝,就是他达到目的。
行动指南
有时候,伟大是被逼出来的,有很多伟大的公司是被震慑者“逼”向成功的。
6月3日 取消弹性工作制
当我同意实行弹性上班制时,是在一个明确的前提下,也就是这是个最有效的方法,可以完成极专业化品质的工作。但这个小组在过去的60天里并未显示出其应有的工作品质,因此从明天起,每个人都必须在早上10点准时上班,不得有任何例外。
——乔布斯20世纪80年代取消弹性上班制时写的一份备忘录
背景分析
乔布斯采取的是强硬领导风格。在会议上他讨厌冗长的回忆,或就鸡毛蒜皮的小事讨论不停,他希望能快速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作出决定后,立刻转移到下一个问题,且不要再回首从前。虽然马上作决策是乔布斯的一贯风格,不过如果你能坚持自己的反对意见,以及说明他错的理由,仍然可以说服乔布斯收回成命,但你必须大力反击才办得到。
正如《硅谷狂夫——乔布斯和苹果电脑传奇》中所描写的,因为乔布斯的那种脱口而出的攻击随时都可能出现,所以苹果公司的员工必须得学会随时准备应战,不但要思虑周全,而且要口齿伶俐地为自己的观点辩护。
行动指南
你不一定要学乔布斯的刻薄、强硬,但是你可以学习他那种做事高效、追求品质的风格,这既能树立自己的威信,又能促使员工也同样高效。
6月4日 他永远改变了企业?
新型电脑可以节省工作时间,并让使用者熟悉个人电脑的时间从40个小时减至20分钟。
——乔布斯1981年对记者说
背景分析
1981年的乔布斯仍然处于趾高气扬的状态。有意在1981年股东大会上对其发难的斯卡利失败了,以致无法重新掌握公司,因此,乔布斯毫无顾忌地推出麦金塔电脑。10月中旬,乔布斯的脸部特写登在公司杂志封面上,照片下的大标题是:这位男士已永远改变了企业。
当时,IBM的个人电脑在市场上销售得不错,乔布斯却依然深信即将推出的新型电脑,一定能够击退“蓝色巨人”。
行动指南
乔布斯是一位优秀的角斗士,特别是在他面对逆境时,但当一切都顺利时,他最大的敌人就是他自己。
6月5日 每个人都曾受过乔布斯的威胁
乔布斯用恐吓和尊重来管理员工。1985年乔布斯离开苹果公司的时候,公司员工对此事的感受非常复杂。每个人都曾受到过乔布斯的威胁,因此,“恐怖分子”即将离开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解脱的感觉。但是,另一方面,这些人同时也非常尊敬乔布斯。我们都很担心,没有了这位富有远见的领导,没有了这位公司创始人,没有了他的魅力,公司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苹果公司前首席科学家拉里·泰斯勒(Larry Tessler)如此评价乔布斯
背景分析
乔布斯常常痛骂下属,有时会做得很过分,这一点在他年轻时尤为突出。
正如研究苹果公司的专家利安德·卡尼的分析,乔布斯催促和哄骗员工的方式往往非常强硬。他无情,不留情面。他喜欢用“硬权力”来实现目标。在公司转型的危急关头,需要有人掌权并带来彻底的变革时,这种领导风格应该说最为有效。斯坦福大学社会心理学家罗德里克·克拉默发现,很多CEO都渴望得到这种力量,有的员工可能很喜欢那种友好型的领导,但是也有员工常常希望能够有人痛骂自己一顿,以便更好地完成任务。
行动指南
对CEO而言,“来硬的”是所有管理中最有效的方式,只不过,有的“硬”被包裹上了一层厚厚的软棉花,这样未必能达到直接使用强硬的态度所得到的好效果。
6月8日 开始复仇计划
“我们要实现我们的复仇计划。”乔布斯紧紧地合握着双手,带着恨意谈起苹果公司。
“我们要狠狠地打击他们”。
——乔布斯1988年10月在NeXT电脑上市前的内部演讲
背景分析
