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史蒂夫·乔布斯管理日志
2784200000003

第3章 1月 改变世界的野心家 (2)

另一个例子是Wi-Fi无线网络技术,它也不是苹果公司发明的,但却是苹果公司发扬光大的。Wi-Fi无线网络技术是由美国朗讯科技公司开发的,但一直没有应用起来,直到苹果公司将这一技术用于全线笔记本电脑产品中,我们才迎来了无线上网的新时代。

行动指南

技术创新并不一定是价值创新,在这个消费电子时代,真正的伟大是不仅在实验室发明技术,而且把技术带离实验室,走向大众。

1月12日 皮克斯的野心

皮克斯的梦想是讲故事——制作真正的电影,制作出世界第一部动画剧情片——完全是电脑合成,包括布景、人物和所有的东西。

——乔布斯在创业初期的皮克斯之梦

背景分析

如今,在皮克斯的动画大片《飞屋环游记》、《机器人总动员》、《料理鼠王》等的轰炸下,谁会怀疑皮克斯制作动画大片的实力?

但是,多年前,乔布斯的这个皮克斯梦想——制作动画长片——实现起来的确是非常坎坷。

在早期,皮克斯的商业模式主要是制作动画短片和商业广告。1987年,皮克斯的短片《顽皮跳跳灯》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提名。1988年,短片《红色的梦》(Reds Dream)获得旧金山国际电影节电脑综合影像奖以及奥地利电子艺术大奖(Prix Ars Electronica)的金尼卡斯奖。1989年,皮克斯自主研发的程序Render Man正式启用;同年,皮克斯为纯果乐(Tropicana)果汁做了第一个商业广告:《一觉醒来》;动画短片《锡铁小兵》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1990年,皮克斯乔迁至加州波特里奇蒙的独层办公楼。在这里皮克斯创作了几组广告片:其中包括为加州乐透彩券制作的《跳舞的卡片》、为大众汽车制作的《La Nouvelle Polo》 以及为人寿保险公司制作的《婴儿》等。

1991年5月,皮克斯与迪斯尼结为合作伙伴,真正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至此,乔布斯整整花了6年时间让皮克斯“出生并长大”。

行动指南

柳传志有两个经典的词汇恰好总结了皮克斯的成功之道:“抬头看天”、“低头拉车”。“抬头看天”就是梦想和目标,“低头拉车”则是策略和执行,缺一不可。

1月15日 永远甘冒失败的风险

鲍勃·迪伦是我崇拜的偶像之一,随着我的成长,我逐渐体会到了他所有歌曲里的意境,并发现他从来不会待在原地不动。

认可自己可以成功的时刻,也是一名艺术家真正决定他是谁的时刻。如果他们不怕失败,继续冒险,他们就依然是艺术家,而迪伦和毕加索就是这样的艺术家。

——乔布斯描述自己的人生观

背景分析

鲍勃·迪伦是对乔布斯影响最深的一个人,这是因为,乔布斯在被赶出苹果电脑公司的那段岁月里,通过听鲍勃·迪伦的歌以抹平创伤。

鲍勃·迪伦,这位有着重要影响力的美国创作人、民谣歌手、音乐家、诗人,曾获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来看,在精神的最深处,鲍勃·迪伦和乔布斯有着相似之处。

其中一个相似之处是他们同样反传统,有一段时间,鲍勃·迪伦曾是民歌界和激进分子的英雄,就像乔布斯是电脑业的反传统英雄一样。另一个相似之处是,他们都寻求哲学、宗教式的超脱。在鲍勃·迪伦的音乐中,歌词的深刻寓意与音乐成为同等重要的一部分。

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有一种忘掉过去,不断追寻未来的冒险精神。

行动指南

总是选择人迹罕至的一条路,看起来是一种冒险,却是战略上的一种超越。

1月16日 目标是成为康柏

因为iMac的成功,乔布斯的老同事托德打电话祝贺他。在电话线的另一端,乔布斯保持沉默,这让托德误认为乔布斯沉醉于他的赞扬。

托德问道:“你的目标是什么?”

乔布斯说:“取得与康柏同样的销量。”1998年,康柏是一流的个人电脑厂商,销量是苹果电脑的好几倍。

乔布斯的野心是做老大。

——1998年乔布斯的事业目标

背景分析

iMac是乔布斯反败为胜的关键。当乔布斯看到拉里·埃里森、太阳微系统(Sun)公司、IBM推广网络计算机失败时,乔布斯改变了他的计划,坚持所谓的“多合一”设计,即相对便宜的价格、流线型的造型、显示器与计算机主机一体。这种新机型拥有流线型半透明的塑料机身和明亮的蓝色,使人有强烈的购买愿望。

1998年5月6日,乔布斯在苹果公司附近的一所大学里展示了他的iMac G3。14年前,乔布斯曾在这里展示过麦金塔电脑。iMac G3在1998年8月15日上市前,就得到了15万台的订单。到当年9月末,苹果公司已卖出278 000台iMac G3。

乔布斯首战告捷,野心开始膨胀。

行动指南

强大的野心是需要强大的基础底座的,就像iMac之于苹果公司。没有支撑力的野心是疯狂。

1月17日 瓶子里的精灵

天啊,瓶子里真的封着一只精灵!苹果公司正以20年来未曾见过的方式释放着其创新和创造能力。看看它的业绩吧,这不是一家只有5%左右市场份额的公司,而是一家有实力与世界级大公司竞争的公司。在某些领域,它的市场份额高达65%、70%、90%。

