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分析
有勇气追随自己的内心与直觉,是乔布斯箴言录里影响最为广泛的一句。最起码他深刻影响了Google前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李开复,李开复曾经做过乔布斯的下属。2009年9月,李开复离职创业时,就以乔布斯的这句话作为离职感悟的结尾,“最重要的是要拥有追随内心与直觉的勇气,你的内心与直觉多少已经知道你真正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内心与直觉、勇气,这正是乔布斯最深层的原动力,或者说,这是他强大野心的发动机。
行动指南
你有否追随自己内心与直觉的勇气?你能否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如果你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么,去创业吧!
1月23日 50岁时的雄心
(问:您已经快到50岁了,人到中年是否让你变得更有耐心?)
它让我们看得更远,但并没有让我们更有耐心。它让我们更懂得应优先考虑哪些问题。因为没有足够的优秀人手做你想要做的每一件事情,所以在分派顶级团队做事之前,我们都会好好考虑一番。但这与更加有耐心并不一样。
——乔布斯2005年接受《财富》杂志的采访
背景分析
乔布斯已经50多岁了,按大多数人的想法,他有理由,并且也应该变得更有耐心——你可以把它解读为“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说的再直接点,他还能像过去那样凶猛地折腾吗?
乔布斯的回答是不。他仍处在战斗的状态,他认为,他可以变老,苹果公司可以变大,但是托起他们长大的基因不变,这种基因就是继续改变世界、给世界带来革命的精神。
行动指南
不一定非得每个人都给世界带来革命,但是你可以给一个社区、一个行业、一家公司带来革命。
1月24日 不应该只为了当老板而开公司
你不应该只为了当老板而开公司,你必须真心喜欢某样东西,我了解的每家成功公司的创业都是由于:没有人相信他们的想法会成功,最后只好自己开公司。
苹果公司是这样,皮克斯是这样,英特尔公司也是如此。你必须热爱自己的想法并愿意为它冒险。开公司很难,如果没有热情,你早晚会放弃。我做的最难的事情就是创业开公司,但同时它也是最有意思的事情。
——乔布斯谈自己的创业哲学
背景分析
乔布斯一生创办了三家公司:苹果公司、NeXT以及皮克斯,如果加上在苹果公司的二次创业,这样算来,乔布斯创办了四家公司。这其中,苹果公司、皮克斯完全是因为热爱而创立,它们都取得了世界级的成功。但NeXT不一样,现在看来,它的创立有点目的不纯,不是因为“热爱”,而是为了当老板,为了证明自己。当然,NeXT失败了。
从乔布斯的故事看,创业的大敌,不是资金、人才、商业模式等,而是你是否拥有“热爱”。有了“热爱”,你才能在绝境中杀出一条血路来。
行动指南
创业的第一大考验不是你够不够狠,而是你够不够热爱,这是对你内心勇气的真正考验。
1月25日 贡献具有革命性的产品
这两年半来我一直在等待这一天。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一些具有革命性的产品陆续推出,我们很高兴能参与这种具有革命性的工作,当然我们也贡献了很多具有革命性的产品。比如1984年我们推出的麦金塔电脑;比如2001年,我们推出了第一台iPod,当然它并没有改变我们爱听音乐的习惯,可是它改变了音乐产业。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三样具有革命性的新产品:具有触控功能的宽屏幕iPod,还有就是苹果手机,第三样则是具有突破性的网络通信装置。
一台iPod,一部手机,一个具有突破性的网络通信装置——而我们准备叫它iPhone!
——乔布斯在Macworld Conference & Expo 2007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在乔布斯拿出iPhone之前,业界对手机的重新想象似乎到了一个极限,但是,乔布斯的野心——以具有革命性的产品影响世界——却重新带给大家一种震撼。
最关键的是乔布斯通过iPhone展现了其对手机产业的野心。乔布斯想像微软雄霸个人电脑操作系统领域那样,在移动电话市场中开创一片天地。就如《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所言,20世纪80~90年代,微软组建了一支强大的独立开发商团队,专门为Windows操作系统开发配套产品,从而刺激了市场对支持Windows系统的个人电脑的需求。如今苹果公司在移动电话市场的份额为2. 5%左右,人们虽未预期它能获得霸主地位,但依然对其寄予了很大期望。美国Gartner公司的分析师预测,“苹果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可以在5年内达到20%”。
乔布斯把2007年推出的iPhone,与1984年推出的麦金塔电脑、2001年推出的iPod相提并论,其实,最值得与它们相提并论的是乔布斯的重新想象力。
行动指南
永远对自己所处的行业保持旺盛的想象力,并在极致之后,构筑新的想象。这样才能永葆企业生命力。
1月26日 “让我们再多做些吧”
我们生产了许多产品,我们勤奋工作。我们说:“这太棒了,让我们再多做些吧。”我的意思是,Mac的市场份额每个季度都在增长。我们的增长速度是行业平均速度的4倍。我们在帮助行业共同前进。我们放入了英特尔处理器,而且我们让个人计算机的应用程序与 Mac的应用程序并行不悖。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人们终于开始意识到,他们不必非得安装 Windows,他们还有其他的选择。我想以前从未有人真正这样考虑过这个问题。
——乔布斯2008年2月接受《财富》杂志记者的访问
背景分析
这是《财富》杂志高级记者贝琪·莫里斯(Betsy Morris)问乔布斯“接下来做什么”时,乔布斯的回答。
乔布斯已经做得够好了,但他仍觉得不够。在截至2007年9月的5年时间里,苹果公司的销售额增加了2倍,达到240亿美元,利润额从4 200万美元飙升至35亿美元。尽管苹果公司的股价随股市一道下滑,但苹果公司的股价通常不会下行太久。在《财富》杂志的美国五百强公司最近5年及最近10年内为股东创造的总回报的排名中,苹果公司分别以94%和51%的回报率荣登榜首。
《财富》杂志把乔布斯的成功归结于一种创新文化,“在这里,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但它和开发新款佳洁士牙膏可不同。在苹果公司,每一次努力都是登月尝试。有时公司会失败,但取得的成功却是空前的”。
很多人都信奉“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乔布斯的这种“每一次努力都是登月尝试”的聚焦与精品战略只能是少数人的选择。
行动指南
当此路不通时,不妨逆向思维,尝试不走寻常路,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一种选择,而“每一次努力都是登月尝试”的聚焦与精品战略同样不失为一种走向成功的选择。
1月29日 如何成为下一波技术浪潮的弄潮儿?
