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看见未来
2811900000010

第10章 如何度过一场世界战争

2014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将决定整个世界的走向:和平繁荣抑或战乱贫穷。世界金融动荡将会是“2014危机”的导火索,导致民族主义势力升温,美国领导人对此的反应和采取的行动会对未来产生重大影响……

1. 阶梯预言,“2014危机”导火索

2010年,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尼古拉斯·波义耳在《2014,如何度过一场新的世界危机》一书中预测, 2014年将会有大事件发生,21世纪将会就此发生转变。

尼古拉斯·波义耳指出,2014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将决定整个世界的走向:和平繁荣抑或战乱贫穷。世界金融动荡将会是“2014危机”的导火索,导致民族主义势力的升温,美国领导人对此的反应和采取的行动会对未来产生重大影响。他提出,只有结束单一民族国家的时代,引进某种有效的全球性管理机制,依靠国际合作才能取得稳定的新局面。

尼古拉斯·波义耳根据研究发现,全球史的一个世纪的特征在第二个十年将变得非常明显,这一时限的部分原因与人们划分人类生命和人类历史的理解方式有关。如果一个世纪有性格特征,那么它会在接近20岁的时候逐渐显现出来,这同样适用于人类。另一个因素是世代的顺序。到一个世纪的20年左右,曾经历上个世纪最后阶段的一代人已经日薄西山,风光不再。未来开始由他们的孩子定义,这些孩子将只生活在新世纪中或者拥有新世纪的记忆,而那些上个世纪遗失的记忆却至关重要。

尼古拉斯·波义耳认为一个世纪的特征会在该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内显露出来。因此,如果不是2014年,也有可能推后。具体的年份或许不同,危机的严重程度应该相似。

2008年10月,美国《基督教真理报》撰文称,全世界范围内从古到今,至少有98位预言家预言过第三次世界大战。预言第三次世界大战将在2025年到2040年之间爆发的预言家多达56位。《基督教真理报》根据56位预言家的预言,分析得出2032年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最大……

非常巧合的是,从1871年德国统一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整整43年。从1991年的海湾战争到2032年,整整41年,只相差两年。

每一次世界大战的开端有点相似,都是因为一件国际纠纷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加夫里洛·普林齐普将手枪对准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几声枪响之后,他迅速朝着一条小溪逃去,但没跑出多远,就被警察逮到。警察虽然很快制伏了这名年轻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但刺杀事件在民众中激起的强烈民族情绪却难以控制。两个月之后,欧洲陷入一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打垮了4个帝国,20多个国家难逃战火。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了60多年,世界总体处于和平时期。不过,美国著名的战略智库STARTFOR负责人乔治·弗里德曼认为这样的情况并不会保持太久。2009年,他在《未来100年大预言》一书中预言2050年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由于美国一直不希望出现一个可以与其抗衡的国家,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支持欧盟东扩以遏制俄罗斯,支持土耳其以稳定中东,支持日本以制衡中国,“但是,迟早会有一天冲突会爆发。”

2007年,美国《洛杉矶时报》发表了题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前夜》的文章,宣称“中东、伊拉克、阿富汗、伊朗、朝鲜及南亚次大陆,动荡和难以驾驭,使得全球许多地方硝烟弥漫,这样的局势不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好多少。因此可以说,世界正处于第三次大战的前夜。”

2. 兰德报告,第三次世界大战曝光

兰德公司是美国最重要的以军事为主的专业测评战略研究机构,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圣莫尼卡。2007年,兰德公司发布了一份《第三次世界大战研究报告》的预测,报告指出:过去在冷战时期,两个互相竞争的超级大国因担心地区冲突升级,会管住自己羽翼下的好战国家,所以那时只有冷战而很难发生全球‘热战’。如今,没有哪个世界大国再有这样的能力。因此,伊朗局势、核武失控等诱因,都可能在不久后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2010,美国原参谋长联席会议战略规划及政策部主任顾问詹姆斯·克拉斯卡在《在2015年海战中美国如何败给中国》的报告中预测,2015年,一场战争将在中国与美国间爆发,詹姆斯克拉斯卡举出例子,在一场海战中,正在东中国海上巡逻的美国航空母舰“乔治华盛顿”号被中国发射的中程诱导导弹击中。宽92米、长360米、高81米、重9.7万吨的巨型航母在短短20分钟之后便沉没海底,这艘甲板上搭载着60多架舰载机。

克拉斯卡指出:“中国海军开发小型航母和低噪音柴油潜艇以及中程弹道导弹,造成了巨大威胁。”

“大国兴衰伴随有巨大危险”,2010年9月,英国学者约翰·普伦德在英国《金融时报》的撰文指出,全球力量转移往往伴随严重的金融混乱、货币动荡与贸易摩擦。这是因为新兴大国往往是有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债权国,不愿承担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国际责任。而美国国家安全专业作家及著名风险分析师乔·巴夫撰文预测,轻视或曲解相关数据(当前)与结论(永远)的时限,可能会产生一个诱人却可能存有风险的分析结果。

巴夫称,据五角大楼向国会提交的2009年中国军力报告,正如这份报告指出的那样,基于“误解或误判”爆发意外战争的危险是真实的、重大的,而且可能性越来越高。

2010年,美国耶鲁大学国际安全研究所所长、《大国的兴衰》一书作者保罗·肯尼迪撰文指出,“在国际关系史上,一场跨越国界的大动荡常常会动摇世界的根基,导致许多旧体系土崩瓦解,就像人们在1919、1945和1989年所看到的那样。在随后的混乱和喧嚣中,人们难以看透迷雾,认清已被改变的战略版图”。对于2020年的世界政治格局的争论,最大的一个未知数就是十年后美国将是一个什么样子。