1988年,NeXT推出了第一台工作站电脑,在发布会召开的前一天,乔布斯召集了手下200名员工,发表了一次激励士气的讲话。
精心准备了3年,乔布斯准备以自己的新产品向苹果公司发起复仇式的挑战。从乔布斯会前的精心准备就能感觉到他的全力以赴——他反反复复地修改演讲稿。乔布斯想要制造一个轰动的视觉效果,于是NeXT公司花了6万美元聘请摄影师布置摇滚大厅,因为乔布斯想要向外界证明NeXT电脑播放立体声音乐的能力。乔布斯还想要一个华丽的演讲场所,于是租用了旧金山的戴维斯交响乐大厅。
乔布斯二次创业的关键时刻到了,一方面,他拥有用产品给世界带来革命性改变的梦想,另一方面,他也怀有强烈的复仇心。这些都是他的能量之源。
行动指南
成大事者必有大敌,乔布斯创立NeXT的一个关键敌人就是苹果公司与斯卡利。强大的敌人能让人思维更清晰、更聚焦,且更加有奋斗之心。
6月9日 “震慑者”在皮克斯
当乔布斯担任皮克斯的总裁和CEO时,他坚持一星期开一次经理会议,他的那些令人讨厌的指示通常要持续很长时间。约翰·拉塞特反对乔布斯的这样做法,因为他们必须整天为电影工作,而乔布斯妨碍了影片拍摄的进展。
最后乔布斯作了让步,他在16点~19点之间开会,会后吃工作餐,然后约翰及其他工作人员一起进入放映室观看和评价样片。
乔布斯总是支配着谈话内容,似乎并没有意识到约翰实际上并不需要他的意见。
——《史蒂夫·乔布斯复出记》一书谈乔布斯的管理风格
背景分析
皮克斯的灵魂人物约翰·拉塞特和皮克斯总裁兼CEO乔布斯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让我们对乔布斯的管理风格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约翰和乔布斯都精力充沛、令人信服,有领导气质。但他们在艺术品位上和内在领导方法上恰恰相反。正如《史蒂夫·乔布斯复出记》一书描述的,乔布斯坚持废寝忘食地工作,直到中年时仍保持瘦削的身材,几乎每天都穿着黑衣服;约翰是个胖子,像一个用油布包裹的汉堡包,他总是穿着有奇特颜色的夏威夷衬衫。当乔布斯用10 000美元的黑色真皮沙发装饰NeXT办公室时,约翰却把便宜舒适的废弃沙发摆在放映室里;约翰不拘小节,乔布斯也曾不拘小节,但现在已经开始严肃起来;约翰用关爱和尊重激励员工,乔布斯曾经崇拜关爱,但他越来越依赖于恐吓与威胁。现在他的事业又成功了,他又回到过去的样子,好像他从不会由于长期失败而软化和羞愧。
行动指南
乔布斯在皮克斯的管理风格很不受待见,但是,他的战略思考却影响了皮克斯。乔布斯很快就发现,拯救他于水火之中的不是NeXT,而是皮克斯。领导者也应当谨记,战略思考才是引领公司走对方向的本质,不管你采用的是何种领导风格。
6月10日 死扛精神
按正常的标准来说,皮克斯失败了9次。但乔布斯不甘心失败,于是一直进行投资。有一段时间他曾想把公司卖给任何一个人,他也确实这样努力过,但他也想挽回自己那5 000万美元的损失。
——皮克斯创始人阿尔维·雷·史密斯这样点评乔布斯在投资皮克斯时的经历
背景分析
1995年11月29日,皮克斯在纽约上市。原定开盘价在每股12~14美元。但在开盘的半小时内,每股股价从22美元升到了49美元。这时候,乔布斯的身价几乎达到了15亿美元。乔布斯的死扛精神获得了成功。
1996年年初,乔布斯已经完成了对皮克斯最有价值的三次贡献中的两次。第一个最有价值的贡献是不断投资皮克斯。乔布斯为皮克斯投入大量的资金,其间历经艰辛,他曾数次想把皮克斯卖掉,如1994年乔布斯曾打算把皮克斯卖给微软公司,但乔布斯总想得到一个更好的出价,这种愚蠢的固执反倒救了他和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