你知道,事情的发生相当缓慢。它们的确如此。你可以在这些技术浪潮远没有出现之前就预见到它们,不过你必须作出明智的选择,你要成为哪一波技术浪潮的弄潮儿。如果你的选择不明智,那么你就会浪费大把的精力,但是如果你的选择很明智,那么它实际上会非常缓慢地向前发展。这需要许多年。
(多年前)我们的一个最重要的认知是:如果我们掌握或控制不了某个行业的主要技术,我们就不进入那个领域;否则,就会遭遇惨败。我们意识到,对几乎所有未来的消费电子产品而言,主要技术都将集中在软件上,而软件正是我们的强项。我们可以开发操作系统软件;我们可以编写应用程序,如Mac或个人计算机上的 iTunes;我们可以编写设备中使用的程序,就像你安装在iPod或iPhone中的那些程序;而且我们还能编写极为好用的后台软件。因此,我们的确可以编写各种不同的软件程序,并且把它们组合在一起,让它们实现无缝融合。你想,还有哪家公司能做到这些?答案恐怕是寥寥无几。
——乔布斯2008年2月接受《财富》杂志记者的访问
背景分析
如何抓住未来?这是乔布斯领导力的又一个关键,你可以从他的公司名“NeXT”看出这种端倪。乔布斯的未来武器并不是一开始就很强大的,而是经历过N次失败才修炼而成。
乔布斯的未来武器有两个关键词:第一是方向,你首先要作出明智的选择,不管是音乐播放器,还是智能手机,乔布斯的选择看似很“分众”,却都是目标明确的大生意。
第二个关键词是“软硬结合”。早期乔布斯靠电脑硬件发家,而现在乔布斯则把一大部分精力放在软件上。正如分析人士评价,在软件上的实力,是苹果公司在被索尼和微软这类巨无霸主宰的市场上不断发展壮大并进军其他消费电子领域的最大希望所在。
行动指南
要想真正决胜未来,就要迈过两大门槛:第一是“抬头看天”的能力——对方向的选择能力;第二是“低头拉车”的能力——能否掌握行业的核心技术。
1月30日 经济衰退下的进攻
我们之前也遭遇过一次经济衰退,那是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时候。我告诉我们公司的员工,我们将通过投资走出经济衰退,我们不会裁员,我们最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是裁员。而且我们将继续提供资助。事实上,我们还要提高研发预算,这样我们就能在经济衰退结束后领先于我们的竞争对手。这才是我们当时所做的工作,而且它奏效了。而这也正是我们在这一次经济衰退中将要做的事。
——乔布斯2008年2月接受《财富》杂志记者的采访
背景分析
2008年,倾听英雄CEO对经济衰退的看法,几乎是每家媒体的必修课。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乔布斯的回答。
乔布斯说“我们不会裁员”,这绝对是公关语言。真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乔布斯肯定比谁裁得都狠,在他重返苹果公司的岁月里,他裁起人来一点都不手软。不过在iPhone的亮丽表现下,他对员工要高姿态一点。
“通过投资走出经济衰退”才是乔布斯的真实想法,对于乔布斯这种“角斗士”风格的人而言,就是不缺进攻精神,即使在苹果公司最糟的情况下,他也放开手脚加大研发投资。对于IT界的大佬而言,当信心不再是问题时,最大的问题就是勇气,乔布斯显然更胜于此。
行动指南
乔布斯的这种做法,在中国叫做“弯道超车”。虽然大喊大叫的人不少,但真正动手的人并不多,在这一点上他们显然远不及乔布斯。
1月31日 总回头看,你会被灭的
我不想这种事。1997年我回到这里时,一度要找些多余的办公空间,然后我发现了一处地方,陈列着老旧的Mac和其他东西。我说:把它们清走!然后就把这些“该死的”送到了斯坦福大学。在这个行业里,如果你总回头看,你会被灭的。你必须关注前方。
——2008年10月,乔布斯答记者问关于麦金塔产品“如何触景伤怀”
背景分析
这也许是乔布斯在计算机行业里所吸取的教训,在这个以10倍速发展的行业,就是要与速度赛跑,就是要忘掉过去的成绩,冲向下一个目的地。
相对于不少CEO的念旧,乔布斯对苹果公司的所谓历史可谓痛下杀手,比如,他会换掉苹果公司流行逾20年的彩色Logo,杀死处于鼎盛时期的iPod mini,也正是乔布斯这种“狠”,才不断给苹果公司注入了能量。
行动指南
所谓野心,就是不断冲向前方的决心。因为如果你回头看的话,会被消灭掉;如果你跑得不快也会被消灭掉;如果你跑的方向不对,更会被消灭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