而挪威政治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约翰·加尔通在德国《新德意志报》撰文预测,美国将在2020年将崩溃,如果美国承认世界经济平等,愿意在政治上以一个普通国家的身份出现,并且放弃它在目前派有驻军的140个国家的军事存在,也许能幸免于沉重的毁灭。约翰·加尔通指出,亨廷顿所著的《文明的冲突》一书中表达的观点是个骗局。书中几乎没有任何关于文明的内容,这本书实际上只是对世界几个最重要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的政治学分析。美国在走下坡路,对美国言听计从的国家变得比从前少了,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观察了这个帝国对全世界的影响,它的日子屈指可数,2020年这个帝国就将崩溃。他列出美国面临的15对矛盾,其中第4项是国家恐怖主义和恐怖主义之间的矛盾。出于帝国的原因杀死这么多人而不遭到还击是不可能的。

尼古拉·索科夫是美国加州蒙特雷国际关系研究所资深助理研究员。2008年初,他在香港《亚洲时报》刊发长篇论文语出惊人地说,世界面临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危险。

索科夫认为,全世界都应该认真考虑面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危险,因为触发大战的所有重要因素都已经存在。国际社会一度认为,考虑到越来越多的国家拥有核武器,而没有一个国家想毁灭地球,所以这个世界不会发生大战。然而,回顾一下以前世界大战发生的经过,就不难想像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方式——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因为奥地利王储在萨拉热窝遇刺触发的。然而,当奥地利决定用军事手段回应暗杀时,俄罗斯被迫卷入了,因为它无力承受第二次放弃塞尔维亚。

3. 地球上的5分钟

人类离“末日”有多远?科学家给出的答案令人竦然心惊:5分钟。

当前,摆放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内的“世界末日时钟”定格在23时55分,午夜零时则象征着世界核战争爆发的毁灭时刻。

2010年,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在每隔四年出台的未来20年展望报告中指出,到2020年,全球核扩散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很多国家和地区拥有原子弹,恐怖组织或掌握了核技术,或通过走私和黑市购买到核弹头。核扩散导致维持国际秩序的大国的“核威慑”失效,小国“核讹诈”四起,“失败政权”有可能把对立国家或民族树立为“不共戴天”的敌人,不负责任地挑起核战争,由此转嫁国内政治经济危机。同时,核弹落入非国家主体的极端组织手中,其危险性不言而喻。

有专家认为,目前从南亚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到西亚的伊朗、叙利亚和中东的以色列、埃及,构成了一个“核战争”边缘的不稳定弧。同时,传统核大国美、俄、法、英等,基本上都具备了战略轰炸机、陆基洲际导弹和战略核潜艇在内的“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及“第二次核打击”能力,并一直在试图扩充和更新核武库。

美国空军在华盛顿特区的博林基地已经正式启动了全球打击指挥中心(GSC),美国空军部长迈克尔·唐利上将指出GSC将确保美国的核心战略利益。美国此举是为摆脱传统核大国之间“相互确保摧毁”的核僵局,确保美国有能力一次性摧毁对手所有远程核力量,预计美军方将在2013年至2015年间完成相关武器的部署。

印度前国家安全顾问委员会成员巴拉特·卡纳德近期出版的《印度核政策》一书中称,由于利益冲突和对自然资源的争夺,不排除中印之间会出现“核对峙”。书中披露,印度早已在中印边境山区开凿了两处隧道,用以部署该国“烈火”中程弹道导弹,而且“印度还在建筑更多此类工事”。他说,这些隧道可帮助印度实施二次核打击。

2020年将会是地球人进入太空战时代的关键性一年。空间军事家们都承认,飘浮于近地轨道上的永久性空间站正是打造本国新一代反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战争深度依赖空间技术的支持。卫星捕获技术、卫星致盲技术、摧毁敌方空间设施的激光武器以及微波空间技术都将以空间站为依托发挥作用。

俄罗斯空军参谋长鲍里斯·切尔佐夫上将指出,俄罗斯新的军事学说将十分关注空天防御问题。未来行动将是制空天权的军事行动。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能力抗击空天袭击的国家可能将被迫放弃进一步的斗争并承认失败。

十几年之前,美军就建立了太空司令部。现在各国纷纷组建自己的天军,成立自己的太空司令部。据披露,美军正在研制空天飞机,将具备自动控制进出太空轨道的能力,能携带弹头重达500公斤的精确打击武器,有能力在两小时内摧毁世界上任何指挥中心或导弹基地。空天穿梭机就是更具有攻击性的活动空间站。这类空天飞机预计将于2020年前布置完毕。同时,俄罗斯已经启动了空天一体化大型防空项目,把防线推到了太空。印度等国也将在2020年之前完成空间站的建设,基本形成实施太空战的能力。

对于战争形式,英国《简氏防务周刊》认为,“未来战争将是综合性高技术战争,单靠某一种技术、某一种武器装备、某一种领域的优势,将很难左右武装冲突的结局。网络战和电子战固然将在未来战争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只有二者的结合即信息化战争,才是未来的主要战争形式”。

【本章专家】

肯尼思·斯特泽匹克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教授

约翰·贝丁顿 英国政府首席科学家

约纳森·祖哈 美国马里兰州立大学生物科学家