最难得的是苹果公司的基因一直没变。过去20年来,苹果公司所处的位置,正是计算机技术和消费电子的交汇处。所以,实际情况并不是我们一定要过河才能到达彼岸世界,而是彼岸世界正向我们走来。

——乔布斯2005年接受《财富》杂志的采访

背景分析

2005年1月,乔布斯宣布,在截至圣诞节的第一财季,苹果公司创下了成立20年来同期营业收入和利润的最高纪录。苹果公司在这一季度共卖出460万台iPod,营业额激增了74%,达到35亿美元。

没错,乔布斯的确释放出了瓶子里的那只精灵。在计算机和消费电子融合的大潮中,乔布斯成功地把自己的野心扩展到计算机之外的领域,使苹果公司成为消费电子、音乐领域的黑马。

最关键的是,乔布斯实现野心的方式不是靠简单的占有率,而是采取精品战略,苹果公司的产品并不是特别多,却每个都能做到掷地有声,这开辟了一种新模式。

行动指南

乔布斯的成功路径表明:成为强者不只是做大这一条路径,做精做深也能使企业成为世界级大公司。

1月18日 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17岁时读到的一则格言影响了我:“如果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一定会找到人生的方向。”过去的33年,每天早上我都会揽镜自问:“如果今天是我人生的最后一天,那我要做些什么?”当我连续多天都得到“没事做”的答案时,那就是该改变的时候了。

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作重大决定时最重要的工具。因为几乎每件事,包括所有外界的期望、名誉和所有对困窘或失败的恐惧,在面对死亡时,全都会消失,而只有最重要的东西才会留下。用死亡提醒自己,是避免陷入害怕失去的欲望陷阱的最好方法。有些东西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为什么不顺心而为!

——乔布斯2005年6月12日在斯坦福大学毕业日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如果让每个人都像乔布斯一样,“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显然很不现实。但是,乔布斯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这是另一种商业哲学。

学习过东方哲学的乔布斯,一生都在寻找顿悟、醍醐灌顶之类的东西。用死亡提醒自己,如果用东方哲学来解释,就是一种舍得。它不是消极,相反,却是一种进取。

冯仑在《野蛮生长》中曾经讲过两个“用死亡提醒自己”的例子,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前,一个人即使考虑再周全,也不可能想象到所有的环节。用死亡作提醒,是一种超脱,只有对终极原点进行考问,才能找到真正的原点以及答案。

行动指南

不用把“用死亡提醒自己”想得那么灰色,你可以把它当做一种有趣的思维方法,在你遇到决策困境时,不妨一试。

1月19日 最接近死神的一刻

一年前,我被判定得了癌症。那天早上7点30分做断层扫描时,发现胰脏里出现肿瘤,我甚至不知道胰脏是用来做什么的。医生告诉我,几乎确定这是不治之症,大概只能再活3~6个月了。医生要我回家,好好跟家人相聚,医生面对临终病人时总是这样说。这代表着你得在几个月内,把将来10年想跟小孩说的话讲完,然后,你真的得说再见了。

当时我满脑子都是这个判我死刑的诊断。当晚做了一次切片检查,内视镜从喉咙伸进胃再到肠子,还插了根针到胰脏取出肿瘤细胞的样本。打了镇静剂后我不省人事,但是我太太陪着我,她看着医生检查。后来她跟我说,当医生查看癌细胞后十分高兴,因为那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胰腺癌,可以用外科手术切除。我现在已经完全康复了。

那是我最接近死神的一刻,希望也是未来几十年最接近的一次。经历过在人的死亡关卡徘徊后,我更要告诉大家:没有人想死,即使那些想上天堂的人,也想活着上天堂。但死亡是我们共同的终点,没人逃得了。死亡,更是生命最伟大的发明,是辞旧迎新、传承生命的媒介。现在的新生代是你们,但不久的将来,你们也会年华老去,离开人生的舞台。抱歉,虽然形容得这么戏剧化,但这是真的。

——乔布斯2005年6月12日在斯坦福大学毕业日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2005年,乔布斯接受手术以切除胰脏上的恶性肿瘤。这的确是他距离死神最近的一次,这位一直想改变世界的野心家,遇到谁都无法拒绝的死神时,他作何感想?

乔布斯在演讲中披露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刚开始是紧张,然后是坦然,看看他的言论:死亡,更是生命最伟大的发明,是辞旧迎新、传承生命的媒介。

这让我想到了《追逐日光》的作者、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KPMG)前CEO尤金·奥凯利,以及他在人生最后几个月留下的精神财富。他称死亡为“礼物从天而降”,他说“我自己要回答下面两个问题:第一,人生的尽头非得是最灰暗的吗?第二,能不能给生命的最后岁月添上一些亮色,甚至让它成为人生最美妙的时光呢?在我看来,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而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在我走向人生尽头之时,我的神智依然清楚,身体状况还算不错,我所爱的人也都陪伴在我身边”。

行动指南

领导力的核心,是人性的光辉。

1月22日 有勇气追随自己的内心与直觉

生命短暂,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阴影里;不要被教条所惑,盲从教条等于活在别人的思考中;不要让他人的噪声压过自己的心声。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气追随自己的内心与直觉。

求知若渴,虚心若愚。我总是以此期许自己。现在你们毕业了,我也以此期许你们。

——乔布斯2005年6月12日在斯坦福大学毕业日上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